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人的一生不能缺少交往,換句話說,孩子是在交往之中長大成人的,君子之交講究真誠,親子之交講究平等。下面一起去看看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1

人的一生不能缺少交往,換句話說,孩子是在交往之中長大成人的,君子之交講究真誠,親子之交講究平等。所謂平等,既不能處處順從寶寶讓他高高在上,也不能強行限制和管教把他至於控制之下。高高在上的寶寶因爲很少經受挑戰和真正的磨練,心理和智力的發展都將趨於落後。

在壓力中逆來順受的孩子因爲心靈的能量得不到有效的釋放,常常會發生心理障礙,創造性遭受破壞的同時很容易伴發行爲問題。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家長教養寶寶的過程中,每一件具體事物的處理方式都在對孩子的個性發展發揮作用。吃的方面如此,比如家長強迫寶寶吃喝,機械地規定進食時間等等。

容易造成厭食以外,還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壓力;隨便寶寶挑食,邊吃邊玩邊哄,一味地順着孩子的衝動,常常造成偏食以外,還會嬌縱孩子進而產生性格缺陷。

玩的方面也如此,有些家長爲了開發智力過多要求孩子做這做那,尤其是強迫孩子按照規定的方式玩耍,這樣短期內似乎滿有成績,但時間稍長就會發現寶寶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開始出現問題,而且可貴的創造性也會遭受損害。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第2張

反過來,如果家長任憑孩子自由發展,事情做不好遊戲玩不好就隨便放棄了,不僅有礙智力發展,對於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也十分不利。

我們常常看到孩子跟家長遊戲時與同小夥伴遊戲時截然不同的表現,在小朋友當中孩子更隨意、更主動、也更樂於參與和模仿,這就是平等的力量。

家長的技能和活動特點自然跟孩子大相徑庭,但重要的是我們與寶寶交往時心理上要保證平等,孩子有他的自主意識,也有相當的能力,跟他遊戲萬不該當成任務,而應該努力投入其中做個真正的玩伴。

大一點的寶寶語言能力大大進步,也懂得了很多事物,家長可以跟孩子講講成人的觀點,也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經常平等地與寶寶交流思想,既能讓孩子有所獲益,家長自己也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2

親子溝通八大技巧

1.關心的眼神

在和孩子說話時,父母一定要用關心的眼神注視着孩子,隨時注意孩子的表情、行爲,以適時給予輔導與協助,這也能讓孩子有更多被重視的感覺。

2.多使用短句

和孩子說話時,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讓孩子能聽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並且要重複自己所說的話,直到孩子瞭解爲止。

3.語調有變化

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說話的語調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變化,這樣更能吸引孩子來注意傾聽。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第3張

4.內容要具體

說話的內容要具體,而且是說現在的事,否則孩子提不起足夠的興趣來交流。

5.語氣要溫柔

不要老是用責備的語氣,多使用溫柔、建議的語氣,例如“不然,你說說看……”“媽媽很想聽聽你的想法”,這樣一來溝通的氣氛纔會好,孩子也更願意說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帶微笑

當孩子願意說出自己的心事時,請您面帶微笑注意傾聽,這樣孩子才覺得父母對自己很關心、很重視。千萬不要邊做其他事邊聽孩子說話,那樣孩子今後可能就不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了。

7.能發現優點

父母應該主動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要知道,獎勵往往比懲罰更有效,而且親子關係也不至於太緊張。

8.會換位思考

要將心比心,父母應該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事情,這有助於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彼此之間更貼近。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呢

一、做一個好聽衆

隨着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爲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彆扭的事。而對於父母來說,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裏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

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並做一個好聽衆,而晚飯是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說話,會讓兒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第4張

二、學會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着。這種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而對父母來說尤其如此。

幾乎從事任何活動都能得到這種相處的機會,例如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或進行體育活動。一位父親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常常和14歲的兒子在清晨打羽毛球。

那時候我們往往談起某位老師或學校裏發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隨便聊聊,不是嚴肅的討論。我發現兒子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談話,從這種活動中我也較好地瞭解到兒子的情況。”

三、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爲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

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四、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儘量不要擅入他們的房間,不要讓他們覺得只有跑到外面纔會有這樣的空間。

我的一位同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說:“孩子的房間裏常常擠滿了他的朋友,他們或談天說地,或吃東西,或玩電子遊戲,雖然經常吵吵嚷嚷,但我覺得這並不要緊,因爲只要孩子沒有變壞,很安全就行了。”

當代的青少年越來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們往往因此變得感情冷淡、喜歡獨處,不肯與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幾歲的孩子避開或推開會感到很難過,其實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現,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儘管孩子想避開父母,卻不希望父母也這樣對待他們。

五、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很多專家建議,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說或可能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因爲把話寫下來,你的話就會顯得很有分量,一般人會認爲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

有一位美國的母親發現她14歲的女兒已經開始同男孩子約會了,她想向女兒強調性愛可能引起的危險後果,但是每次剛剛開口,女兒就不耐煩地說:“這些我早就知道了。”

親子溝通要講究平等原則 第5張

於是這位母親就寫了封信給女兒,她在信中細說了她的憂慮,還說她知道自己不能對女兒凡事都要過問,然後她把信放在了女兒的牀上。女兒一直沒有表示收到過這封信,直到三年後的一天,母女倆正在廚房裏忙着,女兒突然開口說道,她正在等待那個人的出現,因爲“那封信影響了我”。

六、不要無所不問

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爲禮物,加以珍視。曾有一位身爲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歲的女兒回家後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沒有告訴她原因。於是她陪女兒坐在沙發上摟着她,過了一會兒,女兒就走出房間不哭了。

那位母親始終不知道女兒爲什麼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兒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問而是慰藉。幾年後母女倆談起這件事時,女兒已經記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說她記得當時母親在她身邊,而對女兒來說,母親在身邊纔是最爲重要的。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但是他們又不願意被別人看做是小孩子。這種矛盾就讓很多的父母與孩子產生不快。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儘量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與家長處於同一個位置層面。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