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是從很久之前就傳承下來的,蘊含着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那麼下面給大家分享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1

24節氣萌生於三千多年前,它的產生與太陽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西晉哲學家楊泉在《物理論》中記載:“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氣,審寒溫,以爲早晚之期,故立歷日。”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爲了“治農功”。

古人經過日積月累的觀察,發現每年臘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長,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長的那一天被稱爲日長至,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稱爲日短至,就是夏至。後來,在此基礎上,人們又發現了春分和秋分。這樣,人們就最先確定了四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爲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來自三百多年前訂立的依據太陽黃陽度數劃分。在歷史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爲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

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了漢初,《淮南子·天文訓》增補了小滿和大雪兩個節氣,形成了完整的節氣系統。以黃河流域爲基準。將一年分割爲24段,約15天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2

農事催生節氣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西晉哲學家楊泉在《物理論》中記載:“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氣,審寒溫,以爲早晚之期,故立歷日。”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爲了“治農功”。節氣以一年爲基礎,約15天爲一節氣,劃分的24個不同的節氣。

春秋時期,五經之一的《尚書》有堯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確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節氣。在《管子·輕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節氣。時至戰國,《呂氏春秋》將節氣增加到22個,節氣初具雛形。到了漢初,《淮南子·天文訓》增補了小滿和大雪兩個節氣,形成了完整的節氣系統。

西漢著作《周髀算經》有8節專門介紹了二十四節氣,探討四季更替造成的物候變化,總結感觀認知的理性次序,通過二十四節氣和農業生產的結合,指導農民適時生產。二十四節氣的出爐,是古代農業社會征服自然的有益嘗試。

從各個節氣來看,也能窺探它對自然變化和農業生產的解讀。四立說明四季的到來,春分和秋分代表晝夜平分,夏至和冬至表明寒暑高峯的到來。穀雨意味着雨水充足,利於穀物生長。小滿是說夏熟作物顆粒開始飽滿。陸游詩中的芒種象徵着繁忙的夏收夏種時節。二十四節氣成形於農事活動,又反哺於農事活動,兩者相輔相成,和諧共生。

天文制約節氣在內因的醞釀之外,二十四節氣還有外因的操縱。衆所周知,地球的自轉,產生了白天和黑夜,而它圍繞太陽的公轉,需要365日5時48分46秒。由於地球自轉軸和公轉軌道之間,始終存在着66°34′的夾角,如此一來造成陽光對地球各地造成直射和斜射的'區別。正因如此,西周的天文達人用圭表測影的方法,測定了夏至和冬至的時間。

在古代,天文學家把太陽在一年中運行的軌道,叫作“黃道”。整個黃道分爲360°,每隔15°列爲一個節氣,黃道被分成24個等份。

舉例而言,受夾角的影響,太陽在一年中,會南北移動。當它出現在黃道90°和270°時,分別是夏至和冬至,達到地球南北半球晝夜時長的極值。太陽位於黃道0°和180°時,直射赤道,晝夜相等,分別是春分和秋分。太陽到了黃道120°和255°,分別是大暑和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第2張
  

事實上,陽光決定了生物的生長節律,這就是物候。而節氣不僅表示光照的時長,也透露出光照的強度。地球大氣層的厚度約有1300公里。太陽的輻射會被空氣的水蒸氣、塵埃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吸收,造成熱量衰減,所以陽光的強度和大氣層的厚度有關。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半球,光照強度相對較高,冬至時,陽光斜射北半球,被大氣層吸走大量熱能,光照強度相對較低。

陽光作用於地球,受陸地和海洋的影響,熱能分佈不均,夏季海洋比陸地涼快,冬季陸地比海洋寒冷,空氣通常從冷向熱流動,成爲冷暖交替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樣的話,一年就有了四季,節氣應運而生。太陽輻射地球引起的複雜反應,使節氣的孕育更有意義。

曆法推行節氣完整的節氣需要準確的歷法才能實踐。《節氣歌》曰:“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令人奇怪的是歌訣的後半段用的是現代的陽曆,而不是傳統的農曆。

原因在於二十四節氣分佈在一年之中,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前一個稱“節氣”,後一個叫“中氣”。在陽曆中,一到七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七月以後與之相反,唯獨2月有28日或29日,這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時間一致,因此,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中相對固定。

陰曆平均每月只有29.5天,一個月的“節氣”和“中氣”會比上個月的推遲一至兩天。以此類推,逐月順延之下,一年就推遲了11天,故此,陰曆用“置閏法”彌補缺失的天數。相較陽曆,陰曆上的節氣是算出來的。節氣有了曆法的助力,更具科學性和說服力。

民俗烘托節氣節氣在民間相當接地氣,加速了它的推廣和普及。在農村,流傳着很多和節氣有關的農諺,如:“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要晴,穀雨要淋”、“立夏小滿,雨水相趕”、“過了芒種,不可強種”、“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等。這些農諺和節氣緊密相連,體現出節氣在農耕中的指導價值。

隨着現代氣象學的興起,氣象部門將氣象觀測資料、各類預測信息和二十四節氣相融合,編制農業氣象歷或農事活動表,把古代節氣經驗和現代科技手段合二爲一,彼此補充,互爲參照,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繼續發揮作用。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3

二十四節氣的科學記載

漢朝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秦末、楚漢的長期戰亂,天下安定,經濟恢復,文化繁榮,學術發展。在這樣的政治、經濟、科研條件之下,二十四節氣的研究,才能在繼承先秦研究的基礎上,重新進行創制,最終在劉安及門客編撰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得以全部完成,它的名稱、

順序和含義,與今天完全相同。《天文訓》中說:“鬥指子,則冬至”。2021年12月21日21時59分“冬至”,時隔2159年,與《天文訓》的記載完全吻合。日、月交會,北斗計時,正式開始。

中國天文學家席澤宗院士說:“把太陽在冬至點的時刻固定在十一月份,從冬至到冬至,再分爲二十四節氣。”(席澤宗著《科學史十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十四節氣,構成了一個天文、氣象、曆法、氣溫、降雨、降雪、物候、農事、音律、干支、政事、養生、陰陽等的綜合體系,成爲古代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諧“天人”關係的理論基礎。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 第3張
  

二十四節氣的傳承

二十四節氣的歷法傳承。在劉安把《淮南子》奉獻給朝廷35年之後,公孫卿、壺遂、司馬遷、鄧 平 、唐都、落下閎等,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編入太初曆,從漢武帝太初元年至漢成帝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共實行97年。

西漢末年,劉歆把太初曆加以修改,稱爲三統曆,繼承了二十四節氣,但是把《天文訓》三個節氣的順序改成“驚蟄”“雨水”“穀雨”。

東漢初期,編訢、李梵等編制的四分曆,恢復了《天文訓》的順序,並沿用至今,從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20 22年,共實行1937年。

二十四節氣與生態資源保護。作爲農業立國的中華民族,特別重視自然資源保護,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生活資料。《時則訓》中說:“孟春之月,禁伐木,毋覆巢、殺胎夭,毋麛毋卵。”春季到來,萬物復甦,要禁止三件事:不準砍伐樹木;禁止捕殺懷孕的動物,其中包括小麋和小鹿;不準搗毀鳥巢,破壞鳥類的繁衍。就是說,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生物,都不準捕獵和毀壞。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學研究的核心。西漢晚期農學家氾勝之的《農書·耕田》中記載種“麥”的最佳時機是:“夏至後七十日,可種宿麥。”宿麥,即越冬小麥。明末科學家徐光啓的《農政全書·農事·授時》,列有圓圖《授時之圖》。全圖分爲7層:第一層:北斗七星。

第五層:二十四節氣、十二月份。第六層:七十二候。第七層:農事。這樣,《授時之圖》成爲以“二十四節氣”爲中心,指導全年農事的總則。

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二十四節氣與自然界的物候現象密切相關,每個節氣都有典型的物候現象。《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大論》中說:“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七十二候的內容,主要記載在《呂氏春秋·十二紀》

《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等之中。北魏張龍祥、李業興等編撰的.“正光歷”正式編入了七十二候的內容,歷代農書、曆書、史書等,都沿襲了這個傳統,成爲順應自然規律,安排農事的國家規定。

二十四節氣與文學藝術。二十四節氣早已滲透到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在詩詞曲、戲劇、小說、雕塑、繪畫、工藝等各種藝術形式中,

都滲透了二十四節氣的觀念。唐代詩人杜甫《小至》中寫道: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絃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杜甫用詩的語言,準確生動地描繪了即將冬去春來的喜悅,並且記載了唐代用十二律測定二十四節氣的方法。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