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牆的故事

關於牆的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牆的故事1

“牆,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質的牆,如土牆、磚牆、人牆、籬笆牆、玻璃幕牆,花牆、城牆、防火牆、影壁牆等。也有精神的牆,如溝通的障礙、法規的限制、做人的原則,道德的底線等。築一堵牆,可以多一分約束與安全;拆一堵牆,可以少一分封閉與隔膜。”這是一份中考命題作文的引言。

關於牆的故事

要求針對引言給你的提示,以“說牆”或“牆的故事”爲題目,寫一篇文章。

我有寫中考和高考下水作文的習慣。35年了,從未間斷。有一天我把近70篇作文整理成冊,一一閱讀,不成想,我居然從個人那小小的視覺,管窺了改革開放這30多年來林林總總的事,又從這些小事中看到了一個大的、正在發生變化的世界。

面對這份中考作文的引言,應該怎麼寫呢?我想了很多很多。

想着想着,我不禁一顫: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行的路也很多了,但是,似乎有些無影無形

的“牆”豎了起來……

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童年……

當那堵牆壘起來的時候,我和好友夏明都哭了。

就是因爲我家的雞飛越矮土牆,把蛋產在小明家的雞窩裏了嗎?爲什麼非要拆了舊牆壘新牆呢?兒時的我和小明百思不得其解……

那堵矮土牆,曾經是我們兩個懵懂少年心中最愜意的風景。

放學歸來,矮土牆就像一個匍匐在那裏的慈祥老人,弓腰駝背,靜靜等着我們光臨。兩人只招呼一聲,就都爬上牆背交換着花生、蘋果吃。有時候還爬着矮土牆對作業呢。對完作業,乾脆就騎在那牆上玩我們自認爲得意的事情:挖牆洞、灌蟻穴、尋蟬蛻。時常爲我們發明的新玩法而竊喜。

春天,風兒搖動着我家那棵歪桑樹,搖醒了小桑葚子,稚嫩的翡翠般的小尖蕾,從樹丫葉隙間綻出來;夏初,風兒攜着柔柔的陽光撥開寬大的桑葉,撫弄着一簇簇半綠半紫的桑葚。這時候,我和夏明都知道,我們“打牙祭”的日子快要到了。歪桑樹的樹冠遮蓋了矮牆,爬牆上樹,尋尋覓覓是每天要做的事情。哪顆桑葚長大了,哪顆變紫了,我們心裏明鏡似的。紫珠流蜜的時候,摘下幾顆來,一人一顆分着吃,吃進嘴裏酸甜酸甜的。上初二時,學到了“沁人心脾”,才知道用這個詞描繪當時的感受是多麼的合適。

夏明家的桃樹、杏樹也同樣遮蓋了我家的矮牆。春天,枝未發芽已綴花,我花開罷他花發的鬧景,讓兩家的大人們都興奮不已。“兩頰緋嫩人面花,繽紛輕舞杏兒紅;簇簇團團傲春寒,羞羞答答迎暖風。”家鄉的春溫暖而又粲然,親切而又和諧。杏子紅了的時候,小明媽爬着矮牆,笑哈哈地送來一碗紅杏。這時,我媽就笑着招呼我:快去吃啊!不要上樹撓牆了啊!說完,順便回給小明媽一碗青豌豆。每當這個時候,兩家大人笑的比杏子還甜。

夏天,矮土牆是我們納涼的好去處,攀着矮土牆上樹,在桃樹、杏樹和桑樹交錯形成的枝丫上橫着豎着搭上幾層高粱秸稈,鋪上涼蓆,拉上保護繩,蓋上牀單兒,就製成了一張空中搖牀。我和夏明並肩躺下來,互相檢查背誦詩文“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數着流星講天界,聽着蟋蟀彈琴入夢鄉。

冬天,大人把樹丫上堆上了柴草,佔據了我們的搖牀,卻給了雀兒暖窩。一到夜晚,我和夏明遠遠地看着一隻只麻雀飛進草裏,等它們睡得老實了,我們就拿着手電筒,一個個逮住,想放飛的放飛,想逗弄的逗弄。

後來我知道,拆矮牆,壘高牆,緣起我家燒了一窯磚。磚牆比土牆高三倍,桑樹和桃杏樹影響建牆,於是我家砍了桑樹,夏家砍了桃樹、杏樹。

好比一場屠戮,枝柯成堆、落花匝地。

牆壘起來後,我和夏明都哭了。因爲,去他家一起玩兒要繞很長的一段路,後來就很少一起玩了。

有一天,小明用鋼釺摳下一塊紅磚來,將“我家”的新牆挖了一個洞。一隻胖乎乎的小手伸過來,手上託着一塊蹭上土了的小糖餅。接過糖餅,我欣喜若狂,立刻將小牆洞用秫秸遮擋起來,保守只有我倆才知道的祕密。

大人的發現,終結了我們的.好事。哥哥說夏明是壞小子的時候,兩家的大人吵了起來。後來兩家的關係發展到大人不說話也不讓我們說話的地步。

牆讓大人吵架,吵架冬眠了我們的友誼,友誼在沉睡死去——都怨那堵新牆。

二十多年過去了,來到城市工作的我沒有了夏明的消息。

直到去年他因爲孩子上學的事找我幫忙。來時氣喘噓噓,說是給門衛說了很多好話,走了很多高臺階,纔來到我的辦公室。還託了個我不怎麼熟的在某局當科長的人找我辦事,令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請他到我家做客的時候,他不敢進電梯,不敢踏乾淨的地板,不敢坐嶄新的沙發,表情尷尬木然,說話吱吱唔唔。我有意提起“老牆趣事”,他的情緒才略有好轉,可怎麼也不肯留下來吃頓家常便飯。臨走,從一個黑帆布袋子裏扯出一條煙來,非要給我放下,無論我怎麼說,他都不肯拿走。

望着他謹小慎微、猥瑣麻木的樣子,我似乎明白,是時間泯滅了他兒時的張揚,是城裏鄉下這個長長的“路牆”隔遠了我們的友誼。我們不會再有童年那份純真與感動,我們之間隔得是“心牆”。

他走後,面對那條煙,我靜坐了好長時間,我心裏默唸着“夏明啊!你怎麼不給我帶幾顆杏子來啊!”

懷念,那——有矮土牆的童年!

關於牆的故事2

奶奶家的土牆,是我童年美好回憶的定格點,現在它在我腦海中依舊清晰。小時候,爸媽因爲工作忙,把我寄養在奶奶家,奶奶家有一座低矮陳舊的土牆,但它承載着我所有美好的回憶,它是見證回憶的證人。春天,調皮的我在土牆下埋下幾粒種子等待着碩果累累、稻香瀰漫的秋天到來。於是我和奶奶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牆內長着一棵巨大無比的大槐樹,它與土牆組成了一道優美的風景線,槐樹開花,花朵滿枝間,從遠處看來,好似一束聖潔溫暖的棉花糖,甜甜的,香香的,沁人心脾。這時,我會爬到土牆上掐下一大把怒放的槐花,撒到正在樹下乘涼的奶奶身上,“天女散花嘍!”奶奶樂呵呵地把我抱下來,攬在懷裏給我講故事,有土牆的陪伴,這裏是一幅溫暖的畫面。夏天,土牆上爬滿了我春天種下的豆角秧苗,冬瓜秧兒……結出小小的、誘人的果子,我在土牆內玩耍飛奔,甚至踩壞我心愛的秧苗。晚上,爬到土牆上坐在槐樹的陰涼下,悠然自得地進入夢鄉。有土牆的陪伴,這是一幅美麗的畫面。秋天,終於在盼望和土牆的相伴中跑來,帶來了豐收的喜悅,我會爬到土牆上興奮地摘瓜摸菜,坐在土牆上,看着土牆上的碩果累累,大口大口地啃着西瓜。有了土牆的陪襯,這是一幅動人的畫面。

冬天,是我與土牆最要好的季節,與小夥伴兒們玩打雪仗,土牆當然成爲我得意的安全“掩體”;有時還會和小夥伴在牆邊堆一個巨大的雪人,樣子憨態可拘,與土牆相伴是一個親切的畫面。四季似流水般劃過,年輪隨着四季,我與土牆的相伴也飛似的流過。但在土牆上劃出一道隱形的記憶線,在我腦海中,劃出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美麗。土牆,我的朋友!

關於牆的故事3

只要一擡頭,就應該可以看到大樹吧;在家裏家外的小路間,一低頭,又可以看到小野花小野草吧,生活中隨處可見,這就是我們密不可分的大自然。

在我的舊校園裏,有一些“傳奇”的影子。而我要講的故事,卻與這些風風氣氣的事兒無關。

這要從某一天放學說起。

那天,天氣特別冷,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外面在下雨。

放學的時候,雨雖然已經停了,但是空氣中潮溼的氣息依舊洋溢着。

我在排隊、出校門的路途中,也是那麼懶散,就像雨後的樹木們一樣。就是這樣子隨意的瞄了一眼,我看到了學校最風光的地方——“美麗牆”。

“美麗牆”上有許多各色的卡片。雖然遠看有些雜亂無章,但是看久了便會變得井然有序。風撩過,“美麗牆”的石頭磚板上,好像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或又停留在了石頭板上的一處。

那是什麼?在陽光下,那樣很神祕的東西,我看不清,強烈的陽光恍恍惚惚,令我感到刺眼,我跟着放學的隊伍,離開了……

第二天,剛到學校,我就開始觀察了。原來,是一棵小苗,從“美麗牆”的石板中唯一的縫隙裏破殼而出,這個縫隙又是那麼的小。

這根小苗十分的細,大概就我一根頭髮那樣大小。根頭有些折了,從蜿蜒的裂縫裏鑽出來,依舊充滿了活力。連葉子都沒有長開。

我有些擔心,它會不會折斷?懷着這樣的心情,入了教室。

我在想,小苗爲什麼一定要從那裏長出來呢?

科學老師說過,種子根據各種傳播方式,傳播到各地,有些種子卻掉進了一些很難生長的地方。

“那它們還會再長出來嗎?”

“一定會。”老師的回答是那麼肯定。

“可是它們掉進的地方明明那麼難生長啊,它們是怎麼長出來的?”

“這個……也許是植物創造的奇蹟。”

我想起以前學到過的種子發芽,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種子的奇蹟”。

放學,我又去欣賞那小苗了。我看到它時,懷着一種敬畏而高深的想法,我自己也說不清。

後來的幾天裏,風十分的大。過了幾天去看它,它卻不翼而飛了。

被風吹折了,然後飛走了?我感到有些遺憾。

這時,我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其實植物和人是一樣的,大自然的萬物也是,都擁有着情感,和自己的信仰。我學校“美麗牆”上的那棵小苗,就是如此。

這棵小苗啊,也許比我們普通人更可貴,明知道前方的路是如此的艱難,是多麼的蜿蜒曲折,能成功的希望甚至渺茫。可是爲了所追求的太陽,所追求的信仰,它還是努力地去做了,去付出了——最後總能看到希望,儘管它只活了短短的幾天。

人生何不是如此?有哪一個……人不是在自己的追夢路上頑強生長?但是,輕言放棄、自卑的是哪些?而一直努力,拼鬥着的又是哪些?

這個事情已經發生很久了我。我一直深深的敬畏那棵苗,也告訴自己,要面對面前的風風雨雨。

它從“美麗牆”裏鑽出。“美麗牆”記載了多多少少的好人好事好精神,而這個小苗不能被“美麗牆”所記錄下來嗎?

我曾多次跟我的朋友們講起這個故事,但沒有人相信。這種精神,難得不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銘記嗎?

關於牆的故事4

初夏的第一場雨剛走,空氣中沒有了中藥湯般的黏膩與苦澀,到處瀰漫着清新的薄荷糖的味道。這感覺是柔滑的,像絲綢拂過人們的臉龐。

在城市的一隅,我發現了一道矮矮的院牆。牆外,胡亂地堆着大大小小的石礫,混着幾捧溼沙和雨後特有的泥濘。出於好奇,我擡頭望了望牆內,有些吃力,但並不高的牆放行了我的目光。

天啊,那是怎樣的一個妙處啊!一個廢棄的小院,房根下擠着一簇肥嫩的蘑菇,旁邊生着幾絲嬌柔的綠草,中間還點綴着不多的細小的花兒。花兒並無豔色,但幾瓣純淨的白環繞着那細柔柔的金黃的花蕊,是怎樣的一種靈韻啊!我凝視着,不時有水珠從牆頭滾落到鞋上,深深地滲入到纖維中,我卻渾然不知。腦中突然閃過 “一枝紅杏出牆來”的詩句,卻覺得那紅杏太呆:牆內不比牆外好上百倍?!

此後,一直難忘這奇遇。於是,在一次雨後,我又來了。哪知,卻又有了變數。

牆被拆了。

一堆殘碎的牆的肢體中,夾雜着曾經的花兒,曾經的草和曾經的一切。泥水流淌着,我無須再費力伸頭去看了,他已無了上次的愜意。草就是雜草,花兒就是野花兒,長在泥地裏,看不出什麼美來。我悵然若失。

不久,卻似悟出了什麼味道來。有道是“距離產生美”,莫不是那在作怪?隔牆而望,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及,它有微妙的神祕魅力。沒了那隔膜,一切都盡在掌握,卻又沒什麼意思了。這人可真愛作踐自己,得不到時,什麼都好;可得到了,卻成了無用的東西。

風輕飄飄的,空氣還是那麼清新,但好像有什麼不一樣了。爲什麼呢?我拋開了無聊的思緒,向那被牆隔開的下一個目標奔去。

文章頗具“禪意”,小作者通過兩次雨後——一堵牆倒塌前後所見情景的描寫和對比,悟出了“距離產生美”的道理,立意新穎、深遠。文章寫景清新,很有空靈之感;語言自然、流暢,優美、雅緻,形象、傳神。文章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考場散文。建議文章做兩處修改:一是“不時有水珠從牆頭滾落到鞋上,深深地滲入到纖維中,我卻渾然不知”,改爲“不時有水珠從牆頭滾落,浸溼了衣襪,當時我卻渾然不知”;二是將結尾的“我拋開了無聊的思緒,向那被牆隔開的下一個目標奔去”刪去。

關於牆的故事5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我噠噠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牆的故事。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題記

雨後清新的空氣伴着江南土香的氣息,我來到這裏-——秦朝。

望着斷臂殘骸心不由得寒,秦的暴政啊!街道上空無一人,跨越躺在道路中間的廢磚棄瓦,擡頭看見獨倚欄杆的你——一位女子,散文隨筆《牆的故事》。你說你在等待,等待一個人的歸來。我問你那個人去向何處,你回答說:不知,只知他去築牆……我下意識的想到——贏政的萬里長城。

南國的江山沒有牆,可我又該怎樣告訴你他去了北方。輕風飄來,似乎夾雜着一絲血的味道。你道,秦暴政,勞黎民,傷百姓。如今又去築牆,帶走了所有的人,他也不例外,難道高高的牆就能夠使百姓安康、政通人和、國家興旺?高高的牆只是鞏固他的政權維護他的領土罷了,好多家庭又該妻離子散了,爲什麼沒有人反了他?

莫道!聽到這裏我急忙打住,四下探望,你卻道,別看了?有行動能力的人都築牆去了,不會有人的。我心裏默想:牆,萬里的城牆,你的建造犧牲了多少鮮活的生命?你的腳下踩着多少白骨?你的身上沾染了多少鮮血?這不怪你,只能怪那個自私而暴戾的秦始皇。黎民百姓恨你,終有一天會有起義;終有一天會有人佔領你的江山;終有一天會有人分了你的天下!

斜暉脈脈裏,你哭着,說,原來噠噠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錯誤,你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夢裏,我打江南走過。如今,我站在千年之後的牆上眺望,你爲誰腸斷爲誰淚流?

牆下的白骨太多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