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大部分的人提到書法的第一反應就是會想到是毛筆書法,但其實不止,還有硬筆書法。而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被譽爲無言的詩。那麼你知道行書書法口訣要領嗎?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1

一、放慢楷法,運筆增速。

行書兼有楷書的基本法則和草書流動的筆法,行書運筆雖比草書慢,但比楷書要快,而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蘇軾所言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觀點,說明了不同書體形態的不同,也說明了書寫的速度和節奏的不同。研習楷書時,在筆法上要求建立楷法,即關於起筆、行筆和收筆的各種要求,概括地說,起、收須有交待,如藏鋒、露鋒、回鋒、折筆、頓筆等。

而行書因爲書寫的便捷,將楷書行筆中的一些繁雜的筆法進行簡化,省去了許多逆、回、頓、駐、轉等楷書筆法。可是,放慢楷法,並非意味着行書書寫的容易,在用筆上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

它要在點畫的表現上保持楷書所要達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藝術效果,筆畫當重處還得重,當輕處還得輕,不能像硬筆寫出的那樣一般粗細,有彎無折。劉熙載《藝概》雲:“書家於提按二字,有相合且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提正、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

這種功夫要從楷書中來,根據楷則進行放鬆,使行書行筆有節奏。在起筆、收筆時緩些,在中間行筆時快些,而在筆畫之間交換過程中,筆勢更迅疾些。總之,行筆既要不徐不疾,沉着從容;又要有疾有徐,態度自在。

二、露鋒入紙、中側互用。

行書的起筆有用“逆勢切入”的筆,這基本與楷書相同,由於行書行筆較快,故其逆勢往往在空中完成,筆尖不着紙,稱爲“意逆”。而行書一般的起筆都是順勢落筆的,行書用逆鋒起筆只是少數。行書的用筆是中鋒與側鋒互用的。

筆畫無論方圓,以中鋒爲主,這是一個基本大法,可是行書在書寫過程中,不斷地起止轉折,筆鋒無時無刻不向側鋒方面轉化,要熟練地運用中鋒和側鋒,固非易事,關鍵在於調鋒,筆鋒要能隨倒隨起,能側能中,就不會有僵臥之病。所謂中鋒,即指筆運過程中,筆心常在點畫中線上行走或萬毫齊力的行筆;所謂側鋒的特點是筆尖偏於筆畫之一方,鋪毫用力有所偏重。

觀歷代前賢書跡,古人作行書沒有不兼用側鋒者,無不以“中鋒取勁,側鋒取妍”爲準的,因此不能偏信筆筆中鋒的說法。在行書名家中,就連以多用中鋒著稱的顏真卿,其名作《祭侄稿》亦時露側鋒之筆。行書的用筆特點,應是以中鋒立骨,以側鋒取態,微露鋒芒,而富生意,隨着筆勢的往來,翻騰起倒,筆意到處,則體勢也就自然圓活,風骨也就自然勁健。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

三、筆意縈帶、牽絲往來。

行書的點畫之間,都是有一定聯繫的。所謂“筆意縈帶”是爲了行筆的簡捷,求其收、起之間的方便,便用“牽絲”把他們聯繫起來,王羲之《蘭亭序》帖及米芾《方圓庵記》帖中的“是”字是最能見出筆意的.縈帶。這個“是”字既省去了楷書行筆的繁雜,又增加了藝術的渲染。

筆意縈帶、牽絲往來的行書用筆特點,既是點畫之間的聯繫,又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聯繫,在筆勢上尤爲明顯。在字與字之間,上一字的收筆縈要帶下一字的起筆,會形成一個小小的附鉤,使字與字之間更爲流暢活潑,互相映帶照應。

富有往來的流動感,筆致更爲連貫。但是真正好的筆意縈帶在於無形的連綿,如蘇東坡的《渡海帖》,其書上授下承,盡在字勢的神態之間溢出,眉目之間神馳意往。

四、圓轉代方,點畫簡化。

楷書中轉折有兩種:一種是方折;一種是圓折,這是風格上的區別。而行書很少用提按轉折比較繁的方折筆,而是隱含折意的圓轉。行書的圓轉與楷書的圓轉相比,速度要快,常常一帶而過,沒有楷書圓轉那樣略方的交角,常以渾圓的弧線出現,或者形成一個半環形,如米芾所書的“爲”、“而”、“直”3字。

行書中有些形似圓轉的轉折,卻有明顯的方折的翻筆,這實際上也是用方折法的快寫,雖爲圓形而微微有棱角,如“皆”、“物”字。然而行書圓轉居多,是其一般的規律。由於書家的習性、風格的不同,其用筆也不同。因而王羲之的行書方折多些,顏真卿的行書圓轉多些,蘇軾的行書方折多些,米芾的行書圓轉多些。

行書常常出現將分開的點畫連起來寫的現象,這就是點畫簡化。輕者由牽絲相連,使點畫成串,重者把數筆寫成一筆。如三點水旁可簡化成兩筆甚至一筆,四點底可用數筆或一筆代替。

行書這類連省簡化的和法,近於草書,但與草書又有區別。草書的省連簡化之法,多有定式,不可隨便更改,而行書則隨心所欲,約束較小,這是行書用筆的特點。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2

書法入門的基本筆畫書寫

短橫:露鋒入筆,按筆右行、提筆下按、回鋒。注意要有三個棱角寫出來

中橫:露鋒切筆入筆,下按後順勢右行,提筆下按、回鋒。類似於一個四邊形。

長橫:一種是露鋒入筆、一種是藏鋒入筆。需要注意中間最細,起筆處較中間粗,收筆最粗。區別於顏體,收筆不要出現疙瘩,很自然的收筆。要勻稱平滑,這是歐體的特徵。其實在歐陽詢的書寫中,橫畫是沒有向上拱的趨勢,而是直接平直的。這樣處理一是爲了降低難度,二是爲了符合現在書寫藝術的需要。當然兩種寫法都不爲錯,如果嚴格來講,還是按照歐陽詢寫法爲好。

豎畫:垂露豎、懸針豎。兩者的區別就在與結尾,懸針豎結尾註意要稍稍按筆後再提起,垂露豎也一樣,只是垂露豎收筆較快而以。

短豎的寫法和長豎基本一致,只是起筆後,稍向左傾。

點畫不要按照相關教材上講的,如有的教材說“逆入、右行、提筆、回鋒、收筆”,這樣的方法不是寫字,而是在畫字。一個點就有這麼麻煩的寫法,已經嚇退了很多書法愛好者。其實這個點就一筆寫成,露鋒入筆,按筆下行,邊走邊提,左側飽滿的肚是用毛筆帶出來的。當然這裏無法用更清晰的問題闡述清楚。

注意:要有三個角一個肚。

左點:露鋒入筆,按筆下行,提筆下頓,回鋒。有時候根據字的需要,收筆可以出峯。最上面的角相對銳利一些。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 第2張

行書書法結構必背口訣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內行。左陰筆劃細,右陽粗筆明。

例字

:田、白、回、向

2、劃斜體不斜,整體要端正。斜筆雖明顯,立穩是主功。

例字

:五、古、直、質

3、中劃長啓下,橫擔要分明。一筆攬腰過,不失砥柱用。

例字

:喜、吾、婁、安

4、人字八交叉,叉處空中頂。下部要對準,不要偏西東。

例字

:會、合、金、命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如若偏東西,此字不成形。

例字

:天、父、文、支

6、本來字端正,橫筆斜上行。倘要平或下,反倒減美容。

例字

:主、王、生、正

7、有字無正筆,劃撇偏斜行。偏者要稍正,整體美容生。

例字

:易、母、力、乃

8、上劃不要長,下劃是主功。整體兩劃間,排列宜適中。

例字

:丕、互、立、並

9、左右有豎者,左短宜瘦形。右豎粗又壯,主筆渾圓成。

例字

:頁、自、因、固

10、有橫又有豎,橫短要記清。豎長不得減,撇捺展長風。

例字

:木、米、朱、未

11、有字筆劃多,橫長豎短行。撇捺要收縮,以點補其空。

例字

:染、粟、架、桑

12、乙字本偏斜,彎度是硬功。宜活不宜死,劃少亦生風。

例字

:乙、已、包、乞

13、劃少本單薄,粗壯不減容。該字不宜長,免去瘦弱病。

例字

:卜、了、月、土

14、上下都有點,上點向內行。下點應向外,紮根各西東。

例字

:兼、煎、興、羔

15、以點爲字邊,上下要照應。上點俯其下,下點望星空。

例字

:冷、次、洪、海

16、點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方向宜相背,碎石鋪仙宮。

例字

:亦、赤、然、點

17、馬齒最難寫,斜中要有正。上部爲基點,下部對正中。

例字

:馬、鳥、焉、爲

18、左直且要短,讓位於右方。左右形相顧,右撇宜奔放。

例字

:伊、侈、使、便

19、左撇右直者,左縮右應展。爲使中不空,左右相顧盼。

例字

:川、升、卯、邦

20、天覆天要大,覆蓋宜於嚴。萬象包在內,不準露其邊。

例字

:審、官、富、宮

21、地載地要廣,托住萬寶藏。疏密要適宜,軸線在中央。

例字

:至、皇、孟、蓋

22、兩字並其一,左高右要低。左部佔要位,右部讓分釐。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3

練書法的口訣如下:

首點居正、通變顧盼、點豎直對、中直對正、中直偏右、底豎斜位、橫筆等距、豎筆等距、上收下展、上展下收、上正下斜、上斜下正、下方迎就、左收右放、左斜右正、對等平分、左右對稱、主筆脊柱、中宮收緊、收縮縱展、牽絲粘連、斜抱穿插、大小獨具、聯撇參差、三部呼應、鉤趯匕刃、圍而不堵、筆畫增減。

詳細介紹:

第1訣首點居正。

唐太宗論筆法雲:“夫點要作棱角,忌圓平,貴通變,”首點者,應以龍睛鳳眼之姿、高山墜石之態,安居於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顯,颯爽精神,是爲點筆技法之要訣。

第2訣通變顧盼。

李陽冰論筆法雲:“夫點不變,謂之布棋。”一字之中,點筆當爲至要,而兩點以上者要顧盼通變,各有形制,應首尾意連,彼此呼應。若平直相似,整齊劃一,便不爲書。

第3訣點豎直對。

一字之中,上有點下有豎者,當思是否直對,如直對,再思點筆位置。點豎直對,有在字之中間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謂直對,是爲重心垂直相對,萬不可偏側。此法應先思後書,目測位置,手後隨之。

行書書法口訣要領 第3張

第4訣中直對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兩中豎者,兩豎均應垂直對正,若能對正,則字身不倒。然兩豎中有一豎須堅挺垂直,以立其勢,而另一豎則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對正之法,是以重心爲準,如兩筆僵直,神韻必失。

第5訣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應垂直勁挺、管逐勢行。無論懸針垂露、有鉤無鉤,屈體彎身是爲大忌。右軍論中直曰:“緊如春筍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雲:“爲豎必努,貴戰而雄。”中直雖應垂直勁挺,但須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方法詳解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爲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爲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

但我認爲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着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