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

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家長應當與孩子統一戰線攻克難關,很多孩子都是在小時候開始學會某項技能的,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爲大家分享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

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

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1

家有男孩,媽媽別經常對他說這2句話,會讓他們變得膽小又脆弱。如果這種性格,在以後的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上很受影響。

家有男孩,媽媽別經常對他說這2句話,會讓他們變得膽小又脆弱。如果這種性格,在以後的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上很受影響。

後來我去接樂樂放學,特意留意了一下樂樂說的那個同學,這個小男孩看着就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的,你一下就能看出這個孩子很膽小。家有男孩,媽媽不要經常對他說這2句話,會讓他們變得膽小又脆弱。

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

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媽媽對孩子說這些話,尤其是男孩子。慢媽我前幾天帶着兒子在樓下的健身器材邊玩,一個四歲左右的男孩好像磕到了疼的哇哇大哭。他媽媽立馬大聲吼道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多大點事。

我看小男孩立馬強忍着眼淚,抽抽噎噎的看着可讓人心疼。那麼小的孩子磕一下碰一下那麼疼,哭不是很正常嗎?

很多家長對男孩子遵循的原則就是男孩有淚不輕彈,作爲一個男子漢就要堅強,就算有委屈了也不能哭。但是父母強迫着不讓男孩子流眼淚的方式,不僅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堅強和勇敢。相反的,只會讓他變得膽小又脆弱。

因爲孩子會有很多情緒,委屈,難受,生氣,他們需要通過哭來發泄。可是媽媽卻教他們壓抑自己的情緒,長時間各種情負面緒堆積在孩子體內,孩子繃的太緊,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異常脆弱,稍微有點意外,孩子就容易承受不住。

而且孩子覺得沒人會在意他的情緒,所以他就會很膽小,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礙手礙腳的,管好自己就行了

兩三歲的孩子好奇心強,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精力充沛,他們很熱衷於幫媽媽做什麼,比如媽媽在拖地的時候,他們也想跟着拖。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他們也會想着幫忙。

但是這個時候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幫倒忙。這個時候很多媽媽都會不耐煩的說礙手礙腳的,管好自己就行了。

但是媽媽這句話不僅是對孩子的否定,更是對他的打擊,孩子會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好,媽媽在嫌棄自己,這樣以後他就不想做,更不會主動做。

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而且因爲孩子怕出錯,怕媽媽嫌棄他們,就會拼命的隱藏自己,所以會越來越膽小,以後長大了,在工作和生活上也不敢主動爭取。

孩子膽小內心脆弱怎麼辦2

月月快滿3歲了,在爸爸媽媽的眼裏,月月很乖巧,很安靜。可是每次出門,媽媽都覺得月月膽子很小,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不願意在人多的情況下自己走路,要抱着,還要勾着媽媽的脖子。到公園玩的時候,不會走開超過一米的距離,還常常回頭看看爸爸媽媽是不是在這裏,不能很盡興地玩。即使到爺爺奶奶家玩,月月也時不時說要回家了。最近一次,爸爸媽媽帶月月逛商場,回來的路上,媽媽不小心被地上的磚頭拌了一下,差點摔着,月月(爸爸抱着)瞧見了,哭得很厲害,回家好幾天都沒有好好吃飯,還發燒了。這件事讓爸爸媽媽很擔心。

背景分析

在交流中瞭解到,媽媽之前有過流產,月月也是保胎多個月後才順利出生的。月月出生後,家裏一直保持很安靜的氛圍,爸爸媽媽做事都很小心,儘量不發出很大的聲音。家裏也很少來客人,擔心影響月月。平時一般是爺爺奶奶來看月月,不讓月月多出門,1歲半後纔開始帶她出門。

年中,爸爸媽媽沒有在有保護的情況下讓寶寶接觸社會,而是用自以爲安全的方式把寶寶保護在家裏,寶寶失去了適應社會的鍛鍊機會。這種過度的保護讓月月難以一個3歲孩子的狀態去適應社會。同時,媽媽有過流產的事實和保胎的過程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一些謹慎、不安全的氣息,無形中也影響了寶寶的心理髮展和社會適應能力。

老師的話

生活中常會出現一些我們未能預料的事情,當這些事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怎樣去詮釋這些事,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今後的生活纔是重點。針對以上的案例,我們如何去面對呢?

過度保護反而限制了寶寶

流產和保胎的事實讓這對年輕的父母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讓他們對生命多了一份尊重和珍惜,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擔心和不安全感。他們教養月月的方式更多地體現了他們的擔心和不安全感。“讓家裏很安靜,儘量少出門,不讓陌生人來家裏做客”等,與其說是爸爸媽媽對寶寶的保護,不如說是其擔心的表現。而對這個可愛的生命來說,她更需要的是爸爸媽媽對她的尊重和珍惜。

首先,陪伴寶寶面對周圍的一切,讓寶寶在前面,爸爸媽媽的保護在後面。讓寶寶迴避接觸社會,只會讓寶寶更無力、更“膽小”。其次,要相信孩子天生就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從學吃飯、學走路、學說話等開始,寶寶的內心就渴望成爲社會的一份子,他們會努力讓自己成長。最後,要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凡事不要保護在前面,而是先讓寶寶試一試,在寶寶試一試的過程中,他們纔有可能學會怎樣去面對周圍發生的事情。

當爸爸媽媽的心態改變了,行爲也會改變,那麼寶寶的表現也會隨之改變。

超越年齡的界限,和寶寶一起探索世界

爸爸媽媽希望月月是陽光的、快樂的.、開朗的,而他們自己卻是謹小慎微的、拘謹的、不接受外在的。

如果我們時常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會讓寶寶的膽子越來越小,心情越來越糟;給沒有邊界的童年心靈畫上太多的界限,快樂也會隨之越來越遠。我們不妨超越自己的年齡,將自己“調頻”到和寶寶差不多的年齡,和寶寶一起感受孩童的無憂無慮或喜怒哀樂。

熱情、好奇、探索是寶寶的特質,需要好好地保護。對寶寶來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爸爸媽媽不妨與寶寶一起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和寶寶一起看螞蟻搬家、一起觀察豆子發芽、一起在雨裏嬉戲……這所有的一切都會讓寶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溫馨、成長的快樂。深信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裏,寶寶會慢慢地變得陽光、開放。

學習分清自己與他人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和寶寶玩過“躲貓貓”的遊戲吧。在寶寶學會躲貓貓之前,他們分不清你我,覺得寶寶和媽媽是一體的,寶寶和世界是一體的,而在學會躲貓貓遊戲之後寶寶開始對自己和他人有界限感,這一般發生在1歲之前。

而我們看到,3歲的月月因爲媽媽差點摔跤而大哭不止,其他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擔心媽媽,或受驚嚇而哭上一會兒,但月月的表現則有些過度,可見,在月月幼小的心裏將自己和媽媽的情感緊緊連接在一起,似乎是一體的。這樣的表現一方面受過去爸爸媽媽過度保護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學習分清自己和他人。

因此,爸爸媽媽需要通過一些方式讓寶寶逐步建立自我意識。比如,可給寶寶創造一個獨立的空間,在這個小空間裏都是寶寶喜歡的東西,爸爸媽媽進入這個空間時要徵得寶寶的同意。慢慢地,讓寶寶建立自我意識,區分自己與他人。

半開放的家庭格局

月月家的家庭格局幾乎是封閉的。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在家裏月月可以比較放得開,在陌生的環境則比較拘束。如果能將家庭的格局打開一些,請同一小區的寶寶來家裏玩,或請親戚家的小朋友來家裏做客,對孩子來說是很快樂的事。在最安全的地方接受新的信息、接觸新的人,是學習走出自己狹小生活空間的第一步,以慢慢地學會與他人交往。

其實,真正“膽小”的不是寶寶,而是爸爸媽媽。當爸爸媽媽能用開放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我相信你的寶寶是快樂的、開朗的、活潑的。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