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

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讓你的寶寶越來越聰明,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都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以下是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方法。

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
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1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但是一般嚴厲的爸爸都會責罵孩子。即使是一些脾氣好的父親,也會有衝動的時候,而衝動的後果就是會動手。雖然打罵孩子在中國是司空見慣的,但是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懲罰不等於責罵。

我們的祖祖輩輩都信奉着不打不成才的訓誡,由於受到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孩子就會被家長看做是私有財產,一場你打罵孩子也會變成家庭私事,讓其他人無法插手。即使有時候有人加以職責,家長們也會理直氣壯的說這是對孩子父母。

也正是因爲這樣,在很多中國父母的眼裏,嚴格也就成爲打罵的代名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打罵孩子的確會對他們的言行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但是這並不代表在此之後孩子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真心實意改過。

孩子往往只不過是屈服在父母的責罵之下,被迫改正。這樣的改正只解決了表面的現象,並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當有一天責罵讓孩子變得麻木的時候,也就失去了制約的作用,這些問題就又會暴露出來了。

曾經就有過這樣一個案例:某父的兒子將別人打殘廢了,但當父親在少管所看見兒子的時候還是不相信,在自己面前乖得不行的兒子居然會打架。但是兒子的同學卻對此表示理解,因爲在他們眼裏兒子就是一個小霸王。

爲什麼同樣的孩子會有兩種不同的評價呢?原來,兒子小時候就特別調皮喜歡跟別人打架,每次父親知道後都會不分青紅皁白的打他。在兒子眼裏父親就是暴君,但是卻無法和父親對抗,於是只能把這種情緒轉移到別的孩子身上,從而釀出了悲劇。

我們可以看出“乖”孩子不一定是真正的乖,父母嚴格的.要求孩子是希望孩子變好。在他們的眼裏,孩子之所以不改正,是因爲打罵的力度不夠。甚至會越打越重,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所以在嚴格要求孩子之前,應該先弄清楚什麼樣的嚴格纔是真正的嚴格。

不打不成材?打罵孩子需摒棄2

都說小孩的臉像七八月的天,說變就變,可是這句話放在一些父母身上,也是如此。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篤定“這是自己家的孩子”,孩子調皮搗蛋闖禍的時候,則臉一拉說“我怎麼生出了你這樣的孩子,一點兒也不像我,一點兒也不省心”,而與之相伴的,還有“豬肉燉粉條”式的棍棒教育。

“他不聽話你就打他,肯定有效果。”當一箇中國家長對美國家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美國家長簡直吃驚到想要報警。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分歧,根本上在於美國人把打罵孩子歸爲暴力犯罪,而在國內,不談虐待兒童,大多數家長都將打罵看成一種教育方式。

身邊有一個女性朋友的例子,她家庭富裕,望女成鳳。爲了給女兒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提前內退,專心做起了陪讀家長。朋友在生活上對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在學習上卻常伴隨着打罵教育。一道數學題做不出來,沒等孩子想起來公式,她一個大巴掌就過去了,給孩子打得直懵。

而且,打她的時候親戚的兩個孩子都在旁邊。兩個小孩兒回家偷偷和父母說,雖然姐姐穿的好,吃的好,但我們並不羨慕她,因爲她經常捱打。

你看,在很多父母眼中,打罵孩子已經成爲家常便飯,在他們看來,這不是懲罰,而是敦促孩子進步的教育方式,與糖衣炮彈比起來,家長更習慣以虎媽狼爸的形象樹立威信,而非溫柔相待。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原因有這三點

效果好,立竿見影:無論是從體力上,還是從心理依賴性上來講,小孩子還不具備反抗家長打罵的能力,特別是對小孩兒來說,只能對父母的打罵逆來順受。委屈也好,不服也罷,但從行動上來看,他們多半會立刻屈從於強勢的父母,而迅速地改掉自身毛病,或者停止犯錯行爲。屢試不爽,效果又好,很多父母錯誤地認爲“我家孩子不打就不行”,其實,是你把他塑造成了這樣。

不費腦,簡單直接:面對狀況百出的孩子,家長可能也試圖嘗試過其他方法來解決,但往往費時費力還沒有明顯的效果。既然“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傳承了千年,已經成了育兒利器,那何妨拿來一用呢?打是親,罵是愛,要眼下的成果而不計後果。

沒耐心,粗暴對待:父母對孩子教育最大的偏差之一,就是容不得“延時”,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看個抖音短視頻都僅有15秒,對孩子的小事長篇大論半天,很多家長都沒有這個耐心,提高嗓門或者動動手就能震懾住孩子,打罵成常態。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