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濫竽充數的故事集合15篇

濫竽充數的故事集合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濫竽充數的故事1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不到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不到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濫竽充數的故事集合15篇

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着優厚的待遇,心裏極爲得意。

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着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豐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於是齊湣王發佈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僞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真本領,才能抵擋住一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濫竽充數資料

【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釋】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面湊一個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裏面。有時候也用來表示自謙,說自己水平不夠,只是湊個數而已。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

【簡介】)節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諷刺那些沒有真才實學,靠矇混過關的人。

【近義詞】名不副實、魚目混珠、掩人耳目、混水摸魚

【成語舉例】學習不能濫竽充數,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進步。

濫竽充數的故事2

【出處】

《韓非子》。

在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南郭先生,由於他不學無術,又不求上進,所以連飯都混不上了,他正在愁眉苦臉時,機會來了。

他有一個朋友在王宮樂隊裏任職。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可是他不愛聽獨奏,偏偏要組織三百人的吹竽樂隊,一齊演奏。負責樂隊的官員犯愁了,因爲樂隊的人員沒有這麼多,臨到要演奏時,尚缺一名樂師。

南郭先生聽說後,急忙託這個朋友找關係走後門,冒充樂師混進樂隊。他拿着竽,左看右看,模仿別人的樣子放在口邊,煞有介事地吹奏,其實根本沒有發出聲音。

竽是古代一種用竹子做成的多管樂器,有點像笙,南郭先生把它抱在面前,模樣裝得特別認真,一副樂師的派頭,所以別人一點兒也看不出他不會吹竽。爲齊宣王演奏的時刻到了,三百名樂師一同吹響竽,聲音洪亮,氣勢很大,響徹王宮內外。齊宣王十分高興,大喜之下,給三百名樂師很豐厚的待遇。南郭先生又驚又喜,從此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生活得安定富裕。就這樣,他在樂隊裏順利地混了許多年。

後來齊宣王去世了,齊滑王繼承了王位。這位新任的國君也很喜歡聽吹竽,南郭先生聽後很高興,以爲能繼續混下去。誰知樂隊官員去請示齊王時,這才知道齊王不喜歡聽合奏,要樂師們一個一個單獨演奏給他聽。於是樂師們個個緊張地練習樂曲,準備在齊王面前大顯身手。只有南郭先生一人驚惶失措,因爲他這幾年來根本連一個音也沒吹奏過,這下再也無法矇混過關了。三十六計走爲上策,南郭先生只得扔下竽,偷偷地逃跑了。

釋義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湊數。

濫竽充數的故事3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裏得意極了。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着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爲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佈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故事講到這裏,通常講故事的人會分析道: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僞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這樣的分析是對的然而我們還要考慮的是難道只有一個南郭先生是個充數的嗎?齊宣王不是這樣嗎?他是真喜歡音樂還是喜歡熱鬧與排場嗎?如果沒有爛耳充聽的齊宣王哪會有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呢?沒有昏庸的君主奸臣又哪會有一席之地呢!

現在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不提君王與大臣。我們把齊國當作一個公司,總裁要招聘員工,南郭來應聘,齊宣總裁一看這人儀表堂堂,又能說會到,寫的簡歷有極其豐富,便任用了他。南郭時而恭維老總時而拉攏同事,隨無真才識學卻高官厚祿。老總裁死了新總裁上任,新總裁制定了新的工作制度,明確每個職務的責、權、利,制定了相應考覈計劃,實行績效工資,可憐的南郭先生只好辭職回家了。作爲一個公司,難免會有濫竽充數的員工,老闆不可能讓每個人去勤奮學習,作爲管理者要辨別人才、使用人才,讓合適得人做合適的工作,指定嚴謹的考覈制度,這樣濫竽充數的人哪有機會充呢?!一個公司的發展不在於濫竽充數的員工,更在於爛耳充聽的領導啊!

濫竽充數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濫竽充數的故事4

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吹竽,而且每次都是讓手下的300名擅長吹竽的樂師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這件事,覺得是個謀生的好機會,於是跑到齊宣王那裏,把自己吹噓了一番,齊宣王也沒加以考查就收下了他。

實際上,南郭先生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時,他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擺出一副陶醉的樣子。南郭先生就這樣靠着矇混,和大家一樣拿豐厚的俸祿,心裏得意極了。

可是,好景不長。齊宣工不久就死了,他的兒子齊泯王繼承了王位。齊泯王不喜歡聽合奏,而是喜歡聽獨奏。這時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樣再也混不下去了,連忙收拾行李,倉皇逃走。

沒有真才實學的人,靠矇混過日子,遲早會露出破綻。在學校裏,老師經常批評某個學生是“混日子”。因爲他不求上進懶得學習知識,或者“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每天也裝模作樣去上學、去聽課,好讓家長知道他讀書了,讓老師知道他聽講了。但是,一旦參加考試,一旦被老師提問,他就露出了真相——什麼都不會。即使暫時矇騙了老師,矇騙了家長,一旦走上社會,卻無法立足。這樣的學生,跟南郭先生一樣,其實,與其像南郭先生那樣過着擔驚受怕的.日子,不如靜下來。認真學習一番。

濫竽充數的故事5

戰國時期,齊國有個不學無術的南郭先生。他看見別人吹竽就能賺錢,他也回家找了一隻破舊的竽,進宮混在吹竽隊裏,裝作吹竽人,居然領到了賞錢。但不幸的是不久,齊宣王就死了,另一位王子當上了基即位。這個王子不喜歡合唱,喜歡單獨表演,所以吹竽人只好單獨給那個王子吹竽,南郭先生這下可慌了,只好撒個謊逃跑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人要有真才實學,踏踏實實,如果不會就不要裝會,因該不會就說不會。不會你還因該虛心的學。

就像我們學英語,讀單詞,大家一起讀的時候,你就跟着亂說,但老師讓單獨說的時候,你卻不會說。這就是濫竽充數,你不會你就因該問老師、問會的同學去虛心的學。這樣才能讓你的英語成績提高。

記得在一年級時,學校組織大合唱,許多同學都報了名,因爲他們覺得上臺很光榮,但是他們裏面有幾個同學不會唱歌,也不虛心學。當老師讓他們獨唱的時候,他們都不會唱,這就叫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的故事6

當南郭先生逃出皇宮以後,真正有本領的人勸南郭先生,早早學好吹竽,到技藝很棒時,再進皇宮吹竽也不晚啊!“南郭先生,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紙包不住火的。再說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你幹什麼都一定要認準吹竽,不改改行呢?如果你實在想吹竽,就認認真真地學好了嘛,不要再魚目混珠了!”……

南郭先生一開始置之不理,只想着大鍋飯吃不成了,該怎麼辦呢?後來,他想到自己的確該改行了,人要有真才實學呀!

想了好久,南郭先生就想:還是吹竽好,我只要學會了,去皇宮裏吹竽,不僅得到的俸祿多,宮裏的飯菜也都是山珍海味,多好呀!我要趕緊去拜師學藝了。他換了身乾淨的衣服去找師傅,他拿着竽,來到老人的住處,成功地拜了師,經過三年苦練,南郭先生學成了!

他換上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找皇家吹奏團了,他們說要皇上同意才行呢!他吹了一曲給皇上聽,皇上很滿意,另外加給了他很多的俸祿。他想:皇上給了我這麼多俸祿,這些俸祿不是我負心得來的,是光明正大得來的,我現在知道了,還是有真才實學的好啊!

嗯!我們不可以像一開始的南郭先生一樣,要像後來的南郭先生一樣靠自己的真本領來贏得別人的尊重。

濫竽充數的故事7

戰國時候,齊國有位國君叫齊宣王。他喜愛音樂,特別喜歡聽竽樂合奏。吹竽的樂隊越大,他聽得越起勁兒。

有個南郭先生,既沒有學問,又不會勞動,專靠吹牛拍馬混飯吃。聽到齊宣王要組織大樂隊的消息,就託人向齊宣王介紹,說自己是吹竽的高手。齊宣王很高興,請他加入了竽樂隊。合奏的時候,他坐在三百人組成的樂隊裏,腮幫子一鼓一癟,上半身前俯後仰,好象吹得十分賣力,其實,他的竽一點聲兒也沒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樂師一樣,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幾年。

後來,齊宣王死了。齊湣(mǐn)王當了國君。這個齊湣王也喜歡聽音樂,但是,不愛聽合奏。他讓樂師挨個兒獨奏給他聽。這一來,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地捲起鋪蓋溜了。

濫竽充數的寓意

南郭先生是一個混飯吃的典型。他不學習,不勞動,靠欺騙過日子。這樣的人雖然也能矇混一時,但遲早終要露出馬腳。人應該用誠實的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爲社會作出貢獻。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是盡了努力,就會受到社會的尊敬。如果象南郭先生那樣,就會成爲大家恥笑的對象。

濫竽充數的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②,宣王說之③。廩食以數百人等④。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⑤。處士逃。

《韓非子》

濫竽充數的註釋

①竽(yú)古代樂器名,象現在的笙(shēng)。

②處士古代稱有學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爲處士。這裏帶有嘲諷意味。請請求。

③說同悅。

④廩食(lǐnsì)以數百人等待遇跟那幾百人一樣。廩食,官府供食。廩:糧倉。食,供養、給吃。以,同與。等,相同。

⑤好(hào)喜愛。

濫竽充數的故事8

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國王叫齊宣王,他很愛聽吹竽,而且他很講究排場,喜歡很多人一起吹竽。

對竽根本不瞭解的南郭先生知道這個事情,就跑到齊宣王那裏誇耀自己的吹竽技術多麼高超,連雞聽了之後都會跳起舞來。他說:“大王我願意爲您吹竽。”齊宣王聽了心裏樂滋滋的,二話不說,沒讓他經過考覈,就同意他進入了三百多人的樂隊。

吹竽表演時,別人搖頭,他就搖頭;別人搖晃身子,他也搖晃身子。看着像技術很高超的樣子,但其實一點也不懂,還喃喃自語的說:“運氣真好,可以不勞而獲,哪怕是那個笨蛋齊宣王死了,估計後來的君主也喜歡聽竽,這樣就可以混一輩子了。”

可是好景不長,快樂的時光像一匹小馬一樣,跑啊,跑啊,就把不勞而獲的日子給跑丟了。

齊宣王去世了,齊湣王繼承了王位。他也喜歡聽竽,但是和齊宣王不同的是,齊湣王不喜歡合奏,因爲聲音太大,太吵了。於是下令:樂隊裏的三百多人排成一長排,輪流表演吹竽,吹得最好的薪水加三倍。

這可樂壞了樂隊裏的三百多個樂師,除了南郭先生。他在那裏嚇呆了,一動也不動。頓時,南郭先生彷彿聽見:“砍,把這個不勞而獲的竽師給我砍成七段!”彷彿看見一個人拿着一把銀光閃閃的刀,一下子把他的頭給砍了下來,鮮紅的血液濺在了身上,彷彿聞到了濃濃的血腥味。“咚!”一聲雷聲響了,大雨嘩嘩的下,樹葉被打得七零八落,鳥兒在風中撲棱着翅膀,狂風把大樹颳倒了。又一聲雷聲把南郭先生拉回了現實,他不自主的摸摸頭:“還好,還好,還在,還在……”南郭先生知道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其他的方法了,於是他趕緊跑回家,收拾錢財和貴重物品,大晚上的灰溜溜地就逃走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踏踏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不能裝矇混騙,混騙是沒有好結果的。

濫竽充數的故事9

【漢字書寫】:濫竽充數

【漢語注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語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多用於貶義。

【濫竽充數的意思】:濫:虛假不實;竽: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湊數。沒有本領的人充作有本領,以次的充作好的。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冒充內行,混在人羣裏作假騙人。有時侯也用來表示自謙,說自已水平不夠,只是湊數而已。

【濫竽充數的近義詞】:名不副實、魚目混珠、掩人耳目;

【濫竽充數的反義詞】:貨真價實、名副其實、鶴立雞羣、真才識學、才識過人、八斗之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濫竽充數的故事】

齊宣王愛聽吹竽,對吹竽事業樂此不疲,一定要像模像樣的搞個三百人的樂隊一齊吹奏才顯得有排場,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藉此機會也混在裏面湊數,只要做做樣子照樣也得到賞賜。後來齊宣王死了,齊湣王心裏就想,吹竽的人這麼多,到底哪個吹得最好呢,於是他便要每個人單獨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從此以後便不能再投機取巧,只好狼狽不堪地逃跑了。成語“濫竽充數”就是這樣來的,它用以比喻沒有本領的人混進來冒充有本領,或者以次貨冒充好貨,當然也可以用作自謙之詞來表示自已不如與同時一起工作的其他人。

【濫竽充數例句】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方今朝廷在整飾文風,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真才。若只靠着才氣,摭些陳言,便不好濫竽充數了。”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七十回:“丞相公孫弘已經病死,御史大夫李蔡,代爲丞相。蔡本庸材,濫竽充數,獨廷尉張湯,得升任御史大夫,費盡心計,定出好幾條新法,次第施行。”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十六回:“恐貽天下譏議,武宗乃止。但因後宮佳麗,無過王才人,寧將正宮位置,虛懸以待,不願濫竽充數。自憲宗以降,已五代不立皇后。”

【濫竽充數造句】

你一直侃侃而談所提到的只不過是一個濫竽充數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冗長而乏味的。

我的公司是自負盈虧的,你如果不發憤圖強的努力工作,我就不能再讓你在這兒濫竽充數了。

濫竽充數的故事10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裏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着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爲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佈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濫竽充數的成語寓意

像南郭先生這樣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僞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想要獲得真正的本領必須真才實學。

濫竽充數的成語典故

濫竽充數,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濫竽充數成語擴展閱讀

解釋】濫:不加選擇;竽:古代的一種樂器

濫竽充數,充:冒充;數:數目。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面湊一個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裏面。有時候也用來表示自謙,說自己水平不夠,只是湊個數而已。

感情色彩】貶義詞

示例】言調整人事,依然如故。

近義詞】①名不副實 註釋:副: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②魚目混珠 註釋:只比喻以假亂真,而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③掩人耳目 註釋: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④混水摸魚 註釋: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反義詞】①貨真價實 註釋:貨物不是冒牌的,價錢也是實實在在的。 形容實實在在,一點不假。②名副其實 註釋: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③鶴立雞羣 註釋:像鶴站在雞羣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得很突出。④真才實學 註釋: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成語示例:

葉聖陶《倪煥之》:“這當然不能讓任何人濫竽充數。”鄒韜奮《抗戰以來》二七:“言調整人事,濫竽充數依然如故。”學習不能濫竽充數,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進步。買了兩斤橘子,回家卻發現被騙了,裏面有好多壞橘子。真是濫竽充數!(指以次充好)每當媒體誇火箭隊沒有姚明不行時,他總說自己是濫竽充數。(指謙虛)

濫竽充數的故事11

[拼音]:làn、yú、chōng、shù

釋義]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語出]、《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傚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正音]濫;不能讀作“jiān”。

[辨形]濫;不能寫作“爛”;竽;不能寫作“芋”或“竿”。

[近義]名不副實、掩人耳目、魚目混珠

[反義]貨真價實、名副其實

[用法]含貶義。多用於人或物。有時也可表示自謙。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主謂式。

[成語故事]:

濫竽充數這則成語的濫是失實,與真實不符,引申爲矇混的意思;竽是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是湊數。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充數,或是以次充好,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辭。

這個成語來源於《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潛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戰國時期,齊宣王非常喜歡聽人吹竽,而且喜歡許多人一起合奏給他聽,所以齊宣王派人到處蒐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樂隊。而那些被挑選入宮的樂師,受到了特別優厚的待遇。

當時,有一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浪蕩子弟,名叫南郭。他聽說齊宣王有這種嗜好,就一心想混進那個樂隊,便設法求見宣王,向他吹噓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博得了宣王的歡心,把他編入了吹竽的樂師班裏。可笑的是,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每當樂隊給齊宣王吹奏的時候,他就混在隊伍裏,學着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裝模做樣地在那兒吹奏。因爲他學得維妙維肖,又由於是幾百人在一起吹奏,齊宣王也聽不出誰會誰不會。就這樣,南郭混了好幾年,不但沒有露出一絲破綻,而且還和別的樂工一樣領到一份優厚的賞賜,過着舒適的生活。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兒子齊潛王繼位,潛王同樣愛聽吹竽。只有一點不同,他不喜歡合奏,而喜歡樂師門一個個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嚇得渾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膽的。心想,這回要露出馬腳來了,丟飯碗是小事,要是落個欺君犯上的罪名,連腦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潛王還沒叫他演奏,就趕緊溜走了。

[造句]:

(1)做學問容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濫竽充數。

(2)他的演奏水平不高,卻濫竽充數,參加樂隊演出。

(3)有些投機商,以假冒真,用假貨來濫竽充數。

(4)南郭先生本事不濟,卻又偏偏要濫竽充數。

(5)在促銷活動中,會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質商品濫竽充數,消費者購買時要特別小心。

(6)有些人就是靠關係在公司裡濫竽充數,混日子過。

(7)這個樂團高手如雲,我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

(8)老師讓我們背誦課文,總有些同學濫竽充數。

(9)每當別人提起他所取得的成就,他都會低調的說他是在濫竽充數。

(10)濫竽充數:南郭先生在皇宮樂隊裏濫竽充數,最後落荒而逃。

(11)這些繪作水準根本不夠,也敢濫竽充數來參展!

(12)我看本次參賽作品,除少數是真才實學外,其他都是濫竽充數。

(13)買了兩斤橘子,回家卻發現被騙了,裏面有好多壞橘子濫竽充數。

(14)不怕你笑,我們團裡濫竽充數者大有人在。

(15)記者調查瞭解到,在特價房這支新生隊裏也不乏一些濫竽充數之輩。

濫竽充數的故事12

濫竽充數làn yú chōng shù

[釋義]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語出]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正音] 濫;不能讀作“jiān”。

[辨形] 濫;不能寫作“爛 ”;竽;不能寫作“芋”或“竿”。

[近義] 名不副實 掩人耳目 魚目混珠

[反義] 貨真價實 名副其實

[用法] 含貶義。多用於人或物。有時也可表示自謙。一般作謂語、定語。

濫竽充數的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裏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着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爲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佈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僞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濫竽充數的故事13

濫竽充數:濫:失實的,假的。充:冒充。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不好的冒充好的。

【近義詞】

①名不副實 註釋:副: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②魚目混珠 註釋:只比喻以假亂真,而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③掩人耳目 註釋: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反義詞】

①貨真價實 註釋: 貨物不是冒牌的,價錢也是實實在在的。 形容實實在在,一點不假。②名副其實 註釋: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③鶴立雞羣 註釋:像鶴站在雞羣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得很突出。④真才實學 註釋: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濫竽充數的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不到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不到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的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這以後,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着優厚的待遇,心裏極爲得意。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着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豐厚的薪水。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於是齊湣王發佈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僞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真本領,才能抵擋住一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濫竽充數的故事14

戰國時,齊國的宣王喜歡聽別人吹竽。

齊宣王讓人吹竽的時候,往往是三百多人的大合奏。音樂家南郭先生也想替宣王服務,就前往齊國王宮,宣王很高興,收下了他。到這時,王國的吹竽樂隊的人數已達數百人。

這數百人統一吃住,以便管理。

自加入樂隊後,南郭先生空閒時就謙虛地向同事們請教吹竽技藝,同事們卻愛搭不理的。

弄得南郭先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是我誠心不夠吧?”“嗯,新來的,是該腳勤手快一點兒!”南郭先生私下提醒自己。

於是,他起早打掃大家居室外的衛生,晚時則替下小廝們的活兒,給大家倒洗腳水,處理穢物,白日外出則替大家搬運樂器,倒茶續水。

見新來的這個南郭如此殷勤,樂手們這才接納了他,也就有人給他“支招”。

一位毛頭青年樂手說:“南郭,我給你講,這是皇家樂隊,‘皇家’是啥,是‘最高水平’的標籤,懂嗎?”

“就是!誰還‘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地勤奮,那誰不就是顯出水平低的賊慌嗎?”一位絡腮鬍插言。

“省着點吧,南郭!”

“南郭,你呀,你呀……”

最後,一位老樂手拍拍南郭先生,放低聲音道:“大家不過是混口飯吃,能者就擔待着點兒,你說呢,南郭?!”

南郭先生能說啥,生性善良的他也就擔待一點兒吧。

一來二去,他也發現這些樂手的造詣平平,卻又不大想提高,他南郭能做啥?

因爲齊宣王早已經聽慣樂隊的“妙音”,所以每次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嘴含着竽,手裝着勢,儘量不弄出自己的樂音,以免自己的樂音過於突兀而顯得不協調。

皇家吹竽隊的相安無事沒維持多久。齊宣王薨,太子即位,是爲湣王。

國喪一結束,齊湣王就說第二天要聽竽,旨意是:“須一一吹予寡人!”

夜深,南郭先生的牀前燈仍沒熄,他來回踱步,仰頭後又低頭,來了一聲:“唉——”

接着,他窸窸窣窣地收拾行李,睡在他身邊的,平時倒也能與他搭幾句話,揉揉迷糊的眼睛,一屁股坐起來,問:“南郭,深更半夜的,弄啥?”

“天一亮,我就得走!”

“啥?”這同事驚了。

“我一走,大家一一給大王吹竽,水平相當,也就不會顯露什麼……”

“你呀……”同事搖搖頭,倒下又睡沉了。

第二天,大家逐一去給湣王吹竽,輪到南郭先生時,宮廷執事喊了幾次名,不見人影,叫人去查看,回話說是:“天未明,就不見了,鋪陳倒是整理了一番!”

三百多位樂手也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因爲大家在湣王跟前吹了竽,沒被訓斥,大多也就認爲:“這個南郭一定是混進來的,怕露醜,溜了……這年頭,什麼貨色沒有啊!”

湣王讓人將南郭先生的名額劃去,再招了新人。齊國的竽還是國樂。

許多年後,韓非子聽一位告老的齊國老樂手說到南郭先生混飯的事,信手把它記了下來,於是就有了“濫竽充數”的由來。

濫竽充數的故事15

“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齊國的齊宣王特別愛好聽吹竽,找了300多名樂師。南郭先生本不會吹竽,但知道了齊宣王這個癖好,就到他那裏吹噓,說自己很會吹竽,便在齊宣王裝模作樣地吹,用自己豐富的面部表情,成功在齊宣王那裏騙吃騙喝,最後被齊宣王的兒子發現,灰溜溜地逃走了。

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南郭先生逃走後的故事: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齊湣王上位了,齊湣王愛好聽獨奏吹竽,南郭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後,立馬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但是,一個月後,南郭先生又回來了,他胸有成竹地進宮中在齊湣王面前演奏了一曲,併成功得到了齊湣王的信任。南郭先生出宮後,他的朋友們紛紛向他詢問,南郭先生聽到後,不緊不慢地從口袋中拿出了一個錄音機,說:“我逃走後,在旁邊科技先進的大國中用一個銅板買了錄音機,這復讀機可以將所有聲音錄下來,並且可以重複。剛剛我就是用復讀機演奏的。”

朋友們聽後,馬不停蹄地跑到旁邊的大國,購買了許多復讀機,在齊湣王面前用復讀機演奏,過上了悠閒的生活。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