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

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新手媽媽都想知道,每個新手媽媽都希望寶寶都能健康安全地長大,但是兒童意外傷害也是時常發生,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希望對你有用!

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

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1

  一、危險的陽臺

1、不要蹬踏陽臺上的凳子、花盆、紙箱等不穩固的物體,這樣做非常危險,容易摔傷自己。

2、千萬不要在陽臺上打鬧、追逐或玩氣球、放風箏等危險的遊戲。

3、不要伸手去夠陽臺外面的東西,以免身體失控摔下樓去,發生意外。

4、站在陽臺上向遠處眺望,或與樓下的小夥伴打招呼時,身體不要過多地探出陽臺,以免失去平衡,跌下樓去,造成傷亡。

5、不要從陽臺上往樓下丟東西,這樣不僅會破壞大樓周圍的環境衛生,還可能砸傷樓下的行人。

  二、危險的浴室

1、洗澡時一定要有大人在身邊,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千萬不能一個人到浴室洗澡,更不能把浴室門反鎖起來,以免發生意外。

2、如果家裏有浴缸,在進入前,應先試試水溫。另外,調節水溫是大人的事,千萬不要自己動手調節,以免被燙傷。水溫一般以接近體溫(37攝氏度)爲宜。

3、進入浴缸後一定要小心,因爲你的身體還太小,有時滑入水中,手又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抓住,很容易被水淹到或嗆到。

4、浴室的地面濺到水後,會非常滑,所以不要在浴室裏蹦跳、玩耍,以免摔倒受傷。

5、在浴室中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很容易頭暈。更不要把浴室當成遊樂場,在裏面長時間的玩耍。

  三、小心“咬人”的機器

1、當電風扇開動時,絕對不可以將手指伸進防護網內。否則,飛速旋轉的葉片會將你的手指削傷。

2、使用電動卷筆刀削鉛筆時,千萬不要伸手去摸鋒利的刀片,以免割傷手指。

3、洗衣機在洗衣服時,千萬不要把手伸進洗衣桶內。否則,你的手可能會和衣物絞在一起。

4、其他像熱水器、電熨斗等,在它們工作時都不能隨便去碰,以免燙傷自己。

5、大人騎電動車帶你時,如果你坐在車後座,一定要記住:兩隻腳不要離車圈太近。否則,你的腳可能會被捲進車輪,受到傷害。如果你坐在車前,注意手千萬不要放在車閘附近,防止大人捏閘時傷到你。

  四、小心火災

1、不要玩火柴或打火機。不僅會燒到自己,而且控制不住火勢,還會引燃其它物品甚至整個房間,造成火災。

2、不要拿蠟燭在牀上、牀下、衣櫃內或樓閣內等狹小的地方找東西。這樣做很容易引起火災。另外,點燃的蠟燭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更要注意蠟燭及燭臺的平穩。

3、夏天,使用蚊香時,一定要放在金屬支架上或金屬盤內,並遠離桌、椅、牀、蚊帳等可燃物品,切忌把蚊香直接放在木桌、紙箱上。

4、不要在家中、陽臺、樓道里玩火、放煙花爆竹,如果看到有人這麼做,要制止他。

5、另外,擰動天然氣、煤氣罐開關都是大人的事情,你還小,控制不了火候,所以不應亂動。

如何打造安全的兒童家居環境2

聯合報曾開闢“幼吾幼”專欄,探討一些父母親及幼教工作人員所關心的問題。第一篇由發行學前教育月刊的信誼學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負責人張杏如女士執筆,她以“媽媽這一行”爲題,提醒媽媽們,孩子需要“看得見”的母愛,請媽媽們不要怕愛孩子太多,但要愛之得法,而不能“錯愛”。最後她呼籲大家共同關心孩子們所處的.社會,請所有大人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給孩子們一個安全而快樂的生長、學習環境。

文中提到她的兒子今夏將入小學,說孩子必須自己走路上學。“可是,路上盡是橫衝直撞、吃人的‘老虎’;斑馬線前從來不會有停下來讓行人穿越的車子;行人道又成了摩托車快車道。我難道能老牽着他的手,讓他做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牽腸掛肚的這段憂心話,不是家有幼童的母親們共同的心聲嗎?

可悲的是,呼籲歸呼籲,粗心人仍然莽莽撞撞,所以,保護孩子還得靠自己。多年前我三個孩子剛入小學時,我就扮演了三次牽孩子的手上學的傻媽媽。

當時有不少鄰居和親戚朋友都笑我,批評我不懂教育,說應讓孩子學習獨立。

我真不懂嗎?我是按着一定的步驟、進度與方法,爲孩子施行交通安全教育。第一階段,我牽着孩子的手走,一邊走一邊說明每一路段、每一巷口和街口可能發生的交通情況,教孩子如何留神保護自己。第二階段,我讓孩子自己走,我尾隨於後,觀察並瞭解孩子的應變能力,隨時做補充說明與注意。第三階段,我站在門口接送,孩子有安全感,也不會忘了媽媽教他的“注意事項”。這樣養成注意安全的習慣之後,我不目送也能放心了,不過,這幾個階段前後花了我一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不短,如果我不說明,旁觀者的嘲笑一定會使孩子不愉快,而我也一定不自在。

從這件事,我想到教育孩子時常會遭到旁人的“閒言閒語”。有位家境並不富裕的年輕媽媽家買了鋼琴,每月花千把元請老師教她的兩個幼兒學琴,鄰居、朋友都批評她虛榮。她傷心地說,我的孩子太好動,我怕他們只動身體而不動腦筋,學琴是眼、手、腦三方面同時動的最好訓練,而且一首曲子彈到一半不可以跑去吃東西或玩兒的約束,也是培養孩子耐性及做事有始有終的好方法,再說,現在雖然家境不好,但以後可能好轉,到時候有錢而不會享受精神生活不是很悲哀嗎?她說,爲了孩子的情操教育,爲了豐富孩子未來的精神生活,她願意縮衣節食給孩子學琴,爲什麼“閒人”要批評她、嘲笑她呢?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用錢的方法與教育孩子的方法,旁人的確不應該干涉人家。

另外,年輕媽媽們最感困惱的,恐怕是老人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之不同。有位四十年前教過小學的老奶奶很熱心地天天定時間教五歲的孫子讀寫發音不正確、筆畫又太多的漢字,數手指教算術加減法;用臨摹、着色方式教學圖畫。媳婦看孩子學不來,唯恐孩子未上學就怕唸書,輕輕地說了兩句,婆婆就罵她:“我能教出考上醫大的兒子,你能嗎?”媳婦不敢頂嘴,除了任她去“教”之外,能怎麼辦呢?還有疼愛孩子的老爺爺,只要孫子撒嬌一聲,要什麼就給什麼。幼童騎迷你腳踏車很危險,媽媽費盡口舌不買給孩子,老爺爺從鄉下來,看寶貝孫子想一部車子想得茶不思、飯不想,就偷偷出去,槓回來一部全新的。他不瞭解都市的交通情況與鄉下大不相同,他的“愛”很可能變成“害”,但買都買回來了,媳婦能怎麼樣呢?

很多人對“關心”與“干涉”分不清楚,很多老一輩的不知舊的教育方法已經不適合新時代,更糟的是“愛”與“溺愛”分不清。年輕媽媽們遇到這類困擾,要怎樣在不傷害感情的範圍內,婉轉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維持自己的原則呢?好好動動腦筋吧!主婦的“爲人處世”是一門需要很大耐心與修養的大學問,不能不下功夫啊!

管教別人的孩子不禮貌嗎?我家住在一所小學附近,上下學時間我有事出去,看見巷口或街口有背書包的小朋友,我就自動上前招呼,牽起他們的小手說;“來,伯母帶你過街。”孩子們總是奇怪地看着我這個陌生人,有的抽回手拒絕我;有的一臉害羞,像機器人一樣倕硬着表情讓我牽他走。很少很少遇到活潑愉快地對我微笑,禮貌地向我道謝的。

顯然孩子們不習慣受陌生人的保護。我們的社會像我這樣“雞婆”的人很少嗎?爲什麼要這樣冷漠?其實你保護了別人的孩子,別人也會保護你的孩子,這樣的互相關照觀念爲什麼不能建立呢?人人知道馬路如虎口,幼小的孩子需要靠大人的照顧與保護,不是熟人的孩子就不用關心他們嗎?兒童是明日社會的資源,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社會共同的寶貝,每個大人都有責任照顧、保護他們呀!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