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孔子的故事合集15篇

關於孔子的故事合集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孔子的故事1

孔子所處的時代,當時只有幾百萬人。但跟從孔子學習的弟子,卻有三千之多。他們都是各國來的精英人物,什麼樣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與人格魅力,加上衆弟子的輔佐,在當時,如想謀取一國權位,是不難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會的安定,大衆的幸福,如果沒有純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礎,文化教育沒有跟上,僅靠權謀勢力的支撐,是不會長久的。而且,在這種狀況下的安定與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關於孔子的故事合集15篇

所以,孔子寧可自己一生窮苦受累,寂寞淒涼,被人誤解不識時務,也要擔當起繼承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優秀政治智慧的大任,爲萬世開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孔子這種在任何環境下,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注重世人的德性培養,注重社會純正思想的引導,從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徑,這在當時,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個人道德修養較好的道家隱士,對此也頗有微詞。然而,“知其不可爲而爲之”,這正是孔子,也是後來真正儒者們,過人之處。

禪宗祖師達摩,來中土前,定中觀察到中土有大乘氣象,這與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無關係。所以,有禪師說,孔子如按佛家的標準衡量,當屬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轉世。

關於孔子的故事2

一次,孔子坐着馬車經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孔子就問孩子:“你不讓路,我怎麼過去呀?”小孩說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會說話,非常吃驚,就表揚孩子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故事感悟】:孔子博學多才是衆所周知的,連孔子都覺得後生可畏。這就足以說明孔子在對待知識的問題上,是極其謙虛的。因此,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年輕人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比自己年輕,資歷比自己淺,只要別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強,就應該放下“面子”,謙恭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關於孔子的故事3

孔子義利之辯的故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爲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 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爲。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孔子學琴的故事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 師襄學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相師的故事

《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裏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爲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爲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爲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爲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關於孔子的歷史地位

西漢中期,天災頻發,社會動亂。儒者 梅福認爲,這是由於未能妥善安排對於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發怒。當時的國家政權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爲 商湯的後代,接續先王的祭祀。到東漢,國家才正式把孔子作爲國家的 公神,其地位和 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 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後,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爲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 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成爲國家公神以後,儒者們的宗教地位也相應提高。唐代爲孔子設立“從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選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對於註釋儒經有重大貢獻的 儒者,後來擴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歷代著名的儒者。宋代,從祀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稱爲“ 四配”,他們是 顏回、 曾參、 子思和 孟軻。其次是“ 十哲”,孔子的十個優秀弟子。“德行: 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仲弓。言語: 宰我, 子貢。政事: 冉有, 季路。文學: 子游, 子夏。”再次是“ 先賢”,祭祀那些親自接受孔子教導的弟子們。最後是“ 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後歷代最優秀的儒者。而後來的儒者,也以死後能夠進入孔廟成爲先儒爲最高的榮譽。

關於孔子的故事4

顏淵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說:“我跟顏淵說一天的話,他也沒有問難的話,好象很傻的樣子。等我回頭暗暗觀察他的行爲舉止,發現他足以發揮我所教誨的道理,這才發現他一點兒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聰明限制住了視野,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總將目光投向他的事業,沉默着奮鬥,而不在乎身邊的一些小爭執。

關於孔子的故事5

打擾外公,又擠時間來強身健體,他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回首前文,其實孔子從那次廟宇祭祀之後就已經在心中紮下了學習禮道的決心啊!他宣傳禮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國君都能用仁義德心治理天下,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居然心懷天下,真讓人佩服!

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爲深深地感動了我,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從小樹立人生的目標,遇到不懂的知識時,要虛心請教別人。另外,我們還要會利用時間,像孔子一樣,在有限的時間裏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正所謂學無止境,我們也要像他一樣,爲了自己的夢想,虛心求學;爲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關於孔子的故事6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

孔子一直是後世人景仰的對象,他常常被後人供奉於廟堂之上,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是聖人,是高呼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一生摯友;是”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的鶴髮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學者。他是平凡人,又是如此偉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作爲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身處亂世卻能夠堅持踐行自己的主張,孔子的精神和勇氣實在是令人佩服。古來聖賢皆寂寞,他們異於常人之處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悶,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窮途末路,也要堅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於禮崩樂壞的年代,他爲了讓更多的窮人孩子能夠讀書,在年輕的時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學,廣招學徒,一時之間竟也譽滿鄉里,成爲德高望重的萬世之師。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亂連連國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自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存的第一條件是食物,糧食對於戰亂中的人民是極其珍貴的,連飯都吃不起何談國家政治。因此,肉對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學生,學費就是“束脩”,也就是肉乾。要知道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春秋戰國,能吃到粗茶淡飯已經很不錯了,能吃到魚、肉更是難上加難。既然如此,又是什麼原因讓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據《論語》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舜的音樂“韶”,三月不知肉味。這裏並不是說,孔子失去了味覺和嗅覺,更不是他三個月不知道肉放在哪裏,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而是說孔子他聽到舜的這首音樂以後,他的思想就定在無邪這個境界,他在這個境界定了多久呢?三個月。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佔據縈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翩,也可能就是發呆,什麼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當時的齊國人都非常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樂修養,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萇弘請教和癡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

《戰國策》中甘羅一句項橐“七歲爲孔子師”,語焉不詳,爲後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據說他和孔子之間發生了“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落鋤之數”與“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都以孔子失敗告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項橐(前494—482)是春秋時莒國人。現在的山東省日照市,據說就是項橐的家鄉。關於項橐的身世,一般有兩種說法。據說項氏家族的老祖宗叫姬叔度,其封地在項。姬叔度後代項超生項橐等兒子,這是富家子弟出身的項橐。還有一個說法,父親和母親魏氏都是普通農民,他的母親在上山砍柴的路上生下了他。不管哪種說法都不能確定項橐的身世,他的一切又歸於一個謎。他與孔子“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落鋤之數”與“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到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傳說,關於他的事蹟又成爲了一個千古之謎。

遺憾的是,天資聰穎的項橐12歲便夭折,有人說他是被孔子的學生所殺,也有人說是被諸侯所殺,他的人連同他的事蹟都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裏,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猜疑。

孔子爲什麼被稱爲孔老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吟誦起《論語》我們似乎依稀能看到,在三月春風中,一位老師帶領着一羣學生換上春服,沐浴、歡歌、遠眺,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春遊活動,我們似乎也從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詩的馥郁。

這個春遊的發起者是這羣學生的老師,他的名字叫孔子。讓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刻進了國人骨子裏的名字,這個不起眼的人,創立的儒家學說在後世成爲萬世吟誦的經典,甚至對其他民族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於是,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在魯國陬邑的一個小城鎮,一家人爲新生命的到來而興奮不已。那麼孔子,叫孔丘叫仲尼,爲什麼又要叫他孔老二呢?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爲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爲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爲孟皮,卻腳有殘疾。渴望生個兒子的孔紇,他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樑)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在《史記正義》解釋爲:紇娶顏氏女徵在時,年逾六十四,不合禮法(周禮),故曰野合。傳說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着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爲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爲孔子。

孔子出名的弟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15歲立志於學,希望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相傳孔子曾經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云“三十而立”。博學多才,成爲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教學子以“仁義”。凡帶上一點“束脩”的,都收爲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相傳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孔門十哲: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顏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以德行見稱,顏回從小就勤奮好學,篤信孔子學說,並“聞一知十”,領會深刻,能夠將孔子的學說,活學活用。顏回是個很低調的學生,他爲人謙遜,才氣不外露,最開始還讓孔子認爲顏回是個不聰明的學生,但他堅定踐行孔子的學說,理解深刻,成爲了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屢稱他品格高尚,說他“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有,通稱冉有。擅長在政治上摸爬滾打,多才多藝。因爲冉求自身出自於商人之家,長於計算,曾經季氏宰臣,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被老師孔子嚴厲批評過。前487年曾率左師抵抗入侵的齊國軍隊,並且身先士卒,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漢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爲“瑚璉之器”。子貢是個政商界的人才,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在曹國、魯國之間經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子貢因經商有道,而成爲孔子孔子衆學生中的首富。《論語》裏記載他言行的語錄有很多,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被稱爲儒商鼻祖。

關於孔子的故事7

憑藉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關於孔子的故事8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裏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冉有曾告訴過孔子:“不是不喜歡你講的道理,就是實行起來力量夠不上呢。”孔子說:“力量夠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來,也還罷了;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想走!”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個痛快人,孔子曾說他三言兩語就能斷明一個案子。有一次,孔子開玩笑地說:“我的理想在中國不能實現的.話,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願意跟着我的準是仲由了。”子路當了真,便歡喜起來。孔子卻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沒有什麼可取的了!”這就是子路的脾氣。孔子對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症下藥.

孔子對其他弟子也同樣有中肯的批評。顏淵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爲顏淵太順從他了,便說道:“顏回不是幫助我的,因爲他對我什麼話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張全面發展的,如果單方面發展,他認爲那就像只限於某一種用處的器具了,所以說:“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樣。”可是子貢就有陷於一偏的傾向,所以他就批評子貢說:“你只是個器具啊!”子貢問道:“什麼器具呢?”孔子說:“還好,是祭祀時用的器具。”意思是說,從個別的場合看來,子貢是個體面的器具,卻沒有注意到全面的發展。

孔子注重啓發,他善於選擇人容易接受的機會給予提醒。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發憤求知,我是不開導他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鑽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覺困難的時候,我也不會引導他更深入一層。譬如一張四方桌在這裏,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餘的三隻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來的想法上更進一步。子貢有一次問道:“一般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不夠。”子貢又問:“那麼,一般人都不喜歡這個人呢?”孔子說:“也不夠。要一切好人都喜歡他,一切壞人都不喜歡他才行。”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虛心的榜樣來教育弟子。他曾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什麼的,我不過是喜歡古代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勤懇、很不放鬆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說:“三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就準有我一位老師。”還說:“我知道什麼?我什麼也不知道。有人來問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們提的問題弄清楚,我盡我的力量幫他思索。”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人死了以後怎樣,孔子說:“活着的問題還沒解決,管死了以後做什麼?”子路又問:“該怎樣對待鬼神?”孔子說:“對待人還沒對待好呢,談什麼對待鬼神!”孔子就是這樣看重實際問題,而不喜歡空論的。孔子也很少談怪異、武力、變亂、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實,孔子也是不許可的。子貢曾說:“我不願意別人對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樣對待別人。”孔子便說:“賜啊,這不是你現在能做到的!”

關於孔子的故事9

大家好,我是26號鍾瑞。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孔子的故事的讀後感》

孔子,他是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還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說出來的話裏面的道理值得我們學習。孔子的學生很多,比如顏回,他們的爲人也值得我們學習。在孔子遠行時,也跟着孔子,持續的求學,甚至還幫助了孔子。

孔子身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比如孔子的理想都是遠大並且能做到的,而且還是一直堅持着的。他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比如這段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一個偉大的人,他的爲人處事值得我們學習。

關於孔子的故事10

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雲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着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麼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裏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幹什麼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關於孔子的故事11

處世圓明

孔子問禮老子。

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爲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爲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寬則得衆,苛則失人。

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纔會學富五車。

關於孔子的故事12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窮苦的。三歲父親過世,雖然身爲貴族之後,但亂世裏,沒落的貴族也毫無用處,所以他曾做過幹農活、照顧牛羊、看管倉庫等事情。不過,他從十五歲立志向學,由此開創了不凡的人生,步上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孔子的立志向學有兩點特色,其一是立志之後就非常好學,其二則是堅持了一輩子。孔子由學而教,一方面他有求知的能力,無限地開發自己的心靈,徹底實踐“學無止境”的態度,而且待其學問到達一個境界之後,心胸變得更爲開闊。另一方面源於他在當時對傳統瞭解得最爲透徹,又有自己的心得感想,因此他有一種由內而發的使命感。“教育”就是孔子實現使命感的途徑之一,他希望他的學生也能以一以貫之的方法去選擇自己的人生之道,讓這些學生散佈在社會上的各個角落,使整個社會發揮正常的功能,大家一同走向正軌。孔子亦是首開“有教無類”的人,一個人只要願意向學,不管出身爲何,孔子都願意教導他。

孔子把他所教的科目分爲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先進》)。這四科有一特色,就是上面的科目可以涵蓋下面的科目,下面的科目則不能涵蓋上面的科目。如掌握文學之後再循序漸進,才能懂得政事,接着才能通曉言語及展現德行,而這些學生則是各有所長。[1]孔子認爲德行科的人是第一等人,因爲他所通曉的事務涵蓋了人的主要關懷。言語科排在德行科之後政事和文學之前,可見孔子對言語的重視程度,他的成長曆程及所學、所思、所想促成了其口才觀的形成。

關於孔子的故事13

一日,孔子閒居無事,在室內演琴自娛。弟子曾參、子貢,坐在外廳,側耳細聽。

一曲終了,只見曾參喃喃自語道:“咦!怎麼會是這樣呢?老師的琴聲裏,怎麼會流露出,貪狠邪僻的情調呢?琴音中,趨利不仁的味道,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對曾參所說的話,子貢在心裏,也以爲然;不過,他沒接曾參的話,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內走去。

孔子見子貢進來,面有犯難進諫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說話。子貢便將剛纔曾參所說的話,如實稟告。

孔子聽完子貢的話,對曾參讚歎不已。他說道:“曾參真是天下一位大賢人呀!他已經通曉音律的奧祕。”

接着,孔子繼續對子貢解釋事情的原由。他說:“剛纔,我正在几案邊彈琴,有一隻老鼠在室內遊動,被一隻貓發現了。那隻貓,便循着房樑,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後,選好地點,眯縫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時機,撲住老鼠。後來,貓的如意算盤,終究沒有得逞。因當時那隻貓的心態,反映在我的心裏,我便很自然地通過琴瑟,將它表露出來;所以,曾參說我的琴音裏,有貪狠邪僻的情調,是很恰當的。”

儒家經典《禮記:樂記篇》說:大凡音樂,都是產生於人的內心。人的情感動於衷,體現在外就是聲音。聲音的變化有文理,就成了音樂。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樂,通常都洋溢着安適與喜樂。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清明祥和的狀態。在動盪的亂世,流行的音樂,往往會充滿着怨恨與憤怒。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政令不暢,上下乖離的境地。而一個接近亡國的世道,它的流行音樂,會瀰漫着哀傷與憂思。它說明此時的人民,已陷入難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憶往事,來慰籍自己。所以,聲音之道,與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關於孔子的故事14

周遊列國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

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爲各國高官棟樑,又爲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

關於孔子的故事15

意思是: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做事,正準備試行新法,於是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