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幸福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孩子的幸福感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可以提高孩子對挫折承受力,來看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1

1.正確定義幸福

什麼是幸福,首先父母要在自己心中有一個概念。幸福不是要有漂亮的別墅,也不是要有豪華的車子,也不是天天在去五星級酒店吃飯。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家人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就是幸福。週末一家人可以外出散散步,去遊戲園玩,放風箏這些都是幸福,寶寶甜甜地給父母一個吻,媽媽爲孩子準備可口的飯菜,這些就是幸福。要讓孩子感受到幸福,正確定義幸福非常關鍵。

2.正確理解幸福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受,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而不是用物質來補充。因此,正確理解幸福對於一個家庭和孩子來說也非常重要。孩子開心的笑臉,天真的話語父母們覺得很幸福。父母爲孩子準備可口的飯菜,帶孩子外出旅遊,孩子覺得自己每天都過得很快樂,這就是孩子所全體到的幸福。只有當一家人真正理解到幸福是什麼時,父母才能引導孩子去感受幸福,不然父母都無幸福可言,也就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感受幸福了。

3.幸福需要培養

就像優秀是一種習慣一樣,幸福也需要培養。父母應該多抽一點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講講事故,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帶孩子外出游泳。讓孩子充滿安全感,感受到來自父母濃濃的愛意。而不是成天忙天工作,一回到家就對着電視機或電腦,跟孩子沒有什麼情感上的交流,孩子就很難感受到幸福。幸福需要培養,親子情感也需要培養,付出的越多,收穫得也就越多,孩子感受到的幸福也就越多。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

4.積累幸福感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永滿足的家庭環境之中,孩子也就難以感受到幸福,父母總是覺得自己賺的錢不夠多,或是工作不夠滿意,那人怎麼樣也不可能有幸福感。幸福需要陽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感受得到。除了感受幸福,父母還要教會孩子積累幸福,如身體健康就是幸福,一家人開心地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等等。幸福的感覺只有在不斷積累的情況之下,幸福纔會越來越多。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2

一位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不適應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近年來,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發達國家興起。這種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

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幸福狀態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喜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消失。幸福的品質卻十分穩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幾乎公認,對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幸福品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點培養孩子“幸福”的感覺 第2張

要培養出這種品質,父母應重視家庭中寬鬆的氛圍,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去強求一致。儘管有時孩子的選擇是痛苦的,但他們可從中“悟”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到社會上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係,而這種關係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人際關係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

在一些富裕國家,人們已深刻認識到物質條件的優厚並不是與孩子的幸福感覺成正比。在適當的物質生活保證下,要教會孩子除了物質以外,如何在內心創造一種快活的情緒。西方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着一種平衡的生活。”許多教育家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託在一種追求上,最終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從痛苦中解脫,重新振奮。父母和家長應認真培養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