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中國食物》教案

《中國食物》教案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食物》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食物》教案

《中國食物》教案1

一、主題的產生:

在製作節日掛曆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中國的食物有一定的瞭解,也比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講到了小籠、餛飩、餃子、糉子等。還有的孩子講到了外出吃飯時看到有的菜五顏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等。結合我班水彩畫教學,可以使他們對中國的特色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而且食物是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所以我決定以次開展主題活動。

二、主題網絡圖:

包餛飩

製作包包子

中國特色點心

中國食物

中國菜餚參觀飯店

製作拼盆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

目標:

1、結合圖片或食物,讓幼兒初步感知中國食物的特色,激發愛國情感

2、提高幼兒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圖片(或實物)

活動設計:

1、出示圖片或食物:

你們在哪裏看到過這些食物?

吃過嗎?

2、組織討論:

這些東西國外有嗎?

是怎樣做出來的?

3、回去問問父母。

觀察記錄:

孩子們在看了一些菜譜的照片後展開了討論:真實的菜單、菜譜可以幫助幼兒回憶,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了許多,包括一些中國的特色菜。

朱穎:我到飯店裏吃過魚、蝦和點心。

王嘉晨:我還吃過蟹和小糉子。

張鑫昕:我吃過粥。

潘華璽:我在火車上吃過菜。

朱穎:我在“鴨王”吃過鴨皮。

李佳斐:我吃過“小綿羊”火鍋。

鄧越:我在“小紹興”吃過雞、粥。

施軼恆:我吃過快餐。

老師:那麼你們知道那些菜是中國特有的,國外沒有的?

張鑫昕:粥。

鄧越:小籠包子。

潘華璽:餛飩、餃子。

鄧燕飛:螃蟹。(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討論着,我讓他們看一看自己製作的節日掛曆是否有點啓示。)

瞿峯:糉子。

王嘉晨:湯糰。

李佳斐:重陽糕。

反思:孩子們對吃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再加上前幾天在製作掛曆的同時,

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食物有一定的瞭解,所以能講出許多中國食物。但講的點心較多,因此就從點心先開始。

目標:

1、在動手包餛飩的活動中,進一步對中國點心感興趣。

2、品嚐自己製作的點心,有參與的願望。

條件提供:皮子、餡

活動設計:

1、出示一隻包好的餛飩。

2、幼兒邊看邊講:

餡是怎麼進去的?

這是中國特有的嗎?

3、老師示範講解包餛飩的要領。

4、幼兒跟着老師一起做。

5、吃餛飩。

觀察記錄:

今天,正好孩子們中午吃餛飩,我從廚房取來了皮和餡,孩子們看到這些東西一下興奮起來了:

牛嘯天:我會包餛飩的。

朱穎:我也會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這就是中國菜。

鄧越:這不是中國菜,是中國點心。我順勢接着鄧越的話問:還有那些中國點心?

瞿峯:有餃子。

施軼恆:湯糰、春捲。

張心辰:大餅油條。

潘華璽:饅頭、包子。幼兒一下講出了許多特色點心。

老師:那麼我們一起來包餛飩好嗎?

孩子們自發分成幾組開始包餛飩,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餡放得太少、有的皮破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餛飩包好了。

朱穎:我已經真的學會了。

王嘉晨:我還不會,但我會做饅頭。

鄧越:我想快一點吃這些餛飩。

反思:結合上次的活動,我把中國點心和中國菜餚分開來進行認識,先從製作點心開始。這次的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可能是平時較少接觸這些東西,有的幼兒從未做過,有了實際操作經驗,他們對中國點心有了新的認識。

活動三:

目標:

1、嘗試用刀切發好的麪糰,初步學習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動中激起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

麪糰、餡、刀

活動設計:

1、談話:

關於中國點心。

2、製作包子:

請廚房的阿姨發好麪糰,進行示範。

3、幼兒操作。

4、吃包子。

觀察記錄:

孩子們對動手操作很有興趣,有了上次包餛飩的經驗,這次做包子似乎順利多了:

鄧越:我只會吃包子,不會做。男孩子似乎更“懶”一些,

張鑫昕:我也是。上次包餛飩也是如此。我請來了廚房的阿姨來示範,他們看得可認真了。

鄧燕飛:大媽媽的本領真大,這些小饅頭多漂亮!

李佳斐:我會用麪粉做小白兔。

朱穎:上次我在公園門口看見有人用麪粉做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還買了一個。其實,這也算是中國民間工藝品的一種。

瞿峯:我媽媽說這些東西還要出口到國外去。

老師:爲什麼要出口?

瞿峯:因爲國外沒有的。

王嘉晨:我知道了,這也是中國特有的。孩子們邊討論,便開始做包子了,雖然做得不算漂亮,但很認真。

反思:在孩子們的一問一答中,我發現他們對用麪糰製作各種造型產生了興趣,而且有些家長對我們的主題活動有所瞭解,開始豐富孩子有關的知識,所以他們纔會產生問題,並學着解答問題。本來,打算帶領孩子們去“綠波浪”看一看中國特色點心,但由於經費問題,只能放棄。

活動四:

目標:

1、初步瞭解中國菜餚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觀察拼盆的特點。

2、對中國菜感興趣。

條件提供:

書、圖片

活動設計:

1、幼兒自由翻看書或圖片。

2、討論:

你看到什麼?

你喜歡那個菜?爲什麼?

你認爲那些菜漂亮?爲什麼?

你在那裏看見過這些菜?

3、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菜。

觀察記錄:

今天的活動是從由我在“綠波浪”帶回的菜單引起的:

鄧越:是上海點心的廣告。

老師:你們看看我們的牆

吳雯娟:是圖畫,吃的。壁上多了什麼?

牛嘯天:有各種點心。

老師:什麼點心?

鄧燕飛:由糕、春捲。

老師:你們知道是從哪兒來的?

李佳斐:是發來的。

吳雯娟:是畫出來的。

鄧越:不對,如果是蠟筆畫的,上面會有一(鄧越是個觀察力很強的孩子)粒粒的東西,這肯定是從廣告紙上剪下來的。

老師:爲什麼要做廣告?

潘華璽:飯店裏的人要介紹他們的東西。

羅逸菲:專門買點心的地方做廣告。

曹寧:我在飯店裏看到過的。

老師:飯店裏除了點心還有什麼?

張心辰:我吃過許多好吃的菜。

高怡寧:飯店裏的菜很漂亮。

老師:爲什麼很漂亮?

鄧越:像花一樣。

施軼恆:他們用西瓜做成橋。

孫婷怡:用蘿蔔做成蝴蝶。

羅逸菲:青菜做成小花。

曹寧:胡蘿蔔切成絲,用牙籤串起來就變成菊花了。

單偉棟:蘿蔔刻成一條龍。

高怡寧:黃瓜做成樹葉,蛋黃做成樹幹。

李佳斐:青菜做成花瓣,蘑菇作花心。(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出)

鄧燕飛:用黃瓜且成一塊塊,放在盆子的周圍,當中放菜。

吳雯娟:當中放黃顏色的菜好看,因爲綠的和黃的放在一起漂亮。好聰明的小姑娘!不知不覺中講到了中國菜的“色”。

老師:真的!這樣配好看多了。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菜的照片,想看嗎?

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議論:這是魚片、這是青豆、這時青椒……

反思:這次活動給我感觸很深,孩子們的觀察力越來越敏銳,觀察得越來越仔細,而且現在變得很喜歡講,包括一些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今天也講得很熱鬧,無意中講出了中國菜的主要特點:形、色。

活動五:

目標:

1、通過外出的參觀活動,結合廚師的介紹,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中國菜的不同製作方法及選用的材料。

2、用多種途徑提高孩子們的探索興趣。

活動設計:

1、參觀飯店:

請廚師介紹菜餚。

幼兒可向廚師提問。

2、看一看菜譜。

3、講一講自己學到了什麼本領。

觀察記錄:

今天,我們聯繫了“萬家燈火”酒店帶領孩子們去參觀,我們請了飯店的廚師長爲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孩子們介紹了陳列出來的各種菜餚,孩子們子們能講出一些蔬菜的名,興趣很高。

老師:剛纔廚師叔叔爲我們介紹了許多菜,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王嘉晨:請問這個菜邊上的花是怎麼做的?

鄧越:這個寶塔是用什麼做的?

吳雯娟:這個孔雀的頭是不是用黃瓜做的?

王嘉晨指着“松鼠鮭魚”說:這是用魚頭和薯條做成的!(魚肉切成長條用油炸一下確在廚師的介紹下,孩子們知實很像薯條)道了“松鼠鮭魚”的製作方法。

回到幼兒園後,孩子們又繼續討論了起來:

鄧燕飛:飯店裏的菜比我們做的好看。

王嘉晨:當然啦,人家培訓過的。

鄧越:要學好幾年了。這時,孩子們提到了菜名,於是我問:是不是每個菜都有自己的名字?

瞿峯:有“孔雀開屏”。

朱穎:有“脆皮鴨”。

鄧越:有“菊花餅”。老師:下次我們也來學做小廚師好嗎?

反思:外出活動確實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許多孩子知道了菜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用刀切幾下就可以改變形狀,而且他們也敢於提問了,雖然剛開始有點膽怯,但在大家的鼓勵下,慢慢地放開了。下次的活動,我打算讓孩子們嘗試用刀切菜。

活動六:

目標:

1、熟悉各種菜的形狀,在成人的指導下學習用刀切菜,並能切出不同的形狀。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條件提供:刀、菜

活動設計:

1、回憶:

上次我們參觀了哪裏?

你們看到些什麼?

2、今天請小朋友來學做小廚師:

先訓練你們的刀功。

3、指導幼兒分組進行切菜練習。

注意安全。

4、展出幼兒切好的不同形狀的菜。

5、下次,我們製作拼盆:

想一想,你想和誰一起製作?你需要什麼菜來告訴老師,可以幫你們準備。

觀察記錄:

有了上次外出參觀的經驗,孩子們對菜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講起菜來也頭頭是道,今天就讓他們試着切菜,老師先示範了好幾遍,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王嘉晨:手不能伸直的。切菜時手怎麼放?

鄧燕飛:我看媽媽切菜時手是彎彎的。

鄧越:媽媽不讓我切菜,說很危險。

老師:你們想不想切菜?

孩子們興奮地跳了起來。由於缺少實際經驗,在操作時我仍採用分組進行,避免危險。

張心辰:黃瓜很好切,一下就切好了。

施軼恆:番茄裏面有很多水。老師:對呀,水流倒桌子上怎麼辦?

李佳斐:下次用盆子接住就好了。

在活動中,孩子們什麼菜都想切一下。有了經驗,該讓他們學着如何與同伴合作。

老師:上次在飯店裏看到的菜這裏有嗎?

王嘉晨:有番茄、土豆。

單偉棟:有黃瓜。

應聖悅:刀豆這裏沒有。

老師:現在我們找朋友商量一下,下次做菜的時候需要一些什麼原料,來告訴老師幫你們準備好嗎?

孩子們自由結伴3—5人一組,紛紛定起菜單,不一會兒,需要的菜都記錄下來了。

反思:理論聯繫實際,這是我這次主題活動的感受。由於有了實際經驗,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越來越高,並能根據在飯店裏看到的'菜來設計自己喜歡的菜餚,而且從他們定出的菜單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菜的種類有了更深的瞭解,特別在配色中有的孩子採用了茄子皮來配色,也爲下次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七:

目標:

1、激發幼兒作爲中國人的自豪感。

2、結合操作活動,能對中國纔有更深的瞭解,嘗試從色、形等方面進行表現。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條件提供:刀、菜、盆子、電視機、投影儀

活動設計:

1、廚師在飯店裏拍的照片,組織討論:

這是在哪兒?

你們看到什麼菜?怎樣做的?

想不想自己做菜?

2、幼兒結伴合作做菜:

根據自己制訂的菜單倒老師這兒領菜。

自己分工:切菜、配菜、介紹等。

最後爲自己的菜取名字。

3、展示幼兒作品並介紹。

4、延伸至製作菜譜。

觀察記錄:

活動前,大家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馬上進入了正題,我先讓孩子們看在飯店裏拍的照片:

朱穎:這是在“萬家燈火”裏拍的照片。

老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王嘉晨:有各種各樣的菜。

鄧越:有好看的菜。

吳雯娟:有廚師叔叔給我們介紹。我又拿出一些菜餚的照片,問:認識這些菜嗎?

鄧燕飛:這個菜是用牛肉和金針菇做成的。

李佳斐:這個孔雀的頭是用黃瓜做成的。

王嘉晨:這個是“松樹鮭魚”,以前我以爲是薯條,後來廚師叔叔說是魚切成一條一條的,我才知道是用魚做成的。

正因爲有了觀察、提問,孩子纔有如此的成果。

老師:你們想自己來做菜嗎?

孩子們高興地說:“想!”我拿出了孩子們上次自己定菜單,讓他們來領菜。沒想到事擱很久,他們對自己定的菜記得還很清楚。在製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根據製作情況不斷在改變設想好的菜式。

王嘉晨:蘿蔔不能用了,改用黃瓜吧。

朱穎:當中加一點櫻桃更好看。

吳雯娟:蘑菇太大了,怎麼辦?

鄧燕飛:樹幹用什麼好呢?見狀,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我們用黃瓜試一試好嗎?”他們採用了我的建議。菜做好了,孩子們開始互相觀看並介紹與同伴合作做的菜餚。

老師:下次我們要開一個飯店,想一想除了菜還缺少什麼?

鄧越:客人還要看菜譜。

老師:“對了,我們下次一起來製作菜譜,好嗎?”

反思:

這次活動非常成功,孩子們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由於是第一次用真的菜來製作,所以活動前我心裏也沒底,但在活動中我觀察到孩子們非凡的表現能力,他們不僅能表現,還能根據實際操作情況不斷地改變,這也是外出參觀活動帶給他們的活力。

四、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個主題活動時,我主要考慮的是內容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以便活動順利地開展,同時也對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設想,並根據情況及時改變。在這個活動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孩子們能走出園門,投入到實際生活的環境中,僅這一次的外出活動,使我和孩子們受益匪淺,他們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我也有了事半功倍的感覺,使我對主題活動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國食物》教案2

一、主題的產生:

在製作節日掛曆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中國的食物有一定的瞭解,也比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講到了小籠、餛飩、餃子、糉子等。還有的孩子講到了外出吃飯時看到有的菜五顏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等。結合我班水彩畫教學,可以使他們對中國的特色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而且食物是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所以我決定以次開展主題活動。

二、主題網絡圖:

包餛飩

製作包包子

中國特色點心

中國食物

中國菜餚參觀飯店

製作拼盆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

目標:1、結合圖片或食物,讓幼兒初步感知中國食物的特色,激發愛國情感。

2、提高幼兒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圖片(或實物)

活動設計:1、出示圖片或食物:

你們在哪裏看到過這些食物?

吃過嗎?

2、組織討論:

這些東西國外有嗎?

是怎樣做出來的?

3、回去問問父母。

觀察記錄:

孩子們在看了一些菜譜的照片後展開了

討論:

朱穎:我到飯店裏吃過魚、蝦和點心。

王嘉晨:我還吃過蟹和小糉子。真實的菜單、菜譜可以幫

張鑫昕:我吃過粥。助幼兒回憶,幼兒在不知

潘華璽:我在火車上吃過菜。不覺中說出了許多,包括

朱穎:我在“鴨王”吃過鴨皮。一些中國的特色菜。

李佳斐:我吃過“小綿羊”火鍋。

鄧越:我在“小紹興”吃過雞、粥。

施軼恆:我吃過快餐。老師:那麼你們知道那些菜是中國特有的,國外沒有的?

張鑫昕:粥。

鄧越:小籠包子。

潘華璽:餛飩、餃子。

鄧燕飛:螃蟹。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討

瞿峯:糉子。論着,我讓他們看一看自

王嘉晨:湯糰。己製作的節日掛曆是否有

李佳斐:重陽糕。點啓示。

反思:孩子們對吃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再加上前幾天在製作掛曆的同時,

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食物有一定的瞭解,所以能講出許多中國食物。但講的點心較多,因此就從點心先開始。

活動二:目標:1、在動手包餛飩的活動中,進一步對中國點心感興趣。

2、品嚐自己製作的點心,有參與的願望。

條件提供:皮子、餡

活動設計:1、出示一隻包好的餛飩。

2、幼兒邊看邊講:

餡是怎麼進去的?

這是中國特有的嗎?

3、老師示範講解包餛飩的要領。

4、幼兒跟着老師一起做。

5、吃餛飩。

觀察記錄:

今天,正好孩子們中午吃餛飩,我從廚

房取來了皮和餡,孩子們看到這些東西一下

興奮起來了:

牛嘯天:我會包餛飩的。

朱穎:我也會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這就是中國菜。

鄧越:這不是中國菜,是中國點心。我順勢接着鄧越的話問:還有那些中國點心?

瞿峯:有餃子。

施軼恆:湯糰、春捲。

張心辰:大餅油條。

潘華璽:饅頭、包子。幼兒一下講出了許多特色點心,老師:那麼我們一起來包餛飩好嗎?

孩子們自發分成幾組開始包餛飩,在實際共5頁,當前第1頁12345

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餡放得太少、

有的皮破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餛飩包

好了。

朱穎:我已經真的學會了。

王嘉晨:我還不會,但我會做饅頭。

鄧越:我想快一點吃這些餛飩。

反思:結合上次的活動,我把中國點心和中國菜餚分開來進行認識,先從製作點心開始。這次的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可能是平時較少接觸這些東西,有的幼兒從未做過,有了實際操作經驗,他們對中國點心有了新的認識。

活動三:

目標:1、嘗試用刀切發好的麪糰,初步學習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動中激起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麪糰、餡、刀

活動設計:1、談話:

關於中國點心。

2、製作包子:

請廚房的阿姨發好麪糰,進行示範。

3、幼兒操作。

4、吃包子。

觀察記錄:

孩子們對動手操作很有興趣,有了上次

包餛飩的經驗,這次做包子似乎順利多了:

鄧越:我只會吃包子,不會做。男孩子似乎更“懶”一些,

張鑫昕:我也是。上次包餛飩也是如此。我請來了廚房的阿姨來示範,他們看得可認真了。

鄧燕飛:大媽媽的本領真大,這些小饅頭多

漂亮!

李佳斐:我會用麪粉做小白兔。

朱穎:上次我在公園門口看見有人用麪粉做

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還買了一個。 其實,這也算是中國民間工藝品的一種。

瞿峯:我媽媽說這些東西還要出口到國外去。 老師:爲什麼要出口?

瞿峯:因爲國外沒有的。

王嘉晨:我知道了,這也是中國特有的。孩子們邊討論,便開始做包子了,雖然做得不算漂亮,但很認真。

反思:在孩子們的一問一答中,我發現他們對用麪糰製作各種造型產生了興趣,而且有些家長對我們的主題活動有所瞭解,開始豐富孩子有關的知識,所以他們纔會產生問題,並學着解答問題。本來,打算帶領孩子們去“綠波浪”看一看中國特色點心,但由於經費問題,只能放棄。

活動四:

目標:1、初步瞭解中國菜餚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觀察拼盆的特點。

2、對中國菜感興趣。

條件提供:書、圖片

活動設計:1、幼兒自由翻看書或圖片。

2、討論:

你看到什麼?

你喜歡那個菜?爲什麼?

你認爲那些菜漂亮?爲什麼?

你在那裏看見過這些菜?

3、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菜。

觀察記錄;

今天的活動是從由我在“綠波浪”帶回

的菜單引起的:

鄧越:是上海點心的廣告。老師:你們看看我們的牆

吳雯娟:是圖畫,吃的。壁上多了什麼?

牛嘯天:有各種點心。老師:什麼點心?

鄧燕飛:由糕、春捲。老師:你們知道是從哪兒來的?

李佳斐:是發來的。

吳雯娟:是畫出來的。

鄧越:不對,如果是蠟筆畫的,上面會有一鄧越是個觀察力很強的孩

粒粒的東西,這肯定是從廣告紙上剪子,非常細心。

下來的。老師:爲什麼要做廣告?

潘華璽:飯店裏的人要介紹他們的東西。

羅逸菲:專門買點心的地方做廣告。

曹寧:我在飯店裏看到過的。老師:飯店裏除了點心還有什麼?共5頁,當前第2頁12345

張心辰:我吃過許多好吃的菜。

高怡寧:飯店裏的菜很漂亮。老師:爲什麼很漂亮?

鄧越:像花一樣。

施軼恆:他們用西瓜做成橋。

孫婷怡:用蘿蔔做成蝴蝶。

羅逸菲:青菜做成小花。

曹寧:胡蘿蔔切成絲,用牙籤串起來就變

成菊花了。

單偉棟:蘿蔔刻成一條龍。

高怡寧:黃瓜做成樹葉,蛋黃做成樹幹。

李佳斐:青菜做成花瓣,蘑菇作花心。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出鄧燕飛:用黃瓜且成一塊塊,放在盆子的了許多中國菜的特色。

周圍,當中放菜。

吳雯娟:當中放黃顏色的菜好看,因爲綠

的和黃的放在一起漂亮。好聰明的小姑娘!不知不覺中將到了中國菜的“色”。老師:真的!這樣配好看多了。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菜的照片,想看

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議論:這是魚片、嗎?

這是青豆、這時青椒……

反思:這次活動給我感觸很深,孩子們的觀察力越來越敏銳,觀察得越來越仔細,而且現在變得很喜歡講,包括一些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今天也講得很熱鬧,無意中講出了中國菜的主要特點:形、色。

活動五:

目標:1、通過外出的參觀活動,結合廚師的介紹,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中國菜的不同製作方法及選用的材料。

2、用多種途徑提高孩子們的探索興趣。

活動設計:1、參觀飯店:

請廚師介紹菜餚。

幼兒可向廚師提問。

2、看一看菜譜。

3、講一講自己學到了什麼本領。

觀察記錄:

今天,我們聯繫了“萬家燈火”酒店帶

領孩子們去參觀,我們請了飯店的廚師長爲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孩

孩子們介紹了陳列出來的各種菜餚,孩子們子們能講出一些蔬菜的名

興趣很高。字。老師:剛纔廚師叔叔

爲我們介紹了許多菜,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

王嘉晨:請問這個菜邊上的花是怎麼做的?嗎?

鄧越:這個寶塔是用什麼做的?

吳雯娟:這個孔雀的頭是不是用黃瓜做的?

王嘉晨指着“松鼠鮭魚”說:這是用魚頭和薯條做成的!(魚肉切成長條用油炸一下確在廚師的介紹下,孩子們知實很像薯條)道了“松鼠鮭魚”的製作方

法。

回到幼兒園後,孩子們又繼續討論了起來:

鄧燕飛:飯店裏的菜比我們做的好看。

王嘉晨:當然啦,人家培訓過的。

鄧越:要學好幾年了。這時,孩子們提到了菜名,於是我問:是不是每個菜都有自己的名字?

瞿峯:有“孔雀開屏”。

朱穎:有“脆皮鴨”。

鄧越:有“菊花餅”。老師:下次我們也來學做小廚師好嗎?

反思:外出活動確實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許多孩子知道了菜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用刀切幾下就可以改變形狀,而且他們也敢於提問了,雖然剛開始有點膽怯,但在大家的鼓勵下,慢慢地放開了。下次的活動,我打算讓孩子們嘗試用刀切菜。

活動六:

目標:1、熟悉各種菜的形狀,在成人的指導下學習用刀切菜,並能切出不同的形狀。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條件提供:刀、菜

活動設計:1、回憶:共5頁,當前第3頁12345

上次我們參觀了哪裏?

你們看到些什麼?

2、今天請小朋友來學做小廚師:

先訓練你們的刀功。

3、指導幼兒分組進行切菜練習。

注意安全。

4、展出幼兒切好的不同形狀的菜。

5、下次,我們製作拼盆:

想一想,你想和誰一起製作?你需要什麼菜來告訴老師,可以幫你們準備。

觀察記錄:

有了上次外出參觀的經驗,孩子們對菜

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講起菜來也頭頭是道,

今天就讓他們試着切菜,老師先示範了好幾

遍,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王嘉晨:手不能伸直的。切菜時手怎麼放?

鄧燕飛:我看媽媽切菜時手是彎彎的。

鄧越:媽媽不讓我切菜,說很危險。老師:你們想不想切菜?

孩子們興奮地跳了起來。由於缺少實際經驗,在操作時我仍採用分組進行,避免危險。

張心辰:黃瓜很好切,一下就切好了。

施軼恆:番茄裏面有很多水。老師:對呀,水流倒桌子

李佳斐:下次用盆子接住就好了。上怎麼辦?

在活動中,孩子們什麼菜都想切一下。有了經驗,該讓他們學着如何與同伴合作。老師:上次在飯店裏看到的菜這裏有

王嘉晨:有番茄、土豆。嗎?

單偉棟:有黃瓜。

應聖悅:刀豆這裏沒有。

老師:現在我們找朋友商量一下,下次做菜的時候需要一些什麼原料,來告訴老師幫你們準備好嗎?

孩子們自由結伴3—5人一組,紛紛定起菜

單,不一會兒,需要的菜都記錄下來了。

反思:理論聯繫實際,這是我這次主題活動的感受。由於有了實際經驗,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越來越高,並能根據在飯店裏看到的菜來設計自己喜歡的菜餚,而且從他們定出的菜單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菜的種類有了更深的瞭解,特別在配色中有的孩子採用了茄子皮來配色,也爲下次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七:

目標:1、激發幼兒作爲中國人的自豪感。

2、結合操作活動,能對中國纔有更深的瞭解,嘗試從色、形等方面進行表現。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條件提供:刀、菜、盆子、電視機、投影儀

活動設計:1、廚師在飯店裏拍的照片,組織討論:

這是在哪兒?

你們看到什麼菜?怎樣做的?

想不想自己做菜?

2、幼兒結伴合作做菜:

根據自己制訂的菜單倒老師這兒領菜。

自己分工:切菜、配菜、介紹等。

最後爲自己的菜取名字。

3、展示幼兒作品並介紹。

4、延伸至製作菜譜。

觀察記錄:

活動前,大家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馬

上進入了正題,我先讓孩子們看在飯店裏拍

的照片:

朱穎:這是在“萬家燈火”裏拍的照片。老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王嘉晨:有各種各樣的菜。

鄧越:有好看的菜。

吳雯娟:有廚師叔叔給我們介紹。我又拿出一些菜餚的照片,問:認識這些菜嗎?

鄧燕飛:這個菜是用牛肉和金針菇做成的。

李佳斐:這個孔雀的頭是用黃瓜做成的。

王嘉晨:這個是“松樹鮭魚”,以前我以爲

是薯條,後來廚師叔叔說是魚切共5頁,當前第4頁12345

成一條一條的,我才知道是用魚正因爲有了觀察、提問,孩做成的。子纔有如此的成果。

老師:你們想自己來做菜嗎?

孩子們高興地說:“想!”我拿出了孩子們上次自己定菜單,讓他們來領菜。沒想到事擱很久,他們對自己定的菜記得還很清楚。在製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根據製作情況不斷在改變設想好的菜式。

王嘉晨:蘿蔔不能用了,改用黃瓜吧。

朱穎:當中加一點櫻桃更好看。

吳雯娟:蘑菇太大了,怎麼辦?

鄧燕飛:樹幹用什麼好呢?見狀,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我們用黃瓜試一試好嗎?”他們採用了我的建議。菜做好了,孩子們開始互相觀看並介紹與同伴合作做的菜餚。

老師:下次我們要開一個

鄧越:客人還要看菜譜。飯店,想一想除了菜還缺少什麼?

老師:“對了,我們下次一起來製作菜譜,好嗎?”

反思:這次活動非常成功,孩子們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由於是第一次用真的菜來製作,所以活動前我心裏也沒底,但在活動中我觀察到孩子們非凡的表現能力,他們不僅能表現,還能根據實際操作情況不斷地改變,這也是外出參觀活動帶給他們的活力。

四、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個主題活動時,我主要考慮的是內容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以便活動順利地開展,同時也對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設想,並根據情況及時改變。在這個活動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孩子們能走出園門,投入到實際生活的環境中,僅這一次的外出活動,使我和孩子們受益匪淺,他們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我也有了事半功倍的感覺,使我對主題活動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國食物》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關於傳統食品餃子、糉子、月餅的知識。

2、萌發對中國傳統食品文化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視頻《除夕的來歷》、《糉子的來歷》、《月餅的來歷》

2、食品:餃子、月餅、糉子

3、餃子糉子月餅圖片、外國傳統美食圖片若干

4、盤子、筷子、擦手毛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看視頻《除夕》

1、師:剛纔你們看到了些什麼?你們知道這一天叫什麼?——除夕。你們知道除夕爲什麼要吃餃子吃團圓飯嗎?

2、放視頻:介紹除夕吃餃子的來歷

3、小結:原來吃餃子是表達我們中國人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我們幼兒園在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會包餃子,回憶一下我們包餃子吃餃子的快樂時光吧。

4、出示圖片(20xx年迎新年包餃子的圖片)

(二)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吃”的文化

1、師:餃子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食品,知道什麼叫做傳統食品嗎?經過歷史的洗禮,至今仍舊保留下來的食品爲傳統食品。

2、師:除了餃子還有什麼呢?請看:出示“糉子”圖片

3、師:你們喜歡吃嗎?你們知道哪個節日會吃這個食品?你們知道糉子的來歷嗎?

4、播放視頻《糉子的來歷》

5、小結:原來糉子有這樣一個故事,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食品,它不僅只是用來吃的,而且它代表着一種含義。

6、我們已經知道了中國的兩種傳統食品了,那麼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食品?(幼兒紛紛發言)引出月餅。

7、師:你們知道月餅的來歷嗎?爲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

8、播放視頻《中秋節月餅的來歷》

9、小結:看完這個視頻,你們知道月餅是怎麼來的嗎?看來我們中國的傳統食品文化還意義深刻。

(三)中國傳統食物品嚐和分享

1、師:沒想到我們中國的食品背後這麼豐富的故事吧,你們想不想嘗一嘗?

2、出示食品,請配教老師把食品端過來

師:今天老師把它們帶到了現場,要和你們、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3、請幼兒自主選擇食品並嘗一嘗,並提醒幼兒要與同伴、客人老師分享食品,也要注意衛生,吃之前用溼毛巾擦手。

4、小結:剛纔我發現你們過去拿食品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有禮貌,懂得謙讓,懂得分享,也很愛衛生,吃東西前後都會擦手吃完也會擦嘴巴,這都值得老師表揚。

結束延伸

1、出示圖片,簡單介紹外國傳統食品文化。

2、師:今天我們不僅瞭解了中國的幾種傳統食品,而且還品嚐了,平時,我也看見你們帶了外國傳統食品來幼兒園吃,那麼回家後可以要你們的爸爸媽媽告訴你們有關外國傳統美食的故事。

活動反思

本節課通過賞美食、說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感受到中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食文化的興趣。

優點之處:

1.切合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並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氣氛一直很熱烈;

2.學生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老師的幫助,及與同學的協作、交流,同時利用學生已知信息爲基礎,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取認識,符合教學規律。

不足之處:

1.識字課,識記字形沒有貫穿與課堂當中。

2.寫字時間不夠10分鐘。

整改措施: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深刻認識到: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需要、實際能力出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快樂學習、高效率學習!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