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華,是傳承了上千年之久的文化,漢字的書寫也叫做書法,在中國的歷史上,書法也有很多種,有草書,楷書等,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1

1、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和藝術。中國的書法書寫的是中國的漢字,中國的漢字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五千多年來,各個時期涌現出衆多優秀傑出的書法代表人物,主要有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趙孟、文徵明、虞世南、褚遂良、米芾等等,書法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幅書法作品都是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爲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2、書法是漢字書寫的法則,是一門技術。中國的書法從古至今,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演變,在類型上主要分爲軟筆(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兩大類

在書體上主要分爲篆書(包含大篆、小篆)、隸書(包含古隸、今隸)、楷書(包含魏碑、正楷),行書(包含行楷、行草),草書(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標準草書)這五大類;

在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係密切。其中每一個技法都大有講究,比如簡單的執筆就有很多人並不能掌握正確的執筆方式,對於用筆上的起、行、收、出峯、藏鋒、逆鋒起筆等等方法,能夠正確運用的人也並不多。

3、瞭解和學習書法具有重要意義。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

(1)書法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瑰寶,它以漢字爲載體,涉及語言、文學、歷史、美學等方面,又與音樂、美術相通。當代大學生做爲一箇中國人,有責任與義務去繼承這一傳統文化,讓這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繼續得到發揚。

(2)書法對於培養人的道德情操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書法作品能通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並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同時,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習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造美,這都提高自己的塑造及審美能力,並且通過這種修身養性的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2

能很好的調節自己脾氣修養! 學習書法還能讓自己的文筆方面更加顯得有才氣,能使自己在鋼筆字上的造旨更上一層樓!最主要的自己在精神方面的感悟不斷的提高!使自己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顯的更加的沉着冷靜!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爲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爲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爲: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紹興文理學院爲書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 第2張

擴展資料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爲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

二爲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

三爲章法影響。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3

1、書法具有悠久的歷史意義

書法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從踏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學習寫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中國文字,橫豎撇捺,每一筆每一劃都能夠傳遞情感,溝通言語。

2、書法能夠陶冶個人情操

書法對於大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特長。俗話說,字如其人,一筆好字能夠留給人深刻的良好印象。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傳統的毛筆書法,都需要執筆人耐心刻苦的練習。從龐中華到田英章再到荊霄鵬,書法的字體多種多樣,每一種不同的筆體都顯示着不同的氣質和韻味。小楷方正筆直,行書成熟流暢,書法字體可謂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

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 第3張

3、當代大學生學習書法的實際現狀

根據學者的研究報告顯示當代大學生學習書法的情況不容樂觀。隨着當今電子產品的盛行,人們幾乎很少用書信的方式進行溝通,只要動動手指即可在電子屏幕上打出想要的文字。在這種環境之下,大學生們更容易忽略書法的重要性。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文化意識,當代高等院校應當加強書法氛圍的渲染,積極舉辦各類書法比賽,提升學生們學習書法的積極性。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