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俗語稱:“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難免產生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如果經常大起大落,就容易觸及內心,傷及身體,所以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1

事實上,據我們所知,良好的情緒對於人類的健康來說是最偉大的力量。

好心情是良藥

我們吃過的藥中,唯一具有與好的情緒相匹敵的治癒力量的一種是抗生素(如青黴素),另一種是ATCH和可的鬆。ATCH和可的鬆的用處受到限制是因爲它們可能會有副作用,我們還不知道怎樣抵禦ATCH應激性疾病。

我們無從得知身體怎樣才能達到激素最佳平衡點。但有方法能使自己達到激素最佳平衡狀態,那就是讓自己的身體處於愉悅和快樂的情緒中。

良好的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是正面的,而不良情緒則是負面的,好情緒的“藥用”價值不可估量。

良好情緒的強大影響

波士頓的保羅懷特醫生,美國的首席心臟病專家之一,是第一個注意到這個事實的人。

懷特醫生在1951年12月的《內科醫學年鑑》中給出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懷特醫生有一個病人,是兩個孩子的年輕媽媽,她有一個酗酒、一無是處的丈夫。

她患了嚴重的風溼熱。她已經在牀上躺了三年,醫生斷定她最多還能活一年。

如今,這個年輕的女人可以注射ATCH或可的鬆,由此來改善她的病情。但在這個故事發生的當時,這當然是不可行的。這個年輕女人的情緒一直處於危險的低迷狀態。

即使她的病情有所好轉,她還是危在旦夕。然而不幸接踵而來,她的丈夫去了未知的地方,丟下這個女人和兩個孩子,沒有留下任何東西。病人遭逢此變,但反而走出了消沉狀態。

當懷特醫生來給她看病時,她堅定地說:“醫生,我決定要讓自己好起來,我要工作來養育我的兩個孩子。”懷特醫生回答說:“親愛的女士,我希望你可以,但你的心臟會支持不住的。”

現在,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懷特醫生低估了她的心臟承受力。像保羅懷特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只要檢查過心臟,都能準確判斷出其狀況。但是懷特醫生低估了ATCH(在當時是未知的)對生理的影響和某些情緒刺激ATCH使其產生正常激素的可能性。

不顧懷特醫生的建議,這位年輕的.母親鼓起勇氣、滿懷決心、熱情和快樂地下牀去工作了。她撫養她的兩個孩子8年後才離開這個世界。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
  

任何細心的醫生都能從自己的臨牀經驗中找出類似的故事,這種病例在術後很常見。我們的診所曾做過一個複雜而艱難的手術:從惡性腫瘤中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手術三天之後,醫生讓我去看看病人,他當時說:“這個人不行了。”

我看了他的醫療病歷,記錄顯示這個人確實看起來即將死去。我走進他的病房。那個男人神志清醒,但這已經足夠。我說:“亨利,今天好嗎?”享利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眼裏發出堅定而充滿信念的光芒(我不知道他在哪裏得到這樣的力量),真摯地回答:“我很好!我再過幾天就出院了。”這就是亨利的態度。他果然痊癒。如果他接受了絕望的情緒並且被當前的病情打敗,我相信亨利會死去。

另一個讓我無法忘記的病人是一位中年女士,她因爲無法控制的出血性疾病而住院。她的病情似乎每一天都在變得糟糕。每次巡視病房時,我都不再對她報以希望。

但當我問她感覺怎麼樣時,她始終保持樂觀和勇氣回答我:“我感覺很好,我今天想坐起來。我在家就能很快做到。”她病癒了,不是因爲我給予她的任何治療,而是因爲她的良好心情。

好心情產生最佳的激素平衡

這些人以恰到好處的方式刺激他們的腦下垂體,從而使激素達到平衡,但人工注射荷爾蒙卻達不到這樣的目的。別忘了,這些都是同樣的激素,一樣的強大和有效。但是良好的情緒產生數量合適的激素,而不良情緒只會產生不當數量的激素。

同樣的效果也會發生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得情緒變好的人身上。怎樣獲得良好的心態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有良好的情緒。自有人類以來這種事情就已經發生了,我們現在纔開始領會它的真正意義。

良好情緒的兩大效用

別忘了良好的情緒有兩大普遍的效用。

首先,它們能夠取代產生壓力的壞情緒。其次,它們自身能夠影響腦下垂體,使內分泌功能達到最佳平衡狀態。所謂的最佳平衡狀態,就是我們人類常說的“哎呀,我感覺很好!”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2

“現在人身體有病痛時,很自然地想到去醫院看醫生,但卻不知道很多病症往往是自己不能正確調節情緒而引起的。”

現代醫學研究認爲,成人所患的疾病很多來自精神創傷。情志是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反應,即中醫講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分別由心、肝、脾、肺、腎五臟所主。

中醫認爲:情志內傷是重要的致病原因,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指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

就是說,七情六慾,人皆有之,屬於正常的精神活動。若七情過極,轉變成異常精神活動,則可引起小至毛髮,大至全身的很多疾病。所以,周老師在臨牀診療過程中常告誡患者和我們年輕醫生,良好的心態有助於病症的穩定和康復,中醫養生應重視精神調攝在保健中的作用,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增進人體健康,延年益壽。

他強調在現實生活中應特別注重“七情”養生法,安神定志,心境坦然,怡情放懷是益壽延年的重要條件。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 第2張
  

情緒是把雙刃劍

在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那些長期情緒憂鬱,恐懼悲傷,嫉妒貪求,驚怒激昂,或情緒緊張的人要比精神狀態穩定的人更易患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鬱症、慢性胃炎、癌症等等,婦女還容易引起月經不調,甚至閉經。

良好的情緒是人體的一種最有助於健康的力量,當人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人體處於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良性循環,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不僅食慾好,睡眠香,而且思維敏銳,精力充沛。

另外,良好情緒創造的醫療效果也十分可觀。周老師把多年從醫生涯中的體會分享給我們:類似的疾病,沒有精神負擔的病人,要比有精神負擔的病人痊癒得快。他說,一個人患病之後,若充滿信心,具有不屈不撓敢於同疾病作鬥爭的精神,則能加速身體康復。反之,若意志消沉,情緒沮喪,則無力驅邪,病後纏綿不愈,病情往往加重、惡化,且多產生併發症。由此可見,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治療效果和疾病的預後。

六招培養好情緒

如何才能做到永葆青春,健康長壽呢?周老師爲大家總結了六點:

1、加強思想修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說:“養生莫若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所謂養德就是注重道德修養。據調查,長壽老人絕大多數都樂善好施。

2、培養寬宏大度,襟懷坦白的品質。對待現實生活的態度,要不患得患失,不爲名利而爭,不爲瑣事煩惱。整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這種傷感情緒對身體健康極爲有害。

3、愛崗敬業。志有所專,樂以忘憂。每個人應以對社會能有所貢獻爲樂。

4、有一兩樣愛好的運動,並長期堅持。到目前爲止,世界上還沒有醫治“情緒病”的靈丹妙藥,而積極參加體育健身運動卻是改善不良情緒的好方法。當自己情緒鬱悶、苦惱時,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後,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打打球、做做操,或者散散步,這樣不良的情緒會很快消失。

5、多交朋友,樂於健談。當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甚至遭遇不幸時,首先要冷靜下來,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可向親朋、同事傾訴苦衷,從他們的勸告和開導中得到力量和幫助,這樣,苦悶的情緒會逐漸消失。

6、培養廣泛興趣,自尋樂趣。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人頗爲讚許的興趣愛好,養育魚鳥,種植花木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在情緒不佳或緊張的工作之後,觀賞一場相聲或喜劇,或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緊張和苦悶也會隨之消除。尤其是老年人,更應培養廣泛的興趣,用豐富多彩的愛好來調劑、點綴晚年生活。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3

再好的藥物不如合理膳食,再好的膳食也不如擁有好心態。

一、

心態就是人的精神狀態,心態好,自然熱情飽滿,充滿活力,好運自然會來。

保持良好的心態,其本質還是看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的不良情緒以及生活中的負面影響,這要經過歲月的歷練,需要一定的定力和修爲。

記載明代大儒王守仁言行的《傳習錄》一書中,有一個人眼睛有疾病,整天擔憂,王守仁對他說:“爾乃貴目賤心”,說他這是看重眼睛而輕視本心。

學生陳九川也臥病在牀,王守仁問他:“生病這件事,正確面對它很難,你感覺怎麼樣?”

陳九川回答:“這個功夫確實很難。”王陽明說:“常快活,便是功夫。”意思是,常常保持快活愉悅的心態,真就是功。

心情是身體最好的良藥 第3張
  

二、

人要活得快樂,就必須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財富與幸福。

人的心態過了關,生活上纔有認同,情感上纔有歸屬,纔是讓人快快樂樂的最根本原因。

心態不好,意味着思維的.侷限、眼界的狹窄、判斷力的偏差、信念的不足。

心態不好的人,容易隨隨便便,隨便應付生活、隨便應付工作。生活變得糟糕,就是從得過且過開始的。

心態不好的人,目光短淺。每天只看到眼前的痛苦,做困獸之鬥,卻無法看見前方更遠的路。

心態不好的人,笑容很少。少了享受生活的心境和樂觀豁達的心態,一點陰霾,就遮擋了心底所有陽光。

三、

只有內心豐盈富饒,強大寬闊,纔有靈魂的高貴,才能抵達想去的遠方。

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心會很累。遇事不妨瀟灑、大度一點,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內心滿足感。

在紛繁蕪雜的生活中,好心態無疑是一劑心靈的良藥。

願我們時刻保持好心態,讀書、跑步、努力工作、關心身體,成爲最好的自己,日子過得更舒心灑脫,身體纔會健康長壽,。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