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居 >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矩不正,不可爲方,規不正,不可爲圓,作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中華民族的偉大不僅僅在於歷史的悠久,下面來看看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1

中國作爲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追溯到久遠的年代就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禮儀制度,它代表着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地滲透進我們生活的點滴。而作爲美食大國的中國,也有着不容忽視的餐桌禮儀。

說到餐桌禮儀,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和素質的體現,也是內在涵養的一種表達。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傳統餐桌禮儀漸漸被世人削弱化,你可以說是親朋好友間的.不拘禮節,不過餐桌禮儀還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至少學會了沒壞處。那麼就一起來看看,中國餐桌上的10大禮儀,您瞭解多少?

1、賓客入座時,要遵循長者和客人先安排入座的原則,晚輩們再依次入座。座位的安排順序要秉承“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咱們中國講究“上座”,這個位置一定是留給入座賓客中威望最高的長者。切不可讓重要的賓客坐在門口的上菜位置。

2、入座之後,就安安靜靜等着上菜,不要肆意喧譁或者隨意起身來回走動。如果你作爲東道主的話,要給賓客們倒酒倒茶,尤其是長輩,以示尊敬。中途要是電話響了或者想上洗手間,要跟鄰座的賓客打個招呼,不要一聲不響突然人不見蹤影。

3、點菜的時候,要記得事先詢問在座的賓客有沒有忌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照顧到更多賓客們的用餐體驗。這樣會顯得作爲東道主的你特別有禮貌,給親朋好友或者領導同事留下好印象。點菜遵循中式菜單的冷盤、炒菜、主菜、湯、主食和飯後甜品或者水果的順序點菜比較不容易遺漏。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4、上菜之後,晚輩們不可以急着動筷,相信這點對於現在的小朋友來說似乎有些“難辦”,從小嬌生慣養的他們,習慣了好吃的自己先吃,這樣做其實很不合適。應該先等長輩、領導、客人先動筷,自己再動筷。從小就要教導孩子要懂得在餐桌上尊重賓客,長輩們會發自肺腑地覺得這個孩子特別有家教。

5、餐桌上如果有魚這道菜的話一定要記得魚頭朝向主座。用餐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站起身夾相對較遠的菜,哪怕自己再喜歡這道菜!儘量吃坐着就能夠觸手可及的菜餚,餐桌如果設有轉盤的話要確認沒有人在夾菜方可轉動轉盤。夾菜的時候不可以像鋤地一樣翻動盤子裏的菜,也不要越過賓客的手夾菜,這些都是很不禮貌的餐桌用餐行爲。

6、用餐期間,如果吃帶有魚刺或者骨頭的菜,所剩殘渣不可以隨意吐在地上,也不可以不低頭就直接吐在餐桌上,容易一不小心吐到眼前的菜裏。我們吐食物殘渣的時候,儘量低頭輕輕吐在盛食物殘渣的餐盤裏,或者用紙巾包好。動靜要儘可能小一些,別影響到同桌賓客的用餐體驗。

7、給賓客或者長輩夾菜或者盛湯的時候,不能用自己用過的筷子,要記得用餐桌上的公筷,這樣比較衛生。要知道,你用自己用過的筷子給賓客夾菜,那人家到底是吃還是不吃?爲了避免這種尷尬,一定要謹記餐桌上的公筷的使用功能。

8、中國人用餐講究中式餐桌禮儀,吃飯的時候不可以肆意吧唧嘴,喝湯的時候也不要發出在座賓客清晰聽見的“吸溜聲”。如果碗裏有米飯,不可以將筷子豎着插在米飯上,放筷子“休息”或者和賓客聊天的時候要輕放,更不可以用筷子敲打餐具。總之,用餐的時候要把動靜調到儘可能小。

9、用餐的時候,先讓賓客們吃些菜填一填肚子,不要急着讓大家舉起酒杯喝酒,畢竟空腹喝酒對身體不好。敬酒的時候要遵循長幼有序,根據長輩職位降序進行,人要起身站立,敬酒時自己的酒杯要比對方的酒杯低,以示尊敬。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2

1、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如果爲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爲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併爲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闆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2、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爲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 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爲尊重他,或是認爲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徵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麼”等等。

3、吃菜

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隨着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爲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對賓客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您所瞭解的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爲對方夾菜。有的賓客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

4、喝酒

俗話說,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學問講究,以下總結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細節。

細節一: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

細節二: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細節三: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細節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細節五: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或客戶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爲想喝酒而不是爲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細節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着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第2張
  

細節七: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細節八:碰杯,敬酒,要有說詞.

細節九: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瞭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細節十: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乎乎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5、倒茶

這裏所說的倒茶學問既適用於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於商務餐桌。

1.首先,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乾淨不乾淨,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

2.其次,茶水要適量。

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衝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溼。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爲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6、離席

一般酒會和茶會的時間很長,大約都有在兩小時以上。也許逛了幾圈,認得一些人後,你很快就想離開了。這時候,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瞭解。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爲有人想離開,而引起衆人一鬨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直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裏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爲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佔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有些人蔘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麼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鐘錯誤。

小編說:談業務少不了要在餐桌上搞定,職場人士戲稱“在中國,公關是在餐桌上進行的”,求人辦事請客吃飯是最平常不過的了,也就造成了有那麼多的商務人士天天忙應酬,可不要小看這請客吃飯,小小的餐桌上學問可多着呢。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3

菜不擺三

漫長的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人們的思想受制於落後的科技發展,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人們習慣將之歸於“上天的安排”“神明的指示”。甚至連王權統治者繼位都要渲染成“真龍之子,順應天命”。

出於對神靈的敬畏之情,逐漸衍生出封建王朝時期特有的祭祀文化。舉行祭祀時,往往遵循“三三制”原則。《老子》有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至“三”依次相生,而“三生萬物”。在上古時期,“三”爲混沌宇宙中的有限之極,無限之始。即“三”爲萬物之始,是組成世界的本源。

而神靈乃浩瀚宇宙的造物主,所以神靈是世界之始,萬物之源。無論是祭祀的菜品數目,還是叩拜,上香都是以三爲準數。三拜九叩、一步三叩首、三炷香、三杯酒等祭祀禮節都是基於“三”這個神奇的數字。“無三不成禮”,古人把“三”看成大成之數,故而,對鬼神采取“三三制”。

延伸到普通百姓的餐桌禮儀,“三三制”是絕對的禁忌和規矩。用敬畏神鬼的規矩對待客人,則是大大的不尊重和褻瀆。

筷不成五

筷子作爲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發明,距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了。唐代詩人李太白著有《行路難》一詩,在《行路難·其一》中曾這樣曰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足以見得,筷子文化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也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

筷子由兩根組成一雙,寓意好事成雙。但如果餐桌上擺了五根筷子,則被老祖宗視爲不吉利的象徵。

五爲二和三相加所得,即爲“三長兩短”。我們平時所說的三長兩短是形容意外災害或者危險事故之類不好的事情。

古籍《禮記·檀弓上》有如下記載:“棺束者,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縮二者,縮縱也。縱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橫束者三行也。”意思是古代的棺木不能用釘子釘起來,必須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回,縱的方向捆兩回。

橫方向的木板長,縱方向的木板短,即爲“三長兩短”之原意所在。棺蓋和棺底分別寓意天和地。

一般古人在三十歲時就可以爲自己準備棺材,在民間有另一種說法,活人制棺材,代表延年益壽,升官發財,是吉祥的`象徵,但此時製作的棺材是不能蓋上棺蓋的,只能等死後才能蓋棺。所以,“三長兩短”在古代也是死亡的代名詞。

因此,在用餐時,餐桌上出現五根筷子或者擺放的筷子規格型號不一致,都被視爲“三長兩短”之忌諱,有違禮儀之禁忌。

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第3張
  

席不坐六

餐桌文化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可謂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對於餐桌禮儀的精通,深刻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身份學識,僅陪餐制一項而言就有諸多講究。

無論在何種場合,均以右爲尊,位高權重之人坐上座,職位卑微之人坐下首;年紀長者坐上座,年紀幼者坐下首;爲人師者坐上首,爲人之徒坐下首。坐方桌子時,以靠近屋裏短邊的位置爲尊位,尊長坐上座,其他人依尊卑長幼之分依次排列落座。

坐圓桌時最裏面的位置爲上座,長者坐之,依次類推按長幼尊卑排列下去,一般最末尾是主人的位置,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席不坐六,則是一桌人吃飯,不能是六個人。在古代吃飯用的是八仙桌,指四邊長度相等的正方形方桌,大方桌的四邊,每個邊可以坐兩個人,一桌正好可以坐八個人,寓意八仙。但如果是六個人吃飯,必定是上下兩邊各坐一人,左右兩邊各坐兩人。

這樣的正好構成烏龜的造型。烏龜俗語稱王八,王八聚餐這樣的說辭也是不能被接受的,於是,爲了擺脫此等窘境,古人聚餐往往會避諱六這個數,多叫兩個人,湊成八個人,或者少兩個人,湊四人用餐均可。因此,“席不坐六”就成爲了約定俗成的一項餐桌禮儀。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文化如浩渺宇宙中一顆璀璨的星子,驚豔了數個世紀。隨着時光的流轉,歷史的變遷,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逐漸交融,一些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逐漸被新時代的文化所替代。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崇尚西洋文化,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正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歷史的塵埃裏。但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融入了有關天文、地理、人文和倫常等諸多奇妙深奧的知識,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作爲新世紀的年輕一代,應該吸其精華,去其糟粕。

將老祖宗留下的文明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創造出屬於現代文明的新紀元。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