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早期教育 > 徵地補償標準2022

徵地補償標準2022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徵地補償標準2022,現在農村也是需要發展了,而且農村集體土地是歸農村經濟集體所有的,國家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對農村經濟集體土地進行徵收,徵收要給予相應經濟補償,以下看看徵地補償標準2022。

徵地補償標準20221

2022年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款的標準,可以參考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執行,一般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區片綜合地價。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地補償標準2022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係、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佈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徵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徵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徵地補償標準20222

一、徵地補償標準2022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農村土地徵收賠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構成。

而且,不同地區的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來定。

例如根據《北京市徵地補償費最低保護標準》(延慶縣部分)

北京延慶的土地補償標準是每畝10萬元;天津市的價格只有每畝2.9萬元;

山西太原小店區的標準爲181636元/畝;河北石家莊的爲67038/畝;

遼寧瀋河的土地補償標準高達45萬/畝;安徽馬鞍山卻只有55600元/畝;

除此之外,有些地區還有分類,比如說湖南長沙就是分三個區片的:一類區片65000元/畝;二類區片59000元/畝;三類區片53000元/畝,但是福建廈門的一類區片爲15.5萬元/畝;二類區片爲12.5萬元/畝;三類區片10.7萬元/畝。

徵地補償標準2022 第2張

二、徵地公告期限爲多長時間

徵地公告期限爲45天。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准的徵收土地方案,在徵收土地公告之日起 45日內以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爲單位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並予以公告。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第(十九):嚴禁閒置土地。農用地轉用批准後,滿兩年未實施具體徵地或用地行爲的,批准文件自動失效。

《國土資源部關於完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查報批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4]237號)第(十四):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批准文件有效期兩年。農用地轉用或土地徵收經依法批准後,市、縣兩年內未用地或未實施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有關批准文件自動失效。

徵地補償標準20223

徵地補償新標準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目前我國對土地徵收補償還是按最新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執行,例如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土地徵收的工作程序

1、徵地情況告知

在徵地報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製作《徵地告知書》並公告或者直接發佈《擬徵地公告》,將擬徵土地的用途和位置告知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

《徵地告知書》或《擬徵地公告》由國土資源所負責在被徵地土地所在地的村內張貼。在有條件的地方,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將《徵地告知書》在互聯網上發佈、在當地電視臺播出。張貼、發佈或者播出《徵地告知書》的過程,應當進行攝像和錄像,取出的照片和視頻資料要妥善保存備查。《徵地告知書》不得泄露國家祕密。

徵地補償標準2022 第3張

2、徵地調查確認

在徵地報批前,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調查覈實擬徵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着物權屬、種類、規格和數量等,據實填寫《徵地調查結果確認表》,並經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徵地農戶以及地上附着物所有人蓋章和簽字予以確認。

3、函告徵地情況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徵地農戶確認的擬徵地的權屬、種類、面積和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等情況函告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及時確定被徵地農民社保對象的條件、人數、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渠道、繳費比例,並函告同級國土資源局。

4、徵地聽證告知

在徵地報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製作《聽證告知書》,將擬徵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確定的被徵地農民社保對象的條件、人數、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渠道、繳費比例等內容,告知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徵地農民

並告知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徵地農民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和社保措施享有申請聽證的權利。《聽證告知書》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被徵地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張貼並告知被徵地農民。

5、組織徵地聽證

在徵地報批前,被徵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就徵地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申請聽證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涉及社會保障有關事項的,邀請勞動保障部門參加。舉行聽證的,應當製作《聽證筆錄》和《聽證紀要》

全面準確地反映當事人的意思。確有必要的,應當對徵地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自願放棄聽證的,應當填寫《聽證送達回執》。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