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3篇

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3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3篇

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1

在一日活動中我們當老師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對待孩子,恨不得孩子們個個都是十全十美,處處都按照我們的要求標準進行纔好,可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和主觀能動性。

就如我們班的李志遠小朋友他平時是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上課的時候也常常自己玩自己的弄的老師很無奈。可是在一次玩雪花片的時候他卻插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小飛機。當我走到他跟前的時候他炫耀的舉起來來讓我看:“老師,漂亮吧!”我眼前一亮把他插得小飛機舉起來:“小朋友志遠插得小飛機漂亮嗎?”“漂亮”我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異口同聲的喊着。志遠似乎有些害羞了低着頭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居然都模仿起了志遠插的小飛機,頓時教室裏充滿了“嗚嗚嗚…”飛機起飛的聲音志遠的表現讓我們刮目相看,也讓我感受到了以前那種齊步走的統一管理模式對孩子來說是多不公平。每一個孩子生活的環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自身的發展也不同,我們又怎麼能用統一的目標要求他們呢?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發展每一個孩子的優點是我們作爲幼兒教師的責任。因此我們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不放過孩子的任何一個優點,是孩子的明天發展的更好。

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2

孩子都是父母眼裏的小機靈,寶貝疙瘩,怎麼看怎麼喜歡。但是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個體差異,這對幼兒園老師來說,面臨的是教育方法的挑戰。

一、語言活動差異的教育方法

帥帥,女,是小班的孩子。剛入園的時候,由於在家裏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任性

自私、說話時吐字不清楚。瞭解了她的特點,然後循序漸進的逐項對她的缺點進行改正。通過上語言課和其他課讓她發言,糾正每一個發音不準確的字,老師對他進行多次示範的同時,讓她在日常生活中多與人交流,再加上家長的配合。糾正一段時間以後,果然,帥帥的表達能力進步了許多,老師們都爲他高興,家長也挺滿意。

通過這一案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的進步是老師教育方法的一次提高,孩子都有自己的弱點,但是能克服的,這需要老師的耐心、關心、和愛心。

二、體育活動差異的教育方法

明明,男,是小班的孩子。小班的體育活動最初是練習聽口令“齊步走”。可是明明總是走不好,胳膊和身體不能協調一致地往前走,都是一順的,看起來很不自然。針對這一情況,老師也是對他進行個別指導。先是讓他注意觀察別的小朋友是怎樣走,老師再對他進行反覆示範,消除他的緊張情緒,放鬆身體,不要死板,就跟平時走路一樣自然地走。這樣練習數次後,讓他一個跟着一個走進行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明明走起路來特別有自信。

鼓勵、支持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可以解決一切不可戰勝的困難。由以上案例可知,孩子需要老師的支持,使他充滿戰勝困難的信心,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三、藝術活動差異的教育方法

玲玲,女,是小班的孩子。每次上音樂課讓每個孩子單獨演唱時,她總是聲音低低的扭

扭捏捏的總是唱不好,可她在和小朋友一起唱時並不是這樣。這個孩子的特點就是膽小、怯懦。老師先是讓她看其他孩子的表演,讓她知道得到大家的認可會得到很多掌聲和鼓勵,然後讓孩子們分組演唱,這樣可以克服它膽小的毛病。漸漸地,玲玲有了勇氣,在獨自表演時,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老師給了她適當的獎勵,比如:小紅花呀,小獎章呀;並給與適當的表揚:老師相信你能行!玲玲做到了。

幼兒的個體差異雖然給老師的教育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當老師看到孩子們一雙雙自信的眼睛時,心裏無比的欣慰。孩子的成功都是老師心血的結晶,老師正確的指導方法,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孩子的成功就是老師的心願。

教育隨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3

“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是《幼兒園工作規程》確定的幼教工作原則之一。在中國幼教改革日益深入的形勢下,這一原則已經越來越被廣大幼兒教師所掌握和運用。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很重視把幼兒的“個體差異”考慮進去,爲那些在集體中很放不開自己的孩子們提供能讓他們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和條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有所收穫,促進每一個孩子的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一、確定教育目標,注重差異

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於每一個幼兒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先天素質、周圍環境、生活條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決定了幼兒的智力發展、興趣愛好、生活經驗、知識技能等都有所不同。面對這樣一個“差異”相對較大的幼兒羣體,如何才能完成《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要求的“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目標,同時又要做到“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這是擺在廣大幼兒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爲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作了以下的工作:

首先,我們要全面瞭解幼兒的差異。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養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幼兒的個體差異考慮進去。以剪對稱圖“可愛的娃娃”爲例:老師可以設計三種剪紙方案。第一種方案是爲一般能力幼兒準備的常態對稱圖;第二種方案是爲能力相對較低的幼兒準備的工藝簡單的對稱圖;第三種方案是爲能力相對較強的幼兒準備的工藝複雜的對稱圖,以適合不同能力的幼兒來操作。

其次,我們要尊重幼兒的差異。促進幼兒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以戶外體育活動爲例:我們爲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戶外體育用品。如:皮球、套圈、彩棒、木鞋、毽子、陀螺、跳繩、手推車、布質用具等等,爲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孩子們開通了鍛鍊身體的渠道。好動的孩子們選擇了皮球、跳繩等用品玩得滿頭大汗;文靜一點的孩子們選擇了他們喜歡的套圈、布質用具等也玩得興高采烈;還有的孩子們對老師提供的用品不感興趣,他們也會快樂的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在地上寫字“猜猜看”、撿幾塊小石子玩“五子棋”、挖一個土坑玩“蟲子汽車過橋......”每當活動結束的時候,老師會從不同性格的孩子口中聽到一個共同的聲音,那就是“今天玩得真開心呀”!這是一種多麼讓老師高興的聲音呀。

二、尊重幼兒的選擇,揚長避短

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有着自己的獨立人格。教師不能“將幼兒當作牛羊一樣趕進教育工廠,在那裏對他們進行無視他們獨特性的加工與塑造......”而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在活動中給他們提供能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不同特點的幼兒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如:老師在準備詩歌“祖國到處是歡樂”的課程中,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差異,把老師教幼兒學詩歌,改爲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學詩歌。當老師把詩歌中的角色介紹給幼兒的時候,喜歡朗誦的幼兒興奮了,喜歡錶演角色的幼兒也興奮了老師則在幼兒最興奮的時候,巧妙的“退居”在教學的“外圍”。在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共同遊戲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去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與詩歌內容的關係。如:小燕子說:“祖國有溫暖的泥窩”、小山羊說:“祖國有青青的草坡”、小鴨子說,“祖國有可愛的小河”小朋友說:“祖國到處是歡樂......”從而促使每一個戴頭飾的幼兒,都能把自己應該說的那一句詩的意思說明白。在學習中,幼兒如入“無師”之境,自主地去嘗試、去體驗活動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最大的優勢。而那些沒有參與朗誦和表演的幼兒,則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情緒上的感染,也紛紛要求擔當朗誦和表演角色。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意義上體現了尊重幼兒的選擇和達到了揚長避短的'目的。

三、面向全體幼兒,因人施教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怎樣做到“因人施教”?是擺在每一個教師面前的大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既要考慮到面向全體幼兒,又要兼顧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因此,教師就要改變過去那種“大面積”的教學方法,既照顧那些“吃不飽”的幼兒,又要照顧那些“吃不了”的幼兒、既要滿足各方面都發展“較好”的幼兒的求知慾,又要調動相對“較差”的幼兒的積極性,使不同情況的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上的發展......例如:在指導幼兒玩角色遊戲的時候,我們注意引導幼兒在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的同時,還有針對性的指導幼兒扮演有利於自己受教育的角色,使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學習辨別是非,瞭解生活常識,積累生活經驗。例如:一個平時不講衛生的小朋友通過扮演“小廚師”,逐漸養成了講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一個平時動作“粗野”、愛打架的小朋友,通過扮演“交通警察”,培養了他的自制力和助人爲樂的情感;一個平時愛哭,不喜歡交往的小女孩,通過扮演展覽館裏的“解說員”,大大地提高了她與同伴交往的技巧和能力,也提高了參與做事的信心......而那些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則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了用雪糕棍、火柴、瓶蓋、糖脂、布頭、線繩等材料,粘貼、拼圖、組裝、搭建各種他們喜歡的“花園”、“高樓”、“娃娃”、“汽車”等。使幼兒在幼兒園裏各自都有不同的事情作,各自都有不同的提高。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除了不使“面向全個體,因人施教”成爲一句空話,我們還很注重引導幼兒“缺什麼,補什麼。”鼓勵幼兒做那些他們不喜歡做,但是,必須學會做的事。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疊被子......促使幼兒增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四、家園攜手,共同教育

在中國,幼兒教育的對象大都是獨生子女。在“金字塔”式的家庭結構中,孩子們被捧爲“小太陽”,由於家長們對孩子的過分照顧,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需要,孩子要奔跑、要攀登,家長怕有危險;孩子們要玩泥、要捉蟲,家長嫌太髒;孩子們要與同伴們一起玩耍,家長怕孩子受欺負......還有的家長不能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教給孩子簡單的生活技能,就連穿衣、吃飯這樣最簡單的事情,也要“一包到底”,嚴重的束縛了孩子們好奇、好動、好問的“天性”。導致了幼兒之間的差異很大。面對這一社會性問題,我們加大了與家長之間聯繫的力度。通過建立《家園聯繫冊》、開辦《家教小園地》等方法,引導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幼兒園教師的指導、家庭的教育、幼兒自己的努力形成一種“合力”,不斷提高幼兒做事的積極性。使幼兒學會了穿衣服、學會了疊被子、學會了繫鞋帶、學會了洗手絹......更讓孩子們學會了關心集體、關心同伴、學會了參與做事。

總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使每一個幼兒教師必須遵守的原則。我們必須要依據《規程》和《綱要》的要求,更加細緻的瞭解每一個幼兒,根據幼兒的不同差異,因人施教,爲每一個幼兒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