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缺失,無法享受到父母的呵護,以及正常家庭對孩子的薰陶,下面來看看留守兒童內心世界。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1

與父母感情日漸疏離的隱憂

今年12歲的琪琪是留守兒童中的一員。琪琪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外出打工了。12年的時間裏,父母每隔兩三個月回家一次,每次只待上兩三天就走,因此琪琪對父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說起在異地打工的父母,琪琪眉眼間有些猶豫。她說,儘管父母生養了她,但她對父母並沒有太深的感情,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彼此很陌生。

每次父母回到家裏,也只是簡單地詢問幾句“學習怎麼樣?”、“衣服還夠不夠穿?”、“最近吃得怎麼樣?”等等。琪琪對這些問題也總是有一搭無一搭地回答着,甚至打心裏厭煩父母的關愛。在琪琪看來,從小到大父母沒有給她相擁地撫慰,沒有講過故事,沒有一起做過遊戲,更沒有問過她是否需要父母的陪伴。

琪琪有一個比她小5歲的弟弟,與她不同的是,弟弟一直被父母帶在身邊,不僅獨享着父母親的疼愛,更可以在城市裏生活、學習,這些讓琪琪有些羨慕。

父母多次和琪琪提及,待到她上初中時,會接她到城市上學,可琪琪的內心卻是五味雜陳。“突然間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不知道該和他們如何相處。”琪琪不願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是總和爺爺奶奶說,她只想在家鄉上學,要留在爺爺奶奶身旁,要和夥伴們一起玩耍。爺爺奶奶爲此很是憂心,但不知如何撫慰孩子孤獨的.心。

物質呵護代替不了親情關愛

前不久的“五一”小長假,劉彤花了4000多元,又向單位請了4天假,撇下老公,從深圳飛回了我市。這一次,她可以和9歲的女兒相處6天,而下一次見面就是暑假了。一提起女兒,劉彤淚水漣漣。在她眼裏,在幾千公里外由姥姥姥爺照顧的女兒,其實也是一名留守兒童,只不過生活在城市而已。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
  

劉彤的女兒貝貝,1米47的身高,讓不少人把她當成了五六年級的大孩子,但只要和貝貝在一起超過10分鐘,就會發現她時常咬指甲。

劉彤介紹,貝貝很小的時候,她和丈夫被派到深圳工作,每年大概回家兩次。貝貝一年級時,妹妹在深圳出生,這之後大概一年半的時間,貝貝沒有見過爸爸媽媽,姥姥也去照顧女兒和小外孫女了,家裏只有姥爺陪伴她。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貝貝咬指甲的頻率越來越高。

劉彤的一位同學,是一位心理醫生,她告訴劉彤,孩子的行爲反映了其內心情緒緒狀態,比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敵對等,其根源可能是所受關注不夠或缺乏安全感。劉彤很擔心貝貝,爲了彌補對貝貝的虧欠,她經常給貝貝郵遞禮物,貝貝擁有許多讓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玩具。

貝貝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裏名列前茅,讓劉彤稍感安慰。劉彤說,和男孩子相比,貝貝的自制力要強很多。儘管如此,劉彤還是能夠體會到貝貝有一種難以擺脫的孤獨感,而且隨着年齡增長,貝貝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通電話了。

現階段,與劉彤情況類似的城市家庭並不少見。一些年輕父母在大城市工作打拼,而把孩子留給家鄉的父母照顧,也有一些是因爲在國外工作,就把孩子留在國內親人身邊。

和通常意義上的農村留守兒童不同的是,這些“城市留守兒童”往往享有良好的物質條件,能接受優質教育,也能得到身邊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相同的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都缺少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別人給不了的父母親情。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2

一、留守兒童和普通兒童相比缺少着什麼?

1.天真愉快的童年

很多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很多時候處於孤獨、自卑的情緒之中,並且內心承受着與年紀不符的憂傷,這使得留守兒童無法擁有輕鬆愉快的童年,這種心理狀態上的沉重負擔使得留守兒童很難享受到無憂無慮的正常生活。

2.父母的貼心陪伴

父母不在身邊自然不能夠爲孩子提供最貼心的陪伴,在遇到狀況時,留守兒童並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這種父母缺席的家庭氛圍並不完整,孩子的內心對親情抱有極大的渴求。沒有父母參與的成長,讓留守兒童的內心更加封閉。

3.充滿安全感的.內心世界

在孩子幼年時期,家庭的安全感帶給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而留守兒童恰恰最缺乏的就是這種安全感,經濟條件上的不安全感,父母的關愛上的不安全感,使得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自卑與自負的心理狀態並存。

雖然家長離開孩子的目的是爲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使孩子的成長更加有底氣,但是事實上,很多留守兒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這種自卑甚至在孩子成年後也如陰影一般揮之不去。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 第2張
  

二、爲什麼留守兒童很多會感到很自卑?

1.親情的缺失使留守兒童內心缺少安全感

父母不在身邊很容易形成親情缺失的狀態,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能夠得到及時的疏解和重視,缺少陪伴的家庭氛圍使得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極度缺失,自己的內心訴求無法得到滿足,在行爲表現上不敢表達自己,傾向於隱瞞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2.與同伴的成長環境不同,顯得留守兒童有些格格不入

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有一定的限制,父母的關愛以及對金錢物質的理解使得孩子的想法過於早熟,思想上的侷限使得孩子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和同伴相處,並且面對無憂無慮的同伴,留守兒童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不同,進而被負面情緒所包圍。

3.內心有被拋棄的感覺,不被重視的感受使留守兒童很自卑

雖然父母離開孩子的初衷是爲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在孩子內心世界裏,會有一種自己被拋棄的感覺,覺得自己在父母心裏並沒有被重視起來,這種想法上的誤區使得孩子更傾向於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在很多的報道中習慣於把留守兒童稱爲弱勢羣體,這其中隱含的原因也着實讓人覺得心酸。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年紀,但是卻過早的被現實的壓力所侵染,過早的接觸生活的困苦,無法擁有充滿童真稚趣的童年,將是孩子一生的遺憾。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3

孩子內心最敏感的字眼:

漁洞小學位於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從縣城出發需要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因地處山區、經濟收入有限,很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務工。

“我們現在共有289名學生,多爲留守兒童。”漁洞小學羅校長說,目前學校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父母常年不在家,一些孩子甚至幾年都見不到父母。

“弟弟今年上二年級,在學校裏基本都是我幫着照顧,幫他洗碗、洗衣服,每次來學校之前都是我收拾好東西再帶到學校。”聊起學校裏的生活,11歲的小云(化名)向記者傾訴自己的煩心事,“弟弟很頑皮,每次玩耍都會把衣服弄得很髒,說他也不聽。”小云說,“希望弟弟能懂事一點,這樣我也可以省心,因爲爸爸媽媽都不在家。”

留守兒童內心世界 第3張
  

聊起父母后,小云突然流起淚來。據學校老師介紹,和小云一樣,父母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是敏感的字眼,也是孩子幼小心靈裏最不願被觸碰的地方。“特別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旦聽到有人聊起和父母相關的話題,他們總躲到一邊不願意講話。”

父母離異後,小玲(化名)一直跟隨爸爸生活。她告訴記者:“我喜歡畫畫,畫爸爸媽媽,畫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我戴的項鍊也是媽媽給我買的,一直戴着。”話語間,小玲不時撫摸着手掌上的一道傷口。“這是之前我不小心弄傷的,當時很疼很疼,那一刻我想,要是有爸媽照顧我就好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