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短文兩篇》教學備課筆記

《短文兩篇》教學備課筆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課文悟讀

《短文兩篇》教學備課筆記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盛行。一些飽學之士紛紛周遊列國,向各國的執政者推銷自己的主張和行動策略。爲了把深奧的道理通俗化,他們往往以生動而又深刻的比喻來諷諫執政者。寓言是比喻的高級形式,因爲通俗易懂,又有對生活漫畫式的誇張,雖是杜撰虛擬的生活場景,卻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孟子參透了執政者的心思,講究說理技巧,做到了聽衆能聽、愛聽,治國方略就輕而易舉地販賣了出去。《短文兩篇》同樣具備上述特徵。現略述如下:

1.精心選擇故事的主人公,請執政者人甕。《短文兩篇》講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於被執政者接受。言的是齊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長裏短,學習進修,甚至街談巷議,與政治大事毫不相干。作爲一國的執政者,難得有機會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了解民情,做個愛民如子的明君聖主,即使僅僅是臉面上的事,也絕對會笑着細聽分說。

在卑賤的子民面前,國君常想表現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斷能力。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與己無干,自然倍加嚴格要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此時的國君絕對是英明的旁觀者。齊人,堂堂的漢子,揹着妻妾幹那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恬着臉編瞎話矇騙她們,這與掩耳盜鈴有何區別?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訕,執政者更能表現出堅定的立場,畢竟說人家容易。怎知最後引火燒身,面對自己犯下的類似錯誤,只好乖乖地自投羅網。大庭廣衆下,執政者如果手握兩套行事標準,對人馬克思主義,對己自由主義,聖主的顏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們共有的對己寬鬆、對人嚴格的自私心態,讓執政者心甘情願地被牽引着走進其佈下的理性思維空間。

2.寓言故事情節簡單,有時僅僅是一個情景性的設喻,卻可笑、誇張而荒誕,形成語言風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藝術效果。齊人去墳地求乞祭祀剩餘的食物,不至饜不返,歸家時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驕,掩蓋了醜惡的事實,滿足了可笑的虛榮心。寓言故事極盡誇張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託深刻的寓意,將深奧抽象的道理變爲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給咄咄逼人的說理披上了一件溫情而美麗的外衣。雖折了點理性的銳氣,卻更易爲人接受,穿透力無疑增強了。而人物誇張變形、有悖於常情的舉動,將問題誇大,將危害加深,使教育警醒意義更明確。生活中未必有這樣的人物,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財富與地位等生活大事時,沒有人做與齊人或宋人一樣的勾當。作者的是非價值標準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的身上,在對主人公或褒或貶的敘述和描繪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並將指斥的矛頭從寓言故事中伸出來,瞄準了許許多多有類似問題的社會中人。《齊人有一妻一妾》中兩種道德標準的對比和衝撞,從深層次上表現了作者鮮明的立場和觀點。除了那個並不存在的齊人,被孟子刺中一刀的還有那些不擇手段的求富貴利達者。同樣,面對昏庸、做事不能持久而又輕信讒言的齊王,孟子的寓言故事《弈秋》中站出了兩個學棋小童,演示着齊王的錯誤和可能產生的後果。有良師的指點,有良好的願望固然重要,但改正錯誤與學棋一樣,是個不斷內化的過程,沒有積極主動、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一旦受了奸臣的引誘與哄騙,結果功業無成,也是意料中的事。

  二、亮點探究

1.幾個修飾詞的妙用。

探究學習:齊人內在品格的委瑣與外在形象的莊嚴、自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幾個修飾性詞語,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傳達作者愛憎喜好的作用。

(1)則必饜酒肉而後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確定的副詞。齊人每外出,必直奔墳場乞食,必飽食而後返,足見其興趣志向之低下。他貪得無厭,爲了追求物質與名利,放棄了對自身道德的修煉和提高。爲了得到虛幻的利達,甚至不顧尊嚴,不擇手段,低聲下氣,求取一些令人憎惡的利益。如此還能滿足,還能自得,還能大言不慚、吹噓誇耀,人格的淪喪,道德的墮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仰望與俯視,多麼強烈的反差,多麼辛辣的諷刺。

(2)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中的盡。盡,都,表範圍的副詞。齊人在墳場乞得一些酒肉,漲紅了臉,在妻妾面前誇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借富貴者擡高自己的身價,比腳踏實地贏得名譽與地位來得方便與快捷。齊人勢利卑鄙,虛僞做作,在妻妾前威風十足,自吹自擂,顯現了虛僞無恥的本性。

(3)遍國中無與立談者中的遍。遍,全,表範圍的形容詞。前番是竭力鼓吹,後者是殘酷的事實。連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與這樣的人立談,更別提成爲富貴者的座上賓。一個遍字,是擊破齊人騙局的重錘。

2.妻妾、良人、鴻鵠的反義效果。

探究學習:孟子反覆叮嚀,人除了牟利之外還應該有更高遠的精神追求,並且一定要注意行爲、手段的正當性,不能行妻妾之道。丈夫(齊人)公然行着妻妾之道,施施而行,驕其妻妾,反不如妻妾深明大義,能泣訕丈夫的行爲。看來,行妻妾之道也好,行丈夫之道也好,價值目標對人的行爲方式起決定性的作用,並非由人的性別所決定。作者轉換了妻妾與丈夫的行爲角色,造成讀者視覺與思維上的反差。

陳勝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鴻鵠,天鵝,上飛三千尺而遷移,是心存高遠志曏者的象徵。一學童,拜通國之善弈者爲師,以實現鴻鵠之志。有良師的指點,爲成就鴻鵠之志提供了條件。但鴻鵠能遠飛三千里,憑藉的是自身力量的積累,依託的是自身的努力。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聽課是假象,心早追隨鴻鵠去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專心致志,不持之以恆,最終只落得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被世人諷刺也在情理之中。欲成就天鵝之材,最終只落得癩蛤蟆一樣的結局,反諷意味強烈。

3.分析對比手法。

探究學習:《齊人有一妻一妾》有兩重對比。一是齊人墳場乞與妻妾面前驕的行爲對比,是真相與表象的對比。通過對比,人物內在品格的委瑣與外表的莊重自足形成強烈的反差,達到了美學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銳的諷刺。二是妻妾勺齊人人生準則的對比。齊人在墳場乞食而沒有絲毫的羞恥感,甚至在足不出戶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兩個婦道人家能明大理,強調在追求利的同時要注意採用正當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詭迂。爲人不齒、行妻妾之道的恰恰是大丈夫。兩種道德標準的對比和衝撞,揭露了齊人的醜態。《弈秋》的對比集中體現在奕秋兩個弟子學習專心程度與學習結果差異的對比上,通過對比,揭示了作者關於態度與結果有必然因果聯繫的觀點。

4.分析孟子寓言的幽默性。

探究學習:孟子的寓言情節簡單,卻詼諧、有趣而意味深長,形成語言風趣幽默、寓意顯豁的藝術效果。通過想像將生活中的問題的情狀與特徵誇大,以更深刻地揭示問題的本質和危害。齊人去墳地求乞祭祀剩餘的.酒食,得了蠅頭小利就心滿意足,其行爲荒誕可笑,爲人所不齒。孟子將齊人的行爲誇大,使之成爲藝術形象,背地裏乞食,妻妾前施施驕言,使讀者在強烈的反差中產生審美快感,並對對象做出否定性的評價。《揠苗助長》中的宋人,急於求成,拔苗助長,舉動愚蠢而可笑。《月攘一雞》中的主角改正錯誤卻又不堅決,持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的觀點。孟子的寓言故事通過影射、誇張等手法,機智風趣地對社會生活中不合理、醜陋的現象做了含蓄地揭露、批評,使讀者在人物誇張變形、有悖於常情的舉動中,微笑着領悟到作者傳遞的深刻道理。

三、選題設計

1.孟子寓言特色管窺。

研究方法:

(1)瞭解孟子的生平、經歷與產生寓言故事的時代背景。

(2)閱讀《孟子集註》,瞭解孟子思想,找出相關的寓言故事,並分析孟子運用上述寓言故事表達了怎樣的觀點和思想。

(3)結合實例,通過對幾個寓言故事的分析比較,探討JL於寓言選材、洋略和語旨上的特色。

(4)閱讀文學史中有關孟子的知識介紹,瞭解孟子寓言的特色。

(5)撰寫相關小論文。

參讀書目:

《孟子集註》《中國文學史》《中國大百科辭典》等。

2.孟子與莊子寓言比較。

研究方法:

(1)瞭解孟子與莊子的生平與思想。

(2)閱讀《孟子集註》,瞭解孟子的思想,找出相關的寓言故事並分析寓意。結合行文的脈絡,瞭解孟子寓言語言犀利、感情強烈、思想精到的特點。

(3)閱讀《莊子》中的《逍遙遊》《人世間》《德充符》《秋水》等篇章,瞭解莊子寓言選材、遣詞造句上的特點。

(4)閱讀研究孟子與莊子的寓言故事,從選材、遣詞造句、詳略安排與寓言在說理中的成分比重幾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參讀書目:

《中國文學史》《莊子》《中國大百科辭典》《歷代寓言賞析》等。

3.中外寓言故事比較。

研究方法:

(1)研讀《先秦寓言選譯》《歷代寓言賞析》,瞭解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出處及講述寓言故事的目的。

(2)研讀西方部分寓言故事,瞭解寓言故事的特色。

(3)比較東西方寓言故事創作目的、表現手法、思想內涵的異同。

參讀書目:

《先秦寓言選譯》《歷代寓言賞析》《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外國文學》。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