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寶寶出生以後,最先發育聽力而後發育語言能力。因此訓練寶寶的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1

3歲男孩丹尼,學習唱歌和在雅馬哈鍵盤上學習彈奏音階,是他在幼兒園裏的另外兩種玩耍方式。

但在戈登·肖(一位頭髮灰白卷曲、十分樂觀的粒子物理學家)看來,丹尼的功課具有更大的意義:這有助於證明人的大腦有一種固有的神經語言——種可以通過音樂來增長的語言,一種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語言。

幼兒園的這種音樂體驗有一種奇妙迂迴的構想:幾年前,肖聽過一次關於神經信息是如何在大腦裏傳遞的演講。這使他想起了一些物理學問題,激起他創立一種大腦皮層如何把各種脈動組織成各種型式的理論。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他那十多頁的數學作圖簡直理解不了,“翻譯”成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大腦中的各個神經細胞具有一定的自然觸發型式,這些觸發型式所起的作用就像是內部的神經語言。這些觸發型式可以被測繪出來,也可以通過學習和體驗來加以改變。

正當肖和他的同事們正在對這個模型進行研究時,他們遇到了一位計算機音樂奇才,這位奇才給他的數學方程建立了“聲音”和“面孔”。在計算機監視器上,這些觸發型式看上去像一些色彩明亮的條紋,而且其幾何圖形在連續不斷地移動和變化,外表有點兒像莫扎特。

因爲這些圖形是隨時間在空間裏改變的,所以肖屏住呼吸來傾聽莫扎特會不會刺激人的時空推理——潛藏在我們內心裏旋轉和控制空間物體的'那種能力之後的一種大腦功能。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

肖和他的同事們爲這種直覺設計了一項由三部分組成的試驗。他們召集了36名大學生,作爲試驗的第一部分,給他們演奏10分鐘莫扎特的《D大調鋼琴奏鳴曲,K448))。此後對他們的時空推理進行智商測試。這項測試的一道典型試題是,想像着把紙折成特定的樣式,然後一邊折一邊進行剪和刻。

此後讓學生在心裏把這張紙展開,並預見那些“雪花”樣的幾何圖形是否與剪出和刻出的那些缺口和孔眼相一致。試驗的第二部分,肖又組織了同一批學生,給他們播放了10分鐘的催眠放鬆磁帶,然後給他們做另外的時空推理智商測試,方法差不多但問題不一樣。

試驗的最後一部分,他讓學生們靜靜地坐上10分鐘,然後做時空推理智商測試。試驗結果在世界各地媒體上都登在了頭條的位置:聽莫扎特音樂的學生,時空推理智商分平均增高8-9分!但是這種暫時成果僅過了和樂章長短差不多的時間,就很快衰退了。

肖意識到,大腦發育的研究已表明,人的某些能力,例如掌握語法,是有從幼兒開始的關鍵期的。他還從強化教育實驗室的研究中瞭解到,任何動物都必須參與強化的生長髮育活動才能使腦皮質受到刺激,僅僅觀看活動是不起作用的。

最後,肖瞭解到莫扎特是在4歲時開始作曲的,於是猜測這位小神童是依靠他固有的神經觸發型式成才的,他的大腦裏有一種生來就有的生物電語言,從而在這麼幼小的年齡便能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音樂作品。

利用這些觀點,再加上大學生們短期智商分增高的實驗證據,肖策劃出另一項經驗性設計:教會學齡前兒童唱歌和鍵盤彈奏,然後進行測試,看看這類體驗會不會短期或長期增強孩子們的時空推理能力。

肖的同事雷施爾是一位心理學博士,他本身就是學齡前進行過音樂訓練的成果。他們二人在一家古典音樂廣播電臺上呼籲人們加入幼兒園志願者行列。請來了好幾所幼兒園的校長,最後他們二人把參加的幼兒園削減到3所,一所是3歲丹尼入學的那所,另一所是中產階層社區的,第三所是低收入社區的。

在1993至1994這個學年期間,由兩位專業的鋼琴教師和一位聲樂指導每天到這三所幼兒園去指導。22名年齡爲3歲~4歲半的孩子接受鍵盤樂器訓練和合唱課,而對照組的50名年齡相同的孩子將參加音樂以外的其他幼兒園活動(這類活動的內容兩組一樣)。

肖和雷施爾針對各項活動對孩子們進行了測試,考覈的活動包括拼圖以及智商測驗項目。他們發現,參加音樂訓練的孩子在時空推理方面明顯優於他們的同學(沒參加音樂課的)。

在本計劃結束後的幾天他們又測試了同樣的這些孩子,結果發現時空推理智商分的提高在進行音樂訓練的孩子中會長期持續下去(記憶研究人員所定義的“長期”是指超過一天)。

戈登·肖對“莫扎特效應”的其他應用有如下打算:他想了解一下幼兒園開計算機課會不會和音樂課一樣能提高孩子們的智商。於1996年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三個組分別教唱歌、樂器或計算機技能,只有那些參加鋼琴鍵盤訓練的孩子在時空推理方面有所提高。

其次,肖通過在學前班和一年級開設音樂課(而不是在幼兒園開設)驗證了關鍵期概念。他想了解,在5歲和6歲時是否仍會發生時空推理能力的永久性飛躍,或者說這種飛躍是否只是幼年大腦所獨有的,而在幼兒園之後這種飛躍是否像成年人一樣只是一種瞬間即逝的東西。

最後他還想知道,莫扎特是否也得益於國際象棋。

此時,我們該爲那些試圖爲子女選擇學齡前強化教育課程的父母們說些什麼呢?肖說:“讓孩子們接受一些音樂訓練!這樣做不會有任何‘副作用’。它會使孩子受益匪淺。”

我們同意肖的這些看法,但是做了些修改和補充。讓學齡前兒童接受些音樂方面的教育和體驗,但重點是娛樂,而不僅僅是演出和比賽。爲孩子打下終生的音樂基礎,和提高其時空推理智商分這兩大好處,甚至可以在沒有過分壓力的情況下就能獲得,所以這個年齡的任何課程都要強調娛樂和心情愉快。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2

聽力障礙的表現

3個月以下時,對於突然而來的巨大聲響絲毫沒有反應。

3—6個月時,對出現的聲音不會尋找聲源。

9—12個月時,不會跟隨大人的指示去做。

12—15個月時,不會叫“爸爸”、“媽媽”。

15—18個月時,對於爸爸媽媽講的話無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媽媽”。

18—24個月時,不能說出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兒歌。

24個月後,語言障礙及反應遲鈍明顯,如聽不見小鳥叫,對電話鈴聲、門鈴聲無反應等。

如何呵護寶寶聽力

清楚耳垢有妙招

耳垢俗稱耳屎,是外耳道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粘稠的物質,醫學稱爲耵聹。一些家長將這種分泌物與鼻涕、眼屎“一視同仁”地看成廢物,必先除之而後安,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爲耳垢是有一定生理功能的,遇到空氣乾燥後變爲薄片狀,或粘稠的油脂狀,在外耳道“值勤”,既可以阻擋灰塵與小飛蟲的入侵,又能緩衝噪聲,阻止外界水分的流入,還可抑制細菌的滋生和繁殖,可稱爲鼓膜與外耳道的“護花使者”。

如何對待寶寶提早發育的音樂聽力 第2張

另外,孩子的外耳道皮膚不同於成人,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如果隨意動用工具掏挖,如牙籤、火柴桿、耳勺甚至髮卡,容易引起損傷、感染,誘發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耳垢可隨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等動作,以及藉助下頜等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排出。當然,如果分泌過多,並形成了黃褐色的油狀物,或在耳朵裏堵塞變硬,使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聽力下降時,就需要處理了。但應該向醫生求助,不可自己盲目行事,以免傷害到寶寶。

正確清洗耳朵很重要

耳的外層面直接接觸外在環境,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接受風沙、塵埃與污染空氣的“洗禮”。加上孩子經常吐奶、流汗,很可能粘在耳朵附近結成塊兒,因此,家長要象重視洗臉一樣重視給寶寶洗耳。

清洗方法:先將嬰兒沐浴液在手上搓出泡沫,再用手指像按摩一樣輕輕揉搓耳後和耳廓,最後用擰乾的紗布擦拭乾淨。耳朵入口處,可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條輕輕擦試,注意不要隨便伸進耳道中去,防止孩子頭部突然亂動而導致耳道粘膜受傷;孩子大了則應教他自己動手清洗,並隨時檢查與督促。

異物入耳巧處理

孩子的耳道本來就非常狹窄,如果不小心進去東西,後果十分危險。父母對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覺,一旦遇險,要懂得一些急救措施。

如果是食物,如豌豆、花生、玉米粒等,一旦塞進耳朵容易刺破耳膜,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損傷。此時,應讓孩子將腦袋傾斜,促使異物依靠重力掉出來。如果不行,就要馬上帶孩子上醫院。

蠟筆是最容易塞進耳朵的文具,可引起暫時性的聽力減退,或者導致輕度感染。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不要急着自己動手,應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

如果昆蟲飛進或者爬進了孩子的耳朵,有三個辦法:一個是大人用手將孩子的耳輪向後上方提起,將耳道拉直,頭歪向進蟲的一側,使耳內的異物滑出;二是用手電筒往耳朵裏照射,昆蟲多會朝着燈光飛來;三是往孩子的耳朵裏滴幾滴嬰兒潤膚油,讓昆蟲隨着油流出來。

0—1歲寶寶聽力訓練法

胎兒3個月時,就能聽到母親體內的聲音,5個月大的時候,聽力水平已接近成人,能聽到母親體外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巧用“媽媽調”。由於剛出生的寶寶對某些聲音具有本能的聽覺偏好,因此,當成人對嬰兒說話時,可以用一種相當特別的方式—媽媽調。

比如:說話時的語調要誇張一些,抑揚頓挫,語速緩慢、清晰,同時還會伴隨明確的動作或物品示範,還可以用疊音詞(肚肚、褂褂)等,這樣就比較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