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作爲80後而言,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都正爲教育好孩子而發愁。那麼大家知道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一起來了解吧!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1

幼兒怎樣教80後家長很迷惑

“從‘獨生子女’到‘爲人父母’,80后角色正在悄悄轉變。”

進入“獨帶獨”時代,80後家長在孩子教育上面臨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衝突。80後家長都十分年輕,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完全不會給人明顯的父母與子女間的感覺。

此外,80後家長學歷普遍較高,對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見解,但他們工作壓力比較大,帶孩子的時間非常少,這樣新的幼兒教育問題隨之而來。

專家建議80後家長應定期學習先進的國際幼兒教育理念,探索該怎麼更好地去和孩子相處,怎麼去教育孩子。

80後家長Ada從小受過西方教育,讚賞自由開放、創造思維的西方教育模式。

女兒樂樂進入幼兒園之後,她的枕邊書變成了勞倫斯·科恩的《Playful Parenting》以及阿黛爾·法伯的《HowtoTalk SoKids WillListen》。同時,她定期參加了GPST—PT國際幼兒教師課程。

學習能充分滿足2—6歲的幼兒教育所需專業幼教知識,樹立科學的時尚育兒理念。在她看來,育兒應當是家長和幼兒園雙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兒怎樣教,幼兒教師該補課

“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

幼兒教學是一項非常專業化的工作,只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化教育與培訓的人員才能夠勝任這項艱鉅的工作。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特別是當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兒教師角色,也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匠型”教師,而是現代意義上的“專業型”教師。

幼兒園應逐漸打破傳統思維推出創新舉措,比如安排靈活的接送時間、多開展親子互動活動、舉辦親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動等。

當然這樣也就意味着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顆足夠包容的心外,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育理念。

針對這一現狀,GPST—PT國際幼兒教師認證引進國際領先的教育理念,科學有效地開發幼兒潛能。

如通過引進歐美教育心理學概念——“心情教育”,讓學員學會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幫助孩子建立成功感,從而讓孩子有表達的意願,並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嚮往。

這樣,小孩子上幼兒園不再是一種痛苦。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2

作爲80後,已經步入中青年,慢慢成爲社會的中流砥柱,同學,朋友中已經有很多人工作小有成就。

但常常還是有些老人的聲音,“誰誰誰,這麼大了還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或是結婚後又離婚”,在他們眼中,人就應該買房,結婚,生子,而且還要生兩個。

彷彿在他們眼中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就有罪,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自己,以後沒有人給他們養老。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報道,現在的很多85後“佛系青年”,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這對於農村出生的我們來說,簡直是大逆不道,有背祖宗。如果自己是這樣做的,肯定早就被趕出家門,落得不忠不孝的名聲。

對於我們父母的思想,我們是完全沒有能力去更正,他們早就已經形成固有的思維。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白天去田裏幹活,晚上回家照顧孩子,已經是習以爲常的事。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第2張

而作爲80後的我們,應該怎麼對待自己的下一代,值得每個人深思。我們是應該像父母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用打,罵來解決問題?

還是應該另闢蹊徑,爲我們的孩子找到新的出路。答案顯而易見,很多80後的父母,現在都在探尋一種新的相處模式。“平等,尊重”。

能夠看到很多父母都是很尊重自己的孩子,儘量聽取孩子的意見,不理解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慣,被慣壞了怎麼辦。

我也曾在內心有一絲擔心,當孩子太有主見時,我們應該用什麼引導我們的孩子成爲一個有涵養,懂禮貌,對社會沒有危害的人。

而我現在終於心裏有底了,有一種東西叫“愛”,他是唯一能夠牽絆孩子和父母割不斷的繩索。

當孩子在出錯時,只要我們最多的耐性好好的引導,我想每個孩子都會明白父母的苦心。而我們作父母的,對孩子的要求僅僅是他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其它的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進行教育。

作爲80後的我們,我希望能夠成爲最寬容的一代。寬容自己的孩子,讓他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3

對孩子要重“天性”,也要重“規矩”

一些家長對孩子“放任”,則表示自己是學習“西方育兒方式”,覺得“國外孩子很追求個性,家長很‘放’”,這其實是很片面的理解。

西方的家庭,其實很注重孩子在各種場合規則意識的培養,有着最基本的規範和禮儀。

丁琳老師對奧 巴馬的九條家規印象很深:“這九條家規,包括作息、勞動、交友等方面,是對孩子底線的要求,你可以自由成長,但是你不能過那個界。

但是我們現在很多家長卻認爲一旦自由,就沒有界了,你怎麼做都可以’。”尤其在生活規範上,覺得孩子尚小,要求很鬆。

前段時間,丁老師家來了個美國小客人——一個三年級的小姑娘。她發現,美國姑娘的家教很嚴,讓她很有觸動。小姑娘三年級,和所有孩子一樣,對糖果“毫無抵抗力”。

在吃了一顆糖果後,她詢問媽媽可不可以吃第二顆,媽媽很明確地說,不可以,她就平靜地接受了。

80後們都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第3張

小姑娘的媽媽說,每天吃多少糖果,在他們家是“原則”,原來怎麼定的,就怎麼執行,不會因爲是在外做客而有例外。這位媽媽還告訴丁老師,如果孩子哭鬧耍賴,還有相應的“政策”。

再比如,過萬聖節,孩子們結隊去討糖,老師會說好討來的糖要如數上交,不能自己偷偷吃,孩子們都要遵守,每個孩子分了糖帶回家,放進櫃子,說好每天吃幾顆就吃幾顆,沒有例外。

小姑娘的媽媽說,每年,“家規”都會有一些變動,會提前和女兒說好。她的“家規”有:玩玩具,拆了一個要先玩好,再拆另一個;被子要自己疊,房間要自己整理;

美國是個文化大熔爐,孩子一起玩要尊重別人的文化差異,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等等。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