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面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新手爸媽常常會用錯力氣,在比身高、比長牙這類小事裏鑽牛角尖,但是不要過分擔心,看看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1

1、阻礙親子溝通

3歲的凌凌是個小哭包,一件小事都會讓她哭個不停。有時候媽媽哄得心煩,最後大爆發:“哭吧哭吧,哭個夠!”凌凌也就哭得更是上氣不接下氣了。

家長的一氣之下說出任性的話也是在所難免的,儘管父母事後也會心疼凌凌哭得可憐繼而安慰,但是你不適當的發泄你的情緒,甚至用反話來刺激孩子,只會讓孩子越鬧越兇。年幼的孩子難以區分“正話”“反話”,因而容易錯誤地認爲父母這樣的方式是對他人的一種安慰,孩子若真的套用了你的說法,很容易讓他人誤認爲孩子缺乏同情心,不講禮貌,這樣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沒有好處哦!

而且孩子哭鬧本來就是想要獲得父母的溫柔的安慰和關注,但卻得到的是父母的冷嘲熱諷,這對親子之間的溝通也是一種阻礙。家長本應選擇一種更溫和的方式,你可以抱抱他讓他冷靜下來,然後引導他說感受,讓孩子逐漸學會找到更適當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消極情緒。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2、 愛的反話會傷害孩子

2歲多的小明活潑好動,神經大條的他經常鬧出一些“小事端”,非要幫媽媽端碗筷,但是粗心的他卻摔破了碗;想幫爸爸擦窗子,卻又碰倒水桶搞到家裏淹水。爸爸無奈一句玩笑:“你這小笨笨,真是越幫越忙啊!”本應是一句充滿愛意的小玩笑,卻被小明解讀成爲爸爸討厭他礙手礙腳。他哇的一聲大哭“我是個大笨蛋,爸爸不喜歡我了”。

孩子有時做出一些“犯傻”的事出來,在家長看來那是一種可愛的犯錯行爲。一些家長甚至習慣用“小傻瓜”“小笨蛋”來稱呼自己的小孩。本應是充滿愛意的暱稱,卻不能被孩子理解。年幼的孩子往往是以大人的觀點去自己,當爸媽用“笨笨”這些反話時,孩子卻認爲較真認爲自己很傻很天真,父母是在嫌棄責怪自己。孩子讀不懂你的反話,反而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自信心了。

3、 影響與人溝通

小朱今年幼兒園入學了,媽媽以爲以小朱這樣活潑好動的性格本應是能在幼兒園交到很多好朋友。但老師反映小朱有點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問及原因,才發現原來小朱經常在其他小朋友摔倒的時候跑到別人身邊說:“小笨蛋,快站起來”在別人哭得傷心的時候“安慰”:“哭的小朋友不可愛”。雖然老師知道小朱是“愛意的鼓勵”,但其他小朋友卻認爲小朱是在嘲笑自己。

孩子的語言風格大多是從爸媽那裏模仿過來的,而且孩子並不懂得區分家長充滿“愛意”的反語,隨便套用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就容易發生小朱小朋友這種容易讓人誤會的情況。孩子學會說反話,往往也只是簡單套用,而不能真正地理解說話的語境。即使他能理解,也很難保證聽者能夠讀懂你的反語。因此,家長還是儘量避免對孩子說這些反話,以免孩子錯誤地模仿學習。

4、爲什麼不能說反語

2-4歲的寶寶,正處於語言和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期,詞彙量突飛猛進,但是對語意及寓意的理解卻仍處於發展中,所以經常會詞不達意。而且孩子對於大人說話的內容的理解是“一是一,二是二”式的簡單直白,還不能理解家長的'“一語雙關”或者語言背後的深意。如果家長經常說反話,孩子就會很困惑,而家長與話語完全不同的表情也會讓孩子無法猜測到家長的真實意思,不利於孩子理解能力的發展。

5、 家長要用正面語言引導

反話,是一種特殊的環境下的語言形式,對於低齡孩子不能理解反話,因此要用正面鼓勵的方法,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爲,而不適合用否定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因而家長要用一些積極的正面語言甚至輔以肢體語言,讓孩子明瞭家長要表達的意思。比如寶寶辛辛苦苦搭的積木倒塌了,媽媽可以說:“天啊,你搭得很輕鬆呀,可是大樓怎麼累得趴下了呢?”寶寶沒準會發出會心一笑,學習家長用笑來應對負面情緒困擾。

家長的榜樣作用和積極的正面引導對孩子語言、邏輯的學習有重要的積極影響。如果你想要孩子怎樣做,你就先做給孩子看,孩子對一些語言指令往往不會有直接反應,家長可以輔以身體語言,如手勢,動作,讓孩子明白家長說的是什麼意思。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你可以主動給孩子思考的時間,鼓勵他主動提問,通過問答式的對話,能夠很好地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2

早教就是“背唐詩”“學英語”

日前,早期教育趨勢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上,美國著名早教機構金寶貝發佈的全球早期教育比較研究報告顯示,兒童學習時間提前,但戶外運動時間全球最少,睡眠時間較少。指出,過早讓孩子學各種技能,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家庭需要轉變早期教育重點,還孩子童年。

 4歲前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第2張

孩子室外活動時間

全球五大洲14個國家數千個兒童的生活狀態、早期教育方法和各國的早期教育理念。調研顯示,全球兒童最早開始學習識字的國家都在亞洲,排名第一,其次是韓國與日本。家庭最喜歡用識字遊戲、唐詩教育孩子;教授孩子第二門語言的意願也居於全球前列:北京家庭喜歡教孩子背誦唐詩、上海家庭偏向於提前讓孩子學外語。

“識字”和“背唐詩”“學英語”是家長提及最多的幾種早教方法

全球孩子開始識字的平均年齡爲4.04歲,家長開始教授兒童識字的平均年齡爲2.9歲,兒童平均在3歲前開始背誦唐詩宋詞,排全球第一。本次報告還顯示,在戶外活動和睡眠時間方面,家庭明顯落後於全球指標:全球兒童平均室外活動時間爲3.41小時,孩子室外活動時間最少,爲0.86小時,低於全球兒童平均水平2.55小時,兒童的平均戶外活動時間在14個主要國家中倒數第一;

0-6歲兒童的平均每天睡眠時間爲9.29小時

全球兒童平均睡眠時間爲10.14小時,居本次研究的全球倒數第三;在音樂、藝術、自然與科學啓蒙方面,家庭的指標明顯落後於歐美國家。另外,作爲早期教育中心角色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居於末尾,67%的父母認爲孩子陪伴孩子非常重要,但是,長輩陪同孩子的較3年前的41%增長至53%,還有部分孩子由保姆陪同,父親或母親陪同孩子的時間(包括睡眠時間)平均爲11.58小時,爲全球最少的國家。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