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

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關心自己寶寶的生長情況,不過有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有時候寶寶會做錯各種事情,那麼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

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1

寶寶一做錯事,馬上就有父母出來替他認錯道歉,寶寶反而什麼事都不做。一直以來,這似乎成爲鐵律,可是誰說這是對的呢!讓寶寶學會自己承擔自己的錯誤,纔是培養一個有擔當的人的第一步。

孩子做了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該不該讓孩子向別人賠禮道歉?有些父母認爲:孩子小,不懂什麼,如果別人硬要堅持,就由我們來替孩子道歉就行了。這樣的處理方式看似通情達理,卻是錯誤的。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學者高橋敷先生,在他《醜陋的日本人》一書中,曾詳細記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當年,高橋敷先生在祕魯一所大學任客座教授,曾與一對來自美國的教授夫婦比鄰而居。有一天,這對夫婦的小兒子不小心將足球踢到了高橋先生的家門上,一塊花色玻璃被打碎了。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高橋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東方人的思維習慣,估計那對美國夫婦會很快登門賠禮道歉。然而,他們想錯了。那對美國教授在兒子闖禍之後,根本就沒有出現。

第二天一大早,是那個孩子自己,在出租車司機的幫助下,送來了—塊玻璃。小傢伙彬彬有禮地說:“叔叔,對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爲商店已經關門了,所以沒能及時賠償。今天商店一開門,我就去買了這塊玻璃。請您收下它,也希望您能原諒我的過失。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請您相信我。”

理所當然地,高橋夫婦不僅原諒,而且喜歡上了這個通情達理的孩子,他們款待孩子吃了早飯,還送他一袋日本糖果。

原以爲事情劃上了“句號”。出人意料的是,當孩子拿着那袋糖果回家之後,那對美國教授夫婦卻出面了。他們將那袋還沒有開封的糖果還給了高橋夫婦,並且解釋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個孩子在闖了禍的時候,不應該得到獎勵。

在他們看來,這個小“男子漢”應當學會對自己的行爲後果負擔起他能負的責任了,這孩子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爲了賠償這塊玻璃,他幾乎花掉了自己存摺上所有的零花錢。但是,他決不會因此得到父母一分錢的“財政補貼”,如果錢不夠的話,父母可以考慮借錢給他,但他必須有自己的還款計劃。比如,早晨爲附近的鄰居送牛奶、取報紙,週末爲別人修剪草坪,節約自己每週的零花錢,等等。之所以這樣做,是讓他爲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只有付出這種代價之後,他才能接受這個寶貴的人生教訓。

孩子做了錯事,由父母替孩子認錯、向別人道歉,其用心是出於疼愛孩子。然而,這種“疼愛”合情卻不合理,在客觀角度看,它是在袒護孩子的過錯,孩子既不能從中獲得應有的教訓,也不能樹立起對自己言行的責任感。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屢教不改”的`根源。

孩子年幼,一般做不出太“出格”的事,但由於父母總是出面代孩子“受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因爲有父母“罩着”,萬事都可迎刃而解。從而逐步變得肆無忌憚、爲所欲爲……

中國有句古話:“好漢做事好漢當。”孩子做了損害別人利益的事,讓他自己向人家道歉,賠償損失,這不僅是爲了取得別人的原諒,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從小就懂得爲自己的言行切實負起責任來,這對增強孩子的自律精神、謹慎言行,以便將來獨立地全面承擔人生的責任和義務,順利地進入社會生活,非常有好處。

寶寶做錯事怎麼教育2

  1、孩子做錯了事,自己不知是錯的。

如三四歲的孩子,常有把衣服鈕釦扣錯位,將襪底穿到腳面上,把兩隻鞋子穿反等現象;再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頑皮、好打鬧,有時會把衣服弄破,或是爲了探個究竟,把新買的玩具拆得亂七八糟……這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特點造成的,他全然不知錯。對這類錯誤,家長不應該過多地責備孩子,更不要說那些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如:“你真笨”,“你真是沒用”等等。而應該在“如何做”上給予具體指導,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激發他積極主動進取的願望,在一次次戰勝錯誤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本領,學會辨別對與錯。

  2、孩子做錯了事拒絕認錯。

有的孩子個性強,倔強、執拗、任性、自以爲是,做錯了事不願承認,怕認錯後丟面子。有的孩子則從來沒有認錯的習慣,這與家長的教育有關係,如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教育孩子走路要當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間發生糾紛,家長往往是袒護自己的孩子,說別人的不是;家庭成員之間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導致孩子做錯事又拒絕認錯的原因。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急於追究錯誤的大小,而應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承認錯誤上,首先,家長必須改變以上不正確的做法,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要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觀念。再就是鼓勵孩子說實話,以親切的態度告訴孩子:“做錯了事沒關係只要勇改地承認錯誤並願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時嚴肅地指出:“做了錯事又不肯承認是錯上加錯!爸爸媽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認錯後,肯定他的進步,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什麼地方,其嚴重程度、不良後果等,教孩子應該怎樣做,讓他從中接受教訓,爲今後正確的行爲打下基礎。

  3、孩子做錯事,怕受懲罰,不敢認錯。

有的家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罵,常使孩子驚恐萬狀,無所適從。當孩子做了錯事後爲了逃避父母的懲罰,只好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要幫助孩子克服和糾正這種不良行爲,家長必須改變不良的教育方法,堅持正面教育。

家長制的作風要不得,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最有利於孩子良好品質的形成。孩子雖小,但也有他獨立願望,有自尊心,孩子做了錯事,家長採取打罵孩子的做法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方法。家長要持冷靜的態度,分析孩子做錯事的原因,本着重動機、輕後果的原則,原諒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經驗造成的過失。孩子畢竟是孩子,但是對其行爲、品德上的錯誤則要毫不客氣地給予嚴厲批評,絕不姑息遷就,以便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強道德判斷能力,少犯錯誤。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