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家長千萬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當然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分享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1

如果你從小被父母吼到大,每次接父母電話心裏就會恐懼,他們永遠給你帶來負能量,如果你經歷過這些,也許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只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才能感受到被吼的滋味,才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也不能說以後不會孝順父母的,這兩者是沒有關係的。

經常受到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1、原生家庭的原因

家庭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的,孩子的最初的學習就是通過模仿父母得來的。如果孩子的父母平時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話,孩子也會學習父母這樣的語言神態,將來長大之後也會和父母一樣脾氣暴躁,對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

正如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裏說,沒有歸還的,便會轉移。如果你不想辦法解決自己對父母的恐懼,愧疚和憤怒,你將會把它轉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

2、把孩子當成發泄的對象

作爲孩子父母的人都是中年人的年紀了,進入社會也是有些時間了,在社會上難免會有很大的壓力,在家中又要面對家庭的壓力,處理不好心情的話,是很容易情緒失控的。因此,家庭往往會成爲他們發泄的一個地點,尤其是對孩子。

對孩子發泄情緒體現了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就是不斷的向比自己弱或者是等級抵禦自己的對象發泄不滿情緒,之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孩子就是在發泄生物鏈的低端,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是接受父母的情緒。

3、教育方式錯誤

對於現在社會來說,以前的棍棒教育無法適應現在的社會,弊端顯露無疑。但是還是有一些父母會使用,其中,有的父母是因爲自己從小就是接受這樣的教育。他們從小就沒有被溫柔的對待,自然不知道該怎麼溫柔的對待自己的孩子。這些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就是在傷害孩子,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那些經常受到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在國外有一本兒童繪本《大嗓門媽媽》,在繪本中以擬人的方式,描繪了小企鵝在受到媽媽吼叫之後身體四分五裂,散落在各個地點,最後被媽媽找到縫了起來。

繪本中的描繪的,正是現在一些對孩子大吼大叫的父母最後得到的後果,小企鵝雖然被縫合了,但是卻不在完整。就像孩子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那樣,雖然在之後的日子裏會與父母和解,但是內心的創傷是無法痊癒的。

美國麥克萊恩醫院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Teicher ,用10多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發現父母的言語攻擊會對孩子產生長期傷害。如果父母經常用言語辱罵孩子,向孩子吼叫,哪怕事後的再溫柔的安撫,都不會消除負面影響,並且對孩子產生的傷害無法逆轉。

Teicher和其團隊 掃描了21個18-25歲成年人的大腦,他們曾經都遭受過嚴重的言語暴力,他發現父母的言語暴力會增加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值達到14%(顳上回區域和言語智商有關)。

父母言語暴力越多,這個區域的增加體積越大。而正常人這個區域的體積和血流量會逐漸減少。父母的言語暴力包括對孩子長期的大吼大叫、侮辱、威脅、貶低、取笑,斥責等。

那麼父母在生活中該怎麼做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對孩子大吼大叫呢?

根據心理學家卡倫.萊維奇和安德魯.夏特的研究,父母要提升情緒復原力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2

面對父母的大吼大叫,孩子從不跟家長記仇,是因爲知道離不開

小麗脾氣暴躁,尤其是遇到了困難的事情時難免會情緒失控,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夠成爲壓垮小麗的最後一根稻草,小麗的女兒剛剛兩歲,孩子乖巧可人,可是小麗卻總因爲一點小事情對女兒大吼大叫。

小麗加班很晚纔回到家,回家之後女兒正吃飯,她看到媽媽回來了,女兒直接跑到媽媽身邊,嚷嚷着要讓媽媽喂自己吃飯。

小麗說自己剛回來有點累,可是女兒卻總是不依不饒,一直纏着媽媽,看到女兒不講理的樣子,小麗瞬間火冒三丈,將女兒吼了幾句。

女兒看到媽媽生氣,瞬間哭了起來,這時奶奶在外面聽到了動靜,於是將孩子抱在懷裏安慰她說,“不哭了,媽媽太壞了,咱們不跟她玩了,不要媽媽了。”

本來奶奶是想要用這種方式安慰孩子,可是不曾想孩子卻從奶奶的懷中掙脫下來,跑到媽媽的身邊,抱着她的大腿說我要媽媽,媽媽我錯了,看到孩子像小貓一樣跑到自己的懷裏撒嬌,小麗的怒氣也消失了大半。

其實不管家長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從來不會跟家長記仇,爲什麼會這樣?其背後的原因讓人心酸。

面對吼自己的父母,孩子不和父母記仇,大多是因爲這些令人心酸的原因

孩子離開父母不能生存

孩子年齡尚小離開父母之後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他們害怕離開父母,即使被父母打罵之後依然會依賴父母。

有些時候孩子並不是不怨恨父母,在內心裏孩子也有怨氣,但是自己能力弱小,沒有反抗的.資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在自己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妥協。

孩子對父母的愛可以超越一切

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責罵,內心自然也是不開心的,可是想要讓孩子離開父母,甚至不要父母了,他們是做不到的,畢竟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

孩子對父母的愛可以超越人世間的一切,血脈相連,絕不是幾句責罵的話語就能夠割斷的。

孩子安全感不足,需要從父母那裏獲得安全感

孩子從小安全感不足,需要在父母的身邊才能擁有安全感,即使從父母那裏受到了責罵,也往往會再次跑進父母的懷抱尋找安全感。

很多情況下父母吼了自己,孩子也會忍不住靠近父母,甚至拉拉父母的手,因爲唯有在父母的身邊,他們才能夠有足夠的安全感。

父母經常吼孩子,會對孩子帶來哪些負面的影響

孩子會下意識認爲自己不夠優秀

孩子對於自我缺乏全面的認知,他們對於自己的評價,往往來源於父母對自己的態度,父母經常吼自己,即使孩子很優秀,也往往會在內心裏不斷的否定自己。

孩子不斷的努力,努力到無能爲力,可是依然需要面對父母的大吼大叫,在孩子看來,不管自己有多努力,依然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內心會產生失落感。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 第2張

孩子會自卑

一個擁有自卑心理的人,即使你給了他全世界,他仍然無法感到富足,父母總是吼叫孩子,孩子認爲自己低人一等,難免會在內心裏產生自卑心理。

長大後即使他們什麼也不缺,內心始終有一個空缺,他們認爲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東西,不敢向往美好的東西。

他自己也會變成一個喜歡吼別人的人

孩子生活在對父母大吼大叫的環境中,也會變成一個喜歡責罵、吼叫別人的人,甚至會出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情況。

有時孩子也不喜歡父母這種吼叫人的方式,不知不覺中,他們又變成了父母的樣子,他們想要從這種不悅的方式中解脫出來,可是卻毫無頭緒。

父母情緒容易激動,應該如何改正呢?

父母學會正確對待壓力

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大,很多父母因爲一點點的小事情就能夠情緒崩潰,看到孩子之後,難免會忍不住吼孩子,孩子年齡小,很容易會成爲父母的出氣筒。

其實家長應該要學會正確的對待壓力,和朋友一起聚會、唱唱歌、外出旅遊等等都可以釋放壓力,家長應該要學會正確對待壓力,決不能將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

父母學會換位思考

父母總是認爲自己不容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依然會淚流滿面,孩子年齡尚小,必須要依賴父母才能生存下去,不管父母做了什麼,他們都只是敢怒不敢言。

父母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懂得孩子的感受,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爲,不要讓原本並不和諧的親子關係雪上加霜,家長試着理解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

對孩子降低要求

很多家長總是認爲自己的孩子做的不夠好、不夠努力,他們眼裏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自己孩子的缺點。

其實孩子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只是家長給孩子定的要求太高了,如果能夠適當降低要求,或許家長眼裏的孩子會更可愛。

孩子不必要非得要考第一,孩子也沒有必要非得變成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只要他們是開心快樂的,只要他們懂得自己肩上的責任,那麼孩子即使沒有成爲別人家的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想要的就是一個開心快樂健康成長的孩子。

家長吼孩子是一種很常見的事情,孩子都不會跟父母記仇,父母是自己的依靠,一旦離開了父母,自己將會無法生存,父母應該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孩子的不容易,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3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 實際上是爹媽的言傳身教

小明今年五歲,已經上幼兒園一年了,但是今年小明的幼兒園生活特別不開心,老師發現班上的小朋友都不願意跟小明說話,做遊戲也不願意和小明一組,老師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就叫來了班裏最懂事的孩子詢問,小朋友表示之所以不願意和小明一起玩是因爲小明經常對着小朋友們大喊大叫。

老師一聽立刻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於是叫來了小明的媽媽,小明的媽媽表示自己平時的確非常的喜歡對孩子大吼大叫,以爲覺得孩子一點都不害怕,自己也就覺得沒什麼了,沒想到孩子會學自己。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不是以後都不孝順 第3張

針對這個問題,有的青少年回答說:“如果你從小被父母吼到大,每次接父母電話心裏就會恐懼,他們永遠給你帶來負能量,如果你經歷過這些,也許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只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才能感受到被吼的滋味,才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所以說,孩子如果喜歡大吼大叫,那一定是父母言傳身教,從一個孩子的行爲就能見識到這個家庭的教育如何。從小就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做什麼事情都害怕會被父母責罵,從而畏首畏尾的。最後就什麼都不敢去做,連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敢,漸漸得變得越來越內向,只想自己躲在角落的一邊玩自己的玩具。在長大後,不敢去嘗試各種事情,害怕會失敗,很沒有自信。

專家們認爲家長在提高嗓門之前應該三思而後行,沒有完美的孩子,他們都頂嘴,忽視家務,和兄弟姐妹吵架,孩子的行爲超過正常,這意味着即使是最有耐心的父母也會大吼大叫。但是,父母必須注意對孩子說的話。有些父母認爲:用言語說話可能不會造成傷害,因爲我們沒有打孩子,所以不會造成傷害。但是,心理傷害遠遠比身體傷害更嚴重。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