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川劇主要是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1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川劇分爲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

川劇的`藝術特點

1、腔調特色: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

2、語言特色: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羣衆基礎。

3、劇目特色:常見於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
  

川劇的簡介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川劇分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而川劇臉譜也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2

劇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其優美的音樂、獨特的唱腔和舞蹈形式深受人們喜愛。在衆多的川劇表演者中,有一批被譽爲川劇大師的藝術家,他們的表演技藝已到了登峯造極的境地,其藝術造詣和人格魅力令人欽佩。

川劇大師顧婉清是川劇史上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之一,她以其深厚的演技和高超的舞技,被譽爲“川劇皇后”。顧婉清身爲京劇名角倪瓚的侄女,從小就接受了京劇和川劇的雙重教育,因此其人文素質和藝術修養都極高。她的表演風格獨特,能夠將川劇中的人物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到非常生動和自然。

另一位川劇大師魏鳳和則是川劇中的傳奇人物。他自幼酷愛川劇,開始師從川劇名家陳盛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川劇的基本技巧。在其藝術生涯的早期,魏鳳和曾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受到了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他不僅在舞臺上表演出雄渾有力的唱腔,還在其後期執教時培養了一批傑出的學生,爲川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 第2張
  

川劇大師們不僅在舞臺上有獨特的魅力,他們的生活和精神境界也深受人們崇拜。有的川劇大師雖然已經年逾古稀,但他們依然保持着對川劇這一行業的熱愛和執着。他們更注重藝術的內涵和精神的深度,通過自己的教育和培養,傳承和發揚了傳統的川劇文化,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喜愛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當今,川劇大師們的影響力仍然十分深遠。他們的表演和教育作品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也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欣賞。川劇大師們使用川劇這一傳統文化進行演出,引導了觀衆走近這一豐富、深刻的文化世界,探究其中的精髓和價值。

總之,川劇大師們是中國川劇文化的瑰寶,他們的藝術造詣和精神境界令人震撼和敬仰。在今後的川劇發展中,仍需繼續傳承和弘揚其優秀的藝術成果,使川劇這一藝術形式能夠長盛不衰,開拓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3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會蘇、贛、皖、鄂、陝、甘等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

川劇幫腔爲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羣衆基礎。

常見於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有着不盡的妙味……川劇爲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

行當

戲劇內的角色,被川劇稱爲行當。川劇的行當有生、旦、淨、末、醜、雜等6類。

化妝

川劇化裝,其精緻與藝術性,不亞於京劇,淨和醜都有臉譜,丑角的臉譜是在鼻樑上塗白色方塊,人們稱爲“化鼻樑”,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寓莊於諧;淨角,又稱爲“花臉”,臉譜造型豐富多彩,忠奸分明,黑色代表剛毅正直,白色代表奸詐狠毒,紅色代表忠勇性烈,綠色代表俠骨義腸,藍色代表剛強堅毅,黃色代表殘忍暴虐,金銀臉代表神聖威嚴。

戲裝

川劇戲裝有很多種,包括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

流派

川劇有幾個聲腔組成 第3張
  

川劇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聲腔流行的地區和藝人師承關係的不同,在表演方面形成了川劇的幾種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醜行傅(三幹)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贊稱)派等,主要以傑出藝人稱派。同時,還有因河道,也就是流行地區不同而被分爲:川西派、資陽河派、川北派、川東派四派,就是川劇界所謂的“四條河道”。

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爲中心的川西壩子各縣,以高腔、燈戲爲主,形成獨特的“壩調”;

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各縣,以高腔爲主,藝術風格最爲謹嚴;

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廣元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爲主,受秦腔影響校多;

川東派,包括以重慶爲中心的川東地區,以胡琴爲主。

特點

高腔是川劇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聲腔形式,主要特點是:行腔自由,爲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點調劑節奏高腔的唱腔高昂響亮,婉轉悠揚,鏗鏘有力,並有幫腔和之。打擊樂採用大鑼大鼓,貫穿於曲牌始終,使幫、打、唱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演唱過程中,宣敘調與詠歎調交替使用,幫腔與唱腔互爲增輝,加之以密鑼緊鼓的配合,能使舞臺氣氛變化無窮。

高腔音樂最有特色的還有它的幫腔。以前,川劇的幫腔主要是由鼓師領腔,其它樂工人員幫腔。近幾十年來,專門配備了嗓音較好的女幫腔隊。幫腔可起到定調,描述環境,製造舞臺氣氛,提示劇中人物的內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對劇中人物的評價等作用。

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川劇羣衆演出中,最爲吸引人的便是生活化的劇目內容,詼諧的.言語,常常引來觀衆喝彩連連,大笑不止。

川劇鑼鼓在川劇音樂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除在戲中伴奏外,還直接表現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統稱爲“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爲六方,由小鼓指揮。演唱時,由於鑼鼓貫穿其間,使唱、做、念、打幾方面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川劇藝術特有的風格。同時,川劇鑼鼓在整個川劇舞臺藝術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僅鑼鼓曲牌就有三百支左右。川劇鑼鼓還常用作爲音響效果,行船時雙槳划動的聲音、潺潺的流水聲、嘩嘩奔流的灘聲、颯颯的風聲和灑灑的雨聲,以及搬動沉重物體的撞擊聲等,都能比較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

表演工藝

唱腔

在川劇實際形成的過程中,外來的昆、高、胡、彈聲腔,各有其先後傳入和演變的過程,源於本土的燈戲,也吸收了江南塞北的民間小調,才逐漸形成自己的聲腔。

川昆,指川劇的崑腔,由來自江蘇的崑曲演變而成。江蘇的崑曲(簡稱蘇崑)於明代後期流入四川。入清以後,隨着朝廷大量移民和入川官宦、社會名流嗜好崑曲,攜帶家班成風,崑曲也隨之入川。崑腔到了四川后,保留了原先的曲調,但爲適應四川觀衆的觀賞需要,唱白都改用了四川方言,成爲“川昆”,並與高腔、胡琴、彈戲等聲腔及川劇鑼鼓相結合,以“二下鍋”、“三下鍋”的組腔形式進行演出,或以“昆頭子”(崑腔曲牌與其它聲腔的組腔方式)溶入戲中。同時,又習慣地把吹腔溶進崑曲聲腔。崑曲就是在長期與四川方言、民間音樂、川劇鑼鼓的結合中,逐漸演變爲具有四川演唱特色的崑曲-川昆。1912年,崑曲戲班“舒頤班”入盟“三慶會”,崑腔成爲川劇五種聲腔之一。

高腔,是川劇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聲腔形式,主要特點是:行腔自由,爲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點調劑節奏高腔的唱腔高昂響亮,婉轉悠揚,鏗鏘有力,並有幫腔和之。打擊樂採用大鑼大鼓,貫穿於曲牌始終,使幫、打、唱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演唱過程中,宣敘調與詠歎調交替使用,幫腔與唱腔互爲增輝,加之以密鑼緊鼓的配合,能使舞臺氣氛變化無窮。高腔從江西弋陽腔發展而來,清雍正二年(1724),成都有高腔戲班“老慶華班”。到了清代乾隆年間,已經傳入四川,時稱“清戲”。高腔是一種一唱衆和的徒歌式聲腔,不託管絃,吟唱口語化,而且曲牌衆多,又有幫腔、打擊樂(鑼鼓伴奏)烘托,特色鮮明,個性突出,深受四川人民喜愛。它與四川方言及本地的秧歌說唱等民間藝術結合,不斷豐富自身表現力,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民國元年,高腔戲班宴樂班等與其它聲腔戲班,組成“三慶會”,高腔聲腔,逐漸成爲川劇的主要聲腔。

胡琴腔,又叫“絲絃子”,因由“小胡琴”爲主奏樂器,所以得此名,它從徽調、漢調發展而來,並吸收了陝西漢中二簧的成分,也是西皮、二簧俱全,但是它的腔調、板式、過門等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且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胡琴腔在四川流行約在清乾隆年間,之後,與四川方言、音樂,尤其是川劇鑼鼓以及與其它聲腔相結合,逐漸“川化”,先以“兩下鍋”,“三下鍋”形式組合演出,後又有幾腔合班的戲班式組合演出。民國元年,胡琴腔戲班正式入盟“三慶會”,成爲五腔共和的川劇聲腔。

彈戲,又叫“川梆子”、“蓋板子”,它是秦腔在四川的流變。秦腔入川較早,一種說法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張獻忠入川時帶入的。另外一種說法是清康熙年間。秦腔在四川演變過程中,首先爲適應四川觀衆的習慣,改“陝白”爲“川白”,同時又與胡琴、高腔等聲腔和川劇鑼鼓,逐漸結合,或組腔演出,不少川劇劇目是以彈戲爲主腔,又溶入胡琴、燈調的。“三慶會”成立後,彈戲戲班太洪班等入盟,彈戲成爲川劇五種聲腔的組成部分。彈戲包括情緒極不相同的兩類曲調:一類叫“甜平”,表現欣喜、歡樂的感情。一類叫“苦平”,表現悲哀、悽苦的感情。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燈調,是源自四川民間燈會習俗和民間歌舞、音樂,主要聲腔是以“胖筒筒”伴奏和以民間小曲。亦稱“胖筒筒”。它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並由元宵燈會習俗中發展爲常年演出。燈調樂曲一般比較短小,節奏鮮明,旋律明快,聽來有輕鬆活潑的感覺,長於表現詼諧風趣的喜劇場面。燈調在運用時,也採用曲牌相連接的形式,但因樂曲比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時,一首(段)樂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詞反覆地唱。曲牌(調)較多。伴奏樂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這種胡琴的琴桿粗而短,琴筒較大,音略帶“嗡”音,共和國後加進了川二胡之類的絃樂器。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