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現今生活中,女性受的教育和男性一樣。而受教育的女性,會改變她們許多事情。受過教育的女性面對事情會邏輯清晰想辦法解決。下面給大家介紹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1

1、推遲婚育年齡

有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二十幾歲,還未出大學校園,放假回家去參加自己的小學或中學同學會,卻發現有同學已經拖家帶口來參加了……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你的內心也許是這樣的……

然後你會發現,即使是有着相似的起點,人生也可以如此不同。

教育會推遲結婚以及生育的年齡,這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受教育的時間越長,“還是孩子”的學生們就會越晚面對必須要獨立的社會及家庭“責任”,並且擁有更多資源爲自己選擇何種生活方式做出決定。

2010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20-44歲的青年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處於未婚狀態的比例爲26.58%,遠高於平均水平14.01%,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青年中,處於未婚狀態的比例則要更高(27.10%)。

在中國社會,女性在25-30歲之間結婚仍被很多家庭視爲理所應當。相比於已經步入社會打拼多年的同齡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孩們在這個年紀通常剛剛畢業,越來越多更是繼續深造仍身在學府。

同樣是選擇不結婚,她們的壓力要少的多,原生家庭及周邊也更容易因此“暫時”接受她們不結婚的狀態。

女性第一次生育的年齡也與受教育有相關關係。聯合國2003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英國,未取得任何資格便離開學校的婦女,在 20 歲以前生育的可能性比獲得高等證書以上的婦女幾乎要大上 20倍。

在日本,受過兩年制學院教育的婦女生頭胎比受過高中教育的婦女晚 15 個月,而有大學學位的婦女生頭胎比有兩年制學院學位的婦女要再晚兩年。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2張
  

雖然高等教育對青年婚育年齡的推遲作用並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即受到更多年教育的無論男女可能都會推遲自己的婚育年齡);

但它對不同性別人羣卻有着不同的社會性後果:中國社會對於男女結婚、生育年齡的期待仍然在執行着雙重標準,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女孩子書讀那麼多幹嘛,嫁對人才最重要”。

而在這種觀念的前提下,對高等教育越來越普遍的接受度使得數以萬計的女孩有了更多的緩衝空間能夠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奪回自己的掌控權。

2、提升就業前景

學歷不會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和成就,但也許可以成爲擡升一個羣體社會、經濟地位的參考。

一般而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公共勞動人口參與率也就越高。香港婦女事務委員會發布的《香港女性統計數字2015》中顯示,接受過初中教育以上的男性就業率並沒有明顯的差距(都很高),而女性的就業率則隨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有顯著增長。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3張
  

職業也是存在階級的。當今社會可以賺得盆滿鉢滿或是可以得到較高社會評價的'工作,有目共睹地幾乎都被必須要接受高等教育後才能接觸的專業領域所把持。

女性不進入這些領域,便難以和本來在各個領域佔據領導地位的男性所抗衡,更不要提那些超量完成的一點回饋都沒有的家務和情感勞動。

即使這樣還是遠遠不夠。在中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經與男性基本持平甚至超過男性,但近年來的各種調查數據都顯示,中國女性的整體收入仍然只有男性的6成左右。

有同樣多的人進入職場,但因爲要遵守傳統的家庭性別分工,女性會花費更多時間在私人領域,在職場上更難做到高層,而更多企業與部門也用此做理由限制女性在職場上的發展。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4張
  

所以,當就業領域的性別歧視仍在大行其道的當今中國,接受高等教育成爲了在職場獲得成功的敲門磚之一。

努力不一定換來成功與公平對待,但職業選擇的相對多元比起底層女性勞動者的受限境遇已經是更進一步。

3、加強社會參與

不管是降低或者推遲的婚育意願,還是在就業領域地位的升高,高等教育帶給女性最爲重要的是擁有更多的機會以及更小的壓力去面對性別不平等社會中的生活處境。

過早地承擔家庭責任和育兒重擔、低薪資水平、低社會評價……都可能會讓女性和社羣脫離,更有可能遭遇性別暴力,並且難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裏並不是否定選擇進入婚姻家庭女性的價值,也不是要以經濟資本來衡量不同個體生活的好壞,但我們仍身處一個以公領域價值決定權利分配的世界,女性想要平等實現各項權利,在擁有真正的自由選擇之前,需要去爭取的資源總歸是越多越好。

誰也不想重複受困於被隔絕和限制的境地,高等教育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之所以這麼多學子每年拼命擠進高考考場的根本動因。

這對於女生來說也許意義要更加重大,手握船票也許並不能保證最終能夠到達彼岸,但總歸能讓人一窺大海的廣闊。

越來越高的女生入學率:

不是“危機”,是你們值得驕傲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女生通過高考成爲大學生的比例持續攀升。據教育部數據,女生佔全部高校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爲40%,2007年達到53%,女生所佔比例首次超過男生。

伺候,全國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這幾年的女生比例一直維持在略超過50%的水平。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5張
  

女生在高等教育領域所佔比例越來越高的現象並非中國獨有。大約2、30年前開始,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學錄取學生中女生的數量就開始有了趕超男生的趨勢。

2009年一項教育研究結果顯示,隨着教育不平等現象的減少,美國男女學生的差距從1947年開始縮小,到1979年大學錄取新生中女生比例超過男生,並持續擴大。

不僅僅在比例上,女生在成績上的進步也越來越大。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佈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

從恢復高考到2000年以前的中國大陸省級狀元爭奪戰中,男性佔據絕對優勢,女性僅佔28.95%。而僅僅過了十數年,2000-2015年的女性狀元就已經佔到了52.64%。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6張
  

“全國高考錄取、狀元中的女生比例持續上升,甚至通常是男生‘優勢領域’的理科狀元也逐漸被女生佔領”,被一些傳媒反覆強調爲專家所認定的“男孩危機”。

人們想出各種理由,女孩是“讀書機器”、“死記硬背”,女孩是應試教育的寵兒而男孩則是“受害者”、“犧牲品”……

女生們整體能力的提升、長期刻苦學習的努力進取則鮮少被提及,男高女低、男強女弱依然被社會所普遍認同爲常態、合理和公正的,反之則需要被糾正、值得被恐慌。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7張
  

要知道,作爲出生人口性別比全球失衡最最嚴重的國度,卻有超過總數量一半的女生擠入高等學府,背後的艱辛與不易令人難以想象。她們付出的努力怎麼會是應該被貶低的事呢?這絕對是中國女生大大的驕傲。

我們不能只看到城市女孩在學業上的進步和優勢,而忽略了她們同樣是應試教育和性別角色刻板化的受害者,尤其在我們這個重男輕女的國度;

大量農村女孩因家庭貧困或無繼嗣、養老價值而被迫輟學,不能獲得與男孩一樣的升學機會,有的在吃、穿、用等方面的待遇都不如男孩;

小小年紀還要幫助父母照顧弟妹、料理家務,女孩在越高層次教育中的落後和畢業後在擇業和就業上普遍受性別歧視的現狀更需要引起關注和改善。

“男孩更脆弱”、“男孩處於劣勢”、“男孩全線性落後”等結論缺乏充分的實證依據而對現實具有誤導趨向,把女孩在學業上的長足進步視作應試教育的負面後果,更是對女孩勤奮、細心和自我努力的否定。

況且在進入社會以後,女孩的逆境還是要多得多,同樣能力和水平男性的發展機會遠高於女性,女性或許需要優於男孩若干倍纔可能獲得類似或平等的地位。

不可鬆懈:歧視與不公仍無處不在

應該說性別平等在高校入學率方面已經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是女生在殘酷不公的競爭中異常努力而取得的進步與成就。更何況,即使是在高校教育的這個領域,很多問題仍在廣泛存在:

首先,高考招生中的性別歧視改善甚微。從2013年起,女聲對我國112所“211工程”大學的高考招生情況進行了跟蹤監測,希望從這批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大學上窺得全國高校在高考招生政策上所呈現出來的性別問題。

很遺憾地,我們得到了並不那麼令人愉快的結果——連續四年,“211工程”的大學中,都有6成以上存在着性別歧視現象。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8張
  

其次,在大學校園中的性騷擾、性暴力現象不斷。前不久出剛剛發佈的《中國大學在校生和畢業生遭遇性騷擾狀況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大學在校生和畢業生中,有接近7成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性騷擾,其中女性遭遇性騷擾的比例爲75%。

而每發生100起性騷擾事件,只有不到4起的當事人會報告學校或者警察,除此之外,全國無一所高校有性騷擾專門處理部門或流程。

越往上越流失的女性學術力量同樣值得人們思考。雖然本專科學生中女生所佔比例已經超過男生,而到了博士階段,女生比重則降到不到四成。

而且隨着教職晉升,女性比例繼續下降:講師和副教授的女性比例接近四成,而到了教授級別時,女性僅佔兩成。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是女性的能力差所以造成了這種現象的發生,社會對女性不公正的家庭職責期待、制度性對男性的偏愛……讓女人們更難在學術領域大展拳腳。

除此之外,女大學生還面臨着日趨嚴重的污名。愛物質,貪虛榮,一會單純好騙,一會充滿心機各種婊……進入了大學,接受了高等教育明顯還遠遠沒法成爲一箇中國女人順利突破層層阻礙實現自我的通關寶典,我們總是,一直是,任重道遠。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9張
  

人們總是說,教育是改變的起點。對於女孩來說,受到教育,受到什麼程度的教育,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更是尤爲重要。

大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對於千千萬萬參加高考的女生,它更像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一個路口,讓我們對生活的想象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掙脫性別的束縛,嘗試和努力着去過得更自由一點。

是的,作爲一個普通的中國女孩來說,努力學習,參加高考,變成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也許就是能夠獲取到的最“容易”的改變途徑。

今天參加高考的女生們也許還沒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但不論如何,儘管我們要走的路上從來並且必將繼續充滿艱難,還是要在最後祝願你們,願你們抓緊可以抓緊的一切,走向更好的未來。你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2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條件一般的家庭會讓男孩繼續讀書,而女孩子放棄讀書或打工支撐家庭或嫁人換取彩禮;

上大學時,我的同學是她們村第一個大學生,而且她獲得了國外女性教育基金的支持才能繼續讀書;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10張
  

大學畢業時,我們都曾苦哈哈的賺着一月兩三千的薪水,朋友說弟媳19歲已經是孩子母親了,什麼都不用幹,在家就是網上購物和躺平,突然覺得賺錢好不容易啊。

可是過了這麼多年,再回頭看,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似乎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放棄學業的女性要麼草草嫁人要麼圍困於家庭,很多過早結婚生了孩子的女性被周圍人勸說永遠留在鄉下,不去縣城不去大城市,因爲花花世界過於迷惑就不想安分過這種日子了。

而我的大學同學如果沒有基金會的捐助,在高中畢業後就要去打工養家,畢竟當時還有個不學無術的弟弟依然在學校裏接受教育。

而女孩子接受教育到底能改變什麼?我的這位同學或許更有發言權,她大學畢業後又去海外上了碩士,回國後先後在北上廣工作,最後定居二線城市,結婚生子。

雖然,她的履歷並非特別光鮮,她甚至沒有在帝都魔都叱詫風雲,成爲公司高管或者創始人,但對於普通且平凡的我們來說,她足以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且有自己可以選擇生活的.權力。

女孩子爲何要接受教育,這時這刻,我想說,是可以更自由,是可以有更多選擇權力,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認知自己,且擁有判斷力。

如果說,從古時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開始,男性認爲讀書是升官發財,飛黃騰達的通道,那麼女性接受教育,甚至是很多低收入家庭女性接受教育,目的更關乎生存與自我意識覺醒。

所以,當她們發現,讀書讓自己有更多選擇,不再依附與父輩丈夫和貧瘠的資源時,她們會真正自由的張開雙手擁抱自己的人生。

當女性發現自己可以退守家庭圍着鍋碗瓢盆,也可以進入職場叱吒風雲,可以退守孩子老公,也可以獨身勇闖世界;

教育給女性帶來了什麼變化 第11張
  

她們可以選擇月薪幾千但自己熱愛的工作,也可以忍耐996去拼搏未知的領域,當女性進可攻退可守,不再委屈和附庸時,那些把她們當作退路和財產的人反而會害怕,畢竟,人最害怕的是未知,是無可掌控的患得患失。

女孩子爲什麼要接受教育,相信看到這篇帖子的女性都會微微一笑吧。教育確實沒有讓我們走上人生巔峯,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把握人生的快樂,接受未知變化的勇氣,迎接風浪的決心與坦然。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