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

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到來可以讓家庭更加的幸福,孩子的健康成長受到很多的因素影響,培養健康開朗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希望,下面爲大家帶來了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

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

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1

1、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

當孩子認爲自己能解決一些問題時,可以讓他們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能樹立起信心,並且有了下次自己解決難題的勇氣。當他們遇到難題時,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驟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技巧:發現問題;讓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結果;幫他設計出要達到這個結果的步驟;讓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夠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別人的幫助;在他確實需要幫助的步驟上提供幫助。

2、有時間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潔,周圍的鄰居又喜歡靜。孩子一旦開始喊叫、跳躍,父母便會想辦法制止,孩子只好越來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帶來的是:孩子的熱情和活力在一點點喪失,孩子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壓抑。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要帶着童真的想像力盡情地玩耍,需要有時間去抓螢火蟲、打雪仗、看蜘蛛做網、螞蟻搬家——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3、關心他人

孩子需要認同自己是家庭和社會有價值的成員,父母應儘量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裏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助照看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在家裏,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父母,關心長輩,懂得分享。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兒童在很小的年紀就能享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4、給孩子顯示自己的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這些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媽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這時即使你在廚房做飯,也要滿足他這個願望,並適時地給予肯定:“你講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歡的這個故事,對他是多麼地快樂。孩子的熱情、能通過你的分享和肯定,轉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這些品質對他們一生的快樂都是最寶貴的。

5、體育活動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騎車、一起打球……這些活動不但能增進孩子的健康,更能讓孩子笑口常開。並且在活動中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好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技能,有利於讓兒童樹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觀。

6、笑出聲來

笑出來,對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有些父母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嚴肅的形象,以爲這樣纔有尊嚴。其實不是那麼回事,笑出聲來,並不會失去你的尊嚴。讓你的家中充滿笑聲,並經常給孩子一個擁抱,它們是最好的愛的表達。有沒有聽說過:“一個人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親子間感情不要放在心裏,愛她就要表達出來。

7、具體的表揚

父母應特別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爲,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爲。表揚其實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父母說的話語,二是孩子據此作出的推斷。

表揚越具體,孩子越能夠根據父母的話對自己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種技能的時候,不要總是簡單地說:“做得不錯”,要指出他們具體細節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個摔倒的小妹妹扶起來,真讓媽媽高興。““我喜歡你畫的這些樹。”具體的表揚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滿足。當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揚過度。從小要讓孩子認識到,真正的表揚來自於他們戰勝了挑戰之後。

8、藝術的魅力

音樂、舞蹈、文學等各種藝術形式會極大地豐富孩子的思想修養。

培養他們的藝術情操。這些藝術形式將成爲一個感情的釋放口,幫助他們表達自己和對世界的情感,並從中獲得生活的快樂。

9、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畢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父母不可太過於追求完美,父母如果總是對孩子表示不滿和批評,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當你再要抱怨的時候,先想一下,這個過錯是不是跟他們的年齡有關?10年後他們還會這樣做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別再嘮叨個沒完。記住: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總比他把襪子放在哪裏要重要得多。

讓寶寶變得開朗的方法2

1、幫孩子形成掌控感

在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習得性無助”,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裏,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裏逃避不了電擊。

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隨後的很多實驗,也證明了這種習得性無助在人身上也會發生,那些長期經歷失敗的人,他們身上常常會出現 “習得性無助”的特徵,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整個局面,他的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隨之喪失陷入一種悲觀的世界!

反之兒童更是一樣,而我們家長要做的是盡力幫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成功,這裏說的“成功”並不是一定要考高分拿大獎,是說孩子能獨立完成一個他想要完成的任務,小到用杯子喝水,大到拼500塊的拼圖,給孩子掌控感和成就感,避免陷入“習得性無助”。

我女兒平時用吸管杯喝水,有時候我會用她的水杯給她喂水喝,有一天我看到她拿着水杯玩,就把水杯拿走往她手裏放了一個玩具,結果我一不留神,她又爬到放水杯的地方,拿起水杯翻過來倒過去,在地上敲一敲再往嘴邊送一送。

這次我明白了,她可能是想模仿大人用水杯喝水,於是我問她:“萱萱你是不是想用水杯喝水,她眼睛發亮的說:“喝”,我就找到罩衣給她穿上,幫她往水杯裏倒了一點點水,讓她拿着杯子,我拉着她的手,幫助她喝下一口水。

她特別興奮還要再來,我又給她倒一點水,讓她自己嘗試着喝,這次基本上都被衣服喝了,我鼓勵她說:“沒關係,再來一次”,就這樣不知道重複多少遍,她終於自己用水杯喝到了水,高興地大喊大叫,那一刻她一定充滿了掌控感。

你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就可以這樣鼓勵孩子,爲他提供必要的幫助,形成掌控感和成就感,這是樂觀的穩固基石!

2、認知事物的多面性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中被盜,羅斯福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爲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父母應當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去引導孩子用辯證地眼光看問題,看到事物消極的一面時也應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加樂觀的看待事情

還記得有一次給侄子買了一個大蛋卷冰淇淋,侄子高興地拿走邊走邊吃,忽然一不小心,整個冰淇淋掉到了地上,侄子呆在那裏不知所措,只是傷心地看着一地的冰淇淋。

這時侄子的媽媽也就是我姐,走過來對他說:“兒子既然你碰到了這樣的遭遇,那就脫下鞋子,媽媽告訴你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小侄子真的把自己的鞋子脫掉了,我姐高興地對他說:“兒子用腳踩下冰淇淋,看冰淇淋從你的腳趾縫隙中冒出來呢。”天性愛玩的小侄子高興地按着媽媽的建議去做了,看着兒子玩得高興的樣子,我姐也興奮地說:“我敢打賭,你的小夥伴們肯定沒有嘗試過用腳踩冰淇淋!”

這一幕都把我看呆了,既解決了孩子傷心的問題,同時又用行動告訴侄子,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家長都能夠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這些孩子一定會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進行希望教育

樂觀的孩子往往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悲觀的孩子則往往覺得沒有希望,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希望教育,父母要及時地感受到孩子的沮喪和憂愁,幫助孩子驅散心中的陰影。

平時,父母要多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鼓勵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來,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只要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孩子必定會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事情!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