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孩子的心理成長路上家長是不能缺席的,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爲孩子的發展掃清障礙,爲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與生活,下面小編分享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方法。

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1

其實,寶寶一言不合就哭鬧,是因爲自己的行爲被無視,或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無法被理解,因此纔會如此“暴脾氣”。

之前曾有這麼一幕,一個寶寶一直“啊啊啊”想要什麼,當時孩子媽媽正在忙活,也沒有理解孩子意思,孩子爬過來揪着寶媽的頭髮不放。

寶媽疼得直咧嘴,一氣之下罵了孩子一頓,寶寶也哭着把周圍的東西都扔得遠遠地。

正是因爲寶寶無法表達自己想要幹什麼,而爸爸媽媽又無法理解,孩子一急之下就只會哭鬧。我們平時也會如此,本來想表達什麼,但是聽的人一直不理解,我們也會怒火攻心,恨不得大罵一頓才爽快。

爸爸媽媽們也不要因爲這點就說孩子“脾氣壞”。要知道,一歲多的孩子也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慾望,而他們又無法正確表達自己想要做什麼,因此又急又氣纔會顯得脾氣差。

家長們在平時要多花一些心思在孩子身上,這樣才能在孩子“咿咿呀呀”的時候知道孩子到底想要做什麼。

養育孩子不是單單指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陪伴,要與孩子的精神世界對接,讓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媽媽心裏有自己,而不是坐在身邊一個能活動的木樁。

如果你的孩子在一歲後出現這種易怒的行爲,家長不要抱怨孩子脾氣太差,而是要細心留意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做,只有瞭解爲什麼,才能解決孩子脾氣暴躁的問題。

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2

既然日常生活是最重要的學習場所,生活物品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學習用具。每件物品都有一種固定的使用方法,成年人無疑是掌握這些方法的。需要時,成人便會把各種物品的使用方法逐步傳授給孩子。人只有在使用一樣東西時,纔會明白物品的真正意義。而每擺弄一次物品,就會在大腦中留下一次印象。物品對於孩子們的意義遠遠超過物品本身,它在孩子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猶如鐵錨、船槳與望遠鏡,或者可以將他們比喻成親密無間的夥伴。

人們在談到童年時,都會記得幾樣帶有靈氣的貼身物。德國著名詩人里爾克曾描寫到,孩子時常對物品懷着“敬畏的心情”,假想他們具有非凡的力量,以致到了不敢觸摸的地步。他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保護這些物品,避免噪聲的侵襲與不正當的使用,避免受到成人的奚落和怠慢。在里爾克看來,孩子與物品的關係可謂親密無間。

物品之所以能夠起到安慰孩子心靈的作用,是因爲物品中凝聚着人的關係和物品自身固有的存在。威廉·麥克斯維爾在他的長篇小說《他們像燕子一樣飛來》中這樣描述道:“一個8歲男孩獨自戰戰兢兢地走在通往商店的路上,因爲之前受到過同齡孩子的威脅,此時他腦子塞滿了可怕的奇思怪想。而就在踏進商店的那一剎那,他的感覺終於又回到了安全地帶。”其實,使他感覺到踏實的並不是商店裏的顧客,而是商品中透露出的一種人文關懷:精美的包裝、整齊的物品、錯落有致的貨架,眼前的一切自然而和諧。

類似的感覺,有時候也發生在病人身上,舒服的軟椅、擦得鋥亮的咖啡小勺,這些物品無不散發着人的勞動、護理與關懷的氣氛。

克里斯多福·朗斯邁爾在一篇小說中描寫過一段在喜馬拉雅山上跋涉的經歷:一整天都在雪地上寂寞地行走,猛然回首,望見從遠處延伸到腳下的一排足跡,你會突然產生從未有過的震驚:人在大自然這個“大物品”上留下了一串常常的印跡。

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和時代的變化,孩子所接受的對待物品的教育不盡相同。不過在現代化的日本,對物品施以“情感”的做法仍然隨處可見:當一個3歲的孩子錘着桌子亂髮脾氣時,媽媽會說:你這樣會把桌子打疼!如果一個日本人長期地使用一件物品,如眼鏡、縫衣針或毛筆,待他去世後,親人便會將這些東西送到廟宇供奉起來,以此緬懷紀念。

然而,在物品過剩的環境中,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起與某個珍貴的東西的情感聯繫?如何讓孩子具有延長物品壽命的意識?在訪談中,很多人都流露出這樣的擔憂。

也許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戲劇遊戲”的方法。戲劇遊戲是個新名詞,既有別於幼兒園裏的角色遊戲,也不同於傳統的兒童劇。確切地說,“戲劇遊戲”是在成年人的啓發下的一種類似表演劇的遊戲。孩子在劇中擔任某個角色,但無須公開向觀衆表演,只是從老師朗讀的小故事中選擇一個物品、一種生物或是一種自然現象,然後進行模仿。模仿的對象有可能是一種顏色、一個灌木叢或者一塊石頭,也可能是一旁觀望的小狗、屋頂上的積雪、一塊酸味糖、一把利劍,或是一條藍色的影子。只需幾塊透明的紗巾就足可以讓孩子們裝扮自己,此外不需要任何其他道具。做這種扮演物品的遊戲時,孩子天真率直,想象力要比成年人豐富得多,他們表演傾聽灌木叢低語,表演大森林沉默,表演會活動的影子。一個曾經扮演過一件物品的孩子,是能夠體會到世界的內涵所在的。或許他們不再粗暴地對待物品,不再無緣無故地將東西扔來扔去。

今天,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趨向一個虛擬化的物質世界,孩子只看見堆積如山的物品,卻不知物品從何而來,只知道物品的概念而不能真正認識實物,這難道能讓我們的心安理得嗎?在生活中,孩子們遠離所有物品的具體生產過程,並對這一切習以爲常。在我們的訪談中,幾乎所有社會階層和和年齡層次的人都一再表示:儘管現在的孩子在物質上應有盡有,但是他們仍然不快樂,仍舊感到無所事事。正如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小說中描述的那個“玩世不恭的人”,他雖然知道千千萬萬物品的價格,卻連一件物品的價值都說不清楚。

在應有盡有的物品中,孩子必須找到自己的那一份,必須樹立“私有”的概念。私有、私有財產,這些都是人類發展史上晚期才產生的概念,含有傳給後代的意思,是指那些不是爲了立即消費,而是爲未來而積累的財富。我目前所佔有的`財產,也許將來屬於我的後代。

儲存財富不一定指望着將來可以增值,而是對一樣東西的價值進行預先判斷後所產生的愉悅情緒。今天嬰兒房的擺設或者小抽屜,說不定將能進某家博物館。

當然,不是每個父母都會如此樂觀而細心地收藏孩子的東西。但是,孩子有可能在做客時感受到別人家庭的這種氣氛,之後講述給幼兒園裏的其他孩子。

現在需要提出的另一個問題是,當物品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相沖突時,哪個更重要?在蓋爾哈特·博特的《如何訓練孩子不聽話》這部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曾經讓德國的觀衆無法忍受:一個6歲的孩子光着腳踐踏鋼琴。這是角色遊戲中的一個片段,孩子們聯合起來反抗一個嚴厲的“碎嘴婆”——一位幼兒園教師。當孩子們反抗到了上鋼琴以後,老師們開始不安。但是當時更重要的教育意義在於:孩子們敢於反抗一個“碎嘴婆”。爲了練習這個內容,損壞鋼琴當然是允許的。情感的價值理應高於物質的價值。

在20世紀50年代,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規範,比如握手一定要伸出右手。今天我們必須打破這個傳統習慣,必須按照事情各自的形態重新排列。爲了尊重左撇子的孩子,我們大張旗鼓地主張:伸出左手和右手一樣正確,雖然這個話題已經過時,沒有人再提,但它確實解放過程中的一個步驟。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幼兒園有了一些改變,把每天早晨發玩具的規矩改成自己到架子上去選擇,儘管這是一個很小的舉動,卻讓當時的教師們很以爲了不起。

只要物品還是人類自我的延伸,人們就會對它發自內心地喜愛,就不大願意將自己的物品分送他人,或者與他人分享。在這一點上,我們可能需要終身練習。曾經有個班級用班費買了一塊斯沃琪手錶作爲班級的集體財產,每個孩子可以輪流戴幾天。

爲了讓孩子善待物品,我們需要使用正面、積極的語言。

我們不僅要囑咐孩子:小心!這個東西很貴。同時還要告訴他:如果你小心一點,我們就會很開心!

讓每個孩子體驗一次扮演一件物品的感覺。

讓每個孩子收藏、保存一件自己喜愛的物品,旨在傳給自己的下一代。

讓每個孩子單獨修理一件東西。

讓每個孩子學會舉例說明,什麼是物品的使用價值和情感價值,以及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