首頁 > 健康生活 > 職場 >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印象畫派的。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1

畢加索是印象畫派的。

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爲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着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至還波及到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等其他領域。《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加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

擴展資料

畢加索藝術成就

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他以40%的高票當選爲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對於作品,畢加索說:“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賣價的畫作裏面,畢加索的作品就佔據4幅。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也許是對人世無常的敏感與早熟,加上家境不佳,畢加索早期的作品風格充滿了早熟的`憂鬱,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在求學期間,畢加索努力地研習學院派的技巧和傳統的主題,而產生了象《第一次聖餐式》這樣以宗教題材爲描繪對象的作品。

德加的柔和的色調,與羅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會的題材,也是畢加索早年學習的對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畫作中,總看到用羅特列克手法經營着浮動的聲光魅影,曖昧地流動着款款哀傷。

畢加索十四歲那年與父母移居巴塞羅那,見識了當地的新藝術與思想。然而正當他躍躍欲試之際,卻碰上當時西班牙殖民地戰爭失利。

政治激烈的變動導致人民一幕幕悲慘的景象,身爲重鎮的巴塞羅那更是首當其衝。也許是這種興奮與絕望的雙重刺激,使得畢加索潛意識裏孕育着藍色時期的憂鬱動力。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2

畢加索是屬於立體主義流派的畫家。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 ——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劇作家、詩人。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

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爲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着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擴展資料:

立體主義簡介:

1、立體主義(Cubism)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又譯爲立方主義,1908年始於法國。

2、立體主義的主要特徵是: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爲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藝術家以許多的角度來描寫對象物,將其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以此來表達對象物最爲完整的形象。

立體主義的名稱的出現也存在着偶然性。1908年G。布拉克在卡恩韋勒畫廊出作品,評論家路易。沃塞爾在《吉爾。布拉斯〉雜誌上評論說“布拉克先生將每件事物還原了。。。成爲立方體。”這種畫風因而得名“立體派”。

立體主義是富有理念的藝術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他否定了從一個視點觀察事物和表現事物的傳統方法,把三度空間的畫面歸結成平面的、兩度空間的畫面。

明暗、光線、空氣、氛圍表現的趣味讓位於由直線、曲線所構成的輪廓、塊面堆積與交錯的'趣味和情調。

立體主義的主將是畢加索和布拉克。畢加索創作於1907年的《亞維農少女》被認爲是第一件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

著名畫家畢加索屬於哪個流派的畫家

畢加索是立體主義的阿

印象主義是在19世紀60-70年代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是反對陳陳相因的古典畫派和沉湎在中世紀騎士文學而陷入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吸收了柯羅、巴比鬆畫派以及庫爾貝寫實主義的營養,

畢加索是什麼畫派 第2張
  

在19世紀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光學理論和實踐)的啓發下,注重在繪畫中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印象主義畫家提倡戶外寫生,直接描繪在陽光下的物象,從而摒棄了從16世紀以來變化甚微的褐色調子,

並根據畫家自己的眼睛的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在這方面印象主義畫家還從荷蘭小畫派、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之、英國畫家特納和康斯泰勃爾等人那裏接受了有益的經驗。

從印象主義開始,歐洲的畫家們試圖使繪畫擺脫文學的影響,更多地注意繪畫語言本身。在印象主義內部存在着兩種類型的畫家羣。一是以德加爲代表;一是以莫奈爲代表。當然也有的畫家介於兩種類型之間。

後來又出現了新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的畫家有塞尚,高更,凡高,勞特雷克,雷東,博納爾等人。這些畫家雖然經常一起參加展覽,但從未組成過社團,即使像印象主義那樣鬆散的組織也沒有過。“後印象主義”一詞是在本世紀20年代之後才被普遍使用的,

他被用來泛指印象主義之後在觀念和實踐上與印象主義相左的藝術潮流。“後印象主義”畫家曾一度受印象主義畫風的影響,但又不滿足於印象主義的法則,試圖另闢蹊徑,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討藝術表現的本質。

塞上反對印象主義因迷戀光色而破壞物象的實體感和持久感,並在深入研究自然中表現與自然相似的有真實感和動態感的圖像。梵高和高更,側重於精神性的表現,並且賦予畫面以象徵的意味;他們還反對分割色彩,

大膽地採用平面的鮮明的色調,並且注重線的作用。後印象主義畫家們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從本質上說是對印象主義的否定,所以林風眠曾經將它譯成“反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直接影響了20世紀法國畫壇幾乎同時出現的兩大新思潮:

注重畫面結構的立體主義(受塞尚的啓發)和注重色彩、線條動力與節奏的野獸主義(受梵高和高更的影響)。後印象主義的畫家們在20世紀初相繼逝世,作爲藝術潮流也就逐漸失去其原來的活力。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