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青少年的禮儀學習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十分具有幫助,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的重要性。本文簡述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希望能解決你的疑惑。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1

一、從「夾腳拖鞋」談起

還記得去年在白宮發生的「大學女生穿拖鞋晉見總統」的風波嗎?

酷日炎炎的七月中旬,美國西北大學的女子曲棍球隊(Women’sLacrosseTeam),在贏得全國比賽冠軍後榮獲布希總統召見。當天,這些來自美國知名學府的女學生,竟穿着流行的「夾腳拖鞋」赴白宮晉見總統,結果引發了社會大衆對女大學生「不懂禮儀」、「不尊重總統」的批評。

從照片中可以清楚看見站在第一排的幾位女學生,穿着深淺不一的去夏最流行的夾腳拖鞋,年輕的臉龐展露出青春燦爛的笑容。誰也沒料到這張照片竟會爲她們惹出如許大的風波來。

事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專訪了兩位穿夾腳拖鞋的女學生,問她們爲何穿夾腳拖鞋到白宮晉見總統?這兩位女學生不以爲然地說:爲了那次難得的晉見總統的機會,她們特地到服裝店AnnTaylor挑選衣服,看到顏色正好可以搭配衣服的夾腳拖鞋,就順便買了下來,她們心想:這樣「既漂亮又舒服」,根本沒想到有何不妥;她們並表示:布希總統接見她們時非常親切,根本沒有提及任何有關鞋子的問題,也沒低頭打量過她們的鞋子。

言下之意,彷彿媒體吹毛求疵、多管閒事,社會大衆也未免太大驚小怪了。

不管這些女學生如何自覺委屈、無辜,在莊嚴、典雅、象徵美國政府的白宮,穿着休閒的海灘夾腳拖鞋,與一國之尊的總統合照,即使當天她們果真享受到「既漂亮又舒服」的感覺,確實顯得不夠莊重。

當然,女學生們也可以聳聳肩說:「管他呢!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的確,沒有任何負面的評語足以對她們造成直接的傷害,沒有任何法規律令可以對她們不得體的穿着加以懲罰;然而,所謂「禮儀」,本來就與「個人至上主義」的風格大相徑庭;良好的禮儀往往是「即使我喜歡,有時候也不可以」的一種節制,是對「自我」的要求與規範,更代表了一個人的文化素質與涵養。

從一個人的禮節儀表和談吐,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氣質與教養;從一個羣體中許多成員的外觀和知識份子的言論,往往可觀察出這個社會(或國家)的公民素質和文明進展。

無論如何,在「夾腳拖鞋」風波之後,美國知識份子立即開始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據美聯社報導,近二、三十年來美國人的禮儀素質大幅下滑,許多人有越來越多不合時宜的行爲,把美國人的公共素質拉到了最低點。美聯社的民意調查中,將近百分之七十的人認爲現在的人比二、三十年前粗魯,美國青少年在禮儀方面的表現相當失敗。

有人認爲:美國青少年在禮儀方面表現不佳,父母和傳媒應負很大的責任,許多忙碌的家長和單親父母幾乎沒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教孩子基本的禮貌行爲,以至於許多孩子連基本的生活禮儀都不懂。

也有人認爲: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現在已爲人父母,他們對於基本禮儀並不注重,所以他們的孩子當然也無法理解:穿着沙灘夾腳拖鞋到白宮與總統會面是極不禮貌的事情。

總之,過度的個人中心主義以及美國快節奏、高科技化的生活方式,使得許多美國人不再注重禮儀和言行舉止,人們粗魯的行爲和言語,替美國社會帶來更爲緊張而粗糙的人際關係。

二、禮儀與領導能力的關係

每次在介紹哈佛大學教授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慧論(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時,我總會問大家: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至少應具備那些智慧(或那些條件)?

從語文智慧到人際智慧、內省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等,在在受到大家的重視,甚至於寬廣的視野(須具有國際觀)、良好的適應力(亦即挫折忍耐力),以及專業技術………等,無不被認爲是領導者不可或缺的條件;然而,在此必須特別強調的是——良好的禮儀。

從多元智慧的觀點來看,良好的禮儀可以涵括於人際智慧中,一個具有高度人際智慧的人,自然懂得以「誠於中,形於外」的禮儀,來爲自己的言行舉止加分,讓自己在別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因而做起事來左右逢源,無往不利;相反的,儀態不佳、粗暴無禮的人,很難受到他人的尊重,做起事來不免左支右絀,到處碰壁。

根據USAToday的報導,一般公司在徵求員工時,最重視的不是一個人的溝通技巧,也不是工作經驗或強而有力的推薦函,而是得體的儀態(禮儀)。顯而易見的,一個人若不具備良好的禮節儀態,連求職都成問題,更談不上領導能力了。

禮儀」兩字係指一個人面對他人時應有的禮節及應對,這包括了內在的修養(誠敬)與外在的規範(禮節);換言之,從用餐、品茶、穿着、打電話、握手、排隊、乘車、看電影,一直到參加party,一舉手一投足都應進退有節,端正合宜,表現出個人良好的教養與素質來。

良好的禮儀必須發自內心,自自然然形之於外,才能讓別人欣然接受,甚至心悅誠服;否則不免顯得虛僞做作,引人反感。

由此可知,禮儀可塑造個人良好的形象,進而提升工作效益和領導能力。相反的,缺乏良好的禮儀,不但無法令人尊敬,更無法成爲成功的領導者。

然而,禮儀和領導能力的培養絕非一蹴可及,需要假以時日才能逐漸養成。站在教養孩子第一線的父母和師長更須以身作則,才能協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禮儀,建立良好的習慣。

總之,禮儀是領袖魅力的基礎,良好的禮儀可以美化人的氣質、提升領導能力,同時幫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場所和休閒時間,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良好的禮儀作基礎,才能受人尊重。然而,目前一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大多僅顧及各種學科的學習和智力的鍛鍊,很少涉及禮儀的指導,這恐怕是現代教育最令人遺憾的地方吧。

三、中西合璧的禮儀課程

青少年的禮儀課程應以生活化的方式進行,一方面指導孩子各種禮儀的常識,另一方面則配合課程舉行各種相關的禮儀活動,讓孩子能充分了解各種禮儀,並深入情境,學以致用,時時刻刻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

那麼,禮儀課程究竟應包括那些內容呢?讓我們從生活的基本層面着手。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上的細節,都是我們每天重複進行的事,卻也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部分。舉例來說,用餐時的禮節、公共場所的衣着、打電話、與人應對、握手、搭電梯、排隊、乘車、讚美他人、課堂的禮節………等,都是我們每天必須使用的基本禮儀,至於參加比賽、看電影、開會、表達意見、自我介紹或介紹他人、接待客人、使用公物的禮節,甚至於球場、網路、手機的禮儀,都是不可忽略的基本生活細節,能夠進退有禮、言語得體,自然可以無往不利,贏得他人的敬重。相反的,舉手投足之間粗魯無禮,或是言語失當、穿着不得體,徒然顯出一個人缺乏教養、「暴發戶」般的低俗格調罷了。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粗魯隨便的言語行爲相當無奈,卻又不知如何加以糾正纔好,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予以姑息,甚至自我解嘲地說:「美國孩子不都是這樣的嗎?」

美國孩子究竟是否都粗魯隨便,言行舉止失當無禮?這一點我們暫不評斷,然而教養下一代是父母、師長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把孩子培育成彬彬有禮、氣質不凡的人,或是放任孩子自由發展成粗野無禮、舉止隨便的俗夫,全在自己一念之間。

再說,美國人未必個個缺乏教養、不懂禮儀,反倒是許多來自「禮儀之邦」的華裔後代,只學了美國低下階層的粗暴無文,卻未學到優雅細緻的美國精髓,豈不令人遺憾?

其實,美國的教師和家長亦不乏重視生活教育者,讓我們以美國教育工作者RonClark爲例,並向大家介紹他所寫的“TheEssential55”一書。

RonClark是美國南方人,大學畢業後,他先在北卡州偏僻的鄉下擔任小學教師。當地的學生極爲弱勢,資源又缺乏,一般教師都不願去任教,結果他把他那一班學生教成全國知名的好學生。隨後,他在電視上看到紐約市最貧窮的哈林區的報導,發覺那裏的學生更爲弱勢,更缺乏資源,他於是決定搬到紐約市,找到電視節目中介紹的那家小學,向校方毛遂自薦。兩年後,那些學生變得彬彬有禮,學習成績亦大有進展。

RonClark曾獲「全美最佳教師獎」,前後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他把他多年來教養學生的經驗,寫成了“TheEssential55”一書(中文譯爲【優秀是教出來的】)。書中他一共列出了「超基本班規」五十五條。這五十五條班規並不是教我們如何讓孩子的功課突飛猛進,而是告訴我們「如何指導孩子做人的道理」。RonClark認爲:做人處事的道理通了,學業自然突飛猛進。

仔細觀察RonClark這五十五條班規,其中包含了「禮貌」、「尊重」、「誠實」、「負責」……等良好的素質與價值觀,更是爲人處事的基本道理,例如:

1、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遇到大人,須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或有沒有」,或是回答「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點頭或搖頭,也不可以「哦」或「嗯」含糊回答對方。)

2、與人互動,眼睛要看着對方(當別人對你講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着對方;如果旁邊有人發言,你應轉過頭去面對那個說話的人。)

3、別人有好的表現時,要替他高興(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鼓掌恭喜他。)

其他如: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自己有好的表現時,不要炫耀,輸給別人也不要生氣;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接到獎品和禮物,不可嫌棄;不可主動向師長討獎品;未經許可,不可隨便離開座位………。

以上這些規矩和禮儀,其實是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是在教導孩子成爲一個自愛、愛人、自重、尊重別人、守規矩、愛讀書、負責任、能爲別人着想的好孩子。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

說實話,要指導孩子學好各門學科並不難,但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態度,並且懂得應對進退,卻相當困難。因爲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儘管重要,孩子不一定能夠理解;即便理解了,但「知易行難」,能不能做到還是另一回事。

在美國這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RonClark竟能將學生訓練成活潑、健康、守規矩、有禮貌的小孩,這其中除了身教、言教之外,更需要無比的愛心與耐心,以及教師毫無保留的付出。RonClark的經驗之談,實在值得天下所有爲人師、爲人父母者參考。

青少年的禮儀課程除了RonClark的“TheEssential55”一書可供參考之外,更別忘了參考我們老祖宗的哲理、儀規,例如:清代李毓秀根據論語中孔子的一段話而編成的兒童啓蒙書【弟子規】,便頗有參考的價值。

【弟子規】一書所談的其實是極爲實用的生活禮儀,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以及「出必告,反必面」………等。這些古訓旨在教導孩子孝親敬長,其中蘊含的是中國人的倫理孝道。而外出時須明告父母要去那裏,返家後應面見父母,好讓他們安心,更教孩子要時時體諒父母親的心意,別讓父母有所牽掛。

不過由於時隔久遠,大環境丕變,【弟子規】、【孝經】、【三字經】等古代經典的內容難免有其不合時潮的部份,我們應儘量去蕪存菁,並加入西方的禮儀規矩,力求中西合璧,融合古今,以推動合乎時代思潮的禮節儀規,好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在美國自由民主而開放的環境中,學會基本的做人道理,培養優雅得體的生活禮儀。

四、結語

爲了培育文質彬彬、端正有禮、身心健康的下一代,父母師長應儘可能把生活禮儀教給孩子,這是衆所周知的事,然而「知易行難」,怎麼教才能被孩子接受呢?「堅持」應是最重要的原則!大人的堅持深深影響孩子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相反的,若連大人本身都不重視,姑息敷衍,因循苟且,又缺乏良好的身教,孩子怎會願意「找自己麻煩」,遵守這些規矩呢?

讓我們一同努力,把禮儀的觀念傳遞給下一代,讓孩子學會惜福、懂得感恩,時時刻刻爲他人着想;讓我們從小地方着手,不時對孩子耳提面命,不斷地幫他們調整言行舉止,以引導我們的下一代塑造出端莊優秀、身心健康、彬彬有禮的良好形象。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2

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直呼姓名不禮貌,要用標準稱呼。

2、對兄、弟、姐、妹要找到雙方舒適的稱呼,但是在正式場合或者是初次見面不要直接稱呼名字。

問候禮儀

對同學,老師,長輩按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使用不同的問候語。

青少年的基本個人禮儀 第2張

1、早起後問,早上好。

2、睡覺前問,晚安。

3、過生日祝: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4、過節時:祝節日愉快。

5、外出時:祝一路平安。

就餐禮儀

1、吃飯前,要幫父母、長輩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飯時,讓長輩先入座。要等父母長輩先開始吃,纔拿起碗筷吃飯。

3、吃飯時,不狼吞虎嚥,不無故講話,不隨意走動,菜渣殘骨不要亂扔。不要對着餐桌咳嗽打噴嚏。

4、若長輩給自己添飯夾菜,要說謝謝小學生禮儀常識大全小學生禮儀常識大全。若比父母、長輩先吃完飯,要請父母、長輩“慢吃”。

5、吃飯後,要幫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