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爲的標準,隨着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做很多改變,教師在教育中僅僅起到現成信息的載體和傳遞的作用。以下具體看看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1

1、針對基礎、高等教育的在線教育

這類教育把學員分爲三個層次:兒童教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提供不同的課程內容,很多這類教育平臺都提供各個領域的基礎教育課程;有的還提供免費的高校公開課程;有的針對學歷提升提供相應的課程。這類在線教育一般提供學歷提升的內容。

2、針對一般教育的在線教育

又叫通識教育,一般教育的選擇是多樣的,多爲提升科學素養、文化素養、藝術素養之類的課程內容,沒有太硬性的准入條件,所有人都可學習,從小到老,提升自身能力、自身素養、才藝爲主,對任何人都有用。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近幾個月香港發生的問題,就說明那裏的一般教育出了問題,老師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學生,學生沒有途徑接受有利的教育,從而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影響,所以說一般教育還是非常有用的。

3、針對職業技能的在線教育

在網上隨便一搜職業教育,就會出現大量的信息,如什麼初級會計、教師資格、健康管理師什麼的,這類教育主要針對那些想有一個職業技能的人羣。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2

1、注入式教育方法觀

注入式教育方法觀在中西方的封建社會及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早期,非常流行。在這種教育方法觀的指導下,教師從主觀願望出發,任意向學生灌注知識,無視學習主體——學生的能動作用,把學生視爲被動的裝知識的容器。

教師在教育中僅僅起到現成信息的載體和傳遞的作用,學生則起信息接受和儲存的作用,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阻止學生獨立思考,阻礙了學生主體性和個性的張揚。在教育關係上,片面誇大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客體,否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的權威和領導決定作用。

在教育與發展的關係上,把教育的目的僅放在掌握知識層面。教育方法上,片面強調教師外在的注入、灌輸,讓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教師的啓發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等。

2、啓發式教育方法觀

啓發式強調在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實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結合。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第2張

3、新行爲主義教育方法觀

這種方法觀源於新行爲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是本世紀6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理論,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

斯金納認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變學生個體的行爲以達到改變社會中所有的人的行爲。他相信科學,主張嚴格的科學應用於人的行爲研究,由此被稱爲行爲主義者。

4、人本主義的教育方法觀

人本主義的教育方法觀從尊重人的個性出發,強調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建構,重視學生價值觀及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但是,他們的這種方法觀又過於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3

(1)以人爲本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已經由重視科學技術爲主發展到以人爲本的時代,教育作爲培養和造就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進社會發展和完善的崇高事業,自然應當全面體現以人爲本的時代精神。因此,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爲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它更貫注人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

更注重開發和挖掘人自身的稟賦和潛能,更重視人自身的價值及其實現,並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鑑於此,現代教育已成爲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爲綜合國力的基礎並日益融入時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們的青睞與關注。

(2)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爲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現在宏觀上,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爲根本目標。

教育的模式有哪些 第3張

表現在微觀上,它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爲己任。這就要求人們在教育觀念上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由專業性教育向通識性教育的轉變,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德、智、體、美、勞等幾育並舉、整體育人的教育方略。

(3)素質教育

現代教育揚棄了傳統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與吸納的教育思想與方法,更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及其內化爲人們的良好素質,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在人才整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與和諧發展。

針對傳統教育重知識傳遞、輕實踐能力,重考試分數、輕綜合素質等弊端,現代教育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鍛造,全面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主張能力與素質是比知識更重要、更穩定、更持久的要素

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作爲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來抓,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強化素質爲基本教育目標,旨在全面開發學生的諸種素質潛能,使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提高人的整體發展水準。

(4)創造性

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重要轉型之一,就是實現由知識性教育向創造力教育轉變。因爲知識經濟更加彰顯了人的創造性作用,人的創造力潛能成爲最具有價值的不竭資源

現代教育強調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高度創造性的過程,以點撥、啓發、引導、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才能爲基本目標。它主張以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手段和優美的教育教學藝術來營造教育教學環境,以充分挖掘和培養人的創造性,培養創造性人才。

現代教育主張,完整的創造力教育是由創新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格)與創業教育(指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與創業人格)二者結成而形成的生態鏈構成。因此,加強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並促進二者的結合與融合,培養創新、創業型複合性人才成爲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