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父母從孩子出生以後都是花很多心思的,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點,家庭教育則至關重要,其中家庭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等,下面分享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及相關資料。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1

教育孩子,首先應該做一個有教養的家長。教養,是評判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水準。一個人總是需要教養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背後。

往往是父母素質的缺失,想要培養有教養的孩子,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養。在家裏要孝敬孩子的爺爺奶奶,讓孩子知道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上要遵守公共道德。

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讓孩子有羞恥感,同時,要知錯必改;要養成團結協作的好習慣,在社會上樂於助人。

教育孩子,就應該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關係。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在家中感到的是冷淡、冷酷,就會給孩子心理留下痛苦的傷痕。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良好的家庭中,那裏母親和父親琴瑟和諧,在那裏籠罩着這種氣氛:對言語、思想和情感,對觀點、對微微能察覺的情調的極度關心;關係良好,協調一致,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精神上團結一致,父母的互相信任和尊重;

總之,在孩子眼前展現一切。在此基礎確立起他對人類的美好信念,形成心靈的安祥和寧靜,形成對不良風氣、不道德、危害社會的抵制能力。”爲了給孩子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

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們的意見,有了事情與他們平等協商。爲了孩子,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教育孩子,就要有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家庭是教育孩子的場所,應該讓家中的每樣物品都會說話,都起到教育作用。應該讓孩子在家裏看到的是乾淨、明亮、整潔、有條理的生活環境,使他們感到舒適愉快,這樣的環境才能培養孩子愛整潔的習慣。

這是家風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家裏和孩子一起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並按美的要求搞好室內佈置,以創造一個清潔、舒適、雅靜的家庭學習、生活環境。同時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環境知識的教育和欣賞環境能力的培養。

使他們逐步懂得環境因素與人的關係,受到環境知識和環境道德的薰陶,培養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天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所以精心培養他們良好的修養,博大的胸襟,高遠的志向,高雅的志趣,淵博的學識,才顯得特別重要。而教育子女是要講究技巧的,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

要把教育孩子學習看成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做父母的要儘量拿出時間多陪陪孩子,瞭解孩子的需要,父母也能在這種家庭教育中盡享天倫之樂,孩子也能在良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2

有助於培養良好的親子感情

父母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往往第一時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隨着彼此之間的交流,父母更懂得孩子的內心,可以隨時予以指引,讓孩子可以避免走錯路。

父母放下手頭的工作,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或者閱讀,共同參與彼此的生活,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而父母也懂得孩子的軟肋,親子之間的感情逐漸加深。在這種狀態下,孩子也必然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所有。

開朗樂觀的性格

孩子年齡小,在他們的`眼裏,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如果父母對孩子陪伴不足,那麼孩子便會認爲父母不夠愛自己,父母提供了高質量的陪伴,反而可以給足孩子安全感,孩子會更加開朗樂觀。

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孩子有父母做自己的後盾,他們往往會積極樂觀面對,絕不會因爲別人的一句否定便放棄自己,因爲他們懂得自己是父母的寶貝,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不服輸的精神

總有些孩子習慣性依賴父母,他們將自己當成了父母的附庸。父母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反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鍛鍊孩子的技能,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不服輸的精神。

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讓孩子懂得成功來之不易,遇到困難也是常有的,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父母激勵孩子不斷戰勝自我,方能擁抱成功。

父母陪伴孩子,要避開這幾個坑

缺乏耐心

陪伴孩子時,很多父母的耐心不足,他們只希望孩子展現優秀的一面,看到孩子的缺點,很多父母往往火冒三丈,他們會批評孩子,甚至會辱罵。在這種陪伴方式下,難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家長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不必將孩子看得過於完美,出現問題纔是常態,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接納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出現了明顯的錯誤,家長也應該耐心指引,畢竟這是孩子提升的機會。

習慣性說教

很多家長都會將陪伴當成一個說教的機會,尤其看到孩子犯錯了之後,他們往往忍不住會採用嘮叨式的教育,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改正自己的問題,殊不知,在這種習慣性說教的行爲下,孩子早就已經失去了耐心。

家長應該懂得陪伴的本質,絕不能一味說教而傷害了親子感情,不管任何問題,家長只負責提出建議,至於孩子如何選擇,家長應該足夠尊重。

對孩子期待過高

很多家長將自己未完成的心願都寄託在孩子的身上,他希望孩子可以成爲自己的驕傲,由於給孩子給予過高期待,導致很多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凡。

他們認爲自己的孩子必須做到超越常人,完全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只是一味要求孩子達到更高的目標,卻忘記考慮孩子的感受,一味提出過高的要求,往往導致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 第2張

教育孩子,父母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看見孩子的需求,給予迴應

很多父母努力的生活,爲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他們認爲這是自己愛孩子的方式,可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需要的並不是充足的物質。相比較物質而言,他們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應該試着看到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相應的迴應。

孩子們需要父母給予自己足夠的關注,很多父母一味敷衍孩子的需求,難免會讓孩子產生失落,只有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才能給予孩子前進的力量。

將主導權還給孩子

我們大多認爲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他們不放心讓孩子處理事情,習慣性幫孩子代勞一切。在父母眼裏,這是爲了孩子好,可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希望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家長應該試着將主導權還給孩子。

當孩子做出某種選擇時,父母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一定要記得尊重孩子的選擇,哪怕孩子做錯事情,家長也只能提出意見,不能代替孩子做選擇,尊重孩子,方能讓親子感情更融洽。

全力支持孩子

很多父母認爲孩子的想法不貼合實際,因此,他們往往會習慣性否定孩子,久而久之,導致孩子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其實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父母應該做孩子的支持者,全力幫助孩子實現心中的夢想。

尤其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應該積極爲孩子奔走,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讓孩子找到正確的突圍方式,家長做孩子的後盾,爲孩子的前進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讓孩子大於勇往直前。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3

父母“有節奏”的陪伴,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陪伴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適應孩子的感覺與節奏。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則故事。

有一位父親,他陪伴女兒的日常,成爲全世界家長們的標榜。

女兒四五歲的時候,學游泳,他親自當教練,充當女兒的保鏢,把懼怕水的女兒培養成游泳達人。

平時工作太忙,他就選擇週末陪伴女兒,和孩子一起徜徉在歡樂的世界裏。

女兒10歲前,陪女兒讀完7本哈利波特,享受最親密的親子共讀時光,爲女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隨着女兒長大,每晚和女兒共進晚餐,做女兒最忠實地“聽衆”,傾聽孩子的心聲。

女兒臨考大學前,他陪着女兒參觀了6所不同的大學。

這位父親,他並沒有每時每刻陪伴着女兒,但他會在女兒不同時期“有節奏”的陪伴,他教會女兒游泳,培養女兒閱讀的好習慣,傾聽女兒的心聲。

最終,女兒如願考入哈佛大學。

這位陪伴“學霸”成長的父親,就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

奧巴馬曾說過:“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

父母的陪伴,是教育孩子最有力的武器,也是見證孩子成長奇蹟,最近的那條路。

專家說,0-18歲,是父母陪伴孩子的黃金期,錯過這個階段,付出再多精力都無法彌補。

而父母“有節奏”地陪伴,更是給孩子的未來,種下自信和安全的種子。

就像奧巴馬的陪伴,使得女兒和他一樣,由內而外散發出自信和果敢,無論何時出現,永遠是滿面春風,激情四射。

爲人父母,陪伴孩子把握好尺度,不做“直升機”式監控孩子,給孩子成長留有空間。

如此這般,在父母“有節奏”地陪伴下,孩子才能越飛越高。

家長的用心孩子的優秀 第3張

父母“360度無死角”的陪伴,束縛孩子的成長

印度電影《直升機伊拉》中的單親媽媽伊拉,是一個360度無死角陪伴孩子的媽媽。

爸爸離家出走後,媽媽和兒子相依爲命。

媽媽爲了陪伴兒子,放棄了自己喜愛的音樂事業,時刻陪在兒子身邊。

就連兒子在學校組織出遊活動,媽媽也要跟着去,遭到拒絕後,媽媽百般阻撓。

在干涉無果後,媽媽千叮嚀萬囑咐,在孩子臨上車前,趴在窗口,旁若無人地喊:晚上上廁所,一定要人陪着!

長大後,兒子爲了逃脫媽媽無時無刻的陪伴,鼓勵媽媽去上大學,可媽媽偏偏選擇與他一個學校。

媽媽像影子一樣,如影隨形,無法掙脫。

兒子拼命逃,媽媽拼命追。

兒子參加戲劇社,不想讓媽媽參加,可老師卻要留住,有音樂天賦的媽媽,選擇開除兒子。

老師的決定,把母子之間的矛盾升級到極點。

兒子把所有的怨恨,都撒到媽媽身上,憤怒地說,都是媽媽害的!

在媽媽的監管下,兒子5歲不會自己吃飯,7歲不敢獨自睡覺,8歲晚上不敢上廁所……

長大後,更是無法處理生活中的任何矛盾,遇到問題,只會逃避和埋怨。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句話: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儘管有父母陪伴在身邊,但是卻沒有傳遞內在心理支持的力量。

生活中,大部分父母成天陪伴着孩子,束縛孩子的成長,孩子得不到獨立成長的力量。

身爲父母,我們無需24小時陪在孩子身邊,要給他們自由和空間,讓他們擁有獨自決斷是非的能力,擁有結實的“翅膀”,才能獨自飛翔。

父母密不透風的陪伴,使孩子失去自由成長空間,是對孩子人生自主權的剝奪。

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才能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給孩子更穩定長久的陪伴。

父母“360”度無死角的陪伴,對孩子是一種“捆綁”式的教育,禁錮孩子的心靈,掐斷了孩子與世界之間的鏈接,束縛孩子的成長。

父母的高效陪伴,是孩子奮鬥的催化劑

曾看過一個來自湖南的,寒門雙胞胎的故事。

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出生在湖南慈利縣,一個山村家庭。

剛上高中時,每天的作業多到寫不完,兄弟倆曾一度感覺壓力很大,在一次跟父親的通話中,告訴了父親。

從此,父親便有了一個固定動作:每個週末,都搭乘班車從農村趕到縣城。

跟兩個孩子坐下來,談談心,說說話,開導、鼓勵他們。

孩子考砸了,傷心大哭,父親告訴孩子,成績進步或下滑不重要,找到問題的癥結纔是關鍵。

父親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默默陪伴着他們。

這樣的“每週一約”,父親一堅持就是三年。

有一個週末,大雪封山,父親無法如期趕到縣城陪孩子們,專程給老師打電話,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態,直到老師拍了視頻,看到兩個孩子狀態很好,父親才放心。

父親的“高效”陪伴,給趙稞和趙棣,帶來了學習上的動力,加倍激發了孩子們上進的心。

兄弟倆時刻牢記父親的話:大山裏的孩子,只有努力學習纔有出路。

在父親的陪伴下,2020年高考,兄弟倆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父親的陪伴,是我們這三年來最大的動力。”

孩子們的話,是對父親陪伴的最高獎賞。

特級教師李鎮西說:“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

陪伴孩子,並不是要求時刻陪在孩子身邊。

陪伴,不限時間,不限形式,只要和孩子產生,高品質的互動,就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父母高效地陪伴,就像給孩子輸送養料,是孩子奮鬥的催化劑。

孩子跌入谷底時,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看到孩子的需求,及時託舉;

孩子進步時,要加油鼓勁,讓孩子突破自己,未來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