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什麼樣的家,是孩子眼中好的家呢?氣派豪宅,豪車洋狗,花園游泳池?其實,那些豪華的房子在孩子面前,也還只能是一個房子。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1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爲一個家庭的兩大支柱,夫妻雙方應充分認識到雙方關係的融洽與否對孩子產生的巨大影響。

夫妻感情不和,會影響到對兒童的愛撫、教育,並將影響到兒童智力的發育。在家庭中,孩子接觸機會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經常吵架,甚至導致家庭破裂,這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會留下深刻的烙印,對性格的形成與發展,以及正常心理的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整日裏吵吵鬧鬧,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

首先,不要把與另一半爭吵時產生的情緒遷移到孩子身上。夫妻感情不和,發生爭吵、打架時,往往會借孩子發泄憤怒。由於夫妻生氣,孩子還會遭到冷遇,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母愛或父愛缺乏,使孩子產生孤獨、失落之感。

其次,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對於父母的爭吵或打架,開始孩子會感到恐懼,然後是不知如何是好。因爲孩子幼小,面對父母的打架或爭吵,沒有任何能力進行調和,在父母爭吵時只能啼泣。這會給孩子無故增加煩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雲。

此外,瞭解孩子的感受,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給孩子太多負擔,不要把孩子當成傾訴的對象。只是承認心情不好,並說清楚這是自己的問題,告訴他:“大人也有大人的問題,我們必須自己去解決。你不要擔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即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爸爸媽媽永遠是最愛他的。

細心的教育者可以發現,很多同齡的小孩能給人的感覺很不同。那是因爲他們的母親是不同的,有的是沐浴在愛中,但是另外一個卻承受着丈夫的冷漠。

一位父親能爲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愛他們的母親。因爲生活在丈夫的愛中,女人的心柔軟而舒暢,溫潤而又安定,她會寬容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會製造出愉悅、溫馨的家庭氛圍。只希望每位父母親都能記住: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愛爸爸媽媽。爲了我們心愛的孩子,同心協力還他一個最美好的家。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2

一、父母對孩子愛的誤區

長期以來,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忽視孩子的地位、輕視孩子合法權益的事屢見不鮮,這實際上是走入了愛的誤區,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誤區一:干涉孩子的自主發展。

自主發展是兒童生命和發展權的重要體現。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錯誤地認爲,孩子的一切都是屬於父母的,孩子幹什麼都得聽父母的。因此,他們常常不考慮孩子的意願,自主地爲孩子規劃他們的未來,強制性地對孩子進行超負荷的定向教育,從而剝奪了孩子自主解決問題、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常常使孩子處於被動的地位。隨着年齡的增長,一旦孩子子發現父母爲自己“精心設計”的前途並不符合自己的願望時,就會與父母產生矛盾,形成“代溝”。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父母的干涉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最終使孩子失去了自主發展的機會。

誤區二:剝奪孩子的勞動權利。

許多家長對孩子“疼愛”過度,事事包辦,使孩子從小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以至於長大後還要依賴大人照顧,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兒。有關報刊曾報道大學生因生活不會自理,不得不請保姆或鐘點工的事,就是這方面的典型。父母從小剝奪孩子的勞動權利,不僅使孩子失去了勞動鍛鍊的機會,感受不到勞動的快樂,有的甚至對勞動產生厭惡感,所有這些都將影響孩子今後的生活和發展。

爸爸愛媽媽寶寶眼中最好的家 第2張

誤區三:限制孩子的遊玩。

不少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才三、四歲,就忙着到處讓他拜師學藝,孩子整天忙着“學琴”、“畫畫”,被限制在狹窄的空間,失去了遊玩的自由,沒有了遊玩的快樂。其結果是束縛了孩子的手腳,孩子失去了童年應有的歡樂,影響了孩子個性的.全面發展。

誤區四:無視孩子的意見。

在某些家庭中,家長在處理問題時,往往憑主觀行事,很少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對孩子較多的是訓斥和強迫服從,缺少輕鬆的氛圍和寬容的態度,缺乏真正的信任和尊重。居高臨下式的說教,常常使孩子覺得和家長難以親近和溝通。

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應享有的合法權益,沒有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來對待。因此,家長爲孩子所做的一切,往往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是反感,家長也往往因此而產生無盡的困惑和煩惱。這種親子關係難以使孩子形成樂觀、獨立、進取的人格,這種忽視兒童權益的教育對兒童將來的發展必定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輕鬆“愛”的策略

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願意爲孩子付出一切,這也是所有父母本能的心理。孩子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用自己的童心去觀察、理解和探索世界,他從小就有擺脫父母的依賴,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的衝動。初生兒要掙脫父母對其手腳的束縛,爲的是自由伸展;嬰兒要掙脫父母的攙扶,爲的是想自己學會走路;兒童要掙脫父母的管教,希望的是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說,孩子從一出世起就在爲爭取自主發展的權益與成人鬥爭着。難怪馬卡連科把父母對孩子事無鉅細一律包辦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的做法說成是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也正是因爲這種“可怕的禮物”存在,成長中的孩子就有成長中的煩惱。成長中的孩子渴求成人對愛心的理解,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尋求自己的發展。

策略一:“讓我做一做”。

生活能力的獲得過程,就是獨立性發展的過程。無論吃飯穿衣、鋪牀疊被、洗手帕、給花澆水等,孩子一開始往往是做不好的。他澆花時,給花澆了水,還會想當然地給花籃也澆澆水,甚至給花籃邊的皮球也澆了水;吃飯時飯粒會灑滿身上、地下;穿衣不是穿反,就是穿倒了……,孩子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通過自己的實踐、思考成長起來的。帶點童心去理解孩子吧,既然沒有人能代替孩子成長,家長又何必做些越俎代庖的事呢?

策略二:“讓我說一說”。

愛問愛說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在不斷地問、不斷地說的過程中逐步瞭解世界,形成自主意識的。限制孩子的想法,不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就猶如一根繩索縛住了孩子想像和思維的翅膀。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木訥寡言。帶着童心去理解孩子吧,如果全家想外出遊玩,又何妨徵詢一下孩子的意見呢?當孩子對着你喋喋不休時,一定要耐心地傾聽,那是孩子思想的火花在閃爍,而在成人的耐心傾聽中,孩子得到的是更多的勇氣和自信。

策略三:“讓我試一試”。

孩子在各類活動中都會產生自由的想像,進行自由的創造。同樣的玩具,採用了不同的玩法;同樣的操作材料,變換出不同的做法,他們從自己的發現和創造中感受到莫大的快樂。也許這樣做,有可能弄髒家裏潔淨的地面,弄壞新的玩具材料或給大人添上許多麻煩,但比起孩子的發展,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帶點童心去理解孩子吧,不要用太多的限制約束孩子的探索行爲,更不要用簡單的訓斥來對孩子的錯誤嘗試。孩子把籃子塞進冰箱,是在試驗籃子裏是否會開出美麗的冰花;孩子把泥土挖起來盛在紙箱裏,他是在試驗小草是否會在紙箱中破土而出。這是多麼大膽的嘗試,孩子從中獲得欣喜又何異於科學家實驗成功時的驚喜!

因而,尊重孩子、理解童心,這就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送給孩子的一種最爲輕鬆的愛。有了這種愛,孩子們便會感到被愛者的輕鬆與幸福。進而,他們纔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與氛圍,他們的潛能纔會得到良好的挖掘與培養,從而成爲新世紀的新一代而茁壯地成長起來。

願我們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夠擁有最輕鬆的愛。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