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我們知道精神的折磨是非常痛苦的,嚴重會把一個自信的人變得自卑,甚至會患上抑鬱症,或者產生輕生的情緒。下面給大家介紹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有哪些!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1

精神折磨的具體表現:

1、不擇手段地驅使

對兒童或青少年不擇手段地驅使是另一種精神虐待。例如,一個名叫埃絲特的科特迪瓦小女孩被她母親帶到了法國,以照看其弟弟並幹家務活。

她母親經常打她,不讓她吃飯,污辱她,給她剃光頭,在情感上徹底孤立她,並說她眼神不好,要爲最小的那個畸形兒的降生負責。長期的精神折磨使埃絲特出現了精神障礙,於是她被送進了精神病兒童收養院。

2、日常生活控制

還有一種精神虐待,其危害不太嚴重:有些家庭對其兒童的日常生活總是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讓他們“浪費時間”,總是讓他們學習,給他們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以便將來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結果是這些兒童既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也無法有本能的行爲。

嚴重後果

精神虐待兒童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兒童會自暴自棄、出現行爲障礙、在社會活動中會出現攻擊行爲;

或者是正好相反:畏縮、學業失敗、總想自殺、得漫遊症、將來不能適應成年人生活、對自己的後代也進行虐待。因此,兒童的父母以及從事教育的人士應切記:千萬不要精神虐待兒童,精神虐待兒童危險多多。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精神摧殘有哪些手段

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是比較簡單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持續的打擊對方,無視對方,就可以讓這個人精神上受到非常大的打擊,甚至有可能導致精神失常。

還有一種就是當對方對你有非常強烈的依戀的時候,讓對方發現其實你是在演戲,就可以給對方重重一擊。

從精神上摧毀一個人,無疑是讓她每時每刻面對自己最恐懼的東西,以及讓她失去最珍貴的東西。相信沒有人可以忍受來自這兩個事情的壓力。

精神上對於一個人的折磨往往比肉體還要令人感覺悲痛,如果一個人肉體被人摧殘,那麼她可能還會有活下來的意志,但是信仰被人摧毀了,那麼人就會徹底失去活下來的動力,因此如果經歷了什麼悲痛欲絕的事情,記住自己的信仰就可以讓自己支撐。

同時作爲一個正直的人,是不可以破壞別人的正確的精神信仰,也就是不要讓她失去最珍貴的東西,讓她面對最痛苦的經歷。

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很簡單,也很危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物質上攻陷一個人的內心。

貧窮,對人產生的影響是各方各面的,它不但會讓人們感到物質生活匱乏,而且會對人的心理世界產生重要影響。

按照心理學家們的觀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

1、物質貶低

首先,貧窮的人很容易被周圍的人疏遠。人們知道一個人很窮之後,會自然而然地遠離他。因此,貧窮的人更會感受到社會的人情冷漠。

當今時代,“嫌貧愛富”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一個人變得非常富裕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接近他、巴結他、討好他,以期獲得某些好處。但是,一旦他陷入困難,變得落魄、一無所有時,以前對他趨之若鶩的人紛紛“樹倒猢猻散”,馬上遠離他,並對他嗤之以鼻。

出現這種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的共性,人們希望通過多接觸生活富有的人,感受富有的人的'生活,使其自身產生滿足感、快樂感和歸屬感等,並且會有意識地避開身處水深火熱的人。

從精神上摧毀他們,便是其孤立無援,活成孤島。

2、斬斷其資源

人們的行爲大多會受到利益驅動,有些人認爲只要自己多接觸高階層的人,多感受有錢人的生活,自己就能獲得某些潛在好處,擁有與高階層羣體相等的生活。

比如,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擁有更豐富的社會資源,有更加開闊的視野,或者是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所以斬斷其資源,讓其無路可走也容易摧毀一個人的精神。那些利益至上的人往往不想做對自己沒有任何回報的事情,這時候就會排斥、遠離那些難以給到幫助的人。

對大多數人來說,由於身邊的鄰居、朋友和親戚們都在刻意疏遠自己,他們會感到越來越孤獨和自卑,認爲自己不討人喜歡、不受待見,覺得社會很冷漠,沒有溫情,人情淡漠,內心倍感壓力。

3、摧毀希望

衆所周知,“望梅止渴”這個故事講述了一羣士兵困在了荒山野嶺之中,當他們聽說前方有梅林的時候,能解飢解餓,他們馬上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最終走出了窮山峻嶺。然而故事解析中,前方其實根本沒有梅林。

但正因爲有了這個信息,給了大家希望;正是有了目標,疲憊不堪的士兵纔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最終克服困難走出困境。

對於有所需求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當一個人陷入了潦倒的境地時,很容易就認爲生活沒有希望,日子沒有了盼頭,自己根本就沒有出頭之路。他們會認爲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現狀,生活根本不會有新的起色。於是開始自暴自棄,從而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第2張
  

這個時候,生活即便出現了改善的機會,他也沒有勇氣和信心去抓住機會,反而陷入了一種自怨自艾的惡性循環之中,不再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有可能擺脫現狀。

比如,有部分人由於自身能力與生活環境等條件的限制,找不到維持生計的工作,只能靠着政府給予的微薄補貼勉強度日。漸漸的,就如同溫水煮青蛙,本人似青蛙一般放棄了掙扎,接受命運的安排,選擇過上了行屍走肉一樣的生活,無所事事。

還有一部分人,因爲缺錢無法供孩子上學,就讓自己的孩子中途輟學補貼家用。

這樣一來,他的孩子也缺乏了教育,同樣失去了在社會上與其他人競爭的能力,未來更加沒法找到更高薪資的工作,使得整個家庭乃至家族走向沒落,未來看不到希望。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2

1、容易良心不安

很多受害者都是有良心又天性愛責怪自己的人。這種人會爲最關愛的人奉獻自己,卻對接受別人的恩惠有所遲疑。他們比一般人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在奉獻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卻被自戀的施虐者利用。

很多人對張幼儀和徐志摩的故事唏噓不已,張幼儀爲了徐志摩遠赴海外,併爲他生育兩個孩子,而徐志摩卻對張幼儀毫無感情。除了時代的原因,張幼儀本身也是個甘於奉獻的人,即使離婚了,張幼儀有了自己的事業,卻依然能把徐志摩生前的詩集出版成冊。

像張幼儀這樣以他人感受爲中心的人,總是容易自責,容易良心不安,這樣付出太多的人反而承擔了對方的罪惡,把痛苦留給了自己。

他們常常伴隨誤解和尷尬,想要澄清,當難處越積越多,加倍努力卻收效甚微,陷入惡性循環,罪惡感有增無減,還會自責:都是我不夠好。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第3張
  

2、太有活力

有一部分受害者遭遇冷暴力,正是因爲他們的快樂容易引起施虐者的嫉妒。這些無辜可憐的受害者,他們常常忍不住表達自己的快樂,就像家庭中原本無憂無慮的孩子,他們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卻也是理想的獵物。

在家庭當中,孩子也常常遭遇來自父母的精神虐待,當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出現問題之後,孩子遭遇冷暴力的概率更大。

譬如《熱鍋上的家庭》中,女兒克勞迪婭叛逆、痛苦甚至自殺,是個家庭麻煩製造者,但是通過家庭治療大師卡爾的治療才發現,克勞迪婭的問題,其實來源於她的父母感情出現危機,所以孩子經常遭遇來自母親的精神虐待,成爲家庭中的替罪羊。

3、過分天真

還有很多受害者是天生具有聖母瑪利亞的.情懷,她們相信自己能夠拯救地球和宇宙,尤其能夠拯救一個不快樂的男人,當他們在親密關係當中遭遇到了冷暴力時,他們不會懷疑愛人的品質,反而非常樂觀地以爲自己能夠改變這一切,他們的代表想法是:

“只要我解釋,他就會明白併爲自己的行爲道歉”。

“他那麼做一定是因爲不快樂,我會幫他找到快樂,慢慢把他治好。”

這些人就像陶虹主演的電視劇《春草》中的主人公春草一樣,有樂觀開朗、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她的丈夫不管怎樣傷害他,她都不離不棄,相信能夠改造對方。春草的結局還是不錯的,但是現實中,很多人不一定這麼幸運。

魯迅和朱安是在父母撮合下結合的婚姻,朱安從小受封建禮儀的薰陶,自認嫁給魯迅後無論自己丈夫怎麼對待自己,都會毫無怨言地跟着他。她本以爲自己的不離不棄總有一天會感動丈夫,偏偏魯迅這塊石頭一輩子也沒能捂熱。

總體來講,深受冷暴力所害的人,他們容易受控制的弱點來自童年,他們大多生長於壓抑的環境當中,如果他們能夠以言語或憤怒情緒對羞辱或騷擾做出反應,長大後就有能力保護自己不受精神虐待。

我們知道離開才能獲救,但是在走出童年的創傷之前,他無法採取行動。

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的方法

1、賦予對方優越感

第一種方式是,在交流的過程中,賦予對方足夠的優越感。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說過,“人是靠優越感活着的動物”。中國也有句老話“不爭饅頭,爭口氣”。

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視優越感,同時,對於優越感的執念也是一種束縛。在與人交流互動之時,倘若別人誇你“賺的錢真多”、“房子又大又漂亮”等符合你價值體系,體現你才能的言語時,你會優越感爆棚,甚至有眩暈之感。

然而,令人飄飄然的優越感,更是將一個人一擊致命的武器。首先是摧毀你的精神世界,讓你身邊的事物毫無興趣,然後開始漠視身邊的人,最終成爲孤家寡人。

2、固定他的舒適圈

舒適圈(comfort zone),是一個無形的圈子,是人類在不同場合感覺到的自在程度。一個人的舒適圈越小,就越不自信,只想固守原地。相反,一個人的舒適圈越大,越能證明其克服挫折的能力。

所以,想要徹底摧毀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首先就是固定他現有的舒適圈。就像《亂世佳人》裏對美國南部農場主與千金小姐的真實寫照。

以斯嘉麗爲代表的人跨出那個紈絝子弟的舒適圈,在戰爭中頑強生存,把不舒適變爲舒適。而以白蝶姑媽爲代表的人物,被炮火嚇沒了魂,則是固守舒適圈的體現,和對外在世界改變的抵抗。

正如現在,世界總是不斷更迭,如若把一個人的舒適圈固定,他便如甕中的蛐蛐,隨便什麼改變,就會讓他喪失意志。

3、讓他一直做自己擅長的事

“盡其所長”,是在人類社會最物盡其用、經濟適用比最高的濃縮詞。讓一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的確符合快節奏生活對人們高要求,但“一直做自己擅長的事”卻充滿乏味與疲憊感。

就像當你熱衷於漫威電影的熱血澎湃時,反覆看,反覆刷有關的微博對你來說簡直樂此不疲。但若只讓你關注它,只讓你看這些,過不了多久熱血恐怕也會磨滅。

也如同東野圭吾的《布魯斯特的心臟》裏,製作機器人的流水線上,無論工人還是機器人,都在日復一日的同樣動作中勞累、疲憊、最後更新換代。

人類是具有冒險精神和野性的,也多多少少從心底渴望着新事物。如果讓一個人只做他擅長的事,便只如西西弗斯不停推石頭的古希臘神話。這樣的乏味,煩躁下,精神世界的崩壞便如期而至。

由此可見,精神層面摧毀一個人不難。這也反向警示着我們,當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同我們打交道時,需要小心這類毒雞湯。世上行走不易,你我都值得爲精神的澄澈而奮鬥。

常見的幾種家庭冷暴力現象

1、掌控對方

有的人掌控伴侶是爲了壓抑對方,害怕對方太靠近自己。他不明說“我不愛你”,卻總是用間接的方式表達。就像本傑明和安妮。

安妮本來和一個有婦之夫有婚外情,但後來認識了單身的本傑明,本傑明懇求安妮放棄這段外遇,安妮同意了,她和本傑明同居了。

但之後本傑明卻疏離而冷漠。他處處評斷批評安妮,安妮的姿勢、語言、消費習慣都被他嘲笑,做什麼事情他都沒有好臉色,而且在公共場所,本傑明也從來不承認安妮是他的愛人。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第4張
  

2、不負責任

很多冷暴力發生在出軌的一方針對受害的一方,因爲他們不願爲自己的婚姻失敗負責,於是設下圈套,迫使受害方趕他出門,把離婚的責任推給受害方。

電影《無問西東》裏面,劉淑芬供養許伯常讀完大學,逼他履行婚約,許伯常受道德約束,不願揹負“陳世美”的罵名,只好就範。

但是兩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吃米飯,妻子吃鹹菜泡水,屋子裏的東西分得一清二楚: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劉淑芬摔了他的碗,他寧肯用自己的飯盒喝水也不用妻子的。許伯常也許只是想要逼妻子離婚,但卻陷入了另一個悲劇。

3、轉移恨意

受到精神虐待的不僅僅是配偶,也可能是孩子。

有時候施虐者無法控制自己的病態行爲,把恨意從配偶身上轉移到了子女身上;或者受虐的妻子無法正面抗議施虐的丈夫,只好把自己的怒氣發泄在孩子身上。受到精神虐待的兒童不明所以,反而拼命想要獲得父母的認可,卻終歸得不到。

精神上受折磨造成的痛苦 第5張
  

4、直接虐待

很多父母抱着“教育孩子”的合理化藉口,對孩子有意無意地拒斥。他們總是在抱怨孩子笨、不懂事、不夠聰明、不漂亮……

這些施虐的父母因爲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便常常引發對孩子的精神暴力,他們貶損孩子的人格,使得孩子逐漸喪失關於自我的意識,而父母還虛僞地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生活中的冷暴力一直都存在,有時候冷暴力的程度比較輕,我們以爲寬容點就能夠一笑而過,但有時候冷暴力的嚴重程度超過了我們的想象,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冷暴力最大的傷害是對毀滅對方的自我價值。就像劉淑芬說的:你讓我覺得,我是這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她控訴:外人只看到我打你,但他們沒有看到,你是怎麼打我的……你不是用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態度!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