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很重視的,因爲孩子教育得好對以後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其中教育孩子也是一門藝術,下面小編分享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1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隻舊鐘當中。兩隻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隻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萬次. ”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鬆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3200萬次。

面對一隻新裝好的小鐘,兩隻舊鐘都有古道衷腸,可是,“一隻舊鐘”有教育但沒有藝術,“另一隻舊鐘”是有教育又有藝術,很容易讓人想起生活中的許多教育現象。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

一個小男孩兒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希望自己長大,每長大1歲,他就自豪地說:“我是大哥哥了!”可是上小學一年級以後,他就非常後悔自己長大了。因爲老師說以後就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想學就學、想玩就玩,每天都得寫作業,每天都得按時上學,不交作業或者遲到了就得挨批評,不團結同學要挨批評,不遵守 紀律也要挨批評……總之,要告別無憂無慮的童年,做一個刻苦學習的好學生!男孩兒回家問媽媽上學是不是一直這樣苦?媽媽說:“上學很快樂呀,寫作業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按時上學就是鍛鍊身體,週六週日想睡懶覺就睡懶覺,媽媽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上學!”“媽媽不喜歡上班嗎?”“喜歡!我更喜歡上學的兒子,看到你高興地上學,媽媽上班就像上學一樣高興!”聽了媽媽的話,男孩兒入學焦慮情緒得到了緩解。

其實,媽媽和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是一樣的,只不過老師像“一隻舊鐘”一樣從負面提出警告,進而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和害怕,媽媽則像“另一隻舊鐘”從正面引導,讓孩子感覺到輕鬆和快樂。於是,上學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孩子上學的心態卻改變了,學習的效果自然隨之提高。學習就像鐘錶的滴答擺動那樣漫長而簡單,只要每次付出一點點,最後就收穫“3200萬”那樣巨大的'進步與快樂。

“另一隻舊鐘”的教育藝術至少有兩點可供家長模仿。

說正話不說反話,給孩子信心

教育就是期望對方接受忠告,怎樣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給對方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對方嚇倒。“一隻鐘錶”的“擔心”和“恐怕”把剛要參加“工作”的小鐘表嚇得事情還沒做就說“辦不到”,以後“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強,這等於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的敵人,人爲地形成心理障礙。而“另一隻鐘錶”鼓勵小鐘表“不用害怕”,小鐘表就決定“試試”,一試果然沒問題。孩子學習會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難,家長要像“另一隻鬧鐘”那樣給孩子多提供正面信息,讓孩子對困難形成積極的應對態度。

說小數不說大數,指導孩子操作

小鬧鐘涉世尚淺,第一次聽說“3200萬”這樣的天文數字,他還沒有積少成多、化難爲易的豐富體驗,所以“吃驚不已”,以至認爲自己“辦不到”,而“另一隻鐘錶”指導它:“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小鐘表能夠操作這種“簡單的事情”,最後他完成了“3200萬”的工作任務。平時家長不但要給孩子提出正確的要求,更要善於指導孩子可行的操作過程,這樣孩子才能像小鐘表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圓滿地完成各種任務。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2

家長教育孩子的誤區有哪些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麼這樣笨啊!”每當這類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2、不要恐嚇孩子

採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3、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麼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爲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這樣的賄賂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

4、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麼又不乖啦?”媽媽應該知道,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過度保護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爲當父母過分監督孩子的行爲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藝術 第2張

6、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爲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着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麼,同時,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在進來嗎?”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的人,這種做法是無效的。

8、不要縱容孩子過分

縱容孩子並不利於孩子本身。因爲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裏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展機會,阻礙他成爲能幹、獨立、能自我調節的人。

9、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矩,同樣的行爲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矩來教育他。

10、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爲你期望於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爲水平,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