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當今這個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經常早出晚歸,未有一絲閒暇。那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和使用。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1

第一、要調整睡眠,作息要規律,調整自己的睡眠是改善生物鐘紊亂的方法之一。每天要定時上牀休息,然後儘量躺着,不要想關於睡眠或者傷腦筋的事情,能睡多久就睡多久,第二天一定要準時早起,生活節律不強的人很快能自行調整好,可以試着在臨睡前一小時用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緩解疲勞,對於生物鐘紊亂的人非常合適;

第二、要調整飲食,由於長時間飲食無規律,胃腸生物鐘已經不正常,疲勞狀態的機體,也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所以要想調整生物鐘紊亂,要儘量飲食偏清淡,多吃點蔬菜、水果,關鍵儘量不要吃夜宵;

第三、堅持鍛鍊也非常重要,堅持做點慢跑一類的有氧運動,除了提高機體免疫力,能夠全強身健體,還能幫助緩和心態;

第四、如果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藉助一些藥物來進行調整。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

生活作息不規律對女人的危害有哪些

1、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人經常熬夜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着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出現。

2、頭痛: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課時經常會頭痛腦漲、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頭痛的現象,長期熬夜、失眠對記憶力也有無形的損傷。

3、黑眼圈、眼袋:夜晚是人體的生理休息時間,該休息而沒有休息,就會因爲過渡疲勞,造成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佈滿血絲。

4、皮膚乾燥、長黑斑和青春痘: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3時是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對於習慣早睡的人來說,最遲也要在凌晨1時的養肝時間進入熟睡期。而且,更糟糕的是,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2

正常的生活規律及作息時間表

1、7:00起牀

迎着清晨的陽光起牀,一杯溫水是早起之後的必需品,能讓你獲得一天最好的開始。

2、7:20-8:00吃早飯

你需要營養全面豐富的早餐。 一頓優質的早餐,能讓你一整天都充滿活力。

3、8:30-9:00避免劇烈運動

早上是人體免疫系統最弱的.時候,不要做劇烈的運動,走路上班是很好的選擇,健康又愜意。

4、9:00-10:00做困難性工作

上午人腦最清醒犀利,應該用來做最有難度的事。比如攻克工作的難題,給複雜的報告列提綱等等,充分利用上午清醒的大腦。

5、10:30讓眼睛休息一下

一晃就十點半了,起來走動走動,眺望一下遠方,做一做眼保健操,讓眼睛舒緩舒緩。

生活作息紊亂怎麼調節 第2張

6、11:00吃點水果

上午工作的差不多該吃點水果了,上午是一天吃水果的最佳時機,因爲上午人體最適合吸收水水果裏的營養。還能補充我們大腦急需的血糖。

7、12:00-12:30

午餐要吃飽,中午應該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豆類食品是最佳選擇。雖然是午飯,久坐辦公室的人也不要吃的太油膩。

8、13:00-14:00午睡

午飯後的時間很寶貴,最好用來小睡一覺。有的人喜歡在中午上淘寶購物或者是打激烈的遊戲,這反而會讓大腦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造成下午身體的疲憊。

9、14:00-16:00做創意性的工作

午後是任思維最活躍的時間,非常適合做一些創意性的工作,想一想工作中的創新,即使是微小的改變,日積月累也會有巨大的成就。

10、16:00喝杯酸奶

四點左右,喝杯酸奶,能補充身體流失的血糖。馬上將要投入到一天裏最密集的工作中了。

11、16:10-19:00

四點到七點,身體和大腦都處於一天的巔峯的狀態,這時候我們應該做細緻而密集的工作。

12、19:00最佳的運動時間

下班之後稍微吃點東西,晚飯不要吃太多,三分飽即可。

晚飯後稍微歇一會再開始運動,先散步,再慢跑是非常健康的運動方式。

13、20:00看電視或看書

運動之後可以看看電視,或打開你的閱讀計劃中的書放鬆閱讀。最好的選擇還是在娛樂休閒中綿延不斷的思考工作,這樣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勞逸結合的精髓就是:休閒的時候還有一根弦在牽掛工作,稍有靈感迸發就立刻抓住。

14、22:00洗個熱水澡

一天該忙的忙完了就可以去洗個熱水澡了,讓身體徹底舒緩下來,洗去一天的疲憊。

15、22:30上牀睡覺

十一點人體的各項器官都開始處於休息期了,不要違背身體的自然規律,放鬆睡一個好覺,明天又是一個輕鬆的一天。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