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早期教育 >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大家都知道犯罪以後是需要接受判刑的,犯罪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而且是需要接受法律的,感興趣的來看看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及相關資料。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1

違法和犯法的區別具體如下:

1、社會危害程度不同,違法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犯。犯法,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刑罰處罰;

2、處罰的方法不同,違法,民事違法行爲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爲要受行政制裁。犯法,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罰。

一、違法的構成要件如下:

1、必須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爲;

2、違法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護的社會關係的行爲;

3、違法一般必須有行爲人的故意或過失。原則上,由於過錯,才構成違法行爲。但沒有過錯,法律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仍應承擔;

4、違法者必須具有法定責任能力或法定行爲能力。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二、犯法犯罪的特徵:

1、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爲。行爲對社會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徵;

2、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爲。也就是說危害社會的行爲必須同時是觸犯《刑法》規定的行爲,才構成犯罪;

3、犯罪必須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爲,只有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爲,才被認爲是犯罪。 總之,違法和犯法的區別在於社會危害程度不同、處罰的方法不同。有很多的行爲都是違法的,違法行爲不一定都會構成犯罪,因爲犯法行爲是指觸犯了形式法規的,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爲,對社會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爲犯罪行爲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爲犯罪行爲的,不得定罪處刑。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2

犯法與違法的區別

有着本質的區別。犯法是指行爲人觸犯了我國刑法分則明文規定的具體犯罪,即犯罪具有罪行法定主義原則。只有刑法明文規定的纔是犯罪,不是明文規定不應當認爲是犯罪。籠統的犯罪指的是犯罪。

而違法指的是違反國務院制定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當地的行政犯規和規章等,不是觸犯一般的法律。即使是觸犯一般的法律,情節明顯輕微,對社會危害不大的也不認爲是犯罪(犯法),而應當以違法處理。我國對犯罪採取嚴格的法定主義。

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條文的明文規定來認定,不能主觀臆斷。而且犯法和違法的處罰方式不同。犯罪(犯法)的處罰分爲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而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和剝奪政治權利三項。

一般的行政處罰只有罰金和拘留。注意:行政處罰的拘留不同於刑法中的拘役,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犯罪和違法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是犯罪(犯法)一定是違法行爲,但違法行爲不一定是犯罪。

只有當違法行爲達到刑法分則條文明文規定的嚴重情節和對社會嚴重的危害後果時才認定爲是犯罪。希望以上解答能夠讓你更好的理解犯罪和違法的區別與聯繫。

違規、違法、犯法、犯罪,不是不同等級得區別,其不同主要還是在概念、範圍、程度和後果。違規,是指違反了某些規定。違規現在多用於違反合同規定,或者行政法規等,是四者中最輕微的違反。違法是指一切違反國家的憲法、法律、

法令、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行爲,其外延極爲廣泛。犯法,指違犯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爲。犯法和違法的概念基本相同。而犯罪則必須符合我國《刑法》關於犯罪的規定,必須具備以下特徵:第一,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爲。行爲對社會的危害性。

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徵。第二,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爲。也就是說危害社會的行爲必須同時是觸犯《刑法》規定的行爲,才構成犯罪。第三,犯罪必須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爲,只有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爲,才被認爲是犯罪。

上述特徵是確定任何一種犯罪必須具備的缺一不可的條件。《刑法》同時還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爲是犯罪。這就說明,行爲的情節和對社會危害的程度是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第2張

一般違法行爲與犯罪行爲的區別如下:

第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而犯罪對社會危害性很大,情節嚴重;

第二、觸犯的法律法規不同,一般違法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而犯罪是違反了刑法;

第三、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一般違法是不用受刑罰處罰,但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而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

我是訴訟法學專業的研究生,現在在司法局工作。依我看,違法行爲相比之下更具有廣泛性,隨便民法、行政法、刑法等這些實體法,抑或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這些程序法的相關規定,只要是違反了,都可以叫違法;而犯法應該是特指犯罪,特指違反了刑法,要被追究刑事責任。舉個例子:

1、一般的違法行爲:欠錢不還,違反了民法的相關規定;開車闖了紅燈,就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會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2、犯法:違反刑法的行爲,比如從今天起醉駕就不是被行政拘留了,而是要被拘役,會被法院判處1-6個月的監禁,這依據的就是《刑法修正案(八)》關於“醉駕入罪”的最新規定。所以,違法是比犯法更大的`範疇,犯法比一般的違法行爲性質更嚴重,社會危害性也要大得多。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3

一、法律上違法和犯罪有什麼區別?

1、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違法,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而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刑罰處罰。

2、處罰的方法不同。違法,民事違法行爲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爲要受行政制裁,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罰。

違法和犯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第3張

二、違法行爲和其它一些行爲的區別是什麼?

違法行爲與其他一些行爲的存在着區別。

1、違法行爲不同於違反道德的行爲。許多違法行爲,是犯罪行爲,同時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爲。但是,並非所有違法行爲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爲。同樣,有些違反道德的行爲並不構成違法行爲。

2、違法行爲不同於法律上無效的行爲。違法行爲當然不能發生行爲人實施違法行爲時所希冀的爲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爲法律上無效的行爲都是違法行爲。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爲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也並不構成違法。

三、犯罪行爲的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爲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爲犯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爲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爲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爲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爲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爲,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爲,等等。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爲所侵害的社會關係。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爲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係。

可見,違法犯罪其實並不是一個概念。而違法實際上也不等同於違反了一些傳統的道德觀念,就比如過去的傳統道德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可是現在,人們結婚之前就住在一起的這種情況已經很普遍了。確定當事人的這種行爲是違法的,那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否則國家有關部門也無權實施制裁。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