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很多人認爲早產兒不是什麼好詞,早產兒相較於正常嬰兒來說,各方面發育較爲遲緩,而且需要及時補充營養保證早產兒正常發育,現在分享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1

1、耐心餵養

餵養是生長髮育的基礎。由於瘦小的嬰兒生後即經歷了痛苦的磨難,各方面能力較正常嬰兒差,表現爲吃奶的力氣不足。由於寶寶嘴小,應選用適宜的奶頭;由於吸吮力氣不足,應耐心餵養。一般出院初期,一次餵奶多需要30~40分鐘。而且,餵奶期間寶寶經常會睡着。

可以撫摩耳部弄醒寶寶,完成餵養。由於控制胃部入口處的賁門肌肉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餵養後的嘔吐現象。遇到這種現象時,應將寶寶置於側臥位。這時,一側嘴角處於低處,口腔內存留的嘔吐物易於流出口腔。千萬不要豎着抱寶寶,這樣存留口腔內的嘔吐物會嗆入氣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2、 預防接種

當寶寶體重達到2000克時,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接種。由於寶寶出生體重不同,經歷的疾病過程也不同,達到2000克的早晚差異較大。今後的預防接種程序只能因人而異,由醫生爲您的寶寶制訂特殊的預防接種時間表。家長應該根據這特殊的時間表到當地保健部門爲寶寶進行接種。

3、家庭用藥

由於早產兒出生時發育不成熟,生後孵育治療過程會促進器官功能逐漸成熟起來,可仍然會存留一些問題。比如:貧血、骨發育不良(如早產兒佝僂病)、慢性肺功能異常(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視力發育異常(如早產兒視網膜病等。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

由於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寶寶出院回家後會服用或吸入一些藥物。給小嬰兒喂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醫生的許可下,可以將一些藥物隨奶同時喂入,這樣可以保證藥物的服用。對於吸入藥物,應在餵奶前完成,以避免嘔吐。

早產兒出院後如何護理

1、早產兒吮吸力不足,所以新媽媽要耐心餵養。一般出院初期,一次餵奶時長是30-40分鐘。

2、剛出院的早產寶寶,頭兩三天內每餐的餵奶量不必增加,可以維持在醫院時的餵奶量,等到寶寶適應了家裏的環境後可逐漸增加餵奶量。因爲環境的變化對早產新生兒來說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腸胃功能。

3、採取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順順呼吸約十秒鐘,然後再繼續餵食)的餵食方式,可減少寶寶吐奶或造成呼吸上的壓迫。

4、早產兒可喝專門的`早產兒奶粉,方便消化並能增加營養。

5、早產寶寶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因此一定要細心護理,注意寶寶體溫和室內溫度的恆定性。

6、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及接受注射等,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

7、保持與接生醫生密切的聯繫以便發現情況時能隨時能諮詢。此外,新媽媽還能熟練幼兒急救術,如吐奶、抽搐、膚色發紺時的處理,以免寶寶不適時手忙腳亂,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

早產兒身體弱於足月兒,因此新媽媽應細心護理,留心寶寶的特殊需求,及時滿足他的需求,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2

早產兒出院後如何護理

早產兒出院後,爸爸媽媽不要以爲寶寶就平安無事了,更精心的培育還在後面呢。由於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因此,首先注意的是不要使早產兒傳染上疾病。

爲此,除了專門照料寶寶的人以外,其他人員不要接近寶寶;同時,也不要在家餵養小貓小狗,因爲貓狗身上往往帶有病菌;另外,室內空氣要清新,常開窗戶通風換氣。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讓風直接吹到寶寶的身上。

媽媽在爲寶寶授乳、擦身體和換尿布時,動作要儘可能地敏捷,輕手輕腳。例如,換尿布時不能像對待健康兒那樣握住兩腳向上提,而要輕輕地把早產兒的臀部和整個後背向上擡起來,尿布也不能壓迫身體,要準備一些窄小、柔軟的尿布纔好。

早產兒會經常嘔吐。早產兒易發生紫紺,就是局部或全身因血液中缺氧,皮膚和黏膜變成了青色的症狀。這是早產兒的危險信號,爸爸媽媽要特別地留心,如有這種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耽擱。

由於早產兒機體狀況很弱,因此不要讓早產兒消耗體力,不要加重早產兒的心臟負擔,而保暖和安靜對早產兒顯得更爲重要。另外,爸爸媽媽中總要有一個人留在能看到早產兒的地方照看寶寶,以防緊急情況的發生。

早產兒出院後有哪些要注意 第2張

早產兒訓練擡頭時間

一般來說,足月寶寶到2個月(早產兒寶寶矯正月齡2個月)時能可以稍稍擡起頭和前胸,所以2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練習擡頭。

1個月(早產兒寶寶矯正月齡1個月)的時候只能趴着,還不能主動擡頭,只能本能掙扎,使面部轉向一側,3個月(早產兒寶寶矯正月齡3個月)時頭可以擡得很穩。從最初只能稍稍擡起頭到與牀面成45度,再到3個月時能穩定地擡起90度。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從頭到尾連貫的,頸背部和雙臂的力量都在不斷增強。

早產兒訓練擡頭方法

趴臥擡頭的練習

寶寶能否擡頭,取決於寶寶的頸部力量是否足夠。寶寶1個月以後,就可以在白天清醒狀態下趴一趴了。最好在吃奶前1小時練習,不要剛吃飽練習,免得出現吐奶。

在牀上鋪一條幹淨的浴巾,將寶寶趴放在牀上,用語言和色彩鮮豔的玩具,比如搖鈴、拔浪鼓等,逗引寶寶擡頭。剛開始可能寶寶不適應,寶寶努力擡頭,嗯嗯的使勁,也許不到1分鐘就不幹了,但沒有關係,可以每天可以多練習幾次,並逐漸延長練習的時間,直到每次能趴10分鐘,每天練4—6次。

注意,在睡眠時間,建議仰臥位,避免窒息的發生。

拉起訓練頸部肌肉

對於主動趴臥不配合的寶寶,家長也可以採取另一種方法來訓練,方法是:讓寶寶平臥牀上,家長握住寶寶的前臂拉起,使寶寶的雙肩胛內收,上身上擡45到90度,慢慢前後活動,可以促進寶寶頭頸部的前屈和直立,可以訓練軀幹的控制能力,家長還可以在軀幹拉到90度時,將寶寶慢慢放回仰臥位。

經過上面的練習,寶寶很快就能頭部直立,趴臥擡頭90度。當擡頭很好後,你會發現,寶寶控制不住的想翻身了。經過訓練的寶寶,3個多月就會翻身了,很少訓練的寶寶,可能5個月纔會翻身。所以爲了促進寶寶的運動發育,家長要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做練習。

如何判斷寶寶擡頭穩?

豎抱時,頭不後仰,不需要託,頭也不搖晃;

俯臥時,寶寶能夠支撐起身體,擡頭停留一會兒,並且能夠靈活轉頭。

拉坐時,握住寶寶的手將寶寶提起來,使寶寶的後背與平面呈45度,寶寶頭不後仰,與身體呈一條直線。

擡頭穩了,說明上半身肌肉和協調能力發育完善,對接下來的翻身、坐、爬、站打下堅實基礎。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