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梔子最佳搭配

梔子最佳搭配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梔子最佳搭配,相信大家都知道梔子,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的,具有化痰止咳的好處,那下面小編分享一篇關於梔子最佳搭配的相關信息,大家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梔子最佳搭配1

梔子可以搭配菊花、決明子、金銀花茶等一起飲用,但是不宜長期喝,也不可大量飲用,適量品飲即可。

梔子花茶作用不錯,適當食用的好處很多。但是要注意,梔子花茶不適合長期性大量食用,脾胃虛大便糖稀的羣體也不能喝,腎陽不足的病人還要注意,喝梔子花茶也有忌諱,需正確合理的食用。

現代研究證實,梔子含梔子素、梔子甙、去羥梔子甙和藏紅花素、藏紅花酸、熊果酸等。梔子煎劑及醇提取液有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並能降低血中膽紅素,可促進血液中膽紅素迅速排泄;對溶血性鏈球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熱、鎮痛、鎮靜、降壓及止血作用。

梔子最佳搭配

擴展資料:

喝梔子花茶的好處

1、化痰止咳:梔子花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細菌生長,釋痰液而通暢氣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熱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療品。

2、清熱涼血:梔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熱,是瘡腫毒,腸風下痢,血熱妄行等病症的輔助治療食品。

3、寬腸通便:梔子花含有纖維素,能促進大腸蠕動,幫助大便的排泄,預防痔瘡的發作。

梔子最佳搭配2

9~11月果實成熟呈紅黃色時採收,除去果梗及雜質,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燙,取出,乾燥。

【處方用名】梔子、山梔、黃梔子、炒梔子、焦梔子、梔子炭。

飲片特徵及鑑別】生梔子呈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表面顯深紅色或紅黃色,外皮有數條翅狀縱棱,兩端見有萼片及果柄的殘痕。果皮薄,剝開後內部種子多數,黏結成團。氣微,味香微酸。炒梔子:呈扁橢圓形碎粒狀及碎片狀,表面顯金黃。氣微,味與生梔子同。【性味歸經及功能上本品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胃、三焦經。瀉火除煩,利溼退黃,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便溏者忌用。

【藥理作用】梔子有鎮靜及抗驚、降溫作用,有一定鎮痛作用。還有降血壓活性。有利膽及一定保肝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茵、卡他球菌及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及血吸蟲成蟲。

【臨牀應用及配伍經驗】1、熱病心煩本品苦寒清降,善消心肺胃三經之火邪而除煩,每與淡豆豉合用以宣泄邪熱,解熱除煩;若火毒熾盛,高熱煩躁,神昏譫語,三焦俱熱者,又與黃芩、黃連、黃柏同用。

2、溼熱黃疸本品能瀉熱利溼,可用治肝膽溼熱之黃疸,常配伍大黃、茵陳等藥用。

3、血淋澀痛本品善清利下焦溼熱而通淋,清熱涼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澀痛或熱淋證,常配伍木通、滑石、車前子等藥。4、血熱吐衄本品功能清熱涼血,可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證,常配伍白茅根、大黃、側柏葉等藥用;本品若配黃芩、黃連、黃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5、目赤腫痛本品清瀉三焦熱邪,可治肝膽火熱上攻之目赤腫痛,可配菊花、石決明等。

6、火毒瘡瘍,跌打損傷本品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瘡瘍、紅腫熱痛者,常配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腫。

【單味藥方】1、治洋金花中毒,取梔子40~60g,加水煎湯。1次頓服。(四川中醫,1983,(4):56)2、治急性黃疸性肝炎,取梔子適量,加水煎煮3次,將每次取得的藥汁合併,濃縮成50%或10%的煎劑,飯後服用,每天3次。(第二軍醫大學學術資料彙編,1962,(14):14)3、治扭、挫傷,取生梔子研爲細末,用雞蛋清1個,麪粉和白酒適量,調成糊狀。貼在扭傷部位,用草紙或棉熱、布料覆蓋,繃帶固定,於扭傷當天敷藥後休息,次晨取掉,不必輔用其他療法。(四川中醫,1988,(2):44)4、治尿淋、血淋,鮮梔子二兩,冰糖一兩。煎服。(《閩東本草》)5、治小便不通,梔子仁二七枚,鹽花少許,獨顆蒜一枚。上搗爛,攤紙上貼臍,或塗陰囊上,良久即通。(《普濟方》)6、治胃脘火痛,大山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盞,煎七分,人生薑汁飲之。(《丹溪纂要》)7、治燒傷,梔子末和雞子清濃掃之。(《救急方》)8、治火丹毒,梔子,搗和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9、治婦人子腫溼多,梢山梔子一合。爲末,米飲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梔子最佳搭配 第2張

【常用藥對】1、黑梔子配淡豆豉梔子味苦氣寒,色赤入心,善瀉心肺之邪熱,使其由小便而出,又善解三焦之鬱火而清熱除煩。本品炒後入藥,既能入於血分,以清血分之熱,又能出於氣分,以清氣分之熱,謂之氣血兩清也;淡豆豉色黑,味苦氣寒,經麻黃、紫蘇發酵者。其氣由寒轉溫,故能發汗開腠理,宣透表邪,散鬱除煩。梔子側重於清,淡豆豉側重於解。二藥伍用,一清一解,清解合法,發汗解肌,宣透表邪,清裏熱,解鬱除煩甚妙,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諸症。尤其用於治療外感初熱,凡以銀翹散,或荊防之類熱而不退,而心下鬱煩不適者。

2、梔子配滑石梔子苦寒清泄,清三焦火,涼血清心熱,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從小腸膀胱而出。梔子並非利小便藥,實乃清肺,因肺爲水上源,肺清則化行,而膀胱津液之腑,得此氣化而出。滑石甘寒滑利,滑以利諸竅,通壅滯,下垢膩,甘以和胃氣,寒以散積熱。淡滲滑利有降下之功。兩藥配伍,梔子偏清血分熱,滑石偏清氣分熱,瀉火利溼。治療心熱移於小腸,小便赤澀。

3、黑梔子配竹茹焦山梔人血分,涼血清熱,能清三焦鬱火;淡竹茹清熱化痰,和胃降逆,善通膽絡,寧神開鬱。兩藥合用,清三焦火。治療溼熱蘊結心煩懊膿,泛惡,脅痛,小便短赤。

4、梔子配知母梔子善能瀉火清熱除熱煩,既輕清上行能瀉肺火,去肌表熱,又苦寒泄降,瀉三焦火,涼血清心。知母苦寒而不燥,既清實熱,又可退虛熱,與梔子配用起清熱除煩之效。治療熱盛煩躁不眠,口渴,舌赤。

5、梔子配乾薑外感傷寒,不用解表劑而誤用導下之劑,損傷正氣,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而未深人,則身熱不去而微煩。用梔子苦寒以吐煩,乾薑辛熱以益氣,逐內寒而散表熱。二藥合用,則熱去煩解。治療傷寒,醫以導下劑治之,身熱不去,微煩者。

6、黑梔子配白芍火迫心脈,心神被擾,多有心痛暴亡之症。黑梔子苦寒入心,清心降火,以除病之由;白芍斂陰生津,養血止痛,以防暴脫之患。二藥合用,一清一斂,使心火得清,津液得斂。治療火迫心脈,心神被擾,心痛暴亡之症。

7、梔子配附子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尤善清心,爲清熱病煩悶之要藥;附子辛熱,功善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二藥伍用,一寒一熱,附子可制梔子苦寒伐胃,而不變配伍清熱之性。治療心火灼絡,胸痹切痛。

【名方應用】1、梔子豉湯(《傷寒論》):方以梔子9g(劈)、香豉6g(綿裹),先煎梔子、後納香豉,分2、次溫服,得吐者,止後服。方中梔子泄熱除煩,降中有宣,香豉體輕氣涼,升散調中,宣中有降。兩藥相合,共奏清熱除煩之功。以治發汗吐下後,餘熱鬱於胸膈,身熱懊儂,虛煩不得眠,嘈雜似飢,但不欲食者。至於《傷寒論》梔子豉湯服法中雲:“得吐者,止後服”,後人大多認爲本方並非吐劑,如陸淵雷雲:“梔子證而嘔者,加生薑以止嘔,可知梔鼓絕非吐劑。”驗之臨牀,服梔子豉湯後,多無吐的反應,故本方非吐劑也。仲景運用本方亦是隨症化載,如兼嘔者,加生薑以止嘔,名梔子生薑豉湯;少氣者,加枳實、厚朴,名梔子厚朴湯。以上諸方,梔子之用,正如鄒澍所言:“取期於土中收清肅之氣以勝之。”

2、茵陳蒿湯(《傷寒論》):方中茵陳蒿、梔子、大黃皆爲苦寒之藥,寒能清熱,苦能燥溼。其中茵陳亦有疏利肝膽的作用,爲清熱除溼退黃主藥;梔子能除煩熱,清泄三焦而則通水道;大黃除瘀熱,推陳致新,使熱壅遏之邪,盡以大小便而出。正如《傷寒論》原方後注云:“小便當利,尿如皁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要知本證當有腹滿,大便祕結,小便不利等症。本方具有清熱,利溼退黃之功。以治溼熱黃疸。

3、梔子柏皮湯(《傷寒論》):方中梔子苦寒善清內熱,治鬱熱結氣,泄三焦之火從小便而出;黃柏寒能清熱,苦可燥溼;炙甘草甘緩和中,並能調濟苦寒之性,使不有損脾胃中氣而取得退黃的療效。本方爲清泄溼熱之劑。若加茵陳則效果更好。以治傷寒身黃髮熱,當是溼熱鬱遏於裏而不得宣發於外所致,病屬陽黃,亦即溼熱發黃,除有黃疸特徵外,並當有心煩懊儂、口渴、苔黃等症狀。

4、梔子大黃湯(《金匱要略》):方中梔子、豆豉清心解煩,大黃、枳實除積瀉熱。當有身熱,煩躁不眠,大便難,小便不利,身黃如橘色等症。以治酒疸。因酒疸爲溼熱蘊於中焦,上蒸於心,故現心懊儂;溼熱阻氣,氣機不利,不通則痛,故心中熱痛。可見乃是“取其於鬱中鼓暢發之氣而開之。”其退黃之理,《本草思辨錄》說:“黃疸瘀熱在表,其本在胃,梔子人胃滌熱下行”,可見這是對《神農本草經》“主胃中熱氣”的深刻體會及應用。

5、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據《藥性論》梔子“去熱毒風,利五淋,主中惡,通小便,解五種黃病。”方中由山梔子仁,伍入赤芍藥、赤茯苓、當歸、生甘草組成。共爲末,空腹時服。主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多,臍腹急痛,發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熱淋便血。方以梔子仁清熱瀉火,赤芍、當歸涼血清熱,赤茯苓、生甘草利尿通淋,全用共奏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之功。

6、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爲主,以散經絡中之餘火;配以黃芩清心胸鬱熱;更以山梔意在通泄三焦火熱,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薄荷、竹葉外疏內清以清徹上中之火;大黃、芒硝之盪滌下行者、去其結面逐其熱;白蜜、甘草,既能緩和硝、黃峻瀉之功,桑中助硝黃以推導之力。全方合用,清上與瀉下並行,但瀉下是爲清泄胸膈鬱熱而設,所謂“以瀉代清”,其意在此。以治上中焦邪鬱生熱之證。

7、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方中以山梔、石膏瀉脾胃積熱,重用防風,取其升散脾中伏火,此屬“火鬱發之”,藿香葉芳香醒脾,甘草瀉心和中,用蜜酒微炒,則有緩調中焦之意。故全方清瀉與升散並用,以此加減用於口舌生瘡等有捷效。此乃緣於脾開竅於口;脾骨伏火燻蒸於上,故可見脾胃伏火口瘡口臭,煩渴易飢,口燥脣乾,舌紅脈數,以及脾熱弄舌諸症。

8、黃芩清肺湯(《衛生寶鑑》):據《湯液本草》“或用梔子利小便,實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氣清而化,膀胱爲津液之腑,小便得此氣化而出也。方中由黃芩、梔子組成。藥收兩味,清肺而利小便,此即肺爲水上源,源清流自潔。以治肺燥所致小便不通。

9、神效丸(《衛生家寶方》):據《本草綱目》梔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方中以山梔子30g,槐花30g(15g炒,15g生)共爲細末。每服6g,空腹水調下。方中用梔子清熱瀉火,槐花涼血止血,共奏清腸止血之效。以治髒 毒,酒毒便血。

10、黃連梔石湯(《醫學入門》):據朱丹溪謂梔子“瀉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熱厥心痛,解鬱熱,行氣結。”方中由山梔,伍入吳萸、黃連、滑石、荔枝核(燒存性),研細末,薑汁和丸。以治溼熱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

梔子最佳搭配3

1、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梔子內涵多種酸類物質,針對人體可起到促進膽汁分泌、鎮靜、降壓的.作用。而不少醫學報告指出,梔子有降血壓、血脂效果,多建議三高人士服用梔子以緩解病情。而梔子內服,可清熱瀉火,對由熱病引起的風寒、牙齦紅腫、目赤、等情況療效顯著。

2、除了內服,梔子外用也同樣有健康作用功效。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跌倒損傷,對於這些外傷普通的消炎止痛處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大家都會選擇通過醫學藥劑來緩解,但很少人知道,其實梔子也有這些功效,而且相較之下更加溫和。梔子外用可消炎、消腫、止痛、還有凝血等作用。

看完上述梔子的諸多功效,到底梔子要怎麼吃,怎麼用?

其實梔子的使用方法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梔子內服可以選擇和雞屎藤等清熱材料一起煎服,對於溼熱人羣來說,這樣可以更好的緩解症狀,達到一個更好的清熱解毒功效。

日常也可以通過泡茶的形式來將梔子進行泡水飲用,對於生活節奏較快的人羣來說,這樣的方式更簡便。

而梔子外用,則可以選擇把梔子研磨成粉,製成丸、散的形式來進行外敷,一般藥房都有販售。

除此之外,日常人們也可以選擇食療的方式來達到一個防治的作用,例如將梔子和小米熬成粥或湯的形式,讓梔子和普通的食材進行充分調和,幫助人們更好的抵禦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

梔子最佳搭配 第3張

那麼梔子服用的過程中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畢竟是藥三分毒,再好的藥材沒用對地方也可能成爲毒藥。對此有醫學專家表明,人們在日常服用梔子的時候需要注意劑量,過量食用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暈眩等情況,一般情況下建議根據個人情況依據醫生的建議下食用。

還有就是本身存在脾胃不好問題的人羣不要使用,因爲梔子本身存在的一些物質會導致患者症狀加重。一些敏感人羣也需要注意禁止使用,像孕婦、嬰幼兒等,胡亂進食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反噬效果。

從上述關於梔子的介紹,我們可以清楚瞭解到梔子作爲一種藥草,作用功效顯著,但人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使用禁忌。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