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未來的發展是現在的每一步累積起來的。以下是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1

1多種軀體症狀

許多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會感到全身不適,失眠、食慾差、胃腸不適、心慌氣短、全身遊走性疼痛,有些年齡較小的抑鬱症症患者就診時不會表述情感方面的問題,只是述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這可能就是抑鬱症的先兆。

2反抗父母

有些學生經常受到父母嚴厲的管教,或缺少家庭的溫暖,性格變得抑鬱。當年齡稍大以後,敢於和父母“對抗”,處處和父母對立。輕者就是懶於起牀、吃飯,不收拾房間,不和父母說話;嚴重的患者則會大哭大鬧,離家出走,甚至有自殺行爲。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3情緒異常

有抑鬱傾向的青少年變得少言寡語,不願與他人交往,學習、工作動力不足,心灰意懶,以往感興趣的文體活動、電影電視等,現在感到平淡乏味。女孩常常因爲一點小事或一些偏執的想法而悲傷哭泣,男孩則多表現爲越來越內向,甚至離羣索居,自我封閉,有時又無故煩躁不安,發脾氣,易衝動。

4受不良暗示

抑鬱症患者多具有受暗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是潛意識層面的,如患者一到學校或幼兒園裏就出現頭痛頭昏、心慌氣短、腹痛腹瀉、肢體無力等症狀,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後,就會一切恢復正常。2、患者的想法大多都是負面的。如總覺得考試成績不夠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會給別人造成了麻煩,總想自己可能是得了精神病等。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2

1多創造社交機會

讓他們多參加社交活動、外出跟朋友玩耍,或讓他們的朋友來家裏吃飯,玩耍。讓他們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因爲他們是缺少對外面世界接觸,所以纔會他們會對任何事情都有沒動力和興趣。因此讓他們多參加社交活動,慢慢的就會越來越好,抑鬱症也得到緩解一下。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第2張

2正確的引導他們

給他們正能量,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志願者的活動。因爲給別人提供一些幫助,對治療這個病有好處,同時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志願服務,也會讓你們的關係更近一步。

3用心陪伴

家長們每天都要花一點時間來陪伴他們,而在這段期間,你要用心去陪伴他們,簡簡單單的陪伴也能有效減少他們的抑鬱。其實感情是治療這個疾病最好的良藥了,家長一定要用愛去感化他們,同時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要沉下心來,耐心地等待。

4耐心觀察他們的情緒

不要給他們任何壓力,對他們要有耐心,要用全力滿足他們的要求;要懂得尊重他們,這樣他們纔會敞開心扉與你們去交流,去談心。同時父母要給他們一個好的環境,去正確的引導他們。慢慢來,不要着急,越急越沒用,因爲他們可能會反抗,所以我們不能硬碰硬,要不然孩子的病情就會更嚴重點。如果實在沒有什麼辦法去緩解他們的情緒,那隻能耐心等待了,並且觀察他們和多帶他們出去運動運動,慢慢的緩解他們的情緒。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3

如果小寶寶持續有以下表現,就值得警惕了:

1. 面部表情不快樂,拒絕和大人眼神交流,常常盯着某處發呆

2. 社交機會很少

3. 餵養困難或睡眠困難

4. 易怒、暴躁、歇斯底里

5. 孱弱,對和別的孩子互動毫無興趣

6. 分離焦慮極強,或者相反,對照養者毫無依賴感

孩子總說不開心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第3張

但是,3歲以下的寶寶,或多或少都會有以上這些表現,尤其是生病不適的時候,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並不代表寶寶有焦慮或者抑鬱傾向。

但是如果連續三個月都每天如此,則最好諮詢兒醫以排除寶寶心理疾病的風險。

我們有時候過度關注寶寶的飲食、睡眠,卻不夠在乎TA的情緒。寶寶還不會說話表達自己的時候,情緒和心理健康很容易被忽略。

醫生指出,人類的抑鬱傾向有先天遺傳的因素,但後天影響也非常重要。抑鬱是很嚴重的話題,我寧願相信我的讀者們家裏沒有抑鬱的寶寶。但是,寶寶受到父母不良情緒(焦慮、憤怒、壓力等)影響,並不少見。父母一方有嚴重焦慮和抑鬱傾向,寶寶患抑鬱症的風險是別人的三倍;

常常發火的父母,更容易養出膽小、懦弱、缺乏安全感或者有攻擊性的孩子。但是,因爲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大人越早重視TA的心理世界,越容易養出快樂、陽光寶寶。

現在我根據自己的'心得,整理了給新手爸媽情緒管理的建議:

1、正視焦慮

無論是睡眠不足的新手爸媽,還是家有兩歲熊孩子的父母,都可能經歷焦慮。因爲小月齡寶寶無止境的餵奶和屎尿屁,哭鬧、出牙、夜醒,以及大寶寶的叛逆期都非常overwhelming(讓人窒息)。

你從輕鬆的二人世界,隨時吃宵夜、看電影,還不時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忽然變成了24小時要去伺候一個娃,這時候出現焦慮是很正常的。戰勝焦慮就像打怪,承認它的存在,你就贏了一半。

2、寶寶不是要和你做對

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TA的一切需要都是通過哭來表達的。小嬰兒餓了哭,困了哭,尿了哭,換尿布也哭(光屁股會缺乏安全感),有時候放個屁都可能把自己嚇哭。

研究表明6-8周的寶寶一天哭2個小時都屬於正常範圍,到3個月後會逐漸減爲1小時以下。嬰兒的哭聲會刺激母親產生一種荷爾蒙,忍不住要抱着寶寶,但如果一時沒找到TA哭的原因,會覺得很有壓力。

新手爸媽常常被寶寶的不間斷啼哭弄得措手不及,甚至憤怒。這時你的焦慮會“傳染”給寶寶。

小寶寶不會故意哭鬧,也不是要通過哭來讓你煩惱(雖然有時候看起來是那樣)。如果寶寶哭了一個小時還不消停,你覺得自己快神經病了的時候,你需要趕緊分析一下TA到底是什麼原因哭鬧。記得有個美國媽和我聊天的時候說過,如果排除了一切因素寶寶還是哭,那就讓TA哭會吧(前提是沒有生病不適),哭不壞的。也許TA只是需要釋放一下自己的情緒而已。

3、按暫停,學放手

當小寶寶還沒出月的時候,很多媽媽總是夜奶、拍嗝、哄睡事必躬親,娃晚上睡覺稍微一點響動,媽媽必立刻起來檢查,如果連續睡好幾個小時沒醒,又擔心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家裏老人來幫忙的時候,媽媽本來該抓緊去小睡一會,但最後總是變成在旁邊指導老人給娃洗澡、換尿不溼,累到崩潰。

紐約的心理諮詢師告訴我們:娃沒你想象中那麼嬌嫩。

有人來幫忙的時候,你交待好任務,就應該徹底放手,暫時離開寶寶一會,TA會被照顧得很好。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