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每個人都有自己社交圈,寶寶也一樣,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也是需要建立友誼的,作爲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下面分享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1

1、媽媽是第一個“好朋友”

寶寶社交的第一步從出生就開始了。雖然小小的他躺在那裏還不能說話,但是通過哭、目光接觸、笑等表情,我們的小社交家完全能和周圍人互動起來:他能模仿周圍人的表情,而很快,親友們就能從小傢伙的肢體信號中“破譯”他的需要了。

媽媽、爸爸、保姆或祖輩的撫摸、親吻、及時的迴應,爲孩子提供了安全感,讓他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有了這種關愛的保障,小社交家才能安心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包括與各種各樣的人“相遇”,並且建立良好的關係。可以說,合羣的第一階段是在孩子的家庭中完成的,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媽媽的愛。

2、尊重孩子間從小建立的友誼

無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生活中有一個親密的朋友都是很珍貴的。你知道嗎?當一個孩子有朋友時,玩的時間會比沒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與人分享,同別人交流的時間更長。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

有些規則可以幫到你:

2歲以前,孩子們喜歡熟面孔,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陌生的孩子會讓他們擔心。

多組織2歲以後的孩子參加偏“動”的遊戲,如盪鞦韆或騎車等,這種活動不僅有利於小夥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間的積極互動要比在那些安靜的動手遊戲(如搭積木)中的互動高出2倍。

3歲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時,喜歡有成年人在場。雖然父母不一定要參與孩子間的活動,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3、保護自己是基本的態度

孩子間的小衝突,一般不必太認真,放手讓他自己在歷練中學會交往。但是要注意控制一些極端行爲,讓他不被過度傷害,也不去傷害他人。如果弱勢的一方能夠反抗並且懂得保護自己就好,但是如果孩子不會,就需要我們教給他保護自己的辦法。

及時閃躲、表達憤怒,甚至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還手”也未嘗不可。在衝突中保護自己,這也是一種社會適應的方式。

4、遊戲是一種有用的準備

很多研究都證明,“角色扮演”遊戲能幫助孩子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在這些遊戲中,玩具可以給孩子另一個視角,讓他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2歲以後,可以和孩子玩一玩角色遊戲。遊戲之後,你們可以聊一聊:“剛纔你演的是什麼,後來又演了什麼?這幾個角色裏,你覺得誰最努力?誰最有耐心?

5、分享要靠後天學習

1 歲半以後,隨着“自我中心”思維向“社會化”思維的轉化,孩子所要學的一項重要的技巧,就是分享。分享是其他友誼技巧的基礎。

分享並不是天生就會,只有到了3歲左右,才真正出現分享行爲。在學會分享之前,孩子先要知道什麼是“我”和“我的”。知道什麼東西屬於“我”,才能真正學會分享。

分享意味着快樂。硬逼着孩子和別的孩子分享是不現實的,只有孩子清楚了什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他也期待着讓別人與他同樂時,分享行爲才能真正主動出現。

6、我接受你的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兩三歲的孩子間很容易發生衝突:搶玩具,推搡,抓頭髮,有時甚至會咬人。對這個階段的“武力事件”,比較合適的態度是:接受情緒,引導行爲。比如:“我理解你很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如果一個孩子剛開始用打人的辦法處理事情成功了,以後他會更容易用打人的辦法來處理其他事情;如果大人的態度不堅決,不明確,孩子打人的行爲可能就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讓孩子看到一種除了打人以外的處理好事情的方法。比如協商、交換等方式,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談判”。

7、學會欣賞自己

2歲以下的孩子拒絕同別的夥伴玩?這很正常,這個階段他很還沒準備好與小夥伴正式開始交往,他還等着你遞給他玩具呢,而不是主動參加別的小朋友的遊戲!

即使大一些的孩子,你也沒有必要一定出馬,“催促”他變成交際明星。一般情況下,孩子要到3歲左右,才能找到一個他喜歡的小夥伴或加入一個小團體。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2

不同年齡寶寶怎樣建立社交圈

寶寶的“社交恐懼症”

有的寶寶大方開朗,特別喜歡和小朋友交往,也會主動和其他寶寶交際。可有的寶寶卻生性孤僻,膽小,不願與小朋友交往,一到陌生環境就會膽怯。很多媽媽以爲這是小問題,年齡大了自然就好了。其實,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被稱爲“兒童社交退縮性行爲”。

一般來講,大多數寶寶在陌生的環境或意外情況下,都會表現出短暫的退縮。但通常會隨着時間和環境的變遷逐漸適應,並會在做遊戲等活動中主動發展自己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但如果這種行爲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就容易發展成社交敏感症,甚至社交恐懼症。

寶寶的社交圈父母你知道多少 第2張

尋找對策

1-2歲:增加寶寶社交機會

勤帶寶寶到親朋好友家拜訪,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多與小朋友交往、玩耍,要增加交往機會。同時增大他在集體活動或遊戲中大膽表現自己。通常,1歲左右的寶寶已有了社交的意願,比如,他們在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會用手指指他,還會把食物送到別的寶寶嘴巴里去。育兒專家指出,當寶寶想要爭奪別人的玩具時,其實也是他社交的開始,這表明寶寶玩的時候開始注意別人,注意同伴的玩具了。這時,爸爸媽媽不要一味阻攔,更多給他們創造機會,可以示意寶寶向別的小朋友好。媽媽要多鼓勵寶寶同小朋友互相交換玩具。這樣的交換,會讓寶寶體會到放棄一樣東西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同小夥伴分享並沒有什麼損失;父母還可以通過與小夥伴交換玩具教寶寶怎樣用語言索要一件他想要的東西。在寶寶學會說“我要這個”之前,他可能只會用手指着一樣東西表示他的需要。如果別的寶寶不把玩具給他,媽媽可以逗逗寶寶:“別人不同意呢,寶寶怎麼辦?”讓寶寶學會怎樣索取和讓步。

2-3歲:遊戲和童話的啓發

拿寶寶平時喜愛的布偶玩角色遊戲,通過角色扮演讓寶寶體驗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寶寶的社交經驗。並多跟寶寶講一些小動物或小朋友之間如何交朋友的故事。如果寶寶和小夥伴發生爭執,只要事態不很嚴重,可以在一旁靜靜觀察。並用平時經常講角的故事啓發他:比如故事裏的小白兔和小松鼠發生爭吵後,是怎麼化解矛盾的等等。3歲左右的寶寶已聽得懂故事,有趣的故事,比簡單生硬地講道理能更好地開啓寶寶的心扉。同時,這也是培養寶寶情商的好機會,可以幫助寶寶分辨和識別他人的表情,爲他日後學會觀察人,同小朋友打交道奠定基礎。實際上,寶寶和別的寶寶一起做遊戲,相互配合的過程中,他會認識到並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與他完全一樣,每一個夥伴都有獨特的性格。你會發現他更加傾向於與一些寶寶玩耍,並開始和他們發展友誼。在建立友誼的過程中,他會發現自己也有一些讓人喜歡的特徵——這種發現對他的自尊心的培養有強烈的支持作用。

4-5歲:提高寶寶表達能力

口齒伶俐的寶寶朋友會更多。平時多讓寶寶複述故事或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3歲以下的寶寶,社交還需要媽媽的幫助,可以邀請一個與寶寶同齡的小夥伴來玩,他們玩的時候,自己也參與。寶寶和其他小夥伴玩耍時,要幫助寶寶用合適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渴望,避免他感到挫折。當他和小夥伴發生打架時,要與他談心,弄明白他爲什麼這樣惱火。也要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理解並接受他的感受,但讓他明白打架不是表達感受的好辦法。然後,建議他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後,在他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以後——而不是以前,讓他向小夥伴道歉。一個4歲的寶寶已經開始明白“道歉”的意義。 精彩推薦: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