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

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周全,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寶寶在這個時候還沒辦法做到一些事情,所有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下面小編分享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方法。

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

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1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父母的教育觀念左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影響着孩子的成材與否。當一個合格稱職的父母並不容易,母親大學親子教育專家在長期的教育諮詢過程中發現了以下三種類型的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

  一、缺少反思意識——外視而不內視。

父母的眼睛總是外視——始終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而從來不內視——內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聽話,讓人省心則無話可說,一旦出現問題了,卻不管三七二十一,覺得孩子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都是孩子的錯,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去尋根朔源,不去反思一下教育方法是否不對頭?教育方式是否過於嚴厲或放任?自己是否做到表裏如一,言傳身教?自己是否給他創造了良好健康的家庭環境?只會一味地埋怨現在的孩子個性太強啦,不好管教啦等等。

比如,孩子對學習沒興趣,爲什麼會沒興趣?是什麼導致沒興趣?怎麼才能調動他的興趣?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往往在家庭中找得到根,父母身上尋得到影。母親大學教育專家張量老師曾說過“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是有問題的家庭。”作爲父母應該有反思意識,靜下心來反思一番了。

  二、缺少欣賞眼光——看壞而不看好。

華人著名心理學家母親大學親子教育專家周正教授在他的《周正親子十二法》中用安琪兒和真真的教育對比證明了欣賞對孩子的重要性。欣賞,是孩子成長中的陽光,是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然而不少父母卻缺少這種欣賞孩子的眼光。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對缺點耿耿於懷,對優點熟視無睹。一味地埋怨和指責,以爲自己是偵察兵,以發現缺點、時時提醒爲已任,以爲挑“刺”就可促其健康成長。

其實,這是一個教育誤區,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讚賞。”因而孩子需要的是被人肯定、被人欣賞、被人表揚。孩子是愈“揚”愈高,愈“抑”愈低,孩子的成功是“捧”出來的,“捧”出了自信心,也就捧出了孩子的成材。

我們應當用顯微鏡找孩子的優點,用望遠鏡看孩子的缺點;弱化缺點,強化優點。這也是母親大學的優勢牆教育理念。

  三、缺少正確心態——近看而不遠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顧孩子的個性特點和智力水平,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缺少對孩子的細微體察和深入瞭解,盲目跟風攀比,人云亦云。

看別人的孩子練琴,也不顧孩子有無興趣,趕“鴨子”上琴。聽說上奧數可以提高思維能力,也不顧孩子有無數學特長,又逼孩子游“水”。滿足了父母的一時的虛榮,犧牲了孩子童年的快樂。只看重眼前一時的效益,卻沒有想過,孩子不是速成品一夜成名,也不是橡皮泥隨你捏弄。沒興趣、被迫的學習最終導致厭惡學習的惡果。

又比如,家長只看到眼皮底下考試的分數,爲差一、兩分而斤斤計較,有的甚至大動肝火,卻沒有把目光擡起向遠看,從長計議。

其實分數並不能全面反映出孩子的綜合或整體素質,對孩子來說,將來是否有成就、是否能過上幸福生活,取決於他是否有一份好工作!從課外着手,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多動手,多思考,多探索,多閱讀,培養各種興趣,激發求知慾望,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術。

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少這三樣2

科普小知識導讀:怎樣教育孩子學習 一個人的受教育經歷要分很多階段來進行,從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直到老年期,每個年齡階段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就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當我們...

一個人的受教育經歷要分很多階段來進行,從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直到老年期,每個年齡階段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就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當我們還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用兒歌的方式來教我們學習;而在小學的時候,老師會用反覆教育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學習記憶。

每個人都有自己本身獨特的性格,對教育方式有着不同的傾向。因此,在教育他們的時候就要採取跟一般人不一樣的方式,不要用那種一成不變的方式來教育每一個人。特別是當今的社會,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看重,所以這就顯得對孩子的教育特別重要。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並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寶寶大約在出生1年後,纔會開始有意義的口語溝通。在此之前,寶寶倚賴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表達他的情感與想法的。除了以哭做爲直接的`溝通之外,身體語言如臉部的表情、手臂與腳的擺動都是。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

  智力開發的最佳期:

美國心理學家傑明斯的研究指出,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對一個18歲的孩子達到的正常智力水平來說,其中50%的智力是4歲以前獲得的,30%是4—8歲獲得的,20%是8—18歲前獲得的。美國生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兒是大腦生理髮展的最快時期,一個成年人腦重約爲1400克,其4歲時約爲1000克,8歲時約爲1300克。

日本學者木樹久一指出,兒童潛在能力遵循一種遞減的規律,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教育,可以成爲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只能成爲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見,幼兒大腦發展速度之快。在兒童智力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別大,因爲智力與教育以及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的。若在這個時期內,對孩子用正確的方法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幼兒教育要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纔會見實效。還有很多家長喜歡替孩子包辦。比如幼兒園請家長一起觀看孩子比賽繫鞋帶,可有些家長卻一面對孩子說“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帶給系起來了。家長應該多放手,讓孩子得到鍛鍊,不能讓他事事依賴。

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吃一點點苦,就什麼都順着孩子,什麼都不讓孩子做,但是管得了一時並管不了一世,只有教會他生存的技能,在以後他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當他做錯的事後也要及時的糾正,否則習慣成自然,孩子的教育問題就真的成問題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