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一起努力讓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吧。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都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1

1、過早進行知識傳授,忽視孩子自身感受

有些家長爲了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過早的對孩子進行高難度的知識教學;還有些家長爲了讓孩子不“自滿”,而設置了過高的學習目標。但是,孩子盡了力卻總也達不到,每次嘗試都失敗,孩子就會感覺很受挫,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糟糕。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裏,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2、每一餐都讓孩子吃太飽

不少家長在孩子吃過飯後,不斷往孩子嘴裏塞飯,要多吃點、再吃點,恐怕孩子少吃會餓着。殊不知,吃的太飽,人懶惰、不運動,腦細胞不活躍、懶於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民間有說法“吃太飽、撐笨心”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研究證明:長期吃太飽,會出現腦細胞早衰和智力下降、致腦動脈硬化、越來越笨,所以吃太飽,未必是好事。早餐質量與智力發展,關係密切,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好。

3、精神上的不尊重

精神上的不尊重,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最深遠的。這種不尊重集中體現在家長的“包辦代替”上,其實,家長的這種代替,實則是一種限制,對孩子行爲的束縛,對孩子思想的禁錮。

不準做這,不能幹那,一切都要服從於家長的安排,從上輔導班到選擇興趣班,從上學到報志願,從找工作到選對象,都要有家長操控,如果不聽從安排,就會被定性爲“大逆不道”(yiQIg。cN)。

爲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不遵守生命的成長規律,對孩子實施高壓政策,拔苗助長,讓孩子從精神上承受着極大的壓力。有人把今天的兒童稱爲“縮略童年”的一代,沒有童年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是一片空白。

4、對孩子用武力或語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聲責問、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怯於家長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語的權威,只能選擇沉默。時間長了,會形成內向、封閉、少言寡語性格。

家長打罵孩子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問題的,打罵只會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傷害。孩子被打,情緒上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導致神經系統出問題。

5、行爲上的不尊重

打孩子,就好比家長施予孩子愛一樣,被認爲是正常的事,特別是在錯誤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很多父母把打孩子當作了天經地義,當作是家長的權利。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這些看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來看實則是可悲至極,這種錯誤的方式,不僅僅傷害了孩子的身體,給孩子身體上帶來傷痛,更重要的是傷害了孩子的心理,讓孩子在心靈上留下陰影、留下創傷,身體上的傷疤,經過一段時間會融合,但是,心理上的傷痛時間越久傷害也會越大,孩子會慢慢的把這份傷痛轉化成一種恨,從而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2

影響孩子成長的禁忌

1、家長不應該決定孩子的一切事情

由於孩子還小,家長覺得孩子的思想還不成熟,往往替孩子決定一切。這樣做其實是很不好的。強行決定孩子的所有事情,不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沒有了民主的意識,會覺得強權戰勝一切。這樣會對孩子的人生觀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2、不要讓孩子看到大人對人性的冷漠

當大人們爲了撫養父母與兄弟們面紅耳赤,爲了遺產與姐妹變成仇人,對質公堂。自己的孩子也在惶恐的疑惑的看着大人們在表演。當父母在外面看到的不平事,卻不肯多言多管,還教育孩子別多管閒事,可否知道這對孩子的成長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孩子跟着大人的做法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慢慢改變了自己,變得冷漠,自私自利,不關心他人。可否是大人想要看到的。

3、不讓孩子接觸新鮮的事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危險也是並存的,有些家長們怕孩子遇到危險,不去教導孩子怎麼避免危險和怎麼處理危險,而是不解釋,不讓孩子接觸新鮮的危險的事物,殊不知不接觸一點點危險的孩子怎麼能成長。應該正確的教導孩子知道危險的意識,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4、不要對孩子說謊

大人們覺得對孩子說謊有些也許是善意的,可是無論是善意的謊言,還是惡意的對孩子都是謊言。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覺得謊言也許可以不捱罵,不捱打,是一種正常的行爲。

5、家長不遵守法規功德對孩子的危害

小孩子在老師的教育下,很會遵守一些法律的規則,如過馬路不闖紅燈,騎自行車也會在自行車車到了行駛。可是如果大人們上街,如果胡亂的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翻欄杆、橫穿馬路等。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法制法規在執行法規者看不見的時候,可以肆意的踐踏,果很嚴重。

6、小事能磨掉孩子善良的心

在學校的時候,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閒事。在救濟失學兒童學校組織需要捐款的時候,有的父母會問捐多少,是不是自願的,自願的就不要捐了。當孩子覺得受了委屈,和父母說的時候,家長教育孩子應該去欺負回來的時候,其實這是在一點點的磨掉孩子善良的奔向。

7、沒有公德心,不愛護花草

家長們在帶着孩子去公園遊玩的時候,孩子多動攀枝摘花,家長們卻很讚揚孩子。地上有垃圾,孩子要扔到垃圾箱裏,家長們卻說不用管,這樣久而久之卻讓孩子在公共場所養成了不良習慣。

8、機械性的學習,讓孩子沒有了創造的思維

現在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家長們安排的學習,雙城壓力下,已經沒有時間去自己創新思考,和對新奇的事物探索性了。而一旦孩子的提問超出了父母的知識量,有的父母會很不耐心的應付了事,或者說長大了就懂了這一類的話。這會讓孩子慢慢的變成不會思考不想提問的人。

9、攀比心過重,孩子容易自卑

家長們不要用孩子的短處去和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長時間如此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嫉妒的心理,讓孩子從小不能正確、客觀的認識他人與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10、競爭產生的不正當壓力

家長們由於工作的壓力很大,或者競爭的失敗,總是會各種理來辱罵對手,或者說這個社會的各種不公平。這樣在家裏長時間的說一些負面的信息,會讓孩子幼小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心理,也會讓孩子沒有步入社會之前就對社會產生了恐懼心態和敵意的心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