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從小培養寶寶,讓寶寶養成好的習慣,這就需要講究方法了,找到適合的方法很重要,下面分享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1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

從具體到抽象

學歷越高的家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相應越強,他們在與孩子互動過程中,往往會發出一些抽象的指令。然而,學前階段的孩子,讓他理解抽象的概念、指令還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常常毫無效果。一個人的抽象邏輯思維要到五六歲以後才慢慢地萌芽,也只是萌芽,這是孩子思維的特點。拿“禮貌”這個詞爲例,禮貌是個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要求孩子“要懂禮貌”,常常沒有效果。如何把它演繹成孩子能理解的、能做到的具體行爲呢?對,就是要把它具體化!比如去外婆家,在去之前就要跟寶寶交流:進門前要先敲門;見了外婆和家人要說“外婆外公好”“舅舅好”;外公與你說話,眼睛要看着外公說;吃飯時外婆給你吃東西要說謝謝;等等,這樣具體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讓“禮貌”能真正在行爲中落地。

講道理,不如先行動

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尤其是3歲前,他們的認知水平,還不能做到理解概念性的事物,這時候父母直接給他講道理,往往他是聽不懂的。而行動,或者說直接“導之以行”是這個年齡階段非常重要的特點,所以家長可以讓寶寶先行動起來。比如,讓寶寶學做一些事情:玩好後,自己把玩具放入規定的盒子裏。大人對寶寶的行爲給與及時的表揚與讚許,讓寶寶獲得一定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就能強化和刺激該行爲出現的頻率。這樣,情感滿足後再慢慢曉之以理,寶寶就比較容易接受。

喜歡重複

我們想要建立一個好的習慣,從神經系統上說就是要建立相應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建立的條件,就是要不斷地重複,不斷地進行強化,在重複和強化中成爲動力定型。就如同成人,早晨起來後一定要先刷牙、洗臉,如果不做就會很彆扭,這也就是無數次重複後形成的良好的衛生習慣。所以你對寶寶說看好書要自己整理,要物歸原處,說一遍不行,你要不斷地重複,以至成爲好習慣。

個體差異明顯

孩子越小,差異越大。每個孩子從心理學上來說,他的神經系統特點和氣質類型是不一樣的,有的多血質、膽汁質,有的粘液質等,這也決定了他們在建立條件反射時的快慢、穩定性、反應等也極具個性化色彩。每個孩子帶着他不同的個性來,因此,在與孩子進行習慣養成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個體的差異,因人而異。比如有的孩子在好習慣形成中,父母的要求說1遍、2遍就可以了,而有的孩子要說無數遍,才能慢慢形成。我們做家長的,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因人而異地給他提要求,給予不同的支持,讓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發展特點進行成長。

好習慣培養的方法建議

保持一致

一致很重要,是重要保證,就是家庭所有成員,甚至家裏與幼兒園方方面面的要求要一致。在習慣養成中,大家是應該達成這種共識的。現在家庭,大多是“421綜合教養模式”,即四位長輩老人加爸爸媽媽和一個寶貝。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要強調一致性。比如說吃飯,要形成寶寶良好的習慣,建議可以做到:寶寶自己家、奶奶家、外婆家吃飯的餐具顏色、大小規格,甚至坐的椅子等都要努力一致,讓寶寶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看到這些餐具、椅子,自然地就自己吃了。此外,對寶寶吃飯的時間、吃的要求等,也要儘量一致,而不是在自己家寶寶自己吃,在奶奶家追着喂,在外婆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這樣的情況,是不利於寶寶形成良好的就餐習慣的。

貴在堅持

我們常說21天形成一個習慣,培養一個好習慣,貴在堅持。所以,你要他懂得禮貌,自己會收拾玩具和圖書,自己吃飯睡覺,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等等,一切好習慣養成,都要堅持要求,持之以恆。

獎懲結合

在培養孩子過程中教育是有方法的。其中,獎勵、鼓勵是主要的方式,好孩子一定是表揚出來的。但適度懲罰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懲罰則更需要藝術。如果寶寶他很好地完成了一個要求、一個任務,就要及時給予一定獎勵,他就會充滿期待願意爲之努力。如果沒有很好地達到要求——一定是他可行的要求,就要讓他清楚行爲的結果,甚至可以接受後果帶來的“小小懲罰”。比如,家裏可以放一塊小黑板,告訴寶寶如果今天去外婆家很有禮貌,回來就能獲得一顆小星星,表現不好就會抽掉一顆小星星。小星星達到一定數量後,就可以滿足一個小願望(買個喜歡的玩具、去公園玩一次、自己決定怎麼過生日等)。這樣循序漸進,就會幫助寶寶逐漸形成一個個好習慣了。

想要培養寶寶的好習慣該怎麼辦2

家庭教育定位和實現方法

很多成人做了父母以後,就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希望孩子必須達到怎樣的發展目標。事實上,這種期待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壓力,甚至事與願違。所以,在孩子成長中,要什麼、怎麼要,是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首先,要什麼,我們要定位清晰。

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首要的。除了身體健康外,還有心理健康,即培養一個非常陽光、自信的,也具有抗挫能力的孩子。而許多家長,往往忽視了這些最重要、最有意義的東西,更關注孩子學到的知識,會以爲孩子學的東西越多將來越好。於是從小就讓孩子記英語、背唐詩、學“奧數”等等,在知識學習上付出了很多,卻常常忽視了健康人格的形成。從兒童生理髮展、心理髮展來看,早期培育孩子陽光、自信,樂於交往、社會化發展良好的健康人格,恰恰對他以後整個人生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習慣良好

習慣要好,這是終身受益的。一個孩子有了身心健康的同時,具有良好的生活、學習、文明習慣,將來才能走得更遠。雖然孩子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會受到他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在習慣養成上,我們家長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可以有所作爲的,我們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習慣。比如,養成好的作息習慣、閱讀習慣、專注習慣、好奇好問習慣、動手嘗試習慣等等,會讓孩子一生真正受益。

各方面潛能的最大化

孩子的發展會帶有他遺傳上的一些特點,這是我們需要接受的。但同時,在孩子的潛能方面特別是智慧的發展,我們家長也是能有所作爲的。我們能做的是要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讓他的各方面潛能最大化。比如,有的孩子語言能力不是很理想,沒關係,語言是可以培養的。家長可以通過讓他閱讀繪本、講故事、多說話交流等來影響他,通過這些活動來鍛鍊、開發他的語言潛能,讓他實現“追趕式發展”。又如,有一些孩子,他聽覺的敏感性強、節奏感很突出、音樂記憶能力比較強,也特別喜歡音樂等,那我們家長就可以在這方面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環境支持和發展機會,強化他這方面的優勢,也許他的良好潛能會更鮮明地表現出來,甚至成爲這方面的人才

敬畏規律,順應發展

孩子越小,越要懷着敬畏之心去面對他的特點和規律,如此才知道怎麼來順應他發展,並讓發展最大化。心理學家格賽爾的爬梯實驗,就給予我們很好的啓示: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