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

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孩子的教育問題應當受到重視,出現問題就說明孩子的成長還有進步的空間,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絕不能通過體罰的方式,共同努力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吧。以下是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方法。

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
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1

藝術欣賞不僅可以提高對審美視覺的改變之外,還能夠讓孩子們認識新的藝術領域。那麼,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兒童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幾大塊的思路來進行,家長只要能夠掌握住其中的一些規則,就可以引導孩子往對的方向走。

1、抽象性的作品

對於抽象的物體,沒有辦法看見真實的東西時,孩子們的大腦是無法快速的產生聯想,所以這時候家長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一些抽象的美術欣賞,讓孩子們的大腦有一種全新的印象。這些形式層面的東西恰恰最容易爲兒童所理解、欣賞和接受。

2、具象性的作品

孩子們一開始在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儘量挑選一些比較好理解的藝術作品。適合兒童欣賞的具象性作品又應該是兒童在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和把握的。在這些欣賞過的作品當中,並不是要孩子們都一一掌握,只要能對藝術有更多的瞭解就足夠了。因爲兒童對作品的解釋必然受到他們已有知識背景的經驗的限制。

家長還可以經常給孩子們看一些,通過一些背景或者故事情節來描繪的藝術作品,一方面可以讓他們瞭解每個人物的所帶有的神態之外,還可以瞭解到每個作品所帶來的不同藝術感受。

通過對這些美的藝術的欣賞,每個小孩都會對人物的塑造有了各自的認識,不僅僅可以風格個人情感,還可以社會環境有新的看法,童年的成長就是在不斷的藝術培養和薰陶下,逐漸成長。

3、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的作品

當孩子們對抽象和具象的藝術作品,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家長就可以更加放心了,之後所選擇的題材,可以更加深層次一些。

乃以“西洋畫”欣賞爲例,早期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蓮組畫》、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後期印象派大師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等等,都可以提供給孩子進行欣賞。他們的欣賞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和受到檢查。

家長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美術欣賞?一開始都是從淺到深,只有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可以理解的時候,這些藝術作品的鑑賞,纔是有意義的,並且對他們的成長有一定的作用和收穫。題材的'選擇,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只要是具備正能量的藝術作品即可。

家長如何安排孩子進行美術欣賞?2

根據各種藝術理論的提示,並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和認識水平,兒童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幾大塊的思路來進行。

1、抽象性的作品

這些抽象畫雖然既沒有真實的物體,也沒有具體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種線條、形狀、顏色的不同組合,但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構成的視覺品質,這些形式層面的東西恰恰最容易爲兒童所理解、欣賞和接受。

有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對抽象作品所作出反應的熱烈程度,他們對線條、形狀和色彩的直覺感受和把握、他們就作品所表達的意象和情感表現性方面所展開的豐富想象,很多時候是絕大多數成人,甚至包括實驗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所不及的。

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第一,從抽象作品本身的特點看,抽象作品主要是以線、形、色等形式因素間接地傳達意義的,而人對這些形式因素的感知和把握中具有很多的先天因素,如人天生具有對稱、均衡、節奏、韻律等形式美感因素的生理基礎,及對某種色彩和形的敏感和偏好等。欣賞這些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識經驗作爲基礎,有時甚至完全就是靠一種直覺相一致,還爲兒童提供了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象的廣闊空間。第二,從兒童的認識特點看,雖然在面對抽象作品時兒童的確有容易被作品中具體的、爲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吸引的傾向,但這並不如某些理論所想像的那樣,能說明兒童是更偏愛寫實作品的,只要給兒童提供適當的材料,他們對抽象作品的興趣至少不會弱於抽象作品。由於兒童缺少必要的知識背景,而且也較缺乏深入觀察事物的能力,對抽象作品他們往往是找到其中自己熟知的事物後就萬事大吉了。正因爲兒童的知識經驗少,思維框框也少,當他們面對抽象作品時阻礙也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更容易與這些作品達到默契和相通。這就是說,對於抽象作品,因爲兒童天賦的直覺和敏銳的感受力尚未遭到破壞或損害得較少,他們的起點很可能在成人之上。

2、具象性的作品

對具象性作品的欣賞大多是需要聯繫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的,但適合兒童欣賞的具象性作品又應該是兒童在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和把握的。對這類作品的欣賞不必苛求兒童完全按照創作者的原意來理解(其實即使對美術史的專門研究人員來說,徹底瞭解創作者的原意也是困難的),因爲兒童對作品的解釋必然受到他們已有知識背景的經驗的限制。

不過兒童在欣賞了抽象畫後,在美術表現的基本要素如線條、形狀、色彩、質地及其情感表現性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些基礎正可以有效地遷移到對寫實作品的欣賞上來。教學實踐證明,對米勒的《拾穗者》、萊頓的《纏線》、密萊的《盲女》等一些作品,兒童是很有興趣,也是完全可以欣賞的。這些作品都描繪了有一定背景和情節的動態人物,一方面兒童可以通過這些人物的神態和身體動作來感知作品所表現的主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人物所處的具體環境及整個畫面的色調、構圖等方面來感受作品的意韻。

通過對這些美的藝術的欣賞,兒童變得對美的事物更敏感了,對人物命運的體察更加細緻和富有同情心了,情感體驗也更豐富了。同時,對有關社會歷史背景和作品意義的討論和介紹,也使兒童擴充了知識面,開闊了眼界,並有利於他們形成一種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有益思維模式。

3、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的作品

在分別欣賞了抽象和具象的作品之後,還可以考慮爲兒童提供一些處於抽象和具象之間的作品。乃以“西洋畫”欣賞爲例,早期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蓮組畫》、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後期印象派大師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的《三個音樂家》,自成一統的繪畫大師盧梭的《睡着的吉普賽姑娘》等作品,都是可以選擇的內容。這些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識別,又在色彩、線條或者形態等繪畫語言方面有突出的特點。兒童在前兩部分的欣賞中所獲得的經驗,將會在這部分內容的欣賞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和受到檢查。

需要指出的是,選擇作品的思想不論是抽象、具象還是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具有較強情感表現性的作品都應是兒童美術欣賞的首選。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