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

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培養總是非常慎重,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耐心教導,要學會挖掘孩子的興趣所在,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

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1

管理他人從管理自己開始。要培養孩子們的管理意識,首先應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給孩子提供家務勞動的機會,給他們一個家務勞動崗位,是培養孩子自我管理意識的一種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因爲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場所,是孩子與成年人交往的主要環境,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裏勞動,家長既可以安心又可以給孩子一些指導。孩子們在做家務勞動的時候,可以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時間、做事方式,還可以在勞動中學會與他人交往、爲他人服務的基本規則。

除了本次調查的數據外,我們還可以在報紙、雜誌上看到許多關於獨生子家務勞動方面的調查數據。

1994年5月,《北京青年報》公衆調查組在北京八大區搞了一次調查。調查對象是包括市屬縣的年齡在6歲至14歲的學生及其家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89份。

調查結果表明:85.7%的孩子認爲勞動沒有必要。其中,32.3%的孩子沒有勞動習慣,37.2%的孩子不知道怎樣纔算勞動。在此次調查中,家長問卷中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關心、看重孩子什麼?” 71.4%的家長回答:“孩子的學習。”而關心孩子勞動的家長僅佔14.3%。在學生問卷中,也設有類似的問題:“你最看重的是什麼?”60%的學生回答:“是學習成績。”

在“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與教育”大型調查中,調查組還對10歲-14歲兒童從事家務勞動的狀況作了瞭解,並且發現了兩個令人震驚的結果:

結果之一:相當多的獨生子女不幹家務或很少幹家務。在調查所列5項勞動種類中,只有15.5%的孩子經常購物;11.6%的孩子經常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等;8%的孩子經常洗碗、洗菜等;6.6%的孩子經常洗衣服;3.9%的孩子經常做飯。從上述數據來看,比例都是相當低的。另外,有69.7%的孩子明確表示從沒做過或很少做飯;63.2%的孩子表示從沒洗過或很少洗衣服;48.1%的孩子表示從沒做過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簡單家務勞動;38.6%的孩子從沒買過或很少買東西;31%的孩子從沒做過或很少做打掃衛生、整理房間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結果之二:獨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務勞動時間太少。0分鐘的佔9.7%;1-10分鐘的佔47.3%;11-20分鐘的佔27.2%;21-30分鐘的.佔11.9%;31-60分鐘的佔2.8%;1小時以上的只有1.1%。

從1分鐘開始,勞動時間越長,百分比越低。兒童平均每日勞動時間爲11.32分鐘。這一結果與其他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有研究表明:以每人每天參加家務勞動的時間計算,美國爲1.2小時,泰國1.1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0.6小時,法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也就是說,我國兒童平均每天勞動時間遠遠低於其他國家的孩子。

我們還需要列舉太多嗎?上述數字已經足以讓我們震驚、清醒。在一些家長們的庇護下,孩子們已經失去了勞動的權利。有些家長們對孩子的惟一希望就是孩子能夠考出好成績,至於勞動不勞動,並不是家長們關心的首要問題。

然而,勞動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與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驚人豐富的思想世界。

這個世界激發着兒童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那麼認識世界(包括學習)都是不可能的。”家長撫養孩子長大,是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有所作爲。而衡量是否有作爲的標準就是將來能否做大事。

現在,孩子連起碼的家務勞動都做不了,將來怎麼做大事呢?不要說做大事,就連生存的基本技能都難以具備。這恐怕不是家長們的本來願望。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行爲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對波士頓地區456名少年兒童所作的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爲1:15,犯罪率爲1:10,愛做家務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此外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這一調查結果證實了家務勞動與孩子成長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

這使筆者想起了發生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件事情。1996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的一棟研究生宿舍樓裏,貼出了一封署名“一個清潔工”的公開信。信中寫道:

“研究生們,請愛你們自己。

每天,水池中堵塞的是髒物(不!是良心的堵塞);

每天,而廁所裏散發出的是道德的惡臭。

希望你們的老師、女友、上級、父母也像我們清潔工一樣,

認識到你們的這一面,也許這樣更全面一些。

??? 請在我們共同的家——宿舍裏,

更自愛一些,只要一點!一點力,一點水。”

爲此《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些清潔工。當談及對大學生的印象時,一位清潔工說:“有一次,我剛剛掃完地,一位同學就把垃圾掃到了樓道里,我說:‘我剛掃完,你能不能把垃圾掃到水房,或者先不往外掃?’那位同學回敬道:‘這是你的工作!’”

另一位清潔工說:“男生廁所的衛生沒法搞,太髒!好多學生沒有沖水的習慣,弄得特別不好衝!”還有一位清潔工說:“絕大多數學生對我不錯,我回家買不到票,他們還幫助我。就是有的學生不知道維護衛生,總往水池裏扔東西,管道經常堵。

從清潔工的眼中,家長們是否看到了家教中隱藏的惡果?

勞動是一個人成長的必修課。勞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就是讓孩子在生活的磨練中學會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因此,家長可以給孩子相對固定的家務勞動內容,讓他們自己整理衣物和牀位,自己安排課餘生活,自己準備簡單的飯菜、合理使用錢物、獨立出行等,並最終在勞動中學會管理技能。

書本知識對於孩子的成長,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作爲一個遲早要進入社會、充當一定社會角色的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和自立自強。勞動教育正是培養孩子良好個性、意志品質、同情心和責任感的基礎性教育。

其實,孩子們的天性是愛勞動的,周圍的世界在孩子的眼裏是神奇的,豐富多彩的,他們什麼都想試一試,做一做。但是,在“自己小的時候吃了那麼多苦,現在何必再苦孩子”、“讓孩子做家務,等於是幫倒忙,還不如自己幹利索、省心”、“學習好才能考上大學,勞動好有什麼用”等心理的支配下,家長們常常有意無意地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

久而久之,自然培養了“依賴的一代”、“懶惰的一代”。相反,如果家長多給孩子一些勞動的機會,即使孩子身上存在某些性格弱點,也可以在勞動中得到彌補。也許,在孩子勞動的時候,家長會心疼、難道,但是,當您看到孩子在勞動中健康成長,您會由衷地感到欣慰。

抱着開放的心靈,你才能察覺出生命的至福。

讓孩子先學會管理自己2

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9歲的國翔是個活潑的小男孩,在某小學讀三年級,學習各方面都非常的認真,唯一不好的就是小小年紀的他脾氣非常不好。上週發生的一件事情,使得他的父母不得不求助於教育專家。因爲父母不同意他在星期天到遊樂園遊玩,他感到非常憤怒,就衝向自己的房間,握緊拳頭往牆上猛擊,一面哭一面打,雙拳血肉模糊都沒有感覺到。他爸爸氣得揍了他一頓。他媽媽要給他上藥,他也反抗,之後倒在牀上大哭。弄得他的父母親一點辦法都沒有。

專家支招:據教育專家介紹,在遇到不如意或者突發事件的時候,孩子一般都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在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就應該教會孩子應該怎麼樣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浩翔的父母不應在孩子情緒很糟糕的時候還打罵,而應該在孩子平靜之後,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情緒的確是人的心情的一種表達,但是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發怒本身就是一種自我傷害,而且對事情的解決是於事無補的,即使他發怒傷害自己,還是去不了遊樂園啊。在孩子平靜之後對孩子進行教育,才能使他真正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以後纔會懂得該如何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

當然,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找到適當的宣泄方法。如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鼓勵孩子用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深度解析:人類都有七情六慾,情緒的控制對成人來說尚且不易,對孩子來說就更難了。事實上,人的情緒變化正如天氣的變化一樣自然和正常,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調節和控制就很重要。除了在每一件事後的調節,平時的“修身養性”也很重要。多讀有益的書,進行良好的興趣培養和體育鍛煉,甚至可以學習靜坐,對於情緒調節都有幫助。

專家見解:

學會自我管理大有裨益

據專家介紹,孩子們在假期裏擁有了很多無人監管的空餘時間,這最考驗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假期不僅是孩子放鬆的時候,更是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的好時機。古人云“君子慎獨”,自我管理對於成人尚且是個考驗,對孩子來說就更不容易,不過一旦學會了自我管理的方法,對於孩子的學習以及未來的成長都是大有裨益的。

很多的家長傳統的“你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你這樣做不對,會吃虧的……”教育方式,讓許多孩子只懂得被動地接受管束,卻缺乏自我約束的意識,一旦脫離了家長的管理,就會出現種種問題。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提高,活動範圍的擴大,自我管理越來越重要。據廣州中大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的劉中良主任介紹,自我管理包括情緒的自制力、計劃的執行力和學習的控制力等。那麼如何着手呢?看看專家的建議吧。

他山之石:

國外父母如何教孩子自立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爲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爲出發點的。父母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揹包。要問爲什麼?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以後,許多學生都要在課餘時間,在外邊參加勞動掙錢。

猶太人的家庭更是孩子從小就開始自己做生意掙錢,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