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身高”作爲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爲“五短身材”,都是很尷尬的,下面給大家分享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1

在一些古代小說裏,男主角“身高七尺”是標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男生逢人就介紹自己一米八,這個七尺就是形容一個男子高大魁梧的證明。但是用我們今天一尺大約33釐米的標準來看,七尺男兒竟然有兩米三。古代真的有這麼多高個子嗎?這就不得不說古代的“一尺”是怎麼衡量的了。

周朝以前,人們對“尺寸”的衡量取決於人體本身。像“布指知寸,布手知尺”,意思是說人的一指寬就是一寸,把手指張開,拇指尖和食指尖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尺。所以那時候的“一尺”就是16-17釐米。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尺是20.5釐米,《史記·孔子列傳》記載孔子身高九尺六,換算一下就是一米九六,放在今天這身高也是很出衆的。

“七尺之身”的概念最早出自於《荀子》勸學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小人學習知識,從耳朵聽從嘴巴出,嘴巴和耳朵相距不過四寸,怎麼能使他的七尺之軀更完美呢?

荀子是戰國時期的趙國人,我們現在出土的.戰國尺,一尺是22.7釐米,所以我覺得荀子說的其實是一個平均數,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平凡的人。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
  

秦朝的時候,全國統一的一尺是23.1釐米。漢朝的時候,一尺是23.4釐米。按照這個標準,項羽身高八尺,有一米八五左右。呂布身高九尺,也就是兩米多,比姚明還差點。

這兩位的身高可以說是人中龍鳳,因爲從班固的《漢書》開始,“七尺男兒”就成爲“高大”的形容詞了。沒錯,一米六幾的身高就可以稱作“七尺男兒”了,這和營養水平低是有很大關係的。

根據秦漢時期的墓葬考古,當時的男性平均身高是1.68米,女性平均身高是1.52米。我們現代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7.1釐米,女性155.8釐米。這看似差距並不大,但是不要忘了,現代人的平均身高裏面還包括了老人。

我們國家實現溫飽不過幾十年,而他們幾乎都是從饑荒年代過來的,營養水平和身高自然是跟不上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單算年輕人的平均身高,我想這個數字要大很多。

隨着時代的發展,“一尺”的數值是越來越大。到了宋朝,已經突破了30釐米的大關。此時的“七尺男兒”已經不是具體的身高了,而是一種對於頂天立地男子漢的代稱,是一種泛指。

那麼,爲什麼一尺的長度會不斷地增加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比如說唐朝的時候一斗米是六斤,宋朝的時候一斗米就達到了十二斤。農民交租交稅,同樣是一斗,就有六斤和十二斤的區別。度量單位的變化,不僅是反映了生產力的一個進步,其實也反映了統治者對於賦稅,那是越徵越多。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2

我們常常聽到人們說一個詞,就是“堂堂七尺男兒”,大概意思就是說身爲男子漢,自然應當有所作爲,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在裏面。但是這個詞如果用來說男子的身高,又似乎有些說不過去。我們知道,現在的三尺爲一米,算下來六尺就是兩米了,普通人,就算是男子,想要達到兩米,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長得起來的,那麼爲什麼會有“七尺”這個說法呢?

其實道理也是很簡單的。就像是另一個詞“半斤八兩”一樣,本意是說兩方勢力勢均力敵,那麼既然如此,半斤應該等於八兩纔對,可是現在的半斤應該是五兩啊?事實上,這個詞當然應該放在古代的環境裏面來理解。在古代,一斤並非是現在通行的十兩,而是十六兩,這樣下來的“半斤”,可不就是八兩嗎。

七尺男兒當然也應該放在古代的大環境下來說。然而每個時代的“尺”都是不一樣的長度,商代的一尺爲16.95釐米,人的身高也大約在一丈,這也是“丈夫”這個詞的由來。但這個時候的七尺就只有不到1.2米,放到現在那就是一個連公交卡都不用刷的小孩子,所以這個說法當然不可能出自商朝。

隨後,歷朝歷代的'“尺”的長度基本上都保持着不斷增加的趨勢,例如周朝和秦朝是23.1釐米,漢代21.35到23.75釐米,三國24.2釐米,南朝25.8釐米,北魏30.9釐米,隋朝29.6釐米,唐朝30.7釐米,宋元時期31.68釐米,明清時期木工與裁縫的尺是不同的,木工爲31.1釐米,裁尺明朝是34.1釐米,清朝是35釐米。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 第2張
  

從這些數據來看,30釐米左右以及更高的數據定然不會用到“七尺”,也就是說,這個詞的起源很可能是在周朝至南朝期間,事實上,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正是在戰國時期的《荀子》中,那時候的七尺大約就是1.6米多一點,說實話,這個身高放在現代,如果是女子尚可,作爲男子有些偏矮了,但在戰國時期,這個身高應該就是男子普遍的身高尺寸了。

還有一個類似的詞,是“丈二和尚”,初次見到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丈二”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出自《金瓶梅傳奇》,“諸方地保瞧見,恰似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覺腿關節軟了下來,撲通撲通跪成一片。”根據成書時間來看,明清時期“丈二”的身高那可就是不止3米了,這樣的身高當然是不太可能的,不排除是一個虛構誇張的說法。

丈二和尚的說法有一個傳說,蘇州有一個和尚,大家不知道他的身高,只根據他的身高叫他“丈二和尚”,他涉及修建了一個八卦羅漢堂,請人來建造的時候,大家跟着他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東修一下,

西修一下,找不着什麼規律,和往常不一樣,建好之後才發現這個建築有多麼精巧,因此就會把“摸不着頭腦”和它連在一起做一個歇後語。也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一般人摸不到身高一丈二尺的和尚的腦袋,所以叫摸不着頭腦。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3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爲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

“身高”作爲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爲“五短身材”,不僅會有一種特別傷自尊的感覺,而且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還會無地自容。

在古代男性作爲國之棟樑和一家之主,更是特別在意外在與內心的完美。一旦因爲先天遺傳導致身材特別矮小,就很容易成爲衆人眼中的笑料。

歷史中比較知名的“小男人”,賣炊餅的武大郎和矮腳虎王英,就因爲身高問題一直被後人笑話。

在古代人的觀念中男人就應該生得虎背熊腰,並且擁有頂天立地的氣概。而這種古代英雄豪傑的形象,最直觀的體現就應該是身高。據史書記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不世英雄項羽,他的實際身高約爲1.92米。

大家可以嘗試着想象一下,一身戎裝的項羽站在面前,再加上他過人的身高與體重,都不用舞動弄槍就可以用氣勢壓垮衆人。“封狼居胥”的冠軍侯霍去病,據說身高也有1.8米掛零。他們的形象完全符合古人對英雄的`崇拜。

爲什麼叫堂堂七尺男兒 第3張
  

從古至今“七尺男兒”的形象,其實早已深入人心,併成爲中國男性的至高標準。相信大多數男性即使是作爲平常人,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傲人的身高。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勇武,而且也更能彰顯個人的男性魅力。

“七尺男兒”的說法源自何處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中經常能聽到,“堂堂七尺男兒,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的臺詞。從字面意義上決定着這句話,講的就是作爲一個男人不應該甘於平凡,而是應該仗劍遊歷爲國家做貢獻。

這裏面所說的“七尺男兒”, 實際上擁有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是身爲男人就應該頂天立地,並且擁有高尚的品質和充滿魅力的人格。

第二層意思其實就是形容男性的身高。但是“七尺”到底有多長?應該以什麼作爲丈量標準?這個就需要大家深入研討一下。

筆者認爲按照歷朝歷代的發展規律來看,由於每一個朝代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都具有獨立的特色。所以可以得知他們所奉行的標準,應該具有一定差異性。就拿“尺,寸”這兩個長度單位來說,在不同的時代所代表的實際長度也不一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