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童年散文隨筆15篇

童年散文隨筆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散文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童年散文隨筆15篇

“吱”一縷尖尖的、細細的聲音如一根針刺在我的耳膜上,引起一種尖銳的驚覺:哦!蟬來了,20xx年的蟬。

情不自禁的,那些與蟬有關的記憶如擰開閥們的水流,一路低吟淺唱着直抵心頭。在那些令人懷念的童年時光裏,當日子按部就班的走進立春,邁過雨水,跨過驚蟄後,我們這羣孩子便個個都伸長了脖子,掰着手指頭數着春分、清明、穀雨,一直數到節氣抵達春的深處。終於可以看到夏的影子了,我們開始整日豎着耳朵,都渴望着一年的第一聲蟬鳴跌落在自己的耳朵裏,然後循聲索蹤,逮住那耐不住寂寞、愛買弄歌喉的傢伙。那一個夏天,這第一個逮到蟬的孩子也就有了炫耀的資本。

這就是二十年前我們這羣農村孩子對蟬的情結,直到現在,當我攜着文字再度走進那些與蟬有關的日子,我還能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這羣孩子對蟬的那份癡迷與投入。蟬,實在是夏天饋贈給我們這些農村孩子最好的玩具。

一直喜歡一句詩:“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簡練的文字中一個捕蟬的孩子躍然眼前。夏天裏,當蟬正匍匐在某一根枝幹上時,一個孩子睜着賊溜溜的眼睛,惦着一雙小腳尖,跳着農村孩子的土芭蕾,悄無生息地來到蟬身邊。孩子窩起手來慢慢靠近蟬,在接近蟬的一剎那,手迅速罩上去,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或如願以償逮到蟬,或蟬兒從樹與手的縫隙中展翅高飛。想必袁枚詩中的那個牧童應該就是用這種手逮的方法吧。

那時候,爲了逮住更多的蟬,我們這羣孩子雖然不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哲理,卻也在實踐中捕捉到一些模糊的信息,無師自通的發明了一種捕蟬工具。尋一根細長的竹竿,一截20釐米左右的鐵絲,將鐵絲彎成橢圓形,兩端插入竹竿頂端的孔中,然後在鐵絲上纏一層蜘蛛網,形成橢圓形的蜘蛛網面,這一道工序着實具有競爭性。所謂先下手爲強,爲了得到幾張蜘蛛網,我們這羣孩子不知道犧牲了多少睡眠,也不知道攪了多少蜘蛛的清夢,剝奪了多少蜘蛛的勞動成果。清晨,太陽尚在東邊的山上沉睡,我們已經舉着半成品的捕蟬工具,房前檐後到處竄着尋覓蜘蛛網了。

有了工具,捕蟬也就成了手到擒來的事。一旦發現目標,我們立即持竿投入“戰鬥”。一雙小手把持着竹竿的一端,心懷叵測的將另一端悄悄地向蟬挺進,再挺進,直至有把握逮到蟬了,雙手隨即加力下壓,等到蟬反應過來爲時已晚,蜘蛛網面已經牢牢地把蟬的兩翼粘住了。

也有幸運的蟬,不是因爲我們慈悲的放生,而是遊戲本身的必然結果。這個遊戲裏蟬越多越好,我們將捉來的蟬放進敞口的器皿裏,用一個蓋子罩住,在“小鬼頭頭”一聲“放”的指令聲中,我們紛紛打開蓋子,蟬爭先恐後奔向自由。我們歡呼跳躍着,爲這自己創造的宏偉的飛翔場面。

童年的那些蟬一如風過留白,隨着那些流逝的夏天一起溶入生命的深處,偶爾掠過心頭,如一汪清泉爲庸常的日子帶來一絲清涼的快意。

我的童年是在生產隊的後期,我們這些還不夠上學年齡的,又不是家裏的看護重點.所以,一不注意,我們就會讓大人們氣的咬牙,有時還會被罵上幾句。

一次我們玩着正好的時候,一個說“不玩了,我去找我媽去了”,接着有人說“南地菜園的瓜管吃了(管吃就是能吃,可以的意思),咱去偷瓜去吧!”“走,去”我當時是隨大流的,也跟着去了,到地頭就看見大人們在遠處幹活,那時紅薯特別的多,到處都是,我們也不管,直接去.我和一個剛到地頭,有人就喊“快點,來人了”我不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好吃的,在混亂找,那時瓜秧也特別的多,聽到喊了,那個玩的好的就胡亂的摘了一個,我也沒下手,就也跟着跑了,我們像出籠的小雞一樣,一下跑的那裏都是的,其實遠處大人們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喊喊的,那些跑的,有人摘到手了,有的也是空手,我們幾個有跑到一處的。“你摘的啥呀”那個玩的好的只是側着身子讓他看了下,“看你鬼的,給我都不要,你摘的是醋瓜,看我的。是落花甜”,那時的我,不知道什麼是醋瓜,什麼是落花甜的,我們兩個一塊的,也就分了一點給我,可是吃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也許是當時沒長熟吧,“唉,你嚐嚐我的”那個摘落花甜的就給了我一點,我當時是嫌小的,一點,唉,嚐嚐吧,感覺就是,脆、甜,和我們的比起來是好吃點,那時候,大一點的,也許就是精明點吧,我們幾個那時是常常被人笑的。

記得那年的夏天,大點的上了學的都喜歡捉青蛙玩,我們家住的離坑(就是池塘)比較近,常見到他們趴在坑沿,慢慢往裏爬,那動作極其的慢,一點一點的,快到半個坑沿時,就見猛一跳,撲了過去,雙手摁住一個,幾個老遠看的都跑了過去,“抓住了,抓住了”一個使勁掙扎的大青蛙,後面的雙腿已近被牢牢的抓在了手裏,大家都在誇,“這個好,這個好,大花包”,(可能那時是,大花袍的意思吧,也沒仔細問和研究過)那人拿在手裏的。只是讓我們看了下,白色的肚皮,青色的揹帶點花紋的一個大的青蛙,於是我的心裏也想要,沒辦法,人家又不給,拿着都跑了,和我玩的好的另一個說:“等一會,咱也逮”。被驚嚇過的青蛙都到水裏去了,那時是真急人,也真清靜,它們只是露露腦袋,打個水圈,也不叫,我們沒辦法,就躲到了一邊,看它們什麼時間出來,我被指揮到了另一邊,也學他們老遠趴下,不動,看動靜。

青蛙是水裏的東西,可是也到岸上來,他們可能是水裏呆久了吧,在水裏也叫開了,嘴巴兩邊,嘟嘟,冒着氣泡,叫聲那時感覺是最好聽的,慢慢的它們又爬上岸的,它們也有嬉鬧的,另一個這時指揮我,不要動,我也學他的樣子,爬在那,時間過了好長,慢慢的青蛙上來的多了,那個玩的好的開始行動了,我也開始了,是我的動作慢,還是被看到了,有好遠他們都跳開了,有的就到水裏的,我就趕快的爬了過去,一個不大的就被我按住了,我高興壞了,也學着那個大點的樣子,抓住青蛙的後腿,從坑沿爬了上來,另一個這時也跑了過來,“我也抓到了,我也抓到了”那個拿着一個也是背上有花紋的,好漂亮的那種青蛙,結果,看到我抓的就說,“你的不用要了,扔了吧!”我納悶的看着這個,沒有不一樣呀,白肚皮,只是背部花紋不明顯,比他的肚子大了點,“你逮了個癩蛤蟆,扔了吧!”我也是好不容易抓到的,我心裏也是不愉快的,“比比,你的……”這時我感覺我抓的嘴巴也和他的不一樣,背部比他的胖了些,這時也有新來的,有跑過來幾個回來逮的,幾個也在叫,“這傢伙逮個癩蛤蟆,這傢伙逮個賴蛤蟆”好像看把戲樣的幾個在笑我,“你的還會支鍋嘞,不信你試試,”這時有人從我的手裏搶了過去,找了一個小樹枝,把我的青蛙放到地上,敲着它的背,果然,青蛙的腿支了起來,肚皮離了地,“看見沒,看見沒”,我們幾個都笑了,後來我才知道,我抓的確實是隻蛤蟆。

現在每次想起時,自己感覺那時也好笑,童年的無知成了別人的笑點,卻給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待你長髮及腰,歸來娶你可好?”聽到這句歌詞,我便想起童年的“草辮子”。

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初兒,那時候女人特別流行梳着兩條大辮子,就像李春波的《小芳》的大辮子一樣。女人擁有一條又黑又長的辮子,比美麗的容顏更吸引人的眼球。

那時候我也就六七歲,看着那些大姑娘小媳婦都有長辮兒,羨慕得不得了。那時,我和鄰居家的小芝是最親密的玩伴,我們倆一起上學,一起去田野裏小溪邊。

一天,我倆手牽着手,在小河邊溜達,忘記了是誰的想法。我倆拔了一抱塔頭草,坐在地上開始編辮子。她攥着一把草,我把草分成均等的三份,認真地編起來,編了好多,在裏面挑出了四條好的,她兩條,我兩條,綁在了自己的小辮子上。這回辮子長了。我倆那個美呀!心裏樂開了花,覺得自己似乎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兒了。走路脖子挺得流直兒,頭仰得老高的,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哪裏人多就往哪裏扎,可是大人們都忙着手裏的活,誰有時間看我倆啊!我倆就牽着手,漫無目的在路上轉悠。這麼漂亮的辮子,沒人誇心裏真的不甘啊!

終於在一片麥田旁的大樹下,碰到了放羊的老程頭兒,他看到我們倆,端詳了一會。“哎呦,這是誰家的大姑娘啊,辮兒這麼長,真好看啊!這辮兒,長得真快,一會功夫就到腰了。”他坐在樹根下,一邊卷着旱菸,一邊滿臉帶笑的看着我們。他是一個孤老頭,帶個前進帽兒,穿個軍用的破棉襖,沒有釦子,用一根麻繩繫着,棉襖黑乎乎的早就打鐵了。臉又黑又瘦,似乎很久沒洗過。他身上的旱菸味很大,老遠就聞到了,手還不聽使喚,半天也沒捲成一顆煙。平時我們一羣小孩兒跟在他後面,總笑他捲菸時的囧態,笑他站在那腿總不停地亂動,亂踢,他從不生氣。我們笑他,他自己也隨着我們笑,大人孩子都喊他“大老程”。現在才知道,他當時一定是得了“帕金森病”。我們平時都不肯仔細看他一眼,那天卻覺得他那麼的慈祥可愛。呵呵,我倆當時的心情真的無以言表,心裏那個美啊!臉上還有點不好意思,低着頭,擺弄着辮子。一直聽完他誇我們倆的美言,才拉着手一起蹦蹦跳跳的跑回家,晚上睡覺都不肯摘下來。哈哈,真傻哦!

我是個性情溫和的老好人,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經常把我寄養在鄰居家。那是一對慈祥善良的老夫妻,她們的孫女小悠姐姐和我是一個學校,所以爺爺總是一手拉着姐姐一手拉着我,把我先接回他們家吃飯。記憶裏那段經歷全是溫馨,小屋裏總是迴盪着小姐倆的歡聲笑語,奶奶包的韭菜餃子特別香,爺爺的手又大又暖。

直到很多年以後,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老鄰居,她一下子認出了我,熱心的拉着我寒暄。最後她顫抖的摸着我的臉心疼的說:“我可憐的孩子,那時候,你真苦。”

這句話就像是打開記憶大門的密鑰暗語。“轟”的一聲,我被人推進了一條狹仄幽長滿是飛塵的密道,我遲疑的進去,越走越黑,越走越害怕。突然我聽見深處傳來小孩淒厲的哭喊和求救,她顫抖驚恐的聲音一直在耳邊縈繞。我焦急的四下尋找,終於看到了小小的我蜷縮在走廊的一角,被人高馬大的小悠姐姐用力的踢打撕咬。那個我只知道哭只知道求饒,可我越哭她就越興奮,打得越起勁。

我呆呆的愣在那裏,腦子裏一片空白。原來我的童年是這樣的,而我自己竟然全然忘記。

後來我搬了家,轉了學,可我依然被欺負。孩子是最敏感聰慧的,他們總能從茫茫人海中追蹤到我眼裏閃過的卑微和怯懦,他們看透了我對強權的恐懼有多刻骨銘心。我就像被貼了標籤一樣始終遊走在人羣的邊緣。

長大以後,成人的世界裏少有赤裸直接的碾軋,我們微笑友好,互不干涉。可我還是在一種慣性下擔驚受怕,總是無條件的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害怕看到別人的不滿和失望,到後來就變成了大家眼裏最不起眼最不在意的便利貼女孩。

我從來不知道我變成這樣的原因,我以爲是天生軟弱,是命中註定。直到這位鄰居的出現,才讓我想起了我潛意識裏一直故意遺忘的那些黑暗歲月。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把所有痛苦和難堪整理打包,丟到記憶最深的黑洞裏,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生活。

和我有着相同經歷的還有作家柏邦妮,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論小朋友被欺負是打回去還是告老師,其中邦妮講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她含着眼淚說到自己也曾經選擇性的遺忘了在體育課上被男同學欺負的片段,從此之後她驚訝的發現,自己做任何體育鍛煉,都會感到恥辱和羞愧。

我查了很多資料,醫學上稱對於一些極度痛苦的回憶,如果每次想起都會給精神和肉體帶來折磨,大腦和機體就會對此做出干擾,以免再次產生相同的感受,心理學稱這種現象叫選擇性失憶。

現在有很多人說起自己的童年就會講,自己沒有童年,或者童年太枯燥之類的話,但是童年這個詞在我的腦海裏卻是那樣的美好與莊重,因爲有太多的回憶,現在想起來真是很幸福。

第一次對童年有感覺是在高中,偶然聽到了周杰倫的那首“稻香”,甜美的歌詞與輕快的旋律讓人很快陷入回憶。這種情感涌上心頭,突然回過神來的時候,就會感覺自己原來已經長這麼大了,這種意識讓我感到很可笑,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很懷念那段有兒歌和歡笑陪伴的時光,雖然現在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但有些鏡頭依然清晰浮現在腦海裏。自己的調皮搗蛋,小夥伴的天真無邪,大人們的無所不能,構成了童年美好的環境,單純的思想指示着自己每天去尋找自由和快樂,做着一些大人們認爲很幼稚的事情,總是會在一件簡單的事情上樂此不疲,時常自言自語,生活就像童話故事,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喜歡和鄰居家小女孩一起玩耍,喜歡賣弄自己擅長的小技能,喜歡拉着小狗到處亂跑。總是有顆好奇心在大人面前問這問那,時常讓他們很煩,然後會告訴我們:“等你們長大就明白了”。有時候會期待自己早點長大,夢想着做一個警察,科學家或者航天員,但是心裏對未來卻沒有一點點概念。小時候好像沒有多少煩惱,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小,小到世界只有自己看到的這麼多人,只有自己去過的這些地方……

然而時光卻悄悄爲童話故事書覆上了一層灰塵,等我們反應過來,童年已經離去,只留下美好而又短暫的回憶。這其實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生命總會在時間的撫養下慢慢成長,或許在某個合適的時間段開出鮮豔的花朵,也有可能在任何時段都沒有花朵,但是,它的存在已經爲這個世界增添了一抹綠色。

一些影像,似遠還近,點點染染。重繪起的童年已是夢境一般遙遠。我們曾擁有過童年的曼妙清澈,又從童年往現在、往未來彳亍前行。泥巴落地的爆破聲、踩過田野昂揚的小小男子漢,夕陽中牽手的歸影,一如自然遺落在天際的煙霞,織就一朵朵玫瑰的淡雅,一叢叢紫色映山紅的素顏,讓人採摘不着,又願永恆紀念。描摹一些過往,緬懷擁有過的情節,攜一塊兒時的小石子,融入山的深沉,印在胸前。簡單的,平淡的,直至歲月泛出金光,我們仍握住過往。

愛童年,抑或是愛上童年本身,如此不願舍,如此不能捨。不能重拾童年的我們,在寂靜的夜裏。憂傷的無以言說,寂寞的如天邊的狼牙月。小小的童年睡在雨聲裏,細數螢火蟲飛過的綠的流星,抓一把願望,拋向無邊的落幕,網住夢的香甜。小小的童年,鼾聲綿綿,清晰似可聞,縈聲耳旁,揮之不去。似水年華,在歲月的吹吹打打中,一去不回頭了。塵封的記憶,回首的美麗,在永不迴流的歲月長河中,取一瓢曾經,牽起童年的手,繼續前行。

等到寂寞時坐在泛黃的燈下,我們慢慢徜徉到曾經,惹大地染綠記憶中小小的腳丫。

我的童年是及其困苦的,家裏窮的吃不飽穿不暖。我們的村子不通路,不通電,它像一顆缺氧的珍珠,靜靜地俯臥在那信息閉塞、風景秀麗的南漪湖畔邊。我們知道唯一的外面世界,就是鎮子。那個時候我們管鎮子叫公社。我們去公社叫上該的意思。

童年的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上街,每次去了街上我就直奔圖書館,其實也不是圖書館,就是那種私人擺攤,一排木架子上都是破破爛爛的小人書,連環畫冊等。

鎮子是一條很古老的細窄街道,那書攤就在下街頭。街道很窄,只能兩個大人並肩那麼寬,街道兩邊的房子都是兩層不高的格子樓,那種雕花木窗和桐油油過的朝門,地面是長條的青石板路,這樣的書攤街上只有一家。

每次走進街心,街心的包子鋪都會飄出誘人的香味,我會捏緊手心裏的幾分硬幣,停下腳步眼巴巴的望着包子鋪那熱氣騰騰的蒸籠,使勁的吸幾下鼻子,再咽幾下口水,然後轉身離去。

夏天的時候,我最喜歡雨天上街。戴着斗笠,赤腳走在街心那光滑的石板路上,滿是泥巴的小腳丫被雨水沖洗的乾乾淨淨。雨水嘩嘩啦啦的砸在青石板上,會濺出朵朵的水花,會發出脆脆的聲音,很好看亦很好聽。

我記得很清楚,那家書攤是一個做魚鉤的老頭看攤,他家的房子進步很深,一排厚重的朝門疊加在一起靠在大門的兩邊。因爲房子進步深,所以顯得屋子裏很黑暗。那放滿圖書的木架子就擺放在大門邊上,坐在冰涼的石門檻上,就着門口的亮光可以讓你看清楚書上的字。那個老頭坐在門邊一把破破的矮椅子上,椅子旁邊放着一隻已經變形的不像樣子的白鐵鍋,他手上拿個小鐵錘子,嘴裏含根線,一直埋頭在那兒敲啊敲,那白鐵鍋裏好多的魚鉤,魚鉤的小環環上都拴着一根細細的白線。

我是76年開始上學的。那個年代,農村家裏的女孩子能去學校上學,父母的思想已經是很進步的了。小時候我很聰明,認字特別快,課本領回家,我幾天就把上面的字都認會了。老師報生子默寫,我總是會得滿分。

看小人書是我最大的愛好,那個時候沒有錢買書,一分錢可以看兩本書,後來去的次數多了,給幾分錢,那個老頭就會多給我看幾本。從會認字那天起,我就愛上了看書,彈指間,幾十年如風一般,在你不經意間就悠悠的飄過去了。我的童年看過多少本小人書我已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童年的我最喜歡看的圖書是聊齋系列,那裏面的妖魔鬼怪,狐妖花仙,讓我着迷,惹我遐想,我常常會幻想我要是書中的人物,我會怎樣怎樣……

迄今爲止,我還是喜歡小人書裏的聊齋故事。後來經過改編拍攝的電影電視聊齋系列片,我都不喜歡看,我總感覺和原著有些對不上號,改編太多,感覺不是那個味道了!

街上有家百貨公司,百貨公司裏有圖書賣,雖然一本圖書也就一毛幾分錢吧,我也還是沒有錢買。我也難得有很多機會上街。每次都是爸爸要我去姑姑家裏送個信,說個事我纔有機會去街上。

下街頭靠近河邊,河水大概有小半里路那麼寬,但很深,河邊都是一溜的青石板臺階。不管是春夏秋冬,還是晴天雨天,都會是一位頭戴斗笠的駝背漢子站在船頭,撐着一隻長篙,在河水裏來來回回的渡人過河。去姑姑家,要從下街頭的.碼頭坐渡船,然後上岸再步行十幾裏圩埂路才能到姑姑家。我家離街上還有十五里山路,這樣我一天來回就要步行五十多里路程。

每次去街上爸爸只要身上有錢一定會多給我幾分,如果沒有,爸爸就給我兩分來回過渡船的錢。那時候大人過渡是兩分錢,小孩子過渡是一分錢。爸爸有時候會給我五分錢,去掉過渡錢,多的錢可以買個包子吃。但是我一次包子也沒有買過,把多餘的錢都在書攤上看書了,只留一分錢過渡船。回來的時候姑姑必定是會給我兩分錢坐渡船的,多餘的一分錢,我再看完一本書然後回家。

每次看書我都看到癡迷狀態,忘記了時間。那個老頭就會催促我:小姑娘天不早了,快回家吧,不然天黑了你會害怕的。我這纔會依依不捨的離開書攤,走出街心。

每次離開了街頭,我幾乎都是“飛”着回家的。因爲還有十五里山路,我害怕天黑了,山上會跳出來一隻狼或是一羣妖怪來!

那些年,在那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丫頭,如蝴蝶般在山林裏飛舞着……

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等,都是在弘揚以和治天下的精神,而臥薪嚐膽的故事卻恰恰背其道而行。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夫差的父親準備趁越國哀而要其命,結果中箭歸西,臨終之際還立下遺囑安排大臣隨時提醒夫差勿忘家仇國恨,等於是給夫差定下了一個重大政治任務,或許還暗中安排好了夫差的接替人,如果不去報仇,很有可能會有一道聖諭出現,直接廢除了夫差。夫差每每聽到報仇之事時都會涕淚交流,答道:不,不敢忘。於是休整了三年正式向越國發兵,兵臨城下之際,越王勾踐不顧大臣范蠡的建議,出兵迎戰,結果越軍大敗,被圍困會稽,隨時可能全滅,但吳王卻不顧大臣伍子胥的強烈建議斬草除根,留下越王的之命,只讓他在身邊服了三年的“勞役”便放其離去,勿想仇恨進一步加深,勾踐在家臥薪磨練,懸膽苦嘗,積蓄十年,趁夫差攻打齊國之際,舉越國之力滅了吳國,後慢慢發展成爲了不可一世的春秋霸主。

由此,臥薪嚐膽一詞也應運而生,後用爲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敢安逸之典。

可是,由我們分析一下兩人的性格,越王勾踐,初始打敗老吳王后,自恃武力強健,不聽范蠡言,硬要出兵,結果打敗,瀕臨滅亡,由此可見他是一個自負自傲的人,但他及時聽從謀臣的建議,承認自己的失敗,然後到了吳國接受留國查看處分,三年後因表現出衆,放歸故里,可他卻臥薪嚐膽十年之久,經過了十三年之久,他還是放不下心中的仇恨,滅了吳國。可以說他是一個能夠吃苦耐勞、目標明確、能屈能伸的人,他在夫差面前鞍前馬後,在背後則擁有滅國之心,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夫差,他聽從父親之命,繼承父願,每每聽到報仇之事時都涕淚不止地回覆不敢忘,後爲了父願出兵越國,由此可見他是一個爲國而忠,爲親而孝之人。再者,他不顧伍子胥的勸告,也沒有因爲父親的仇恨,殺了越王,而且也只留了他三年時間,便放其而歸,可見他是一個不爲仇恨所矇蔽,有自己的見地,且重情重義之輩。他有滅掉越國、齊國的能力,但因勾踐曾在他身邊培養出了感情,將人情看得太重,只想養虎爲伴,不曾想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也許是他太自信,或許是因他重感情,後來居然還把伍子胥給殺掉了,他也會聽信讒言,誤殺忠臣,而讒言則是因他看重的勾踐而起,懷疑自己所中意的人就是在懷疑他自己。

夫差不會爲了仇恨去滅到仇敵,而是給了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而這個仇敵曾經殺了他的父親,這樣的胸襟令人歎爲觀止。而勾踐則是因爲一時的恥辱(只有三年),從而用卑躬屈膝換來了臥薪嚐膽,最終不念饒命之恩,滅了吳國,這就是所謂的報仇雪恨?勾踐在吳王面前能夠嬉笑相迎,放低姿態,從而在短短的三年時間之內利用了夫差的度量贏得了夫差的信任,可見他爲了保全性命或者日後的發展而煞費苦心,用心良苦,面對着你時曲意逢迎、奴顏婢膝,背地裏卻凶神惡煞,狡詐無比,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無巧不成書,歷史總是在一遍遍地演繹着不同的人的相同事件,比如楚霸王與漢高祖的事件與其何其相似,不是因爲輕視別人的力量養虎爲患,而是因爲看中朋友之間的感情義薄雲天,可是勾踐不懂,劉邦亦不曉得而已。

臥薪嚐膽其實是一個--貶義詞。雖不似農夫與蛇般的恩將仇報,卻如朝許諾而暮砌牆般的忘恩負義。

張魚、我、隴花我們是一個村一個組長大的。我們這幾家都有羊,所以我們時常一起去放羊。坡上很美麗,人卻不多,她很少出去放羊,一般都是她哥少華去放。她長的很美麗,聽說她是從別的地方換的,因爲少華他家都是男孩然後就把最小的換了個女孩,就是現在的她。我很喜歡跟她說話,可她比我要大兩歲,所以我不能給她說我的心裏話。她說話都很溫柔,不像村裏別的一些女孩子會說髒話。說話也不緊不慢,款款大方!

她家裏有水桃樹和梨樹,到了夏天我總是跑過去她給我摘!她家的水桃很好吃,比山上長的野的要甜,肉多,心是紅色的。在我上學期間她就出嫁了,聽說是嫁給了少華他舅家的親戚。雖是親戚可她與他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所以她是換來的大抵就是真的了!

她結了婚,過年時回來過幾次,我只見了一次,是遠遠看見的,沒有說話。

張魚我的發小,他也結婚了他結婚那天我去給幫忙了。我們倆從小關係都很好,他總是買好吃的分給我吃!現在他帶着媳婦和父母開了一個麪館,聽說生意還不錯!我小時候去過他家吃過飯,她媽做的飯可好吃了。

很遺憾我到現在還沒能結婚,我比張魚大一歲。不是我不想結婚,我現在是連個對象也沒有。我跟女朋友剛分手不久,我到現在都沒弄清楚她就能忍心拋棄了我。所以我現在對於感情有了重新的認識!感情不在於相愛有多深,我就覺得用一個字來形容足夠,可我卻找不到這麼一個字!這個字可能就刻在我心裏,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童年,多麼美妙,多麼幸福,多麼值得我們留戀。前日大家閒聊,說起了某水庫,童年在MM的幾件事又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是那麼清晰,那麼明瞭,彷彿一切就發生在昨天……

那時我們在MM,住在水庫的旁邊,屋旁就是高高的大壩,翻過大壩,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闊達、遼遠的一庫水。庫水遠望是蔚藍色的,彷彿蔚藍的天空融了一塊在裏面,水面微波盪漾,永遠是一幅睡美人的姿態,靜靜的。水的四周,是一大片碧綠碧綠的草地,環繞着水面,恰像綠綠的緞帶鑲嵌在一面大鏡子上,美麗極了。細雨濛濛的日子,煙波浩渺的水庫有一種別樣的美,讓人想到了西湖。而我們的童趣,大多是和水庫有關的。

那時候我們最愛的是撿蘑菇。雨後初晴,拿一小小的籃子,翻過大壩,來到水庫旁的綠草地,那就是來到蘑菇的家了。無數小小的傘散落在碧草中,彷彿是天上的小星星,眨着眼睛張望着這個陌生的世界,我們是小傘的朋友,遇見了,便做了好朋友。怕弄痛他們,我們總是小心翼翼的把蘑菇輕輕的拔起,然後輕輕的放到籃子中。那時草地上的蘑菇真多呀,星星點點,到處都是,不大的地方,就能撿一籃子。蘑菇總是成羣出現的,找到一個蘑菇羣,有時能得一籃子蘑菇呢!那時,我、妹妹、弟弟,總是結伴而行,樂趣也就分外得多。草地上到處是我們的身影,下蹲的、跑跳的、歡笑的。有時,一個人找到了蘑菇羣,忙不過來,便大喊“快過來呀,蘑菇羣!”另兩個便如箭般衝過去,大家圍在一起,頭也不擡的撿蘑菇。有一次,妹妹和弟弟自顧自的忙活,不小心兩個頭碰到了一起,“嘭”的一聲,把我嚇了一大跳,年幼的弟弟想哭,我趕緊過去勸慰,開朗的妹妹卻自己笑了起來,弟弟看她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看看他們兩個,也笑了,於是,草地上到處迴盪着我們的笑聲……

那時候我們最有趣的事是跟着爸爸去釣蝦。星期天,對於我們來說,是最快樂的,因爲可以跟着爸爸去釣蝦。用鐵絲和細紗布,爸爸自制了許多紗網,裏面放上白米飯,便是釣蝦的絕好工具了。我們一行幾人,唱着歌,扛着紗網,拿着米飯,翻過大壩,在綠草地上找一處乾淨的地方,把紗網爭先恐後的放到水裏,便在一旁耐心的等待了,十幾分鍾後,輕輕的提起紗網,便有好大的蝦在裏面活蹦亂跳了。這時候我們幾個孩子便一窩蜂的涌上前,手忙腳亂的撿起蝦來。有時,蝦兒很乖,很容易就被撿起了,而有時蝦兒很調皮,它一蹦三尺高,眨眼就不見了,我們追呀追,像蝦兒一樣蹦來蹦去,纔好不容易把蝦撿起來,撿起的蝦放到事前準備好的小水桶裏,好好的養着它們,是我們的樂趣呢!我們經常盯着一隻蝦,研究它有幾條腿,幾隻眼睛,幾節腰身,看它怎樣蹦跳,怎樣游泳,怎樣吃東西,總之,蝦的世界有無限的樂趣,讓我們流連忘返。另外,釣蝦讓我們感到有趣的另一件事是在等待的時刻,爸爸經常給我們講故事,什麼《三俠五義》呀,《封神榜》呀,《西遊記》呀,爸爸統統講給我們聽,我們常常聽得如癡如醉。當然,釣蝦是絕對不會忘的,因爲那小精靈也時時刻刻牽動着我們的心……

那時候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是撈魚。每年,水庫都有一定的枯水期,這是,水庫的水去掉一半,庫底便形成許多小水灣,小水灣裏有許多庫水消退時留下的魚兒,這便是我們樂園了。星期天,拿幾個自制的漁網 ,一隻小水桶,我們一行幾人,翻過大壩,來到水灣,便開始撈魚了。美麗的小魚一羣羣的在水面遊玩,像小精靈,見到我們,便“嗖”的不見了,我們追逐着他們的影子,鋪天蓋地的拋網下去,再撈起網來,網裏便有銀色的小魚在跳躍了,輕輕的一抖網,滿地便是銀白的跳動的小魚了,輕輕的撿起小魚,放到水桶裏,便是我們的收穫了。那時水庫裏多是小魚,偶爾也有大魚,記得有一次,我在淺水灣遇到一隻一尺多長的大魚,那條魚陷在淤泥中,渾身滿是污泥,正在慢慢的在水裏遊動,我一見,大喜,不顧一切的撲向那條魚,那條魚似乎聽到了什麼風聲,在我的雙手抓到它之前,“嗖”的向前衝去,我撲了個空,只得緊走幾步,又趕上它,雙手向下摁去,“哇!”岸邊的妹妹、弟弟發出驚歎聲,原來我的雙手重重的按在了魚的身子上,魚不甘屈服,不斷的扭動着身子,想把我拋掉,我當然不幹,雙手抓得更緊了,我用盡力氣抓起不斷掙脫的魚,快速的向岸邊跑去,“啊!”又一聲驚歎,原來是走得急,我的鞋子被淤泥緊緊的粘住,留在水灣裏了,站在岸邊的我光着腳丫,大家頓時無言,隨後又是一陣大笑。我滿不在乎,笑着把我的戰利品放到水桶裏,望着妹妹、弟弟羨慕的眼光,幸福的笑了……

童年的長河裏,這只是一朵浪花,雖不美麗萬分,但也讓我永志難忘……

我關於雪的所有樂趣,來自童年的記憶。小的時候,冰雪是伴隨整個冬天的,現在下雪也成新聞了。

雪,在我的童年,似乎並不像現在這樣每每得翹首盼望、細心等待纔會來,或者在焦慮的等待中卻終是不來。那時的雪,在該來的時候,自然會如約而至,每年的相逢是那樣理所當然的事。

那時,我在鄉村的外婆家。一到冬天,孩童的樂趣就是盼着下雪,有了雪就給單調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也給男孩子們找足了理由去撒野。雪常常喜歡在夜裏靜靜地來臨,或許,在傍晚的時候就先下些雪粒。清晨,外婆會伏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下雪了哦!蒙中的我則會狠狠地睜開眼睛,下意識地朝窗戶望去。那雪的瑩白已經映射進來了,屋子裏已經亮堂了,好大一場雪啊!

這時的世界,滿眼的白,亮得耀眼,像童話裏的王國,晶瑩剔透、熠熠閃光。屋頂上,厚厚的一層,瓦楞深深的溝壑也只依稀可辨,間或有兩三隻麻雀在上面輕巧地跳,留下細細的印子。站停在高高的電線上的鳥隨着它們的挪動,雪便簌簌地往下落。此時,村莊的上空,有嫋嫋的淡藍的炊煙在悠然地飄蕩,帶來人間的煙火氣息。農家的院子裏,那些柴火、小凳、瓦盆、農具、水井的沿口統統覆上了一層白,令人驚喜的還有那些掛在屋檐下的冰凌,一根根垂下,長短不一,但一樣的透明瑩亮,潤澤溼滑。用竿子敲打下來,或到水缸裏取出表層的冰片,嘎嘣嘎嘣地咬起來,呵,咬冰凌的滋味你試過嗎,那聲音脆脆的,亮亮的,那滋味冰冰的、滑滑的,滋潤心田,暢快無比!

沿着大人清掃好的小路,遠遠地,夥伴們三五成羣揹着書包去鎮裏的小學上課,一路上說笑打鬧,不一會個個臉上都紅撲撲的,皴裂的手也漲滿了熱氣,拿着被凍得堅硬的玉米麪饃饃,每咬一口都留有白白的牙印,可玉米麪那甜絲絲的感覺至今都難以忘記,當然還有那鹹蘿蔔流出的汁液漬在皴裂的手上那鑽心的疼痛,現在想起來也會暗暗地苦笑。那是一個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極其匱乏的年代,可那時候的孩子單純而快樂,他們和大人們一齊抗拒着來自生活的種種壓力,一場雪就能讓他們高興好多天。在有雪的日子,無論是學校的操場或是村口場院上都有孩子們的嬉鬧聲。打雪仗的打雪仗、堆雪人的堆雪人,還有的兀自在雪地上刻畫着自己的腳印,陶醉於那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脆響……通常這個時候,大人們是寬容的,有的在遠遠地看着,有的竟也一起幫忙堆雪人,兩片枯樹葉當眼睛,胡蘿蔔當鼻子,找來彩色的扣子幫它穿上衣服,笨拙的手裏還拿着一個小小的掃帚,不知是誰把自己家裏的草帽拿來戴在雪人的頭上,那雪人馬上就靈動起來……真是一個可以縱情恣意自由玩耍的日子啊,孩子們的天堂。

玩累了,我們總是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悄悄聚起,說些什麼現在是很難憶起,只是找幾塊磚頭圍成個圈攏些乾草燃起火來,小夥伴們的那份高興勁現在的孩子怕是想象不出的。有人好像早有準備,當火燃起的時候,他會從懷裏掏出幾個玉米棒塞進火灰裏,不一會那玉米被烤熟的香味和噗噗的聲音響起,那是它們開花的聲音,這個時候,我們的聽覺和嗅覺是最靈敏的,令你迫不及待地要取出它們,沒有人提示,但動作又是出奇得一致,大家你爭我搶起來,首先搶到的自會與同伴分享……那樣的時光,多麼香甜,在這個有雪的冬天令我細細回味。

有雪的冬天,總會讓心變得更加單純、潔淨、透明,彷彿回到久遠的童年。

有一本相冊裏,裝着上千張照片,那些照片記載着我很多童年時的快樂。其中,這本相冊裏的兩張照片,使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兩張照片分別被我長大時用兩顆不同顏色的珍珠串在一條粉紅色的毛線上。

先說淡紫色的那顆珍珠裏的快樂吧。那時,我帶着洋溢的笑容,穿着花裙子,傻呆呆的坐在撲好毛巾被的綠草地上,胖乎乎的我手一抓一抓,“引”來了微風姑娘,微微的清風迎面向我吹來,吹亂了我平時梳理整齊的黝黑的頭髮。一笑起來只見四顆潔白的小牙齒,陰陰的天氣裏,只有我一個僅七個月的小孩在沒有花朵的綠草地上綻放光彩。

再說粉紅色珍珠裏裝的快樂吧。我坐在一個小青蛙的胳膊上,抓着小青蛙手中抓的小鐵棍。嘴角邊掛着淡淡的微笑。蓬亂的頭髮用水弄過,不在飄落下來。許許多多的碎髮在耳背飄來晃去,好似有一股風流。自然的微笑在花朵裏更加引人注目。這是在海上田園遊玩時照的。

童年有許多快樂,也有一些悲傷。讓我們拋棄悲傷,抓住快樂的時光記在心中,成爲一顆閃亮的水晶鑽石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朋友借給我一本綠色封面的小說。那本書是《小公主》,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白涅德夫人。這也是我閱讀的第一本小說,在這之前,我讀的書還都是童話寓言和神話故事。、

《小公主》講的是一個暖心的勵志故事。主人公莎拉年幼時經歷了親人的離去和家庭的變故。在備受寵愛時,她善良而仁慈;在失意落魄時,她堅忍又勇敢。

莎拉的故事使幼年的我,瞭解到什麼纔是真正的“小公主”:不是優越的出身、擁有萬貫的家財和站在城堡外牽着白馬的王子。更重要的是,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擁有發自內心的善良和後天修煉的從容。雖然,當時還不懂“氣質”和“優雅”爲何物,但這本書似乎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

還書時,朋友說,這套“綠皮書”是世界少年文學的精選系列。後來,我開始用積攢的硬幣,陸續買回《綠屋的安妮》《孤女努力記》《小婦人》……從當年攢零用錢買書,到現在網上購書。十幾年來,讀書對我而言,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態度。

在那套“綠皮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安妮的日記》,那是我第一次通過書籍,瞭解戰爭的殘酷。

童年的“綠皮書”就彷彿漫畫《機器貓》中的“任意門”,它們帶着我穿越了時間,也跨越了空間,使我有機會看到生活以外的世界。後來,我知道這套“綠皮書”都經過了改寫,就漸漸捧起了原作。

現在,我依然愛讀小說,這些年,也反反覆覆看過很多優秀的小說。我的那套“綠皮書”,書頁已經微微泛黃。有時,我還會捧起它們,讀着童年時摯愛的故事。

大家一定不知道“蛤蟆咕嘟”是什麼東西?呵呵!是蝌蚪。

我小時生活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我家住在村子的東南角,前面是一片大塔頭甸子,中間穿過一條小河,夏天那裏是女人和孩子的樂園。女人們成羣結隊的端着一洗臉盆衣服,一邊嘮嗑一邊洗衣服,我們就挽起褲腿兒光着腳,在河裏趟水,也不嫌水涼。其實我已經不記得水涼不涼了。孩子們都爭着搶着採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大葉酸兒”,一簇簇,樣子和滴水蓮差不多,吃它的莖,酸溜溜的,水靈靈的。

我上一年級時,夏季的一個星期天,不記得我的小夥伴都去了哪裏,我一個人在小河邊玩,這時,一個比我小一點的男孩馬文龍走來,他一手拿個破笊裏,一手拿個破罐頭瓶子。他說去撈蛤蟆咕嘟,問我去不去,也沒人跟我玩,我跑回家也拿了個破罐頭瓶子,跟他一起去撈。他領着我在塔頭甸子裏,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很遠。來到一個大水坑子前,水也就有膝蓋那麼深,很清澈,能看見塔頭的根子,根子上面粘着褐色的水鏽。裏面的蛤蟆咕嘟真多,大的、小的,在水裏上竄下跳的,看的我心裏直打顫兒,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大的有蠶豆那麼大,眼睛圓圓的凸起,尾巴像韭菜葉那麼寬,一寸長。小的就像小米粒那麼大。它們不像魚那樣悠閒的游來游去,而是在水裏停着不動,猛的竄出去,又停下,又冷不丁的,竄出來,嚇得我倆直蹦。他一次撈上來兩三個,沒有水蛤蟆咕嘟在笊籬裏蹦的老高,真正進瓶子裏的也就一個,其他的都跳到草叢裏去了,我倆在水坑轉圈撈,把東面的水弄渾了,就去西邊。掉瓶子外面的他叫我用手拿到瓶子裏,那我怎麼敢啊!他說不撿起掉瓶外的就不給我撈了,我硬着頭皮去抓,拿在手裏軟軟的油膩膩的,它在我手裏直蠕動,當時噁心的我心直髮抖。他撈滿瓶後,又把我的瓶子也撈滿了。我們鞋子褲子都溼了。看着瓶子裏擠來擠去的蝌蚪,樂顛兒地回家了。

老舅媽帶着大表妹在我家做客,大表妹那時九個月大,已經扶着牆能走路了,但是還不會說話。看到這瓶蛤蟆咕嘟,樂壞了,興奮得不得了,我把瓶子放在炕上,她竟爬到跟前,一下把手伸進瓶子,抓住一條大蛤蟆咕嘟就往嘴裏塞,媽媽和舅媽驚慌地去拉她的手,蝌蚪掉在炕上,還在掙扎。她被舅媽抱起來,還大哭着衝瓶子使勁兒,媽媽急忙把一瓶子蛤蟆咕嘟都倒在院子裏,我跑出去時,已經被雞搶着吃個精光。

我一下午的勞動成果,瞬間進了雞腹中。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大表妹當時爲什麼會覺得活蹦亂跳的蛤蟆咕嘟好吃呢?

下次遇到她,一定問問她,還吃不吃蛤蟆咕嘟了?哈哈......

五月,蛐蛐在夜裏開始有一聲沒一聲地叫起來了,蛙也不時在水田裏咕呱起來,夜來香濃郁的香味時有時無地散發在空氣中,……,夜,變得燥動,心也開始浮躁。靜靜地坐在陽臺上,泡一杯香茶,不時眯着眼呡上一小口,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在半夢與半醒之間,忽然察覺夏已悄然而至,可這當夏與迷濛中童年的夏似乎有太多的不同……

大山的五月沒有蟲叫蛙鳴……夜,很靜謐,只有偶爾的幾聲鳥啼才讓人感覺到孤寂的生息。就是這生息在一夜的啼叫後,叫醒了大山裏的杜鵑,杜鵑花是在我生日到來的時候競相開放的,滿山遍野,一開就是一個月,這時候,山裏似乎已然沒有別的景緻。翻開少時的照片,大凡都是在杜鵑花叢中留下的,無論男女。杜鵑花的盛開,感染冰封了一個冬春的小河,冰雪在夏日陽光下漸漸消融,河水又如往昔嘩嘩的歡騰起來。

舌尖上的快樂是伴隨着杜鵑花盛開時來臨的……

野山桃是最先掉入口中的美味。桃不大,面外滿是絨毛,剛摘下來的桃是不能吃的,得放在鋸木粉裏擱幾天,熟透了的桃不時會從樹上落下來,輕輕一捏,軟軟的,撕開帶絨毛的皮,桃肉有些鏽色就是上好的美味。入口即化,帶一絲酸一絲甜,也帶一絲山裏孩子的孤獨和寂寞,更帶一絲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

幾天後野山桃便消失了,山裏恢復了寂靜。而小河裏的快樂才拉開序幕,撬開小河邊的草坪,可以抓到肥美的泥鰍,用箭竹做的釣魚杆可以釣到鮮美的冷水魚和細甲魚,用細繩栓上魚鉤,欄河放一晚上“懶釣”,就可以釣到好多“石巴子”。這些舌尖上的美味就是我童年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用箭竹做的釣魚杆很粗糙。父親是做釣魚杆的好手,每年都要做些魚杆。杜鵑花開的時候,父親就會叫上弟兄幾個帶着柴刀,在山上尋得一片上好的箭竹林,選上幾根又直又長的箭竹,從根砍下,用鋒利的刀把竹節上的芽和枝剃掉,竹杆變得光滑,點上油燈,把彎處放在火上來回烤,邊烤邊修直,都烤直後,把竹放在平直的木板上壓上幾塊木板,來年就可以做釣魚杆了。父親總是從頭年壓好的發黃的竹杆中選上幾根來做新魚杆,每年第一次下河釣魚都要用新的魚杆,他說這是圖個好彩頭。選好竹杆,在竹尖栓好線,比對着竹杆的長短放線,那時釣魚的線和鉤都是託運木材的司機從成都帶回來的,相對拮据的生活買上這些線和鉤更顯得彌足珍貴。比着竹杆的長度多放幾寸線就好,放好線,穿上墜子,墜子也是父親自己做的,那時的牙膏皮是錫制的,拿一個鐵皮罐頭盒放在火上加熱,再把牙膏皮放在鐵盒裏,隨着溫度增加,牙膏皮慢慢融化,這時候,父親會放上一堆沙,用紙做上一個圓堆插在沙堆裏,正中插上一顆大頭針,等牙膏皮全部融化後,把錫水倒在沙堆上的圓堆紙裏,冷卻後取出來,拔掉大頭針,一個墜子就做成了。在墜子下面用一尺來長的線綁上兩個魚鉤,取上兩節白色膠布,一節粘在魚線適當的位置做浮漂,一節粘在竹杆尾部用來壓魚線,魚杆就做成了。

到週末,選上一個好天氣,約上幾個小夥伴就可以下河釣魚了。

父親是不放心我們去釣魚的,老是會把釣魚杆藏起來。這也難不到我,因爲那時的我,除了天上沒有腳印之外,可以翻牆爬樹上房頂。我知道父親會把魚杆藏在閣樓上,趁父親上班的時候爬到閣樓上把魚杆偷下來。

釣魚的好天氣不過就是選擇一個晴天而已。沒有風,沒有雨,湛藍的天空下,只有好心情。沿着小河尋找地勢平坦的洄水沱,把魚鉤掛上蚯蚓或者在小溪裏的大石頭下翻找出來的水爬蟲就可以做誘餌了。把釣魚線拋到水中,順着河水慢慢往下游流動,由於墜子重,魚鉤也緩慢往下游流動,這時候往往就會有魚上鉤。常常有時候兩個魚鉤都能釣到魚,小河裏釣到的是冷水魚,在大河裏纔有機會釣到細甲魚。因爲河水冰冷,冷水魚生長緩慢,魚很小,最大的也不過兩三寸長一兩左右。冷水魚很漂亮,烏黑的背脊雪白的肚皮修長的身體,全身沒有鱗甲,我們也叫它白魚。而細甲魚要大一些,我釣到過最大的細甲魚約莫有半斤重,因爲魚有鱗甲,鱗甲很細很細,所以叫細甲魚。釣到魚的時候,手上會有絲絲抖動,輕輕拉出水面,雪白的肚皮在空中翻騰着,煞是興奮。取下來,放在父親用細沙布做的魚袋子裏。

在一個洄水沱釣上十來條魚然後換個地方再釣。冷水魚羣遊在水裏的,一般十餘條一羣。沿河走上幾公里,換上幾十個地方,就可以有不少的收穫。因爲魚鉤常常會被卡在河底的石縫裏,捨不得弄斷線,捨不得弄掉魚鉤,於是下河去用手摸取被卡住的魚鉤,全身會被河水溼透,太陽斜照着,也不覺得冷。當擡頭看見炊煙在山間裏冉冉飄起,也就差不多是裝滿一袋魚回家的時候了。

回到家母親照例又會笑着罵我,父親又會告誡我不許去河邊釣魚了,我嗯着答應,不過一夜過去就忘記了。

釣回家的魚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了……

一大盆魚有百十來條,用小刀或剪子把魚肚剖開,因爲沒有鱗甲,所以只需取腮去內臟,清水一洗,就可以下鍋了。父親會從罈子裏抓幾塊泡菜,洗洗切細,洗上一塊老薑拍碎,剝上幾瓣蒜頭。先在鍋裏放上一點豬油,然後把佐料炒香,加上一大鍋山泉水,用柴火熬湯,出了香味,把洗淨的魚倒進鍋裏,再用細火熬上十來分鐘起鍋,魚湯里加上自家地裏的蔥花味道就鮮美了,魚肉很細嫩,而魚湯最美最爽口。我還喜歡在魚湯里加上幾片藿香葉,雪白的魚湯散發着蔥和藿香的香味,從童年飄到現在。

而今,我家陽臺上也種了幾顆藿香,每每做魚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在裏面加上幾片藿香葉,只不過有藿香的味,卻沒有童年的香了……種上的藿香其意義已不在於給魚湯調味,而是對快樂的童年的祭奠……。

那時候,生活雖然拮据,雖然總挨父母罵,但卻很快樂;現在衣食無憂,沒有父母嘮叨,可心裏總覺得少了許多。遠在異鄉,很想念父母,卻因工作的忙碌而很少關心父母,童年的魚香還不時在心裏縈繞,父母瘦弱的背影卻時常在眼前忽現,時間都去哪兒了?……

夏,在雷雨中開始了,我對童年的回憶還悠長悠長……

轉眼,大山裏的秋天就要來到,父親會把魚杆收藏好,來年再用。

立過秋,山裏的樹葉眨眼就發黃,掉落。我的快樂又會回到山裏,回到深山老林裏。

第一場秋雨一過,父親就會帶着哥幾個到深山老林裏揀松茸……,我想,我應該把這段故事留在秋天,作爲對快樂童年的秋的祭奠吧!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