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周全,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偏科”,爲大家分享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1

據說德國人愛“管閒事”,這一點我是有親身經歷的。這是幾年前,我去拜訪一位住在德國漢堡的日籍朋友時發生的事情。作爲對主人盛情相邀的答謝,我表演了一些小魔術。也許是因爲太久不見有日本客人來吧,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歡呼雀躍地跑到院子裏。這時,我無意間看了一下表,指針剛過晚上10點。

這時,朋友家的電話突然刺耳地響了起來,朋友抱着電話,再三道歉。誰知剛放下話筒,電話又響了起來,這次聲音更加刺耳。朋友又連忙誠惶誠恐地向電話那邊道起歉來。這時,朋友的夫人慌忙地把孩子們帶回屋裏。電話鈴聲好不容易告了一個段落,朋友滿頭大汗地說道:“這些是鄰居們打來的抗議電話。他們這樣教訓了我一通:‘你們家到底讓孩子幾點睡覺啊?孩子最晚在8點鐘就必須要睡的,你們究竟在想些什麼啊?’”別人家的孩子也要管,德國人就是這麼愛“管閒事”。

朋友的夫人又告訴了我她同樣的經歷。剛來漢堡時,她把洗完的衣服掛在公寓陽臺上曬,有一個過路的德國人,不知爲什麼用恐怖的表情衝她大聲喊叫。見夫人不懂德語,那人就用英語告訴她,不可以在陽臺上晾曬衣物。說是這附近的住宅爲了美觀,都不在陽臺上晾衣物。

講到這裏,我竟覺得德國人的愛“管閒事”反倒變得可愛起來。不光是德國,在整個歐洲,如果你沒有遵守社會規則,任何人都會提醒你的。這種習慣非常普遍。在公園,要是看見孩子摘花壇上的花了,即使這孩子是首相家的公子,過路的老爺爺老奶奶也一定不會看着不管。他們一定會抓住那個孩子,不僅嘴上責備他,還要在他屁股上狠狠的來幾巴掌。

歐洲人認爲教育孩子應該“一視同仁”。所以對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教育時,也不會有太多的顧慮。

就這一點來說,日本人又做得如何呢?在東京的人情味兒極濃的下町一帶,對別人的孩子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一樣給與批評、表揚。但是,現在這已成爲了個別現象。最近,對別人的孩子漠不關心的父母正在增加。

教育方針因家庭的不同而不同,但不論教育方針如何不同,自己的孩子也好,別人的孩子也罷,都要進行教育。不去批評別人的孩子,我覺得就像是放棄了自己在社會中的某種責任。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2

爲什麼現在的父母最頭痛教育問題

因爲現在的許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忙碌,使他們本能地忽視了對於孩子的關注,通常都是“孩子沒問題,我不知道,孩子有問題,我才知道”。而這種針對於突發情況的教育,使父母和孩子的教育紐帶無法真正的建立,就導致了教育連貫性的斷檔,提升了教育的難度。

還有些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主要採取的是宏觀問題的把握,對於具體的實施,缺乏應有的應對機制和目的,將孩子的日常教育過度的交給學校和老師,而這種教育是平均的,無法針對個別孩子來區別對待,所以造成了教育的不全面性。

還有一點原因,造成父母的焦慮,主要因爲突現在安逸生活的不確信和茫然。因爲在大部分人眼中,成家、立業、生子以後,人生彷彿就已經走入了相對平穩的狀態。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卻打破了這種平穩,讓已經安於現狀的家長增添了煩惱,自然就造成了這種焦慮。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

一定程度上,其實是孩子創造了父母

在不少人的人生中,離開了高中時期的忙碌與壓抑,他的人生就徹底結束了。這種結束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思想意志上的結束,在沒有更多的壓力促使自己進步以後,就停滯不前甚至是開始倒退,而人類在忙碌中,更是對這種故步自封本能地視而不見。

可是孩子的出現,讓父母無法逃避,因爲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他們直視父母的任何一面,這種眼神是不帶有包容和理解的。孩子會看着父母的背影長大,你在他面前的樣子,就是他以後的樣子。

很多時候,父母因爲自己在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對自己的不滿,就更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樣子,自己的思想被孩子的日常所牽動着,爲了孩子的成功笑,爲了孩子的失敗哭,可是卻經常忘了,自己也是一個可以追求進步的人,自己還可以做到更多。

但是更多時候,也是孩子的那一份無形的督促,讓本來已經低頭面對自己和人生的父母,終於擡起頭來,想要再次逼迫自己成長。如果父母不再逃避,而是勇於離開自己的安逸,那麼纔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孩子這一次也真正的創造了父母。

教育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 第2張

什麼纔是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

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永遠都是來自於父母不斷成長的樣子,因爲家庭的這種優秀的氛圍,纔是真正對孩子的耳濡目染,否則哪怕找最好的老師,找最對的方法,都無法融入孩子真實的內心。

父母用心的栽培孩子,倒不如用心的栽培自己,爲自己選幾本好書,讓自己再學些語言,允許自己再嘗試一下學習自己的愛好,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在你栽培自己的同時,也學會了督促自己進步,這遠比苦口婆心的勸導更加受用。

而在對孩子的教育之中,父母永遠進步的樣子,會成爲孩子心目中永遠難以忘懷的一幕,這一幕以後可能會同樣發生在孩子身上,成爲整個家庭自己的教育模式。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