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

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對於育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那麼對於不同的育兒環境來說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是又不一樣的影響的,下面介紹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一起了解一下吧。

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1

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

1、安全的環境:

學走路的寶寶所碰到的危險比前面幾項動作接觸的危險來得更多了,在環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費更多的心思。除了居家環境的安全外,父母也可幫寶寶穿上防滑的鞋襪,以防止寶寶跌倒。

陽臺: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到處亂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時父母就特別留意寶寶走到陽臺上。沒有圍欄或欄杆高在85釐米以下,欄杆間隔過大(超過10釐米以上),或者陽臺上擺小凳子……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

傢俱:傢俱的擺設應儘量避免妨礙寶寶學習行走,父母宜將所有具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並且須留意所有傢俱中具有尖銳的角,以防寶寶去碰撞。

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門中發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於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險。

2、紙尿褲影響大

當寶寶向世界邁出第一步,便預示着他的獨立性和自我意識在逐漸成熟。臃腫肥大的紙尿褲會嚴重影響寶寶的活動,而太小緊繃的尿褲又很可能磨損他大腿內側的肌膚。這一時期,選購紙尿褲,媽媽更多要考慮的是紙尿褲的設計與剪裁。側腰圍彈力要強,拉伸力好的紙尿褲才能保證寶寶在學步過程中自由活動。襠部寬度要適宜,最好採用窄襠設計,過寬的襠部不但會影響寶寶的自由活動,讓寶寶不舒服,嚴重的還會導致“o”型腿。同時,質地要柔軟,穿着起來要舒適,不然寶寶正值好動的時期,材質不好在寶寶運動的過程中很容易磨傷寶寶的嬌嫩皮膚。同時吸收力強和表層乾爽的紙尿褲也是媽媽們的首選,因爲寶寶在蹣跚學步的過程中,活動量很大。如果紙尿褲的吸收力不夠強大、表層不夠乾爽、且不能有效的防止側漏的話,很容易影響寶寶情緒和學步的效率。只有優質紙尿褲才能成爲寶寶學步期的助推器,讓寶寶在不斷探索中沒有任何阻礙。邁出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3、舒適的穿着

寶寶學步階段衣物要合體,衣服不能太長,衣服上不要有太多裝飾性的零件,不然會影響寶寶的小手抓握桌腿椅腿,同時也會影響寶寶的邁步,甚至會致使寶寶跌倒。

4、寶寶鞋子有講究

學步時的鞋子也很有講究,太大、鞋子不跟腳,容易摔倒,不利於腳的發育,不利寶寶學步。如果寶寶穿頂腳的鞋,那危害更大了。一方面因爲擠腳會讓寶寶感到走路痛,失去學步的興趣;另一方面太“小”的鞋子會使腳的血脈不通,阻礙腳的正常發育。更不要讓寶寶穿拖鞋,拖鞋穿起來不跟腳,容易摔跤。要選擇有帶扣或綁帶的鞋子,即使在房間裏,也應爲寶寶準備有帶子的鞋子。更不要給寶寶穿厚底鞋,剛學會走路的寶寶,需要足底和地面更緊密地接觸,感覺地面的軟硬度和斜度,在感受地面的反射過程中學會腳趾的配合活動,保持身體平衡。所以,給學步寶寶選擇鞋時,要挑柔軟透氣的`鞋面,鞋底不能太硬,也不宜太薄太軟,最好是鞋子前1/3可以彎曲,後2/3固定不動,後跟略高。隨着寶寶的發育,一般3個月更換一次鞋子爲宜。

寶寶該擁有有約束的自由選擇2

在我們所謂的“教養”行爲過程中,首先應該聽懂這句話:寶寶天生是一顆神奇的種子。

有一位爸媽,他從媒體上看到一篇姜文談女兒的文章。姜文在文章中說,有一次帶女兒出去玩,回來的路上他突然心血來潮假裝迷路了。令姜文萬分高興和沒想到的是,他的女兒竟然會安慰他,說爸爸不要緊,你不要着急。姜文很得意地告訴記者,一個三歲的寶寶會安慰人。

姜文和女兒姜一郎

這位爸媽發現自己的兒子也是三歲多,於是就想做一個測驗,看自己的兒子是否有人家大明星女兒那麼聰明。

有一天,他帶兒子從外面回來,快到家的時候,他突然想到姜文女兒那個故事。他想何不今天來試試?於是,就裝着很慌亂的樣子對兒子說:“不好了,兒子,爸爸迷路了,爸爸不知道怎麼走了。我們現在回不去了。怎麼辦?怎麼辦?”他一邊誇張地說,一邊斜着眼睛看他。

讓他萬分失望的是,兒子一言不發,更別說安慰人了,他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爸媽心裏在叫:“你說話呀!你說話呀!哪怕隨便說點什麼也好。”見兒子還沒反應,他只好再提示他。他轉過身去,說:“那我去問路,我問誰呢?我問誰呢?”心想最少兒子也該幫他出出主意,實在不行,哪怕隨便說一句話讓自己下臺也行。

身後沒有聲音,爸媽知道兒子沒有跟過來,又趕快轉身過去。心想,智力不如人家大明星的女兒事小,萬一這當口被車撞了那可是事大。這時,令他萬分驚訝的是: 三歲多的兒子叫了輛出租車!! 上車後,他告訴司機家裏的地址。出租司機很驚訝看着他說:“走路只要5分鐘,你要坐車幹什麼?”爸媽回答說:“今天就是走路只要1分鐘,我也要坐你的車。”司機一臉不解。

這位爸媽是一位心理學博士,他對此事最大的感慨就是:男女在社會性上的差異在三歲多的年齡就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而我的感覺則更復雜。

首先,除了性別差異,個體差異其實也很大,並不是所有的兒子、女兒都像上文中小主人公那樣表現,不知所措、哇哇大哭、抱怨爸爸沒有媽媽好的寶寶,也一定大有人在。那麼,假如寶寶的表現不如我們的意、不如別人的寶寶“好”,我們又會是什麼感受和態度呢?

深受內向困擾的父母常常覺得寶寶外向一點好,過於奔放的父母則常常喜歡寶寶安靜內秀,喜歡文學的人覺得寶寶最好對文字敏感,喜歡音樂的人則認爲自己的寶寶必須有音樂素養,理工出身的人認爲應該從小培養寶寶對科學的興趣,搞管理的人則容易看重寶寶是否懂得察言觀色是否有心機……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經歷中獲得了對世界的獨特理解,當他們有了寶寶,就很自然地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期許寶寶。有的時候,寶寶恰好有父母期望的天分,自然皆大歡喜,可是,假如寶寶的氣質和天分與父母的期許相違,我們會作何表現呢?

其次,我還經常看到,在對寶寶的教養中,那些沒有民主意識的父母自不必說,一些“努力”尊重寶寶的父母會給寶寶選擇、徵詢寶寶的想法,可是卻早“內定”了答案,如果寶寶的選擇與內定的答案不相符,父母就耐心地“啓發、引導”,直到相符爲止。一來二去之後,寶寶漸漸明白了父母的心思,直接說出父母心中的答案。父母們很滿意,殊不知卻壓抑了寶寶的本心。在一個不允許寶寶說“不”的家庭,寶寶說“是”毫無意義。

我認爲對於父母來講,切忌假定自己是寶寶的“領路人”,出於“爲寶寶好”的善良動機,來幫教、安排、管理自己的寶寶,不願意聽到寶寶說“不”,以爲他們年齡太小,懂得太少,而且貪玩、懶惰,所以應該聽從大人的安排,努力達成父母的期望。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天生的強大生命力,這個生命力中包含寶寶成長所需的一切。寶寶生來就很圓滿,只有成人壓抑了他,使他迷失或者扭曲自我,他纔會看起來充滿了缺陷。

寶寶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才能成長,父母懂得多或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因爲這纔是寶寶必須處理和依靠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幫助寶寶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寶寶、把自己會的教給寶寶、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寶寶,不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考慮寶寶應該怎麼做,而是從寶寶的角度考慮我們應該怎麼做。

無論是姜文的女兒,還是博士的兒子,還是你我的兒女,他們天生都是一顆神奇的“種子”,請相信這顆內在的“種子”吧,他會有自己的一套,如果外在的環境和條件適宜,我們會發現寶寶的“那一套”雖不盡相同,卻一樣很棒!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