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岳飛的故事15篇

岳飛的故事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岳飛的故事1

說起民族英雄岳飛,人們更多熟悉的是他英勇抗金的故事,而關於他的情愛世界,知之甚少。

岳飛的故事15篇

公元1103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寧二年,岳飛出生在河南湯陰,家境貧寒。在岳飛之前,岳飛的母親曾生過4個孩子,但不幸都夭折了。生下岳飛時,岳飛的母親已經38歲了,用現代的話說,已經算是高齡產婦了。中年得子,岳飛的父母欣喜萬分、悉心教育。岳飛5歲就詠詩誦經,8歲就涉獵諸子百家,文采洋溢,在當地被稱爲神童。岳飛從小也習練武藝,16歲成婚那年,已有一身武藝在身,志在保家衛國。岳飛的第一位妻子劉氏,是岳飛的同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到家中。劉氏長得很漂亮,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與岳飛卻是百般的恩愛。夫妻倆在小山村裏平靜而快樂地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一年後劉氏爲岳飛生下兒子岳雲,七年後又得子嶽雷。

金人入侵,岳飛參軍抗敵。岳飛和劉氏的婚姻大概持續了八年多,後來由於岳飛長期在外當兵服役,家裏又困窘,再趕上湯陰縣後來被金兵佔領,劉氏最終撇下兩個年幼的孩子改嫁他人。對於這段姻緣,岳飛曾有一句話:“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待老母,不期妻兩經重嫁,臣切骨恨之。所謂恨之深即愛之深,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岳飛第二次結婚是在26歲,新婦是一位比他大兩三歲的老姑娘,名叫李娃。李娃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她上孝順婆母姚氏,下慈愛劉氏所生的岳雲、嶽雷,爲岳飛在前線作戰減少了後顧之憂。此外,她還先後爲岳飛生育了嶽霖、嶽震、嶽靄等孩子,使這個原本人丁不甚興旺的家族變得興旺起來。岳飛後來在抗金戰爭中能夠屢建功勳,應該說與李娃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岳飛雖然有過兩次婚姻經歷,但觀其一生,應該說在婚姻生活方面還是相當嚴肅的。在那個時代,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妻妾成羣,縱情宴樂。與他同時的將領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吳玠個個如此。但唯獨岳飛,在成爲獨當一面的將領後,依然保持着農家本色,不但生活極爲儉樸,而且絕不納妾。有一次,吳玠特地送給他一個美貌女子,但岳飛連看一眼都沒看就將她退了回去。用現代的話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男人。

1141年(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2月,岳飛被宋朝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賜死。臨終之時,岳飛的身上還戴着李娃送給他的定情玉佩。

岳飛的故事2

紹興三十二年(1153年),岳飛遇害後21年,宋孝宗趙慎爲順應民意,特降旨爲岳飛澄冤昭雪,並以500貫白銀尋找岳飛遺體。隗順的兒子把其父藏屍的真相告知官府。爲此,宋孝宗特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諡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這便是今日杭州西湖畔的“宋嶽鄂王墓”。

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因爲精忠報國而名垂千古。

而隗順,則因爲保存了英烈的屍體也留名青史。

衆所周知,民族英雄岳飛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對此,《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飛傳》的記載是:“歲暮,獄不成,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雲棄市。籍家貲,徙家嶺南。幕屬於鵬等從坐者六人。”那麼,岳飛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千百年來,這一直是一個謎。迄今爲止,共有“打死”、“勒死”和“毒死”等說法。

1、被打死

據《說郛》卷二十九《朝野遺記》記載,岳飛之死是“其斃於獄也,實請具浴,拉脅而殂。“拉脅”,就是用鈍器打折肋骨,輕的就是打個骨折,不會死;重的就是打折肋骨,刺進心肺,而後致死。由此,“拉脅而殂”就是摧折致死的意思。在古代文獻中,這是一種保留全屍的刑法,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實施過。岳飛若是被“拉脅”而死,則死得痛苦萬分,一點不亞於千刀萬剮。

2、被勒死

《說岳全傳》裏說,岳飛是被勒死的。千百年來,這一向被視作是小說家言,空無真憑。但20xx年3月間,河南省長葛市發現的一通清代墓碑,上面記載着岳飛是被“勒死”的。具體地說,其中一塊石碑上刻着《岳氏族譜》,在《岳氏族譜》碑上,起首一句是“吾族原湯陰人也”,緊接着是關於岳飛身世、事蹟、死因的介紹。上面記載,朝廷連發12道“金牌”令岳飛退兵,岳飛回到南宋都城臨安死在獄中。至於死因,其中有“十二月二十九日將王勒死”的字樣。岳飛若是被勒死,則不會死得太痛苦。

3、被毒死

據《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零七《嶽侯傳》言:“侯中毒而死,葬於臨安菜園內。”具體地說,岳飛死後,獄卒隗順將岳飛的屍體祕密埋葬,20年後宋孝宗爲岳飛平反時,“隗之子始上告官。悉如所言,時無它珠玉爲殯,而屍色如生,尚可更斂禮服也”。既是“屍色如生”,就說明屍體沒有全腐爛,這間接證明了中毒而死的假設。岳飛若是被毒死,也不會死得太痛苦。

無論哪種死法,岳飛當時是被留了全屍。而這,也是因爲趙構在批准處死岳飛的懿旨上注了“賜死”兩個字。

岳飛的屍體能保存下來,還得感謝隗順(生死年均不祥)。具體地說,岳飛被害後,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岳飛的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爲了日後辯識,他把岳飛佩帶的玉環系在其遺體腰下,還在墳前栽了兩棵桔樹。臨死前,他將此事告訴兒子,並交待說:“異時朝廷求而不獲,必懸官賞,汝告言曰,棺上一鉛,有棘寺(大理寺)勒字,吾埋殯之符也。”(祥見明萬曆十年刊本《湯陰精忠廟志》)

岳飛的故事3

金兀朮,金朝名將,開國功臣,爲完顏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烏古倫氏,初入時在金太宗一朝參與對遼及對宋的戰爭,功績顯著。金太祖去世之後,金熙宗繼位,金兀朮由此開始一步步邁向權臣之路,出將入相,迫宋稱臣,更是在皇統二年,獨掌軍政大權,留名青史。

岳飛,中國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民族英雄,一生都在參與對金的作戰。正是有岳飛及其他名將的出現,才使得金軍不能長驅直入,直取中國領土。岳飛生前領兵北伐,收復不少被金朝奪取的土地,最後因宋高宗堅持議和,被奸相秦檜陷害,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處死。成就千古奇冤,後得宋孝宗平反。

金兀朮與岳飛,一個是金朝開國將領,後成爲一朝權臣,一個是宋代名將。所屬陣營不同,加之兩人在後來的戰爭中對上,所以圍繞在兩人之間,一直都有個疑問,那就是兩個人究竟誰更厲害一點。

客觀的來說,兩人之間並沒有可比性。爲什麼呢?因爲金兀朮大權在握,統領金軍的時候,岳飛威名還沒有達到鼎盛階段,所掌控的軍權遠遠沒有金兀朮那般多。兩人沒有站在同一平臺上,拿來對比也並不公平。如果無論如何都要論個一二的話,個人比較偏向於金兀朮。先說好,這無關民族大義,小編只是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來比較的。

金兀朮在金軍中一步一步爬山高位,並且作戰有方,多次攻克宋朝軍事重鎮,迫使宋高宗數次難逃。當時中國大半的國土,淪入金朝手中。岳飛雖然在後來進行了一次北伐,但因爲己方拖後腿能力太強,實際上作爲不顯。

另外從個人成就上來說,金兀朮在強大的金朝出將入相,甚至最後獨掌軍事大權,成就不可謂不顯。而岳飛呢?在凋敝的南宋,最高坐到樞密院副使的位置,上面還有一個韓世忠壓着。無論是政治成就還是軍事成就,岳飛都稍遜金兀朮一籌。

不要說岳飛如果有一個明君信任,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持,絕對比金兀朮強大幾十倍這樣根本不存在的話語。歷史就是歷史,如果宋朝真有一個明君和強大國力,根本就沒有岳飛什麼事兒。金朝又不是傻子,沒事兒去啃兩個硬骨頭。宋金兩國戰爭並不會發生,岳飛最後能不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被後世人稱讚,實在難說。

關於金兀朮和岳飛,民間流傳了一個神化性的故事。說金兀朮是赤龍轉世,岳飛是大鵬投胎,兩人前世結仇,現世對陣。

說的那岳飛原本是追隨佛祖左右的大鵬護法,一日因殺女士蝠(王氏),而留下一段因果,被佛祖投入紅塵,了結此段因果。

宋徽宗因在折上所寫“玉皇大帝”上誤留一點,成爲“玉皇犬帝”引得玉帝大怒,派遣赤龍下凡,降生北地,壞其基業。

佛祖算進一段因果,得知玉皇大帝有此心意,便給本就要下凡的大鵬又指出一個使命,那就是對抗赤龍,保全一十八帝年數。

赤龍與大鵬下凡之後,分別託生兩處,敵對兩個陣營,針鋒相對,纔有了南宋動盪山河。

岳飛的故事4

岳飛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祖上世世代代都在黃土地上勤懇耕作。父親嶽和是個忠厚的莊稼人。他家省吃儉用,常常用節省的糧食幫助饑民度過荒年。鄰居有侵佔岳家耕地的,嶽和乾脆割給他;有借錢不還的,也就不要了。這種忠厚治家的傳統直接影響了岳飛。傳說岳飛降生時,有一隻像大雁一樣的大鳥飛鳴而過,所以父親爲他起名叫鵬舉。岳飛沒滿月,黃河決口,母親姚氏抱着岳飛坐到一個大沙甕裏,才倖免於難。

岳飛小時候,家裏很貧窮。母親含辛茹苦,親自教他讀書。沒有錢買紙筆,就用樹枝作筆,沙地作紙,在地上練習寫字。他寡言少語,但學習十分用功。尤其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崇拜諸葛孔明等濟世名臣。他小時還曾寫聯寄志:“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隊出郊圻。”表明他將來要像諸葛武侯那樣報效國家,拯救人民,建功立業。他曾遊歷泰山,寫下“流水崇山懷作者,春蘭幽竹契風人”,寄託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名人志士的仰慕。

岳飛不僅用功讀書,精心學習兵法,而且刻苦練習武藝。傳說中他生就一身神力,未成年就能拉開300 斤的弓,8 石的弩;向周同學習箭法,能左右開弓,箭無虛發。其實,岳飛這身武藝完全是練出來的。

岳飛生活的時代,正是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時代。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岳飛決心練好武藝,保家衛國。他12 歲那年,投到一位外號“搬不動”的老師門下。“搬不動”並不教他武藝,卻每天讓他手拿鎬钁、肩挑扁擔,在山下挖坑擔水栽樹。一連兩個多月,滿山遍坡全栽滿了樹。可“搬不動”還不說教習武藝的事。岳飛心想,我爲報效國家,前來求師學武,不能光栽樹呀。“搬不動”看出岳飛的心事,笑笑說:“功夫志中來,志在耐中磨。”

過了三個多月,樹栽完了,他幫師傅幹雜活,師傅還是不提學武。岳飛掛念老母,提出回去看望老母,“搬不動”說:“要學武藝,功在苦中練;要想衛國,須先舍小家,哪有學不到武藝,就中途退卻的道理?”從此岳飛再也不提回家了。

春節將臨,“搬不動”把岳飛叫來說:“你來到我這裏共栽了三千六百棵樹,從明天早上開始,你去把這些小樹一棵棵挨個兒搖一搖,不準折斷一枝,不準漏掉一棵,太陽不出來,就得搖完。”從此,岳飛半夜就起牀,打水掃地伺候好師傅就去搖樹。開始,累得腰痠腿疼,太陽出來,剛剛搖完。到第十天,離日出還有一個時辰,岳飛就搖完了,腰不酸,氣不喘。正好“搬不動”也來到了,他撫着岳飛的頭說:“鵬舉呀,俗話說,功夫,功夫,全在工夫。沒有工夫,哪有功夫!看來,你跟我一年,功夫學得差不多了,明 天可以回你母親那裏去了。”岳飛很奇怪,說:“師傅,你還沒教我武藝呢!”“搬不動”搖搖頭說:“武藝我不教,我只是教你一點武藝之外的功夫,有了這點根基,你學什麼都不難了。”

岳飛辭別了“搬不動”,回到家後又跟周同師傅學習箭法,後來果然練就一身絕技。

宣和四年(1022),岳飛應募出征,母親在他背上用衣針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10 年後,岳飛已經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元帥了。他在《滿江紅》一詞裏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抒發了他不慕功名,不圖利祿,以身報國,只爭朝夕的精神。

岳飛的故事5

落花生,俗稱花生、仁果,也叫長生果,是一種當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子房下的柄伸入地下所結的果實,即爲現在常見的一種佐餐佳品,還可以壓榨成食用油,品味不凡。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這裏還有一段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呢。

南宋初年,金兵挾攻陷汴梁(開封)、俘獲二帝(北宋徽宗、欽宗)之威勢,背棄和約,繼續南侵,越過黃河,一路燒殺搶掠,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中原危難,中華傳統優秀文明在野蠻鐵蹄踐踏下岌岌可危。

大唐太宗有詩云:“疾風知勁草,極蕩識誠臣”。茫茫蒼宇,天意慈悲。神州危難之際,必有英雄豪傑適時出現,匡扶社稷,保疆衛民,承傳中華文明之薪火。恰在此時,岳飛出現了。

岳飛(西元1103年——1141年),字鵬舉,宋朝河南相州(湯陰)人。就在中原蒙難之時,他挺身而出,擔負起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大任。岳飛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少有凌雲之志。在母親慈愛而又嚴謹的教誨下,岳飛自小即樹立起“精忠報國”的高遠志向;接着又得遇明師周侗,學成一身超凡入聖的武藝,兼之精通兵書戰策,成爲人中俊傑,國家棟梁,救時之英雄。

話說1140年,岳飛親率大軍在郾城、穎昌諸戰中屢敗金軍,然後乘勝進軍朱仙鎮,真是勢如破竹,兵鋒所到之處,金兵望風披靡,誰都知道岳家軍軍規極嚴,威勢極盛,乃是一支堅不可摧的正義神武之師,真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然而,此時岳飛卻遇到一個非常棘手問題:糧草匱乏。偌大的南宋朝廷,怎麼會缺少北伐大軍的糧草呢?其原因就在於身居宰相要職的秦檜的惡意刁難、掣肘。金軍統帥兀朮因戰場處處失利,便暗中指使早已被利益收買而通敵叛國的秦檜伺機下手。此時秦檜先是拒發援兵,接着撤走岳飛左右兩翼的軍隊,想以此迫使孤軍深入的岳飛自動退軍。但嶽元帥智勇雙全、渾身是膽,歷來以江山社稷爲重,怎肯把個人安危榮辱放在心上!他非但不退兵,反而在精心謀劃之後,揮戈前進,直逼金軍侵佔的兵家要地——朱仙鎮。兀朮大驚失色,連連催促秦檜“想辦法”,秦檜與王氏又出一毒計:以給養困難爲由斷絕岳家軍的糧草。

這一手確實令岳元帥極感爲難:常言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如何作戰呢?岳飛平素治軍嚴明,號令軍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同時又深知民間疾苦,就更不能向長期在金軍鐵蹄下苦苦求生的百姓徵收軍糧了。儘管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可他又怎肯忍心給貧弱不堪的善良百姓雪上加霜呢?這天,他踱出虎帳,負手而立,仰望朗朗晴空、悠悠白雲,看似閒暇,實則在心中苦苦思索解決之策。忽然,一個念頭恰似一道閃電劃過腦海:我秉天地之正氣,興仁義之師,驅除強敵,恢復山河、安撫黎民,可謂上順天意、下應民心,必定會得到上天的祐護!想到此處,岳飛立即整順思緒、平靜心神,誠心向蒼天默默祈禱:希望上天佑護,助我成功。古語有句話叫“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這耿耿丹心、浩然正氣,竟然真的感動了上蒼。說時遲那時快,但見晴朗的天空中霎時降下了一陣疾雨,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雨”越積越厚,一會竟堆積如山!大家定睛一看,哪裏是什麼“疾雨”,原來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長條形果實,剝開外殼后里面是幾粒橢圓形的硃紅果仁兒。

當軍兵們爭相把這一喜訊報告給岳飛時,他微微一笑,對大家朗聲說到:“感謝上天慈悲,賜我糧草,那就把這種果實叫做‘長生果’吧!”

這就是落花生的由來。這樣,人吃花生米、馬食花生殼,軍糧問題頓時解決。岳家軍軍心大振,氣勢如虹,在嶽元帥的神機妙算、精當指揮下,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朱仙鎮大捷,一舉殲滅了兀朮的主力,迫使金軍狼狽逃回黃河北岸,黃河以南的大片國土盡皆收復。嶽元帥胸懷天下、力挽狂瀾,在揮軍大破強敵之後,準備乘勝渡河北伐,迎還二聖、收復失地、平定天下。他豪氣干雲、意氣風發,激勵大家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但是,小人得志的漢奸秦檜又怎肯善罷甘休呢?他唆使昏庸自私的宋高宗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回朝;接着又迎合趙構的陰暗心理,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害死了岳飛。然而,烏鴉畢竟遮不住太陽,人類歷史的舞臺也絕不是給小人展現的。正如岳飛被害前大義凜然揮筆寫下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一樣,奸佞小人秦檜因此罵名千載、遺臭萬年,而精忠報國的岳飛則永載史冊、萬古流芳!

岳飛的故事6

今日分享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岳飛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從二十歲起四次參軍,誓死抗金。

岳飛自幼就敬仰關羽、張飛等英雄人物,憧憬着像他們一樣,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岳飛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岳母也深深地感到,在這種動盪不安的歲月裏,年輕人應該練習武藝,投奔沙場,保疆衛國。因而岳母帶岳飛拜當時武藝高強的周侗爲師。

岳飛練功十分刻苦,因爲他胸懷大志。一天清晨,北風呼號,大雪紛飛。岳飛躺在牀上想:“功夫就要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若少年不努力,將來用什麼報效國家?”於是他咬了咬牙,從牀上一躍而起,穿衣提劍,迎着寒風走出屋子。

狂風夾着碎雪直往岳飛衣領裏灌,冰涼冰涼的,可岳飛不怕這些,依然迎風斗雪,揮劍起舞。

早在一邊仔細觀察的師父周侗中暗暗高興。他覺得岳飛小小年紀就知道刻苦練武,將來肯定會成爲國家棟梁之才。

想着想着,他踏着厚厚的積雪走到岳飛身後,可岳飛正專心致志地練劍,過了好一會兒,他練完一套劍法轉身才發現身後站着的師父。

“師父您早!”岳飛彬彬有禮地向師父鞠[jū]了一躬。“來,孩子,我再教你幾套劍法!”周侗一邊說一邊從岳飛手中接過劍,說:“這是我祖傳的劍法絕招,叫‘巧女紉[rèn]針’!”周侗說完,持劍起舞。只見他手中那劍,猶如一根銀絲,在飛雪中穿梭來往,讓人眼花繚亂。

岳飛凝神看着師父的演示,心中暗暗記下師父的套路。岳飛從小就很聰明,悟性極好,又加上他刻苦操練,基本功十分紮實,所以這會兒他已能大致模仿出師父的這套“巧女紉針”的招數來。

周侗見了,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當下又接連教了岳飛幾套不外傳的絕招,像“暗搪會”、“蛟龍過海”之類變化多樣的劍法。

然而沒過多久岳飛敬慕的老師卻因病與世長辭了。師父的去世,讓岳飛陷入悲痛之中。爲了悼念恩師,每年清明岳飛都要買上酒肉、燒紙,上墳祭奠[diàn]。沒錢時他甚至典當自己的衣服。

正當民族危難深重的時刻,岳飛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金兵蹂躪[róu lìn],他一腔熱血沸騰起來,毅然決定請纓[yīng]沙場,參加了抗擊金軍的“敢死隊”,渴望憑着自己的一身精湛[zhàn]武藝,建功立業,保家衛國。

白髮蒼蒼的岳母深明大義,爲了勉勵兒子安心奔赴疆場、報效祖國,在岳飛臨行前,她讓岳飛跪在神祖牌位前,鄭重地說:“做孃的知你有報效國家的大志,不貪榮華,甘守清貧,這很難得。爲了堅定你報效國家的志向,我要在你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說罷,母親命他脫去衣衫,親手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告誡他說:“你要時刻省悟,赤誠報國,臨難不懼,至死不屈!”岳飛聽了母親的訓誡,眼裏噙[qín]滿激動的淚水。

他決心牢記母親的教誨,不辜[gū]負母親的厚望,迅速奔赴疆場爲國效命。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讀後感

岳飛自小有遠大的抱負,時刻不忘報國之志,勤學苦練,最後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奔赴沙場。他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我們要向他學習,熱愛祖國,努力學習,將來爲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岳飛的故事7

檯燈下,一少年正發憤苦讀,轉眼已過十一點,那瘦小的身影漸漸的倒了下來,閉上了眼簾┄┄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是岳飛?不錯,正是我們敬愛的民族英雄,岳飛!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七尺男兒,一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愛國之士。眉宇間的浩然正氣,卻掩不住他的憤怒與悲傷是啊!從小就立志殺敵報國,迎二帝還朝的他,眼看就能直搗黃龍,卻被奸臣秦檜等人從中作梗,在即將恢復河山之際,被那十二道金字招牌所召回,讓他怎能不憤,又如何不悲呢?最終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加害。

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我們面前,說:“吾已清修千餘載,汝找吾何事?我說:“嶽王爺,在下對您所做的那些事有所疑惑,還望您能指點一二。”

“自故忠孝難雙兩全,大多數的人都選擇回家盡孝,爲何將軍卻要盡忠呢?這不使您的母親傷心嗎?”

“自故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當年我的母親在我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字就是怕進忠還是盡孝的時候有所猶豫,所以我才選擇去盡忠“。

衆所周知,您一生的心願便是殺金兵,迎二帝還朝,在大志快要實現之際爲何要還朝?雖說下了十二金字招牌,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若將軍率領部下,直搗黃龍,滅了完顏阿骨打和兀朮等人之後,再會合韓世忠一齊還朝豈不更妙?況且成就一生美名?

“你有所不知,飛生於宋朝,長於宋朝,只知聽皇上之言,不知個人榮耀,且待我殺完賊軍之後,宮中之具以我反,那該如何是好,豈不留下了千古罵名?豈不成了秦檜等小人之輩”?

“有人說我的忠是遇忠,你有何看法?”岳飛反問道。

“什麼是忠?什麼是遇忠?全部在於個人看法,有的人貪生怕死,徒有虛名,是以說你是遇忠,其實是爲了掩蓋自己的缺點罷了。我認爲將軍乃大徹大悟、智勇雙全、忠肝義膽之人,既有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又有西楚霸王的勇武,真乃朝庭之福,江山之大幸也”!

“你若同我生在同一年代,想必我們一定像俞伯牙,鍾子期那樣心心相印,又何愁無人訴苦呢?哈哈┄┄”

一陣爽朗的笑聲過後,岳飛走了,我在那裏喃喃道:“再會了,嶽將軍,我一定會像您那樣做個忠軍愛國之士,謝謝您,使我明白了許多”。

一陣風吹過,我被凍醒了。

岳飛的故事8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傷。“最近我讀了兒童版的《少年岳飛》,知道這首詞是《滿江紅》是南宋愛國將領、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岳飛所作。

岳飛很小的時候就失去父親,他從小就喜歡讀書。母親看他聰明好學,就省吃儉用的送他到附近的一所私塾去上學。岳飛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讀書非常刻苦。沒過多久,他的學問就大有進步。讀了幾年後因爲家裏實在交不起學費,岳飛只好輟學,到一戶地主家裏幹活去了。雖然農活十分繁重,但他從不放棄學習。白天干完活,晚上就一個人靜靜的讀書寫字。有時候通宵不眠。後來岳飛和村子裏一位武藝高強的人學習武藝。經過幾年的訓練,終於成爲了一位武藝超羣的人。在他二十歲那年,懷着抗擊侵略者的壯志,準備從軍。臨行前,母親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的訓詞。岳飛也時時刻刻記得,要忠於自己的祖國,保衛自己的祖國。岳飛從小不管讀書還是習武,都勤奮好學、刻苦用心,終成一代名將。故事讓我懂得了以下道理:

首先每個人都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國家都不熱愛,那麼就算他掌握再多的本領也是沒有用的。我們從小一定要樹立愛國愛民的精神,培養勤奮好學的習慣,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更好的報效國家。

岳飛的故事9

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之孫岳珂所著《金佗稡編》也沒有記錄。岳飛背上刺字的記載始見於元人所修的《宋史》本傳:“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有一種說法是,因爲“刺字爲兵”的制度仍在執行,所以岳飛從軍時在背部刺上“盡忠報國”四字明志。

明代表現岳飛故事的小說、戲劇如《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都有岳飛背上刺字的描寫,刺字版本不一,流傳最廣的則是“精忠報國”。有學者認爲,此時的“精忠報國”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賜“精忠岳飛”四字而產生。

始修於明代的《唐門岳氏宗譜》說“盡忠報國”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爲岳飛所刺,但《宗譜》晚出,此事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岳母刺字”的演義故事則最早見於清抄本《如是觀傳奇》與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說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響廣泛,一直流傳至今,成爲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生活簡樸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綢衣,岳飛便道:“皇后與衆王妃在北方過着艱苦的生活,你既然與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這麼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終生不着綾羅。

食——一次,留部將郝晸進餐,碰巧一個葷菜也沒有。赦晸進送酸餡,岳飛嘗後,把剩下的當作“晚食”。

住——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爲岳飛建豪宅,岳飛辭謝說:“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爲?”

財產——此外,岳飛不僅樂善好施,而且還經常化私爲公,用自己的私家財產去補助軍用。史書記載:“(岳飛)樂施踈財,不殖資產,不計生事有無。所得錫賚,率以激犒將士,兵食不給,則資糧於私廩”。有一次,岳飛命令部下將自己家“宅庫”裏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賜金器”外,全部變賣,交付軍匠,造良弓二千張以供軍用,“除宣賜金器存留外,餘物盡出貨,以付軍匠,造弓二千張”。岳飛幕僚黃縱見到了就提醒岳飛不要爲公事破費,黃縱說:“此軍器,當破官錢。”岳飛卻淡淡地回答:“幾個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爲之。”

犒賞——戰時,南宋對隊伍犒賞極厚,岳飛從來不取一文,全數分給將士。有次一名部將貪污賞銀,立斬。

律己寬人

除了自己儉樸淡泊,刻苦勵志外,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岳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勳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爲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而岳雲屢立殊勳,岳飛卻多次隱瞞不報。爲此張浚說:“嶽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也,然未得爲公也!”岳飛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責以近功?”又說:“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亂時曾驚擾孟太后車駕,被岳飛平定後,高宗密旨屠城,岳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事母至孝

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飛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後,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岳飛親嘗湯藥,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

岳母於紹興六年三月病故。岳飛與長子岳雲赤足親扶靈柩近千里,自鄂州歸葬於江州廬山。岳飛認爲:“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

勇冠三軍

岳飛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後來岳飛在與敵人作戰時,殺敵將黑風大王。後來,賊王善、曹成聚集兵馬號稱五十萬,岳飛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這時岳飛卻十分鎮定,說:“我給大家破了它。”然後左手拉着弓,右手拿着矛,衝擊敵陣,結果王善部大亂,岳飛乘勢大敗敵軍。

儒將風範

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除此之外,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 。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岳飛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範。他是寂寞英雄,滿腔抱負,無人賞識,“欲將心事付瑤琴”,卻無奈,“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他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絃抒發着心中無言的吶喊。岳飛這一生,爲南宋抗金,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爲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賞罰分明

“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是岳家軍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損壞莊稼,妨礙農作,買賣不公……斬!所以岳家軍所到之處,民衆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岳飛與將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與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傷病,岳飛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卹。李氏亦時常慰問將士遺孀。

岳飛的故事10

岳飛是個智勇雙全的大將軍。他久經沙場,英勇善戰,當然對坐騎很重視,什麼樣的馬是好馬,什麼樣的馬不好,他一看便知。

有一次,宋高宗和岳飛談起馬來,問道:

“你認爲什麼樣的馬是好馬?良馬和劣馬的區別是什麼呢?”

岳飛想了想說:

“我以前有兩匹坐騎,都是上好的馬。”

宋高宗問:

“怎麼見得?”

岳飛說:

“那兩匹馬都食量很大,每天要喂幾擔草料,外加幾升豆子,還要選非常好的精飼料,稍稍差些,它便不吃。除此之外,那兩匹馬喝的水也很講究,不清潔的泉水不喝。

每次遛馬,先要給它們配戴好馬鞍,然後放開繮繩,看它撒開四蹄,奔跑起來。起初,並不很快,一溜小跑,跑出去約百里之外,開始加速,鬃毛乍起,頭高昂起,噴着響鼻,越跑越快,三個時辰,就能跑二百多裏。

長途奔跑之後,卸下馬鞍,毫無疲勞之感,既不出汗,也不氣喘,這就是好馬。”

宋高宗又問:

“那麼不好的馬又怎樣呢?”

“不好的馬食量要小得多,就比如我現在的坐騎,每天幾斤糧就足夠了,對食物的優劣,飲用水的質量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每次遛馬,一騎上,便能感到馬毫無精神,繮繩還沒抖開,就懶洋洋地跑起來。跑不了百十里地,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這樣的馬當然算不得好馬。”

高宗說:

“看來馬的好壞在先天素質,也在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岳飛道:

“是的,好馬在飲食上要求精當,且食量很大,因此能有足夠的能量抗禦疲勞,有耐力,有長勁。而劣質的馬吃不進很多飼料,身體素質就差,跑不了多遠就疲勞不堪。如同人一樣裝進頭腦裏的知識越多,人就越聰明,越有才智。”

岳飛的故事11

岳飛小時候家裏非常貧窮,所以他很早就跟隨媽媽到田裏勞動,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飛的身上,可是小嶽習卻一點都不怕,因爲他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孩子。岳飛還非常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他常常看書到深夜。岳飛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說要尊老愛幼,要懂禮貌。他還非常喜愛看打仗的書,他想長大以後做一個大將軍,率領一支軍隊去保家衛國,去幫助國家不受到別人欺負。

由於經常參加勞動,小岳飛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吃飯一次就能吃三大碗,他還經常幫助鄰居們幹活,周圍的大人們都說他是一個又健康又聰明的孩子。

後來,小鎮上來了一個叫周桐的老爺爺,他的武藝非常高強,但從來都不欺負好人。岳飛聽得湯陰縣叫周侗的老人,武藝高強,尤其擅長弓箭,岳飛就去周侗處,要拜他爲師。

周侗見岳飛來求師,便問他:“年輕人,你要學箭法幹什麼?”

“學了箭法就能奔馳疆場,保衛國家。”岳飛擡起頭來精神抖擻地回答。

周侗見站在面前的這個孩子志向遠大,心中十分喜愛,當即便收了這個徒弟。岳飛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爺爺練武術了。由於岳飛訓練時不怕吃苦,從來不象一些小朋友那樣偷懶,所以,武藝長進得非常快。周同爺爺的絕招是射箭,可是周同爺爺老是不教岳飛,卻讓他苦練基本功,蹲馬步,頭上頂一個小碗,一站就是半天。或是一個勁老讓他踢腿下腰。爲這事,小岳飛老不高興了,小嘴成天噘得老高老高,都可以掛一個小水壺了。回到家裏他告訴媽媽,媽媽這樣給他說:練武術就象蓋房子,得一塊磚一塊磚地砌上去,如果砌得不牢,這個房子要跨下來,所以老師讓你練基本功,也是爲了將來能夠讓你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啊。“

周桐爺爺也知道了這件事,有一天他特意將自已珍藏了多年的長弓取出來交給岳飛說:“你如果能拉開這張弓,我就教你射箭。”小岳飛滿不在乎地看了看弓說:“行啊,我要拉開了你可不許耍賴皮”。小岳飛使出全身吃奶的勁去拉那張弓,可怎麼也拉不動,周桐爺爺站在旁邊撫着鬍鬚哈哈大笑起來。從那以後,小岳飛練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練習枯燥的基本功了。經過了幾年的訓練,小岳飛長成一個大小夥子,不不僅能很輕鬆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發百中。他能站在一個很遠很遠地地方把一年片柳樹葉射中。

有一天,他正在練習射箭,突然發現前面的小樹林裏有一隻小白兔正在悠閒地吃着草,岳飛搭好弓箭對着小兔瞄準,小兔也擡起頭用那雙紅紅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岳飛,岳飛使出全身的力氣,正要將箭射出,這時就聽有人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擡頭一看,原來是周桐爺爺。周桐爺爺嚴歷地批評了岳飛,因爲他讓岳飛明白了學武術不是用來傷害人或小動物的,學武術是用來保家衛國的。後業岳飛和小白兔成了對很親密的朋友,再次岳飛在森林時練箭的時候,總有一隻小白兔在一邊悠閒地吃草,然後擡起那雙紅紅的大眼睛望着岳飛咧嘴笑呢。

不久,周侗去世。岳飛心中十分難過,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置備一些酒肉,到蒙師墳前祭奠。他沒有錢,就把身邊的衣服當了買供品。這件事被他母親發覺了,要丈夫去詢問他。岳飛生性沉默寡言,沒有回答父親的話,只是跪在父親面前。父親覺得很奇怪,就留心觀察岳飛的行動。

到了初一那天,嶽和見兒子出門去了,便悄悄地跟在他後面。只見岳飛來到周侗墳前,先在墳旁射了三支箭,再把供品放在墓前跪下叩頭,十分悲傷。

父親見岳飛祭掃完畢,就上前問他:“你拜過不少老師學藝,爲什麼獨要祭周老師父呢?”

岳飛回答說:“老師在生前一個月裏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都傳授給我,還教我立身處世精忠報國的道理,他的恩情是我一生最難忘懷的。”

嶽和聽了,覺得兒子已長大成人,正是報效國家的時候,便對岳飛說:“金國侵遼以後,即將入侵中原,當今國勢日衰,東京正在招募新兵,你可願意去從軍?”

岳飛回答說:“孩兒早有此意,並約好張憲、牛皋幾位兄弟準備不日去東京。”

嶽和聽了大喜,便要妻子給兒子準備行裝。

岳飛離家前見母親神情有些感傷,便對母親說;“孩兒這次去東京,以後不能侍奉母親了,請母親給我背上刺幾個字吧!”說完,岳飛脫下上衣跪下。岳母含淚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4個大字。

從此,岳飛走上了報國之途,經過10多年的沙場鏖戰,屢建奇功,成爲一代抗金名將。

岳飛的故事12

岳飛的故事

很多人對大將軍岳飛感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岳飛的故事。岳飛年輕時就比較的聰明,勤奮好學,而且練成了一身的好武藝,正值少年的時候,他看到了外敵入侵自己的國家,他想去投軍殺敵可惜的是他的年齡太小,於是就跟着他的父親繼續學習,終於在二十歲的時候投入軍中了。

岳飛劇照

岳飛投軍臨走的時候,她讓她的母親在自己的背上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字也成了岳飛這一生的使命。這便是岳飛的故事中有名的岳母刺字。

岳飛投軍後作戰很是勇猛,有一次他隨着大軍的副帥一起抗敵,當時他還是一位小兵,副帥帶着大軍衝進了敵軍的陣裏,他也奮力殺敵,可是由於寡不敵衆的原因,最終宋軍處於弱勢。

岳飛這個時候的心裏很是着急,自己的將軍一旦被殺,那麼這一戰就是宋軍必敗無疑了。於是岳飛拼死殺到了副帥的旁邊,保護着副帥,一直到結束,結果敵人跑了,宋軍大勝,副帥這才注意起岳飛這個好手,最終岳飛成爲了一名將領,他的名聲也漸漸的大了起來。

可是在後來,朝廷被秦檜把持,秦檜有意向敵軍求和,然而這個時候岳飛帶着大軍在前方作戰正勝利在望,可是秦檜就是怕惹怒了敵人,而且敵人告訴他要想談和,必須先殺死岳飛,因爲當時的岳飛已經成爲統軍大將軍了。可惡的秦檜連續十二道金牌命令把岳飛召回。

岳飛一心爲國,可惜報國無門,最終秦檜按照着敵人的意思殘忍的把岳飛殺害了。而岳飛並沒有反抗朝廷,因爲他時刻記着自己背上的字。

岳飛的故事之所以流傳到今天,與他忠肝義膽的情懷有很大關係。

岳飛簡介

岳飛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卻不一定知道他的詳細事蹟,岳飛是民族的英雄也是一位優秀的將領,同時在軍事上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與其有關的莫過於“岳飛手下的岳家軍”。一支能讓敵人嚇破膽的軍隊,而在如今,有很多的人習慣叫嶽武穆,武穆是岳飛的字。

岳飛劇照

岳飛出生於一農家,小時候家庭還算可以,少年的時候,正值其他族入侵大宋,小小的岳飛便產生了投軍的念想,可是無奈自己太小了,所以便在他父親的教導下開始習武。在他二十歲的時候第一次投軍。

可是無奈當時的朝廷過於軟弱,而且軍中的.上官壓榨小兵的現象非常嚴重,無奈之下岳飛離開了軍中,可是看着百姓慘遭敵人的殺戮,最終岳飛再次投軍,這一次卻因爲父親的病故再次的離開了軍中,此時大宋已經不保,大多人都已經對大宋失去了信心,然而岳飛這個時候第三次投軍。

於是經歷幾年的征戰,岳飛的名聲越來越大,最終成爲了一名名將,同時也培養了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部隊“岳家軍”。可是當時的朝廷已經被太師秦檜所把持,秦檜一心投降外敵,於是利用權力連發給岳飛十二道命令,眼看着勝利在望,可是無奈,岳飛只有班師回朝。最終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終年三十九歲。

岳飛一輩子爲國、爲民,可惜卻被冤死,他所寫的《滿江紅》代表了他心中的滿腔熱血。也代表了我們的心聲。

岳飛是哪個朝代的

岳飛是中國宋朝時期的人物,但是岳飛是兩宋交接時期的人物,因此有很多人分不清岳飛到底是哪個時期的人。有的人說岳飛生在北宋年間,因此覺得岳飛是北宋時期的人物,有的人覺得岳飛主要的生活時間是在南宋,因此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人。

岳飛劇照

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分爲兩個階段,有南北之分,之所以稱其爲南北宋,是因爲這兩個階段的都城一個是在中國的北方,一個是在中國的南方。北宋末年,女真人入侵中原,佔領了宋朝的都城汴梁,俘虜了宋朝的皇帝,北宋滅亡。

後來,宋朝的皇族趙構在南方稱帝,開啓南宋的統治。岳飛生在北宋年間,正趕上金兵入侵中原,他的家鄉也遭到了金兵的侵略。北宋滅亡後,岳飛加入南宋的朝廷軍,開始反抗金兵的侵略。

岳飛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南宋時期,並且與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有着很多的交集,因此應該可以判定,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人。

判定一個歷史人物是哪一個朝代的人,一般是按照他的生活軌跡來判斷。在中國古代的某些階段,由於王朝更替的原因,有一些歷史人物經歷了兩朝或者是三朝,在判斷這些人的所屬年代的時候,就要看看他的主要事蹟是在哪個階段。還有些歷史人物雖然在前朝生活了很長時間,在後朝生活的時間較短,但是卻在後朝有很多的事蹟,判定這些人所屬年代時,就以後朝爲準。

岳飛的故事13

高寵是岳飛手下第一猛將,高寵只用3槍就輕鬆擊敗三人(鄭懷,張奎二人論單挑的話都不會比岳飛差),可見高寵之勇猛。如此猛將最終爲何而亡?

因高寵連續挑十一輛鐵滑車,挑到第十二輛鐵滑車之時,坐騎疲憊,掀他於馬下,措手不及,被鐵滑車碾死。

高寵,小說《說岳全傳》中虛構的人物,是岳飛手下第一猛將。高寵是宋朝開國元勳開平王高懷德之後,岳飛手下一員猛將,戰功赫赫,武藝超羣。因知宋高宗牛頭山被困,特奉母親之命,前去保駕。路上遇上正押運糧草的牛皋,鄭懷,張奎,高寵用一杆碗口粗的虎頭槍,大戰三人並處於不敗之地,受三人的邀請,結拜爲異姓兄弟。高寵是岳飛手下的一員虎將,歷史上高寵與陸文龍爲岳飛帳下最強的兩名武將,只是由於高寵英年早逝,無以與陸文龍交手機會,故不知二人實力上下,史上認爲高寵武藝高於陸文龍。他的武藝不愧爲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甚至面對楊家槍後人楊再興此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名將也能將其完全壓制。

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爲了北宋開國的英雄(開平王)。只是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了,高懷亮也改練了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到了高寵這一代,竟然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裏又重現輝煌。

現高家槍已失傳。

岳飛的故事14

岳飛小時候,家裏很窮,就靠媽媽給人家做針線活兒過日子。岳飛很喜歡唸書,可是家裏窮,上不起學,他每天幫助媽媽到山上去撿柴禾,媽媽每天一有空就教他認字。因爲沒錢買紙、買筆,所以沒有辦法寫字。。

有一天,天快黑了,好多孩子正在玩捉迷藏。他們遠遠看見岳飛揹着一捆柴禾下山來了,就喊他過來一起玩。岳飛說:“不行,我有事!”就很快地往家裏走去。原來,他今天想了個沒有紙和筆也能練字的好方法,他急着回家告訴媽媽。。

岳飛回到家裏就請媽媽教他寫字。媽媽看他這麼愛學習就說:“好,孩子,等我多給人家做些針線活兒,攢點錢給你買紙和筆吧。”“媽媽,您今天就教給我吧。不用買紙和筆,我也能學寫字。”說着,岳飛放下柴禾,拿出一個大簸箕,飛一樣地跑出去了。。

一會兒 ,岳飛回來了 ,端了滿滿一簸箕沙土 ,上面插着幾根細細的小柳條 ,他把沙土倒在地上弄平 , 拿着柳條在沙土上畫着 ,說 :“ 媽媽 ,您看 ,這樣學寫字不也很好嗎?”。

後來,媽媽每天用柳條在沙土上教岳飛寫字,岳飛可用心了,後來他的字寫得好極了!。

岳飛的故事15

一、岳母刺字

岳飛小時候家裏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鍊身體。岳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爲文武雙全的人才。

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爲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岳飛還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的士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飢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爲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後才離去。岳家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在一次岳家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岳家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後,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姦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岳飛死時只有三十九歲。他一生謹記母親的教誨,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忘記母親精忠報國四個字。

二、三拒詔書

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置個人榮辱安危於度外,對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堅決鬥爭。

1139年(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並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後,高宗趙構得意忘形,頒下大赦詔書,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可是,詔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並再次表示收復中原的決心,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這無異於給宋高宗當頭潑了冷水,從而更使趙構、秦檜懷恨在心。

但岳飛不顧個人得失,堅持抗戰到底的立場,率領軍隊,聯絡北方義軍,卓有成效地從事抗金戰爭,籌劃收復中原、統一祖國,成爲全國抗金民族戰爭中的有力支柱

三、直搗黃龍

岳家軍進入中原後,受到中原人民、忠義民兵的熱烈歡迎。

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朮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土,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侍衛親兵)和柺子馬(左右兩翼鉗攻的騎兵),把金兀朮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朮,可惜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百,身被幾十處創傷,豪勇無比。岳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鬥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搖動。

郾城大捷後,岳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朮率領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

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朮連夜準備從開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破掉酒戒慶祝)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